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世界纪录、神舟接力出征、国产首艘大邮轮正式交付……一批“大国重器”在2023年问世或取得重要突破。它们挺进科技前沿,服务国计民生。值此岁末年终,让我们一起盘点这些“大国重器”,看看他们有多牛。
大型冲击式转轮装机发电
5月16日,由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功率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在四川德阳成功下线,该冲击式转轮重约20吨,最大直径约4米,现已用于四川省雅安市田湾河流域金窝水电站发电。这标志着我国已实现大型冲击式机组从设计、制造到运行的全面自主化,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转轮的智能制造,形象地说就像大圆环“长”出水斗型“花瓣”。中心体是一个直径约5米、高约1米的大圆环,经过尾翼激光增材、尾翼电弧增材(3D打印)、数控加工、外部水斗焊接等一系列程序后,将制造出一个直径6.2米、重约90吨的大转轮。3D打印这道程序通常被称为“铁臂绣花”。“铁臂”是指机器人的机械臂,“绣花”则是指精细化焊接。机械臂每焊接一层大约有3毫米厚,大圆环上下面分别要“长高”近300毫米,总体增材将达6.2吨。焊接技术与5G、自动化控制、物联网等技术融合,能够实现定制化设计和制造的“所焊即所得”。500兆瓦级巨型冲击式转轮研制当前也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奋斗者”号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
3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抵达三亚,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在历时157天的超长航期考验下,“奋斗者”号共完成了63次有效下潜作业,其中4次下潜深度超过万米。科考队在西南太平洋克马德克海沟区域开展了国际首次大范围、系统性的载人深潜调查,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东南印度洋蒂阿曼蒂那深渊和瓦莱比-热恩斯深渊底部开展实地观察和取样。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11月28日,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主线贯通。项目跨越伶仃洋,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明年通车后,从广东深圳到中山,将从目前的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海底隧道沉管段由管节连接而成,每个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约8万吨。怎样才能把这些“巨无霸”在茫茫大海上浮运到位并精准安装呢?全靠一个核心装备——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制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这也是世界上安装能力最强、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业最高效、性能最先进的海底隧道沉管施工专用船舶。利用动态信号采集信息系统,指挥人员通过显示屏,就能够实时监测沉管位置和姿态,施展“海底绣花”绝技,使沉管对接达到严丝合缝。
中国“人造太阳”注入光芒
4月12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托卡马克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EAST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導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集成了超高温(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超低温(-269 摄氏度超导线圈)、超高真空(大气压的百亿分之一)、超强磁场(地磁场的数万倍)、超大电流(普通插线盒的千倍以上)五大极限工况。科学家一一克服,为“人造太阳”注入一缕缕光芒。
大型邮轮将首航
9月,“爱达·魔都号”试航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国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零的突破。12月,“爱达·魔都号”完成所有船用产品的安装,1292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船员登船到岗。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
“爱达·魔都号”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宽37.2米,最大高度72.2米;全船搭载107个系统、5.5万个设备,包含2500万个零部件,完工敷设4750公里电缆;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乘客5246人,配置高达16层、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在货船船体建造中,钢板平均厚度是20毫米,但“爱达·魔都号”的大多数区域,用的是4毫米到8毫米的薄型钢板。为此,建设者们专门建造了一座智能薄板生产车间,通过智能化手段、自动化控制将误差减到最小,同时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说,我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造船工业“三颗明珠”。
“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鉴定
6月4日,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代号AGT-110)在深圳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向“地下珠峰”要油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1月15日宣布,该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被誉为“地下珠峰”的“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00吨,天然气5万立方米。该井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
“梦想号”竖井掘进
6月16日,由湖南长沙制造的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上海静安垂直掘进(盾构)地下智慧车库项目(两座直径23米、深50.5米的竖井)顺利下井。“梦想号”整机高约10米,开挖直径达23.02米,集开挖、出渣、支护、导向等功能于一体,适用于软土和软岩地层的超大直径竖井工程建设,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月18日,已完成地下智慧车库项目首座超深竖井施工任务。
新一代国产CPU
11月28日,新一代国产CPU——龙芯3A6000在北京发布,它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指令系统和架构,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它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产品性能方面达到新高度,性能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极深地下实验室运行
12月7日,在四川凉山,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备实验条件,正式投入科学运行。它位于地下2400米处,除了暗物质探测实验研究以外,它还将开展包括中微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岩石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今后将发展成涵盖宇宙学、生命科学、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世界级深地科学研究中心。
(本版稿件综合《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