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卡脖子”行业有了新突破

2024-01-08 20:12石青川
中国经济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泵业国产品牌卡脖子

石青川

中金环境总经理、南方泵业董事长沈海军

近年来中国科技高速发展,半导体、生物医药、核电、氢能等多领域成绩斐然。在镁光灯背后的通用机械行业,也一直默默进行着技术突破。

例如普遍应用于电子、核能、化工、医药、食品工业、水利系统等领域的泵业,此前,高精尖领域均被进口品牌垄断,国产品牌常年处于低价竞争的基础市场中。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装备迎来国产替代趋势,国产泵企业也开始在进口替代、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等领域掀起技术创新浪潮。

中国泵市场占全球一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通用机械行业泵、风机、压缩机、阀门、气体分离设备、减变速机6种重点产品,自5月份后,产品产量完成稳中有升,其中泵类、压缩机类保持了持续回升态势。泵类成为通用机械保持增长的重要贡献之一。

泵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石油、制药、环保等行业,凡是有液体流动的地方就有泵在工作。而中国作为世界上门类最全的制造业大国,泵行业的发展对工业生产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泵在中国有庞大的市场规模。11月17日,南方泵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金环境总经理、南方泵业董事长沈海军透露,预计2024年中国泵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占全球泵市场约50%的份额。

从规模上看,中国是产泵大国,但一位水循环系统行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泵市场上,进口品牌与进口品牌竞争,国产品牌与国产品牌竞争,大家市场定位有明显的区别,针对的客户需求不同,“类似于早几年德系车与国产车之间的区别”。

有泵行业人士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进口品牌的泵依托全球化,拥有很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被应用于不少高精尖领域场景,像石油与天然气领域、海洋工程领域、化工工业领域、核电领域等。而国产品牌泵产品由于起步晚,国内早期应用场景有限,多数还是在基础场景中应用较多,像农业灌溉领域、市政工程领域、建筑工程领域、煤矿工程领域等。

也就是说,国产品牌泵与进口品牌泵之间存在一定技术壁垒。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与进口品牌对比,中国泵行业起步比较晚。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业泵发展史》描述,1954年6月参考日本CE型单级双吸泵结构,国内泵厂才自行设计了我国第一台6英寸单级双吸离心泵。也从那一台泵开始,中国泵业才进入独立的自行设计阶段。

近70年后,目前全国从事泵生产的企业已超6000家,但上述业内人士也指出,“与国际泵业企业相比,中国泵业企业发展时间短,虽数量多,但分散、不强,在一些高精尖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仍然被‘卡脖子。相比国际巨头几百亿的规模,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技术水平上,国际泵业巨头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有着更强的研发创新能力,拥有先进的专利技术,相比之下,中国泵业企业的研发需要再突破技术瓶颈。在制造工艺和生产能力上,国际泵业巨头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高效的生产设备,能够提供高效高品质的产品。相比之下,中国泵业企业在制造工艺和生产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差距。” 南方泵业相关负责人指出,這些差距的具体大小因企业而异,但总体上,中国泵业企业与国际泵业巨头之间的差距较大。不过,随着中国泵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一些优秀企业已经开始缩小这些差距,并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除了追赶差距,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南方泵业致力于成为全球节能泵及解决方案的领军者,促进全球泵行业的发展。“泵作为工业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泵行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进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明显增强,为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泵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中国泵行业积极推动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了中国在全球泵行业中的竞争力,推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泵的节能技术取得突破

《中国通用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提出,通用机械工业将继续大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十四五”期间,通用机械行业将全面落实强化产业技术开发能力,继续推动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生产制造智能化,坚持节能低碳,全力推动高效节能、先进工艺制造关键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秘书长解刚表示,在“十四五”期间,通用机械工业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占全球一半,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泵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泵产品消耗我国年发电量的19%~23%,而解决节能问题是实现“双碳”战略、造福人类的关键问题。

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寿其认为,泵与人类的文明进步一直是同步的,未来泵的技术突破或在节能领域产生,“我们行业有一句话叫作‘凡是有流动的地方都有泵在工作,所以节能减排将是重点领域。”

作为拥有“单项冠军产品”——冲压焊接多级离心泵的南方泵业,其董事长沈海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南方泵业目前已经围绕节能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也终于在一些技术领域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沈海军说,通过优化泵的设计、结构、材料等,南方泵业最终实现了节能方面的超越。“我们新上市的大流量轻型立式多级离心泵CDM(H)系列、ZM/NM/MS卧式单级离心泵系列,以及供、排、净、治系统节能解决方案产品,在节能效果方面已领先国外同行巨头。我们还研发了一套先进的泵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泵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调整。这种智能控制系统使我们在智能控制技术方面领先于许多国外同行巨头。”

沈海军建议,国内泵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高效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增强品牌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实现国产替代。

责编:杨琳 yanglin@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

猜你喜欢
泵业国产品牌卡脖子
国产品牌正式崛起
东方泵业产品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成功应用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期导读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大耐泵业有限公司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红旗汽车:国产品牌“扛把子”能否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