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大雪,在苏州有三取收。
一听华永根先生在李公堤“江南雅厨”讲苏菜。苏菜之美,在婉约中见醇厚。婉约在于江南传统文化的根植。中国文化的家国情怀体现在“学而优”的传统思想中,并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腻、委婉、温润。而醇厚则在历史南北枢纽所带来的经济发达富庶。苏菜的醇厚出处有二,一是植物风味中淀粉含量高;二是糖的占有量在历史上位居前列。
今天菜品更有一未尝过的“青蟹蒸青豆肉饼”,青蟹膏红,青豆碧绿,如神来之纤云弄巧,至味。
二收取为参观叶放先生的一个家庭园林后,听大造园专家叶放先生讲营造苏州园林的精妙。叶先生讲,从园林角度上说,这个以古建为主的家园,占地面积十分有限,堪称琐碎曲折。因此在这样逼仄的小空间里造园,意图聚自然山水之境界、情趣灵巧地浓缩于一个家园之中,需要有一种艺术的高明和思想的博大,无中生有和小中见大的美学,智慧才是这个空间的灵魂。园林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山水花木之表现和表达,所谓“不出城郭而获林泉之怡”,艺术的自然是中国人对自然的思辨,因此家园能成为诗情画意的自然,显然需要心中有一条借古开今、古今相通的精神线索,把纸上水墨转化为地上林泉的气象格局。
就像我们的水墨画,宋画的册页纨扇讲究“咫尺之间瞻万里之遥”,同样是以少胜多,芥子须弥,一个小小的尺幅中展现出气象万千。园林的哲学讲的是“一勺则江湖万里,一峰则太华千峋”,这也正是生活的哲学,不在多寡而在于深浅,有情怀桌头的盆景也可以成为案上的园林。其实这是一种现实和历史的对话,一种穿越,所谓的传统文人精神,就是在一个有限的时空中,关爱生命、观照天地的世界观。
再说方法论。古代宅第或现代家庭的园林,讲究的是文人写意山水,所谓造园如作画造园如作诗,也就是说园林其实是诗与画的物化。在这个宅邸园林中,营造上就运用了一个特别传统而面临失传的峭壁假山的技巧。峭壁,顾名思义,悬崖峭壁,峭壁假山是以一个白墙作为背景而进行的非常有限空间中山水叠造,或者说把粉墙当作白纸,用有限的笔墨构建大山大水的意境,所谓“粉墙作纸,泉石为笔”。就如一幅水墨手卷,由湖石构成的山水气势和韵味扑面而来,平远、高远、深远,起承转合,曲折变化而高潮连连。可见,宅邸园林虽景域狭小,但照样可以表现山的奇峻、溪的幽静,有险峰、峻峦、陡壁,还有悬瀑、叠泉、荷塘等,并非假山模仿的微缩景观,而是真山野趣的局部呈现,讲究“虽由人工,宛若天开”。
古语说“山令人古,水令人远”,我们从峭壁山过来,水绕山转,路循水行,脚下鱼潜从容,头上树木苍翳,看秋颜绮丽,听霜林泉鸣,所谓五觉一起来感受领取。以风水学来说,山为开水为合,水由北往南过来在中间聚一聚,再由西折东,绕到南面再聚一聚,这就是“藏风得水”,其实是藏风聚气而得水。而泉瀑两条水系的汇入,串连起了三重峭壁山的整个系统,相信一番游山玩水之后,我们与山水的共鸣就尽在不言之中,于是,乐山乐水的仁者智者也就各得其乐了。
大雪日第三收取,读张岱《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历史长流,人物渐远。俯瞰回望,如天地大雪间,上下一白,点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