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诗书画中的美食

2024-01-09 08:58饮食文化建设办公室图片来源网络
餐饮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菱角板桥袁枚

文/饮食文化建设办公室 图片来源/网络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中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书、画技艺精湛,堪称三绝。尤以画竹彰显了他“清为官,勤为民”的高风亮节,其饮食观与其哲学观、美学观相契合,儒雅超逸,韵溢品高,下面从诗书画角度聊聊他笔下钟爱的美食。

诗中美食——水鲜

郑板桥诗文去陈旧套语,白话代替古典。“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其《咏芭蕉》:“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水乡兴化京杭大运河畔,里下河腹地,境内河网纵横、湖荡密布,他对水鲜情有独钟,《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描写:“一塘蒲过一塘莲,荇叶菱丝满稻田。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珍珠圆。”极富江南特色。

蒲菜:“一塘蒲”,江南河湖交错,水生菜十分丰富,蒲菜正是其中之一。蒲菜素有“象牙菜”之美称,明顾达《病中相思》诗曰:“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蒲菜佳肴甲天下,古今中外独一家”,菜体洁白如玉,食之肥嫩清香,素有“天下第一笋”的美誉。《周礼·天官·冢宰》上即有“深蒲”的记载,汉枚乘的《七发》中称“天下之至美”的食物,当以“犓牛之腴,菜以笋蒲”为首。南宋抗金名将梁红玉留下了一个动人传说。南宋建炎五年,金国十万精兵攻打淮安城时,梁红玉领兵镇守淮安被金兵长期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的困境,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故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清段朝端《春蔬》:“春蔬那及吾淮好,入馔蒲芽不论斤。”食用蒲菜在淮安一带广泛流行开来。如今,蒲菜在当地成为宴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有所谓“无蒲不成宴”之说。

菱:“菱丝”,《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紫蟹熟,红菱剥;桄桔响,村歌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写道:“独蟹与瓜子、菱角三种,必须自任其劳。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菱角外壳坚硬,吃起来着实不易。但李渔认为,吃菱角就和吃螃蟹、瓜子一般,必须是自己剥的才好吃,如果别人剥好了,自己坐享其成,那就没有滋味了。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北方有个没吃过菱角的人,来到南方当官。有一次喝酒时,见酒席上有菱角,他连着壳一起放进嘴里嚼。同桌的客人告诉他:“吃菱角得去壳。”那人却辩解道:“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菱角和壳一起吃清热解毒。客人又问:“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在座的客人皆哭笑不得。清代的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到过菱角的烹制方法,其中有一道“爆鲜菱”,其做法是将新鲜菱角煨熟,再以鸡汤滚之。上桌时将汤撤去一半。对于菱角的好坏分辨,袁枚也有自己的经验看法:“池中现起者才鲜,浮水面者才嫩。”

芡实:“鸡头米赛珍珠圆”,西汉杨雄《方言》中就有记载“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晋崔豹《古今注》提到芡实“叶似荷而大,叶上蹙绉如沸,实有芒刺,其中如米,可以度饥。”《东坡杂记》云:“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舌颊唇齿,终日嗫嚅,而芡无味,腴而不腻,足以致上池之水。故食芡者,能使华液通流,转相挹注。”意思是说,芡实一枚一枚的嚼咽,每天10—20 粒,持之以恒,长年不辍,能滋润肺脏,补益脑髓,促进消化。清沈朝初《忆江南》:“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板桥祖籍正是苏州。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之一就有芡实,它与茯苓、怀山、莲子汇集在一起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降燥等诸多益处。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侍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面对此种情况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于是乾隆皇帝命当地知府张榜求医,不久,有一僧人前来揭榜,在把过脉之后开出“莲子、芡实、怀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四位大臣服下之后,立即痊愈。

书中美食——糊塗

说到郑板桥给后人留下的精神遗产中,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难得糊涂”这四个字。郑板桥的书法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这就是常说的:字是画出来的。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他的书法独树一帜,成为书坛一绝。而最有名的书法作品就是“难得糊涂”。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并留下了许多与糊涂有关的美食。

字的书写来历有二:一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二说就与美食有关。乾隆十六年,郑板桥受莒州知州之邀游历莒州。行至莒北碁山西山旺时,得当地王员外大宴款待,员外久闻板桥大名,并渴望得到其墨宝,就用当地名吃“糊涂菜”招待板桥。糊涂菜就是鸡、鱼、肉等挂糊,小火慢慢油炸,炸至表面金黄。郑板桥品尝糊涂菜后,赞不绝口,就问王员外这菜的名字,员外答:“我们当地叫糊涂菜。”员外见板桥正在兴头,就请板桥题字。板桥早察其意,提笔写下四个大字:“难得糊涂”。从此,“难得糊涂”便流传开来。

清袁枚《随园食单》中也有“鸭糊涂”。“用肥鸭白煮八分熟,冷定去骨,拆成天然不方不圆之块,下原汤内煨,加盐三钱、酒半斤,捶碎山药同下锅作纤,临煨烂时,再加姜末、香蕈、葱花。如要浓汤,加放粉纤。以芋代山药亦妙。”这道菜看上去不方不圆、似羹非羹,一时很难给个名词概括。之所以叫“鸭糊涂”,据说还和郑板桥有关。袁枚写《随园食单》时,好朋友郑板桥已经过世,袁枚苦恼取名之时,一眼瞟到墙上郑板桥手写的“难得糊涂”四字,干脆就把这混成一团的菜叫“鸭糊涂”,既符合菜的形象,又纪念了老友,妙手偶得。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烹饪之技,家庖最胜,管大骨董汤、鮆鱼糊涂。”鮆鱼即刀鱼,有谚“宁去累死宅,不弃鮆鱼额”,意为宁失祖宅、不弃刀鱼头,极言其美味。可以看到系列糊涂美食的身影。

画中美食——竹笋

郑板桥的画作里,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幅是《竹石图》。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郑板桥“题竹石”咏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既点出竹之“处境”,更直接说出竹的贞定,经得起各种磨难考验,令人望之生“敬”。体现的是竹的精神,讲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一种君子百折不挠的精神。绘画是通过符号来展现的,那么竹子就是君子的符号。清董伟业在《扬州竹枝词》中称颂他:“梦醒扬州一酒瓢,月明何处玉人箫。竹枝词好凭谁赏?绝世风流郑板桥。”与古代文人一样,吃喝之道——食笋者,君子也。儒学士人们将笋推上神坛,对素食则赋予哲学内涵,将之作为清雅高洁之人的象征,认为只有作为“蔬中第一品”的竹笋才能与君子的品性相配,竹笋的身份从一种简单的充饥食材上升为具有象征意味的“雅食”。竹笋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物象,摇身一变成了诗人抒发情意、表达自身高雅志趣的绝佳之物,因此广受文人的喜爱。郑板桥《竹笋》中描述:“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爨剥春筠。”“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竹笋常登大雅之堂,《周礼·天官·醢人》:“加豆之实,笋菹鱼醢”;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牍记载“鹿肉鲍鱼笋白羹”。清袁枚《随园食单》记录了三百多道菜,其中笋菜占了十道。李渔对笋颇有研究,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论述到:竹笋之美味在于清、洁、香馥、松脆,居于肉食之上。倘若将笋与肉在一锅合烹,人们会先拣笋吃,而忘了吃肉。食笋之法有多样,不喜与他物伴之,尤其不主张以香油合之,那会埋没笋之真味!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白煮俟熟,略加酱油”则最为美味。而与荤物相伴,则牛、羊、鸡、鸭皆非所宜,唯独与肥猪肉相烹最为合宜,并非取肥肉之油腻,而取其肥肉之香味入笋,至为鲜美。烹熟后当尽去肥肉,汤汁也不宜多存,仅存半数清汤,调和惟醋、酒,这就是“荤笋”。这种“荤笋”的汤亦可以留做鲜汁,烹饪其他菜肴时可增鲜。厨师善于烹饪者,凡是焯笋留下的汤汁全都悉数留下,在烧制其他菜肴时,即可加入笋汁。有时,还可用干笋磨成粉末,用以在菜肴中增加鲜味。

郑板桥的《赠潘桐冈》诗中描写:“扬州四月嫩晴天,且买樱笋鲥鱼相啖食。”清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记道:“柳絮濛濛,园林春尽,人家争做饯春筵。”饯春筵还有一个诱人的名字,叫作“樱笋厨”,唐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说:“长安四月已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可见当时“樱笋厨”在宫廷中流行开来。吴藕汀《立夏》诗:“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樱笋成了寻常百姓家的立夏标配,袁学澜说:“饯春迎夏,把盏开筵,厨人一半樱桃一半笋,真隽味也。”樱桃和竹笋,一红一白,色泽鲜丽,是筵席上当仁不让的主角。

郑板桥日常有“三爱”,爱竹、爱水、爱农家田园。“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便是湖中水”、“今朝尝得君家味,一包糟鱼胜万钱。”抒发了文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青山绿水间,品茗尝鲜,饮酒啜蔬,反映了他返璞归真、师法自然的饮食思想。

猜你喜欢
菱角板桥袁枚
给“菱角”洗澡
采菱角
“松竹”图里话板桥
吃菱角
板桥河
摘菱角
袁枚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才子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