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如同给身体的正常运转按下了暂停键,它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便,还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万分小心。在家休养期间,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速度和最终的康复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细节给予足够的重视。
● 骨折的危害
骨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会对患者的身体和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在身体功能方面,患者骨折部位的正常活动功能会受限,严重者甚至完全丧失功能。以四肢骨折为例,下肢骨折会导致患者站立和行走困难,上肢骨折会使患者无法完成手部抓握、手臂抬举等动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使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活动变得困难。疼痛也是骨折带来的显著危害之一,骨折处往往合并疼痛,部分患处的疼痛甚至会超出常人的忍受范围,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强烈的疼痛刺激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骨折后,患处周围的组织也可能遭受一定损伤,血管破裂后,局部会出现出血和肿胀现象,若未得到及时处理,血液淤积会形成血肿,一旦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将进一步加重原有损伤。
从长期影响来看,骨折部位的愈合不良可能导致畸形愈合,带来更多问题。特别是脊柱骨折畸形愈合,可能会压迫脊髓,导致下肢瘫痪等严重后果,同时会对肢体的外观和正常功能造成极大影响。如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卧床致使患者肺部痰液难以排出,细菌容易滋生繁殖。
● 骨折后,做好4件事
1.骨折部位的正确固定方式
骨折部位的恰当固定是骨折护理的核心环节,正确的固定方式有助于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为骨折愈合提供理想条件。不同种类和部位的骨折,固定方法也存在差异。四肢骨折常用的固定手段包括石膏和夹板。石膏固定是将熟石膏绷带浸泡后缠绕在骨折部位及周围,形成一个坚固的外壳。在进行石膏固定时,必须确保石膏覆盖的范围适宜,石膏应紧贴肢体形状,以避免局部压迫皮肤导致压疮。夹板固定须选用适当的材料,如木质或高分子材料夹板,并根据骨折部位的形状进行塑形。在夹板固定过程中,应在夹板与皮肤之间放置柔软的衬垫,以防止夹板直接压迫皮肤,影响血液循环。若是脊柱骨折,可能需要借助支具或进行牵引固定。支具应根据患者体型定制,以确保能够精确支撑脊柱,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牵引固定须精确调节牵引的重量和方向,以保持骨折部位的正确对位。在固定期间,患者和护理人员应密切监视固定部位的情况,一旦发现固定物松动、皮肤过敏或肢体肿胀加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2.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
骨折后,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对患处愈合具有重要意义。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100—120毫克的钙,而且牛奶中的钙易于人体吸收。酸奶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含有丰富的钙,还含有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促进钙吸收。豆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克豆腐中含有100—150毫克的钙。虾皮中的钙含量极高,每100克虾皮钙含量可达991毫克,不过虾皮含盐量较高,不是钙的优质来源。还有些深绿色蔬菜,如西蓝花、菠菜等,不仅含钙量高,还富含维生素K、镁等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协同作用,有助于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在日常饮食中,要合理搭配这些富含钙的食物,早餐可以喝一杯牛奶,午餐可以搭配豆腐等豆制品,晚餐吃一些深绿色蔬菜,以确保每日钙的充足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3.进行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肢体功能的锻炼
适当的锻炼对骨折恢复至关重要。在骨折愈合的恢复期,虽然骨折部位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但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练习。
下肢骨折患者在卧床期间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即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收缩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20次为1组,每天进行3—4组。这种锻炼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上肢骨折患者在骨折固定一段时间后,可以开始进行肘关节的屈伸练习,要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可以使用健侧手辅助患侧手臂进行活动,屈伸10—15次,每天进行2—3次。在骨折基本愈合后,便需要进行更全面的肢体功能锻炼。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可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提高肢体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状态。
4.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骨折对患者来说,除了身体上的创伤,往往还伴随着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家属与患者的关系亲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慰藉。
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时间,在患者住院期间,尽可能多在病床边陪伴,让患者感受到重视和关爱。当患者因为骨折行动不便而产生沮丧情绪时,家属可以分享一些轻松的家庭趣事或者聊一聊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当患者因为疼痛而烦躁不安时,家属不要抱怨,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并表达安慰的话语,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疼,但是这是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你会很快好起来的”。家属还可以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计划中,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和锻炼,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医护人员在心理疏导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护人员具有专业能力,他们的话语更具权威性。在与患者沟通时,医护人员要详细地向患者解释骨折的治疗过程、康复预期等情况,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清晰的了解,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