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熙频
(紫金矿业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6)
在建筑结构中,屋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防雪、防雨、防晒等,有效保护建筑外部。建筑屋面施工中保证质量,能够确保后期建筑投入使用之后获得良好效果。如果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屋面漏水、渗水问题,就意味着工程质量不合格,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投入使用之后将会频繁维修,并需要投入较高成本。如果建筑屋面的渗水、漏水情况非常严重,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1]。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屋面防水设计是关键,且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防水技术。本文的研究中,基于屋面防水工程概述,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意义,深入探讨建筑屋面防水遇到的各种问题,即施工设计考虑不够周到、应用的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没有做好必要的养护工作、工作中没有加大监督力度等,针对此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房屋防水工程需要高度重视。屋面防水工程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其中广泛应用的是卷材防水材料和屋面密封防水材料。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等,加之防水工程存在特殊性,就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比如,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温度比较低,当施工过程中遇到下雨、下雪天气时,必然会影响到屋面工程施工,导致施工不能持续进行。通常而言,屋面防水施工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程设计质量不达标,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未进行密切沟通,没有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导致设计图纸不符合施工要求,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当进入到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展开施工时不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相应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导致施工质量隐患存在。当完成工程之后,没有重视后期维护保养工作,有关部门未承担相应责任,导致屋面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建筑屋面防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建筑整体结构质量有所保障,建筑投入使用后可保证安全性能。
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屋面采用防水技术,使得建筑整体结构质量有所保障,以此提高使用性能。对于土木工程项目而言,建筑屋面的合理设计确保建筑竣工之后能够正常使用。土木工程施工时,合理应用防水技术、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使建筑漏水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屋面应用防水技术可使整体结构保持完整,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当建筑工程完成之后,要保证质量,就要做好检验工作,如果屋面存在质量问题,比如漏水现象、无法顺畅排水等现象时,工程整体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用防水技术,当投入使用之后可有效降低屋面漏水现象的发生概率,以此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对房屋进行设计时要合理应用屋面防水技术,以维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质量[2]。
屋面防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设计是重要环节之一,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质量,保证建筑排水系统设计合理。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对于屋面的整体结构以及使用性能要考虑充分。但从目前的房屋屋面防水工程设计情况来看,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建筑房屋的使用性能,对于房屋排水系统没有进行科学设计,甚至未与施工人员展开沟通交流,而仅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展开设计工作,导致设计与施工之间产生偏差,不能很好地发挥设计指导作用。这样的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当建筑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就会产生漏水问题,甚至会造成屋面材料老化等现象,导致建筑物使用寿命缩短。
要使得房屋建筑获得良好的防水性能,各项指标符合预期要求,施工人员就要对各种屋面防水材料进行比对,全面了解材料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予以选择,使建筑防水性能有所提高。但从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选择材料时,部分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经济效益,将价格低廉、质量欠佳的材料作为主要选择,导致一些材料性能与建筑设计标准不符合,落实到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防水材料不能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导致防水性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屋面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存在特殊性,施工人员在屋面的施工过程中,要将基础性养护做到位,具体的工作中要强化施工材料管理,如果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防水材料,就会导致后续屋面施工中出现资源投入成本过高等问题。比如,混凝土如果变硬就不能用于施工中,导致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屋面防水材料施工完成之后,还要对屋面做好养护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防水效果,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养护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导致后续养护不到位,施工质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3]。建筑结构工程完成之后,就进入到电器设备安装环节,屋面安装时需要在防水层上凿孔,如果后续养护不到位,造成防水层破坏,就会产生屋面漏水以及渗水问题。
在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屋面防水技术时没有强化监督力度,则会导致监督不到位,质量无法保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施工人员未对施工中出现的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等进行有效控制。施工单位要强化工程进度管理,对工程质量强化管理工作和屋面防水系统的管理机制予以完善。但由于监督机制没有加强,对于防水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没有采用统一的治理措施,因此无法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很难得到提升。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屋面施工环节,各项施工操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其质量保障情况直接关乎到整个建筑施工质量,也关系到使用效果。如果建筑屋面产生渗水问题或者出现漏水现象,则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制定有效完善的建筑屋面防水技术措施[4]。
想要使屋面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屋面防水性能时,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保证施工顺利展开,使排水系统发挥其应有功能。进行设计时对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及其所在环境都要进行充分考虑,还要进一步分析后续投入使用时容易产生的损伤状况,收集各种影响因素信息,包括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风力情况及日照情况等,针对分析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将屋面工程防水施工方案制定出来,保证其科学性、有效性。设计屋面排水系统时,应科学选用防水技术及防水材料,使排水系统投入使用之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设计人员还要合理设置分隔缝,尤其是屋面板支撑端,分隔缝的质量要有所保证,最好选择屋面板缝交界处, 以在后续投入使用之后降低屋面板裂缝的发生率, 避免产生漏水问题。在设置分隔缝时,以“V”字形为最佳,如果设计人员将排气管设置在分隔缝中,就要按照排气管规格设计分隔缝的宽度,完成排气管施工之后,将石油沥青等材料注入到分隔缝中, 形成防水层,由此使房屋的防水性能得以提高[5]。
在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是检测结果不准确。想要使检测质量有所保证,就要对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差充分分析并做好总结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人为因素是建筑材料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施工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强化管理,定期做好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使其熟练的掌握并操作先进技术,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以便对误差问题加以合理控制[6]。此外,对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情况下实施技术改进,以此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在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环节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施工之后也要予以有效维护,避免产生突然事件影响施工质量。具体而言,防水施工中对于基层位置要进行刮涂处理,保证操作到位,做到均匀细致。当基层干燥之后,将卷材铺贴在上面。进行卷材铺贴施工过程中,要从层面最低的位置进行,逐渐向上铺贴,如果屋面的坡度比较大,已经超过10°,铺贴的卷材与屋脊之间的角度则需要达到90°。当完成铺贴施工之后,就要固定好卷材,防止产生开裂现象,从而造成渗水问题。
在此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环境温度的影响,以超过5℃为宜,如果温度过低则不能展开施工工作。在屋面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处理节点时要能够做到刚柔结合,每个节点都要将密封材料充分利用,做好填充工作,而且还要在檐沟与天沟交汇位置设置凹槽,采用密封的处理措施[7]。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变形缝两侧的墙体与屋面防水层交汇位置出现变形,则需要保持规定距离,将密封材料利用起来并进行填充。容易产生泛水的地方需要进行涂膜处理,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屋面防水处理,能够保证良好的屋面防水效果。
土木工程中,屋面防水是重要的施工环节,从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阶段到施工后期的养护环节,各个环节都要将监督管理纳入其中,做到全过程监督。将工程施工监督工作做到位,可以保证监督质量,还可以避免施工人员懈怠,加快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要有所保证,由此使得屋面防水性能得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得到完善,延长施工寿命。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明确得知,土木工程进入建筑屋面施工环节后,需要合理应用防水技术,对建筑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受到雨水或雪水的侵蚀,导致建筑结构发生破坏。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是否获得良好效果,直接关乎到建筑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水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合理应用防水技术,以此获得良好的屋面防水效果。不同地区、环境条件不同,建筑屋面施工中所采用的防水方式及选用的防水材料都会有所不同,防水施工中还要强化管理控制工作,以此获得良好的屋面防水效果,有效防水时间得以延长,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但从当前的土木建筑屋面防水技术应用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即合理设计屋面排水系统,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差加以合理控制,做好防水施工的细节处理,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