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义、路径与展望

2024-01-09 09:27张海汝
江南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中国式现代化

张海汝

摘  要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区域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面临着新时代发展的新变局和新挑战。当前,我国区域建设呈现出新发展态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视域下,我国各区域建设与发展应立足建设现局、把握发展现势,寻求区域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本文通过阐述区域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新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要义,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区域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討我国区域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未来发展趋向,从而为我国各区域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发展指引。

关键词  区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一体化

一、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家整体经济战略的重要部分,对于推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迥异,区域的经济建设态势和趋向以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协调稳定,将影响到国家层面的经济稳定增长与政策战略实施等诸多方面。[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发展问题,对区域建设和协调统筹作出了多次重要指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多个区域经济增长点组成的区域发展格局。[2]同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战略。我国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促使地区间资源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区域经济带动能力更加强劲,使区域建设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改革。本文阐述了区域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要义;并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和区域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我国区域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未来趋向,从而为各区域建设和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发展指引。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区域建设的要义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就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区域建设需要涵盖更多更广泛的发展内涵,在区域层面上加快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义。

(一)走适宜大体量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制定适合我国巨大人口规模的大体量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我国作为一个具有14亿规模的人口大国,且在地理分布上情况复杂,每一个区域内的发展情况、资源禀赋和风土人情都具有地区的特殊性。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措施无法完全适用于每一地区的发展情况,统一的工作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一类群体的发展方式。因此,要想从整个国家层面实现全国人民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高的难度。

对于实现具有超规模复杂化人口、超大体量大国的现代化,从古至今以及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实践可以借鉴,不仅需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推进现代化发展,更需要分割为每个区域基于不同的区域特征制定措施路径,从而实现一个大体量国家的现代化,即通过实现每个地区“现代化”发展而推动整体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区域经济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每个区域的建设实践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政策和战略,促进地区发展和经济增长,划分区域解决地区发展问题,从而切实解决“中国问题”。

(二)走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在区域层面上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不协调、不平衡,东、中、西、东北等地区间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合作进程缓慢,[3]严重制约着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和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而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统筹区域经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推进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各区域立足其资源禀赋、优势特色等基本情况,积极建设本地经济的现代化,优化产业结构、创造经济增长点,提高就业水平,带动居民收入增长,从区域层面把“蛋糕做大”,以自身发展谋求共同富裕。其次,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可以大大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技术进步以及带来规模报酬递增,从而实现经济增长。[4]通过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帮扶、辐射以及带动作用,实现各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更是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要素平衡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各区域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三)走区域物质精神文明双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物质经济的增长,还表现在国家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中“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文化倾向出现,一些区域的理想信念教育十分落后,某些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消解。[5]因此,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区域、城乡之间配置十分不平衡。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可以通过区域地方建设和实践将该地区的精神文明宣扬出去,推动区域文化教育资源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均衡城乡、东中西等区域间的公共教育文化资源和服务差异,改善落后地区的精神文化落后境况,从而实现全国现代化建设的物质精神文明双发展。

(四)走区域建设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城市产业的排碳排污、节能用水、山地湿地生态保护等问题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区域统筹规划和建设,有效部署和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建设实践中坚持绿色底线。党的二十大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宏伟擘画,对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作出了系统部署。通过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区域经济建设,运用系统性思维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基于当地发展情况,分区落实党中央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指示,系统谋划、分区施策,而且可以通过区域间生态协同治理,形成区域共保联治机制,打造我国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区域实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目前,全国各地都展开了区域建设的广泛实践。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区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各方面建设中的“排头兵”。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从产业创新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和资源共享共治三个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经济实现了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极具特征的中国式样本。

(一)注重产业创新发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首先,从单独产业发展方面看,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发展当地优势领先产业,持续培育区域增长动能,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人民增收。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论是传统优势产业还是新兴战略性产业,都在不断基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当地各产业创新迭代,以“科创+产业”为抓手,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加快对工业节能降碳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继续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方面打造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新质生产力。长三角地区基于当地优势产业,布局新一代产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不仅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增长动力,还实现了经济、绿色、稳定的高质量发展,逐步推进区域现代化进程。

其次,构建当地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各产业之间形成协同发展关系,强化产业链,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当今,全球经济面临不稳定和下行风险,从区域经济增长和稳定的角度来看,不仅需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加经济发展动力,更需要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和协同,完善产业链以加强经济稳定韧性和竞争力。面对外部经济不稳定和新旧动能转换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已经具备较为完备产业体系的长三角地区正在加快构建产业协同的现代化格局。一方面,通过不断调整一二三产业布局优化经济增长主力。2023年,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内各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根据其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一步的优化,总体表现为第二产业所占整体经济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例进一步提高。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四市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60%。同时,长三角地区的非省会城市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通过产业聚集的方式打造经济增长点,例如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的“4小时产业圈”。另一方面,通过加快各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可以有效解决生产和发展中的不必要成本,提升产业價值链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6][7]以制造业为例,长三角地区围绕机器人、新型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链继续实施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快建成成熟的产业配套网络,形成了新型显示“从沙子到整机”、新能源汽车“橡胶钢铁进厂、整车下线出厂”等全产业链。南通、杭州、合肥都已成为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范本。

(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较于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多地呈现出一体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区域优势互补和区域帮扶共享两个方面。

就经济建设特点而言,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呈现出“和而不同”的风格。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雄厚的金融资本和创新支撑力度;江苏省优势在于重特大项目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发达;浙江省营商环境优越,民营经济十分活跃;而安徽省经济增长潜能更大,城乡发展更为均衡,更注重为民为企谋实事。2019年,党中央发布的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如今,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更加注重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高效流动与交换,发挥地区优势,弥补区域劣势,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以浙江省为例,其数字化建设是全国的“排头兵”,全省上下在数字经济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和经验。2022年,浙江省协同沪苏皖共同编制实施数字长三角方案,还发起了创建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启动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深化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搭建了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底座。随着浙江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数字经济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又一增长新动能。

此外,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施一体化战略,需要着重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尽管贡献了全国24%的经济总量,但在内部对比上还有一定差异。2022年,上海市GDP总量为44652.8亿元,江苏省为122875.6亿元,浙江省为77715亿元,安徽省为45045亿元。总体而言,上海市是龙头强市,江苏、浙江总量大省地位十分明显,安徽省在经济建设方面有较大差距。为解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长三角地区连续五年开展城市结对帮扶战略,构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结合的合作帮扶工作格局,例如蚌埠与宁波结对合作帮扶共建的甬蚌产业合作园区、安徽淮南和上海闵行合作共建的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等。区域帮扶战略进一步激发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安徽地区紧紧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

(三)实现资源共享共治

国家现代化发展除了要求经济的稳定增长,还要求人民综合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体现在生态环境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将造成地区间医疗、文化、教育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协调问题。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致力于区域协同治理,通过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在保证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人民增收的同时,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社会、经济、医疗、教育、生态环境等均衡发展的成果,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目前,公共服务资源在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有研究测算,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达到1.7倍以上,上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安徽省的2.71倍。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推进区域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机制,从加强区域间的公共卫生合作、深化教育合作、推进文化旅游合作、推动人力资源与人才协作、开展政务服务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解决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实现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2023年,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轨交11号线相接,打通民生基础交通线。2022年9月,《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颁布,长三角区域内率先实现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领域一卡多用、跨省通用。上海16个区802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并覆盖长三角41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民政部门先后签署《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上海共识》和《深化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合肥备忘录》,三省一市全面开展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合作工作。长三角地区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正逐步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加速公共服务一体化。

此外,长三角地区通过区域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环境协同共治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作为长江下游相毗邻的地区,长三角三省一市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一定不能走“单打独斗”的“老路子”。对此,长三角三省一市不断摸索跨界治水、流域共治,通过对制度机制一体化、区域利益一体化、主体结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有效解决跨区域的大气、水域等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难题。例如,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設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实施联合河湖长制、签署跨界河湖联防联治协议、统一印发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从大气污染防治、水域环境保护、产业低碳生产、生态环境修复等多个方面实现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创建了区域生态环境合作共治的优秀样板。

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建设发展的未来趋向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区域建设,长三角地区在各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发挥了示范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和实践模板。而随着各地区的建设经验和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引导,我国各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在充分借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更多可借鉴的趋向和路径。

(一)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依靠区域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集群是发挥区域产业体系作用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构建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加快区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区域实践的鲜明趋向。通过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立足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建设情况,以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布局科技创新产业,持续攻坚领先产业核心技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加快形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区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深化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加强区域功能互补共享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统筹区域间发展和建设,可通过深化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帮扶共享的路径,进一步解决各地区资源要素、财富分配、发展优势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打造区域产业集群生产园区,建立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加快融合,实现区域功能互补与产业错位布局,促进生产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带动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开展地区间各方面的广泛合作,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功能互补、错位发展、互帮互助,使发展成果真正惠于民、利于民、便于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双目标。

(三)推进生态环境区域共治,探索区域生态协同共建

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与区域经济建设不同的是,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分割的、碎片化的、以行政区域为界限的区域环境保护实践无法应对跨界性、外溢性强的环境污染问题。[8]因此,区域协同共治就成为区域层面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必然趋势。通过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共识,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区域协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不同区域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系统性、协调性,通过区域实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兰冰,刘秉镰.“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展望[J].管理世界,2020,36(05):36-51+8.

[2]国家发改委.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开创事业新局[EB/OL].https://www.ndrc.gov.cn/fggz/fgzy/xmtjd/202302/t20230228_1350419_ext.html.

[3]郑坤,邓宏兵,易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202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综述[J].区域经济评论,2023(02):155-160.

[4]李雪松,张雨迪,孙博文.区域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率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01):10-19.

[5]杨绘荣,刘佳佳.“村改居”居民文化认同的消解与重塑——多元空间的视域[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34-44.

[6]Yi Lu.The Measurement of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J].Sustainability,2022(14):3355.

[7]洪群联.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十四五”战略重点[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10):74-81.

[8]肖攀,苏静,董树军.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现状及应对路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1(05):92-99.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卓】

猜你喜欢
长三角一体化中国式现代化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长三角一体化下苏州市城市候机楼发展研究
重议城市边界的空间属性及其变迁
长三角一体化:省界毗邻基层政区治理的发展路径
上海青浦: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开展未成年人考察帮教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盛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