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婷
摘要:党的十九大在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民群众、着眼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繁荣和发展乡村文化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以文化润疆工程提高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梳理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五大目标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喀什地区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发展路径 喀什地区
* 本文系2022年喀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思政人才带动新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究(项目编号:KD2022KY017)阶段性成果。
一、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一)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相关分类》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文化产业是一种将文化市场化的新型绿色产业,具有绿色环保、低污染且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高等特征。广大农村在发展乡村文化方面具有比城市更天然的优势,更应借助乡村振兴的契机,加快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
从喀什地区发展进程来看,农村比城市起步晚,受工业发展的影响较小,这使得乡村地区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遗址,例如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古建筑、传统文化、乡风民俗、传统服饰等,这些均为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挖乡村地区天然优势,使其与新媒体、科技等结合起来,必将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持续蓬勃发展,为喀什农村地区发展其他产业奠定基础。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当地村民有了更高的收入,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和经济保障来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生产知识,科学文化、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与当地村民丰富的生产经验相结合,进而推动乡村农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喀什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
在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自然风景越来越稀有,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的生活,城里人去喀什农村旅游、体验乡风民俗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也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结合,推动产业升级,将加速喀什乡村地区产业振兴进程。
(二)乡村文化与生态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
吴理财和解胜利认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代替了古代农耕技术,这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乡村自然环境。”农耕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生产文化,包含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理念,倡导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讲求天人合一、阴阳和谐。
发展乡村文化,一方面更好地宣传了农耕文化,提高了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尊重自然的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但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乡村自然环境以及传统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保护理念的提出,将会为传承农耕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将现代生产技术与农耕文明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乡村的生态振兴。
(三)乡村文化与人才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
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乡村发展的“魂”,乡村人才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首先,喀什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文化可以为乡村地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促使村民主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发展乡村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对于各类文化产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自身素质有所提高。最后,喀什乡村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可以为回乡创业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吸引了一部分人才留在乡村发展。除此之外,乡村文化建设唤起人们的乡愁,在情感和待遇双重作用下,人才愿意回乡、留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地区人才不足的缺陷。
(四)乡村文化与组织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
吴成林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涉及方方面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起到政治领导作用,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领导力、宣传力、执行力、动员力,才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做好保障。”在喀什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文化,为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各类方针政策提供了渠道,促进了基层党组织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保障了基层党组织对于乡村振兴的全面正确领导。
二、喀什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一)喀什地区发展乡村文化的优势
喀什是祖国的西大门,作为祖国最西端的城市,与多个国家相邻,有多个对外开放口岸,是深化向西开放的门户。喀什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丰富。第一,喀什地区日照时间长,农副产品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第二,喀什地区是维吾爾族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千年古城高台民居等。第三,喀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乔格里峰、卡里库里湖、塔克拉玛干沙漠、原始胡杨林等。第四,喀什是26个民族的聚居地,拥有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新疆舞蹈、民俗风情等,将为喀什地区发展乡村文化奠定优势。
(二)喀什地区发展乡村文化的困境分析
从全国大范围来看,喀什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西部地区“引才难、留才难”问题突出。从整个新疆地区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乡村人口减少,而村民是发展乡村文化最基本的资源,乡村人口的流失导致喀什地区乡村文化发展受阻。
1.乡村文化传承困难。由表1可知,从全国范围来看,2015—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部地区始终高居第一位、东北地区第二、中部地区排第三、西部地区最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表现更明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收入水平高等经济优势,导致东部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部分的人才聚集,西部人才外流使得西部地区文化传承陷入尴尬境地。
由表2可知西部地区乡镇、村文化教育设施覆盖比重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文化教育设施方面较东部和中部地区薄弱,导致西部地区人才“引才难”问题突出。
由表3可知,从2010年至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人口由2010年的9335752人增至2020年的14613622人,涨幅为56.53%,乡村人口由2010年的12480063人跌至2010年的11238723人,跌幅为4.8%。这一数据对比反映了:近年来,自治区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但随之而来的是乡村人口的逐年减少。人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乡村人口的减少直接造成乡村文化传承困难。
乡村文化的主要发展地在乡村,村民则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因此,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受教育程度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都会造成显著影响。但由于喀什地区处在南疆,再加上教育基础薄弱、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等造成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村民对科学文化的接受程度有限,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喀什地区乡村文化的传承难上加难。
2.乡村文化创新受限。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双重作用,使得喀什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人们对文化交流与交融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喀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文化沟通交流受到限制,阻碍了东西部地区文化的交流交融。乡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效果欠佳,很多活动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村民参与度不高,重视程度也不高。农村文化产品单一,很难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这些均导致乡村文化创新受到限制。
三、喀什地区发展乡村文化的路径
(一)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心
文化润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新疆地区的团结稳定、长治久安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建疆问题的总指引。要以文化润疆来提高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增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要让群众意识到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积极主动地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推动文化创新与繁荣。
(二)加快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基础,旅游是文化的传播途径,文化产业与旅游的契合度一直以来都是最高的。将乡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一方面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实现文化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又具有强大的经济价值,推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挖掘喀什地区的旅游资源,利用“互联网+”模式做好网络宣传,吸引外地游客来喀什旅游。第一,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宿、酒店等,提高第三产业收入。第二,加大投入开发民族特色美食,做好食品深度加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好喀什地区与多个国家相邻的地理区位优势,让民族美食走出新疆,走出中国。第三,做好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宣传,让特色文化产品成为喀什的名片。
(三)夯实乡村人才队伍基础
人才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要培养喀什地区本土化人才,壮大现有人才队伍。本土化人才与引进人才相比,更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应提升对本土化人才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加大培训投入。例如,聘请高校教师去喀什基层办讲座,利用好现代通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线上培训、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本土化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乡村文化振兴打牢基础。
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回乡就業创业,为其提供创业补贴、申请优惠贷款,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利用好人才引进政策,做好人才引进后的一系列保障服务,例如安家补贴、基层津贴,解决好其家属的就业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等。做好选调生工作,完善升迁体系,让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四)让基层党组织“把方向”
党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挥着引领作用,发展乡村文化必须发挥县域党组织的“总指挥”作用,保证乡村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014年以来,自治区抽调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在喀什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党组织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喀什地区各村镇多次开展“党史学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了更多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扩大了基层党组织队伍。例如,喀什地区疏附县站敏乡艾日克贝西村“访惠聚”工作队在村委会打造了党员活动中心,精心制作荣誉展示柜、党史墙、红色书吧、主题党日展板等,为全村党员群众提供学习交流活动的场所,定期召开党小组会议,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而且吸纳了更多优秀的党员同志,优化了基层党组织结构。
(五)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凝心聚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必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作用。在喀什地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积极引导民族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能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如民间戏曲、舞蹈表演、美术展览等,既展现中华文化多样化的魅力,又充实了乡村文化的内涵,为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倡导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加强教育学习,筑牢思想道德根基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乡村文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提升乡风文明的基础。在喀什地区要做好以爱国教育为核心的宣传教育,如每周一在各村村委会举办升国旗仪式,每周三做好党员交流大会,每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心得交流,营造良好的爱国教育氛围。定期举办以爱党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唱比赛等。利用大学生下乡以及寒暑假实践活动,画好乡村文化展览墙,办好乡村文化艺术品展览小院,持续渲染爱国氛围,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意识。举办乡村艺术活动,鼓励乡村能人、艺人创作出符合当地村民审美和认同的文化表演形式,借助文化表演活动来传播爱国精神,让人们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爱国情怀。利用好宣传墙、宣传画、知识普及、村委会广播、小视频等各类形式的宣传媒介,做好爱国宣传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各方面相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良好乡风文明的形成。积极开展爱党爱国先进人物评选以及团结村、团结小组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团结一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开展以拉齐尼·巴依卡为代表的先进榜样的学习活动,弘扬榜样精神,以榜样的力量感染更多人。学习全国先进模范村典型事迹,并在村民中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学习和积累经验,力求推动喀什地区向前发展。
(七)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破沟通障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确保全国各族人民沟通交流无障碍的基础,也是生活在喀什地区的人们与其他地区沟通交流的桥梁,更是在喀什地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可以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一,考虑到村民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地点不固定等问题,结合线上学习时间灵活、地点不限等优势,利用手机直播等方式,鼓励村民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学习,实现村民听说读写无障碍。第二,办好周末补习班以及夜校等线下培训平台,实现“手把手”教学。通过举办口语大赛、读书角等活动,激发村民的学习兴趣。
(八)做好资金支持工作,打好资金“保卫战”
经济基础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充足的资金是乡村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利用好当地金融系统,为乡村文化发展做好融资工作。合理分配财政支出,加大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让财政支出尽可能地向乡村文化建设倾斜。利用好援助省市的资金扶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喀什地区发展乡村文化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獻
[1]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20.
[2]雷明,于莎莎.乡村振兴的多重路径选择—基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2,(09):5-6.
[3]吴成林.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J].长白学刊,2019,(01):17.
[4]路旋.“文化润疆”背景下推进新疆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5):193.
[5]迪德尔古丽.文化润疆视域下推进新疆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22,(05):52.
[6]李羿杉.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22.
[7]朱泓全.吉林省乡村文化振兴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2.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