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用药误区,千万别中招

2024-01-09 00:00:00缪思佳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11期
关键词:误区抗生素耐药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武器,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变大,一些用药误区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误区不仅削弱了治疗的效果,还可能引发健康风险。了解并避免这些误区,对于我们守护自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误区一:感冒了就用抗生素

很多人一感冒就立即使用抗生素,认为这样可以快速缓解症状,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感冒其实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而抗生素的作用是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并无效果。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愈感冒,还可能破坏人体正常菌群的平衡,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带来更多健康隐患。

如果感冒严重,必要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大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

▲ 误区二:一两天没效果就更换药物

有些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如果短时间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就会急于更换其他药物,这种做法同样属于用药误区。抗生素的效果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充分显现,一般而言,需要连续用药48—72小时才能评估疗效。频繁地更换药物不仅无法增强疗效,还会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大家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更换药物。

▲ 误区三:自行随意增减剂量

在用药的过程中,有一些患者会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增减药物剂量,这种做法同样不可取。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频次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药物的药理特性来确定,如果随意增减剂量可能导致药物浓度不足或过高,从而影响疗效,甚至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大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可随意调整剂量。

▲ 误区四:不重视不良反应

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等。然而,一部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些不良反应的存在,导致出现症状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引发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就要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

▲ 误区五:盲目提前用药预防感染

有些患者认为提前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抗生素并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感染,而且长期在无指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意味着未来使用抗生素可能不再有效。

因此,抗生素不应作为常规预防感染的措施。

▲ 误区六:随意联合用药

联合使用抗生素可以增强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可以随意联合用药。不同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多变,若因缺乏专业知识而联合使用不当,就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若需联合使用抗生素,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须明确联合用药的指征和方案。

▲ 误区七:忽视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医生用药提供依据,但有的医生和患者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没有明确致病菌种类和敏感抗生素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这样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因此,如果有条件,在使用抗生素前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致病菌种类和敏感抗生素种类,医生会根据结果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误区抗生素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8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5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