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孙钰芳
我在北方的农村长大,从小就看着祖父母在菜园里侍弄蔬菜,对各种菜苗了然于胸。再大一点,我跟着祖母到地里挖野菜,不知不觉间认识了很多野菜。后来,读到学诗可“兴观群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才猛然意识到,是目不识丁的祖母教给我了关于植物的第一课。
如今,看到《诗经》中的诗句“春日迟迟,采蘩祁祁”“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我便会想起小时候和家人种菜、挖菜的情景。当然,还有和姐妹们用指甲花一起染指甲的乡间快乐。
城里人喜欢在自家窗台阳台上养花。前几年在母亲的指导下,我把家里的阳台也变成了一座小花园。下班回家走到阳台,心一下便沉静下来。可一想起故乡那无边无际的原野,我仍觉得,这是钢筋丛林中的我们,远离土地、远离植物后的权宜之计。
这一期我们给予了植物更多的关注。自然科普作家张海华带我们到浙江四明山“樱花谷”寻找各色植物,记者杜健伟记录了一棵古树的搬迁,而诗人周琰《从植物看世界》则将我们引入了人与植物的情感联系。
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和植物紧密相连。植物为我们提供生存所必须的能量,我们看到野菜春蔬,也会被采集基因所驱动,忍不住想去采摘。植物还带给人们审美体验,历代文人墨客将自己的精神追求赋予植物,以此来安顿心灵。
生命之初的植物记忆对我的影响,大概如同《诗经》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悄无声息却潜移默化。而今,想要重温采摘之乐,城周尽是农场或采摘园,虽没有在自家院中采摘得畅快,却也聊胜于无。因为,那不仅能体会采摘果实的兴奋和快乐,也是通过与植物建立联系,寄托无处安放的乡愁。曾几何时生长着茂盛植物、每年都有新鲜蔬菜的农家菜园,随着祖父母的相继离世,已变成满地野草。那些浸润着儿时记忆的植物,变成回不去的时光,随着时间累积,发酵成乡愁。正如“寻根文学”作家韩少功所言:“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