徐向秀,刘盛星
(1.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吉林长春 130000;2.长春市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考验。近年来,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研究变得尤为关键。虽然我国已经对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严厉处罚,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探究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对策至关重要。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消费者权益包括购买安全、卫生的产品的权利,在农贸市场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检测等方式确保消费者购买的食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避免因购买不合格食品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或带来经济损失。此外,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促进社会公正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
目前,我国正从经济高速增长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强调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同时要确保居民生活质量得到真正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食品安全监管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提高公众对食品的信心,从而促进农贸市场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能够推动食品产业的升级和改造。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改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竞争力。这将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
信息不完全的背后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以次充好、故意降低质量等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的诚信缺失风险,这种信息不透明给消费者带来了识别困难,并为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①农贸市场商品种类较多,包括大量的蔬果、肉禽、水产等生鲜产品,这些产品的来源、生产工艺和质量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消费者无法获得相关的产品信息,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质量指标,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导致其在购买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判断和选择,容易购买到次品或假货。②农贸市场上的商贩通常没有配备专业的销售人员,无法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不利于消费者在购买时做出合理的选择。此外,农贸市场中很多商品并没有标准化的包装,大部分是以散装的形式销售,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
目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食品产业链复杂的问题。产业链长、交叉和分散导致了信息流通不畅、责任难以追溯、监管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①农产品从种植、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多个企业和个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监管较为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则难以明确和追究相关责任。②食品产业链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使得监管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不同地区的食品标准和监管手段不同,缺少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形成监管合力。③食品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往往存在信息交流不及时、透明度不够等问题,消费者对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缺乏充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难以做出准确的选择和评估,也很难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投诉和维权。
不同地区、部门、工作人员对于监管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监管功能的具体作用体现不够全面、职能部门的监管功能未能得到全面发挥,存在监管力度不平衡的情况。部分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管资源和技术手段,无法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导致监管行动不彻底、不全面,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留下了隐患。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可能会造成监管力度不平衡,产生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盲区等问题,从而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效果。此外,监管过程中,部分监管程序与标准不符,监管行为不够规范,对监管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3]。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这主要因为农贸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传统的人工抽检和抽样检测方法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所有商品种类和商家的全面监管;当前的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范围有限,很多地方还未形成完善的监管平台和标准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流通受阻,监管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升。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很多地方的农贸市场尚未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实时更新,在数据处理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手段,难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产品信息、追踪食品安全等问题。②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监管部门之间需要信息共享、协作,才能实现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全面监管。然而,当前的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共享和交流,导致监管效率较低。③监管技术应用滞后。虽然信息化监管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还相对滞后。监管部门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众多电子监管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
①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食品信息公开平台,对所有食品生产、流通企业进行登记备案,并在平台上公示其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手机App 等新兴科技手段,打造一套全国性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产品编号等方式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②加大对农贸市场疏导、规范和管理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③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让消费者自觉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总之,完善食品信息披露机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食品安全的目标。
相关部门应建立全面、透明的食品追溯系统,统一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具体来源和质量检测情况;通过全程追溯机制,有效减少跨区域食品安全监管难度;通过加强监管合作和协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建立起统一的监管平台[4]。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规定生产和销售食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效力和权威性。此外,还可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各个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让企业对自己所供应的食品质量和安全负责。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的监管,做好食品质量控制,从源头上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①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例如,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发布通告、举办专题培训等方式,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介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同时强调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②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全面监管。通过加强现场检查、实行日常巡查和临时检查等方式,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③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治共管的局面。结合农贸市场的特点,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志愿员制度、聘请志愿者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形成社会共同监管机制,共同建设更加安全、健康的农贸市场。
①政府可以利用现有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起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②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农贸市场中的食品进行风险评估,并判断食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监管质量;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平台,整合监管数据,向公众开放监管信息,让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同时提高监管部门的透明度,增加监管的公信力[5];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监管,通过应用软件和互联网技术,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信息传递等工作,提高监管部门的实时信息感知能力。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被联系在一起,因此政府应该开展对电商平台的食品安全监管,建立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标准。另外,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监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食品信息不完全、食品产业链复杂、监管功能尚未完全实现以及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监管工作,如完善食品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全面的食品追溯体系、强化地方监管主体意识以及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有效,才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权益,推进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