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浪华,刘海峰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江西南昌 330038;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58)
让符合条件的考生自由报考、参与公平竞争是高考制度的基本特征。然而,现在多数人都不知道,恢复高考之后的一段时期,有许多省份的考生若想考上大学,需要迈过两道考试关:其一是预选考试,其二才是真正的高考。预选考试是指对拟参加高考的考生预先进行的筛选考试,只有通过预选才能报名参加高考。预选考试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其重要程度类似于高考。在当时,“预选就是高考,是高考的第一步。”[1]一些省明确规定:“没有参加预选的考生,不能参加全国的统一考试。”[2]作为一种为高考作筛选的先决考试,预选考试是与恢复高考历史相关的重要考试,在中国高考史上留下了特别一页。然而,已有关于高考预选考试的研究很少,更缺少对这一办法的系统梳理和专门探讨。
目前关于高考预选的探讨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回忆性质的,通过这类记述我们能够对高考预选考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其二是概述性质的,通过这类文章我们能够对高考预选考试有一个梗概的了解。石耘在《忆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预选的实施》一文中,回忆了自己两次参加高考预选的经历和简述了实行高考预选的经过[3]。胡兆喜则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考预选给农村学子带来的压力、迷茫与困惑[4]。作为高考预选的亲历者,这些回忆性的文章对于我们认识高考预选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普遍缺乏系统性。同时,也有少量研究者对高考预选进行了简单探讨。如吕建强在对高考预选的实施背景和实施步骤进行简单历史梳理的基础上,指出高考预选制度有违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5]。作为一名招生工作者,刘辉岳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指出高考预选存在的弊端[6]。虽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高考预选考试,但是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外,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以二手资料作为研究基础,高考预选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与之相关的一手资料异常丰富,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挖掘。
总之,当前关于高考预选考试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依据第一手的档案等文献资料,对高考预选考试的出现与取消时间,预选制度的推行、完善、争议与取消等问题做专门的辨析和探讨。
某一制度的出现时间就犹如某一个人的出生日期一样,对于研究某一制度十分重要,预选出现时间问题对于本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然而,已有研究成果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
在关于中国高考史的相关著作中,许多研究者将1979 年作为预选的出现时间。如在《中国高考大全》一书中,编者将预选的出现时间定格在1979年[7];杨学为在《中国高考史述论(1949-1999)》一书中也把1979年作为预选的出现时间[8]。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将1977 年作为预选的出现时间。如刘海峰在《高考改革的理论与历史》一书中指出:“1977 年部分省市高考预选改革。”[9]李木洲也持这一观点[10]。此外,有学者将实行预选的时间确定在1980 年[11]。可见,受客观条件和文献资料的限制,人们在高考预选出现时间这一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为了使这一问题有更清晰、准确的答案,本文将依据相关一手文献资料展开探讨。
高考预选出现的具体时间是1977 年。高考预选是通过考试对考生进行前期筛选,可以理解为考生参加高考的资格考试。高考恢复之后,适龄青年重新获得了公平竞争上大学的机会。然而,由于高考中断,11 年的积压使得高考报名人数众多,加之高校招生人数较少,这给高校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新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减少高考的工作量,有的省份在统一考试前增加了预选考试。只是最初并不叫“预选”,有的地方叫“初考”(如江苏),有的地方叫“初试”(如黑龙江)。“初考”或“初试”虽然没有“预选”之名,却有“预选”之实,也昭示预选的实质或功能就是为参加高考预先进行的初步考试。
江苏省在1977 年的招生文件中有如下规定:“省统一考试在地、市初考的基础上进行。报名青年持准考证,根据规定的考试日期到指定的考场参加初考。初考政文、数学两门。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初考合格后参加省统一考试。”[12]显然,初考是在统一考试之前举行,主要目的是提前对参加高考的考生进行一次筛选。正如参加过1977 年江苏省初考的亲历者所说:“我进入大学后才知道,外省并没有高考初试一说,江苏报名高考人数太多,要不然,高考根本不需要进行两次。”[13]黑龙江实行预选的目的与江苏省如出一辙。从1977 年黑龙江高校招生初试准考证可以直观地看到,1977 年黑龙江高考初试时间是11 月19-20日,考试科目是数学、语文、政治三科①。由此可见,因为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当时不同省份的初考或初试的科目也不是相同的。据统计,1977年黑龙江共有20万人报考大学,最终有6.3 万人通过了初试,获得参加统一高考的资格[14]。
除了减少统考工作量之外,实行预选考试的另一个作用是对考生的文化水平进行考察或审核,以保证考生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如浙江省规定:“对文化水平的审核,可在县(区)或地(市)统一组织下,由基层单位进行。”[15]据此,浙江省在1977 年也实行了预选。实践证明,“这样搞不仅可以减少统考的工作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次统考决定取舍的缺陷,还可以减少考生成绩大起大落的现象,增加选才的有效性与可靠性。”[16]概言之,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由于考生数量众多且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减少高校招生的工作量和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有的省份根据招生实际走出了一条预选考试之路。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高考预选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年的酝酿才得以推行。1978年,统考前进行初试的做法被教育部所知悉,并写入了《教育部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考生较多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统考前是否进行初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17]可见,教育部允许考生较多的省份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初试。
1979 年,统一高考前进行的初试正式被定名为“预选”②,这也是有研究者将该年作为预选起始时间的重要原因。对于预选工作该如何开展这一问题,教育部给出了如下意见:“考生人数多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统考前是否进行预选,可自行决定。预选办法,也由各省、市、自治区确定。未被预选上的青年,如要求参加全国统考,应该允许。”[18]从规定上看,当时的预选还不具备强制性。对于地方而言,具有是否进行预选的选择权;对于考生而言,预选不能决定能否参加统考。这使得部分地方失去了实行预选的动力,如山东省指出:“教育部规定允许未被选上的青年参加统考,预选实际上已没有多大意义,不但不能减少工作量,反而会增加工作量。因此,我们意见今年我省不进行初试预选,一次考试,统一录取。”[19]黑龙江作为全国最早实行预选的省份之一,也在该年停止了高考预选[14]。教育部的规定无疑给想要实行高考预选的部分省份泼了一盆冷水,但是却无法抑制那些考生人数众多的省份想要实行预选的努力。
短暂的受挫并不意味着高考预选的终结,严重的招考矛盾呼唤着高考预选的回归。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少,给高校招生工作带来的问题主要有:“统考工作量过大,考点分散,不便管理,致使一些考场秩序较乱,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任务重,时间紧迫,考试、评卷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难以做深做细,影响选拔学生的准确性;不能实行大、中专兼报,不利于选拔人才;抽调数万名教师监考、评卷,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很大浪费,影响了中、小学教育。”[20]而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参加高考人数和招生工作量。
1979 年10 月,为了进一步改进高考制度,教育部学生司分片召开了各省招生办公室和部分高等学校参加的座谈会,就高校招生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减少招生工作量是重点讨论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与会代表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1.高中毕业考试,由省、市、自治区统一命题会考,按计划招生人数的三至五倍,选出成绩优秀的参加高考。2.由省、市、自治区参照各地(市)高中毕业生人数和上届考生人数以及录取人数,按计划招生人数的三至五倍,分配各地(市)参加高考的名额。然后由地(市)再分配各县参加高考的名额。各县采取统一预选的办法,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高考。”[21]两种方案的核心思路都是通过增加筛选环节来达到减少高考人数和减少招生工作量的双重目的。
1980 年,为了减少统考的工作量和更准确地选拔人才,同时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教育部规定:“考生多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统考以前,应结合高中毕业考试,或采取其他办法进行预选,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统考。”[22]与1979年相比,教育部对高考预选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考预选由可选项变成了应选项。由此,高考预选进入了推行阶段。该年,根据国务院批转的招生文件精神,四川、山西、湖南、湖北、甘肃、新疆、黑龙江等七个省份,在统考之前进行了预选考试。
从试点省份反映的情况来看,实行预选考试基本上取得了预想的成效。预选的主要成效有:第一,参加统考的人数减少了,招生工作也更加细致了;第二,改变了考场过于分散的情况,有利于杜绝考试舞弊;第三,监考和阅卷任务减少了,使大部分中学教师有时间休息、备课、进修,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第四,考生少了,高校、中专可以兼报,使得选拔人才更加合理,受到社会广泛认同;第五,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23]。实践证明,高考预选是解决当时高校招生中突出问题的有力措施。
作为一项方向性改革[24],实行预选考试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即指标分配问题和考试组织问题。两个问题能否妥当地解决,关乎高考预选的成败。
预选作为一项人才选拔和利益分配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预选指标关乎人才选拔的质量和公平。这使得预选指标分配问题成为高考预选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正如湖南省招生办公室所说:“预选指标定得是否恰当,分配得是否合理,是搞好预选的关键。”[25]1980 年,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实行预选的省份将预选总指标确定为招生计划人数的三至五倍[22]。如湖北省按照大学录取数(12000 人)的五倍和中专录取数(29500 人)的两倍,相当于大学和中专总录取数的三倍确定参加统考指标[26]。山西省则以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中专和技工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部分招生计划为依据,将预选总指标扩大为招生计划的四倍[27]。
在确定总指标的基础上,各省依据前一年录取人数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将参加统考的指标一次性分配到各地(市)。然而,各地(市)对预选指标进行再分配的做法不尽相同。湖南省各地(市)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调查研究、反复协商的办法,将指标分配到县或学校[25]。湖北省各地(市)在分配指标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种作法:“1.指标由市、县统一掌握,不再下分;2.指标到中学或公社。”[26]据此推测,当时主要存在两种指标分配办法:一是指标到县,二是指标到校。
在分配好预选指标后,如何组织预选考试就成了另一关键问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各地对预选组织形式展开了积极探索。湖北省的多数地区(市)试行地区(市)统一命题;少数地区是几个县联合命题,如荆州地区的天门、江陵、京山等九个县自动联合,一个县出一科试题,京山县负责印刷试卷;黄冈、沔阳等部分县实行单独命题。同时,多数地区(市)实行县、区统一或分片组织阅卷。指标分到中学的县,实行学校阅卷或学校间交叉阅卷[26]。山西省则采取由省统一命题,县(区)或学校组织考试,根据考试的成绩,按照分配的指标,择优选拔的办法进行预选[27]。黑龙江共有20个命题单位。其中,10个农场局由总局统一组织命题;哈尔滨市和松花江、绥化地区联合命题;齐齐哈尔市和嫩江地区联合命题;其他7 个地区(市)各自命题;黑河地区的6个县和合江地区3个县自己命题[14]。
从各地预选的组织形式来看,普遍存在统得过多、不够灵活等问题。各地为了搞好预选工作,基本上单独搞了一次考试,相当于增加了一次统考。这种做法显然无法取到减少招生工作量和减少经费开支的效果。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各实行预选的省份一方面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提出了完善高考预选的相关意见。如湖南省招生办公室从指标分配和预选办法等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预选指标原则上分到学校,以学校组织预选为基本形式。在有利于选拔人才,又严肃认真,简便易行的前提下,具体方法允许各地从实际出发,不一刀切。”“关于预选方法:预选在保证选好人才、节约人财物力、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最好采取通过毕业考试或与毕业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25]黑龙江省招生办公室也认为:“搞预选,一切要简化,要将指标下达到中学,由中学结合应届毕业考试,按高考学科来计算成绩,选出参加统考的考生。不再单独搞预选考试。”[14]从上述建议可以看出,指标到校、学校组织和结合毕业考试来进行预选被认为是预选最优的实践方案。
1980 年9 月底至10 月初,为了总结预选的经验,教育部学生司邀请进行预选的七个省、自治区招办和四川、湖南、湖北三省共四个地区招办负责同志,以及江苏、山东、广东、广西招办负责同志,四川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局中教处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中,认真研究了预选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对搞好明年的预选提出了初步意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家倾向于以下的预选方案:“1.各省按录取数的三至五倍确定预选数,逐级下达给中学(有的地方也可以到县);2.分配预选数应按上一年录取数(质量)与今年的考生数(数量),两个因素结合考虑;3.各中学可以根据学生毕业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选拔,报县审批。在所分预选数的10%以内,中学可以推荐德智体都比较优秀的毕业生直接参加统考,录取时,各高等学校应参考中学的推荐意见。”[23]1981 年,教育部对预选制度进行了微调,具体如下:“预选方法,由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年计划招生人数的三至五倍,参照应届高中毕业生数和往年录取情况,把预选数逐级下达给中学,由中学根据高中毕业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预选,参加全国统一考试。”[24]可见预选制度在总结与反思中不断走向完善。
1982 年,教育部在招生文件中指出:“两年来的经验证明,采取指标到中学,由中学根据毕业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预选的办法比较好,应予提倡,而不要增加一次预选考试。对往届高中毕业生,可以参加中学毕业考试或单独组织考试进行预选。”[28]这预示着预选的制度基本建立,高考预选的组织与开展逐渐步入正轨,指标分配和考试组织有了固定的模式。该年,全国共有17个省份实行了高考预选,分别是山西、河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贵州、四川、陕西、新疆、甘肃[29],充分显示出高考预选在当时推行的广度。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就像没有完美的人一样。高考预选制度同样如此。从性质上讲,预选属于竞争性考试,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实行预选之后,许多学子就此失去参加正式高考的机会,甚至成为一些考生终身的遗憾。预选考试作为一项牵涉范围极大的政策工具,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争议。此外,预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预选完成历史使命之际,也是预选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实行预选之后,影响最大的是考生。如果无法通过预选考试,也就无法获得高考资格,也就失去了上大学的任何可能。因此,对于许多考生而言,预选的重要程度类似于高考。同时,报考人数众多,使得有些省份预选考试的通过难度不输于高考。以湖南省为例,实行预选考试之后,每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无法参加高考;在实行预选之初,更是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生与高考无缘(具体如表1 所示)。可见,预选考试是一项淘汰率很高的考试,也是一项竞争相当激烈的考试。
表1 湖南省1980-1988年预选与高考情况统计表
由于预选考试竞争激烈,无形中给考生增加了思想压力。据有的地方反映,预选考试开始前,“有部分学生因担心预选不上,情绪紧张,精神负担重,失眠、精神性头疼时有发生,视力下降比较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虽然我们做了些思想工作,但效果不显著。”[30]预选考试结束后,“有的考生预选不上,哭哭啼啼,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坐立不安;有的悲观失望,个别人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有的家长与考生赌气,有的甚至打骂考生,向考生施加压力;有的家长对学校施加压力,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等等。”[31]多一次考试意味着多一重压力。实行预选之后,考生需要承受来自预选考试和高考的双重压力,这无疑滋生了人们对高考预选的不满情绪。
同时,恢复高考之后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逐渐扩散。山东省在1981 年的招生工作总结中指出:“各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比较严重,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的现象也比较突出。”[32]而预选考试的出现无疑助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气焰。山西省曾强调:“在预选中,各中学要防止草率从事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33]这从侧面反映了高考预选中的应试现象。有考试就有应试,双重考试意味着双重应试。为了追求升学率,有些地方将重心放在预选考试通过率上。据有的地方反映:在预选名额的分配上,有的学校复课生达到了60%到80%,而应届高中毕业生只占20%左右。有的学校明显暴露出,升学率的高低就靠复课生,而把教学的主要力量放在复课生上[34]。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选拔,背离了高考预选的初衷。这也使预选制度遭受非议,如有人就曾指出:“预选制不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是一种追求升学率的手段。”[35]
为了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和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预选的原则,预选制度也曾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山东省在1982 年的预选工作实施意见中规定:“高中阶段经地区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新长征突击手’、‘模范团员’,以及高中阶段参加地区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五名或集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分别由地区级以上教育部门、团委、体委的证明,可提高十分参加预选。”[36]然而,这一规定出台后,就出现了徇私舞弊的情况。有的地方在评定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掌握评定标准,不适当地扩大评选范围。也有的地方在体育竞赛方面,出现了冒名顶替、徇私舞弊和制造假成绩的现象[34]。在各项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高考预选面临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冲击,加重了人们对预选制度的疑虑。
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预选成为一项充满争议的制度。此外,预选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幅度地减少招生工作量。“许多基层,特别是中学,感到任务重了,工作量增加了,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37]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对预选的“四个有利”③提出了异议。有人这样说道:“只有利于选拔人才,其他三条对不上,对上节约,对下花了不少钱;毕业生大多捞不到参加统考,不利于安定团结。”[38]
高考预选是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一度出现的考试制度,其目的在于解决高校招生中存在的考生众多、工作量太大的问题。由于关乎参加高考的资格,使得高考预选受到了社会的重点关注。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又让高考预选饱受争议。在诸多争议声中,夹着取消预选的声音。山东省在实行一年高考预选之后,就有人提议取消预选制度,取消的理由如下:“我省自实行高校招生预考制度以来,群众反应强烈,认为是强行剥夺了许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机会。尤其在今天未能彻底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之前,多一次考试就多一层弊端,获准参加高考的,不一定全是品学兼优的,有的是请托走后门获准的;未获准的不一定是品学不好。这样在预考中就将一些可造之才刷掉,殊为可惜,使得许多学生心灰意冷,许多家长抱怨政府。这既不利于安定团结,也不利于激励青年人上进,更不利于为四化培养人才。”[39]从内容上看,提案者提议取消预选的理由与预选面临的争议问题如出一辙。
“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40]预选制度也不例外。在诸多争议声中,人们的关注点主要是预选的弊端。但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预选并非一无是处。正如山东省教育厅给提案者的答复所说:“我省大中专招生从八一年开始实行预选……这样做,解决了考生多、工作量大、考场过于分散、难于管理的矛盾,满足了广大考生大中专兼报的要求。另外,实行预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次统考决定取舍的缺陷,提高了选拔学生的准确性。实践证明,预选是一项改革措施,是逐步完善现行高校招生制度的好办法。”[41]就整体而言,预选制度在实行之初利大于弊,它的出现解决了当时高校招生中的燃眉之急。
然而,随着招生条件的变化和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考预选所存在的不利因素日益突显。这促使各省教育主管部门重新对预选制度进行评估。1987 年,山东省教育厅给彭寿三同志的答复这样写道:“关于建议取消高考预选问题。近年来,一直有代表提出这方面的意见或建议,我们也就此作过认真研究与论证,但限于考生数量过大。而招生手段还未完全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的现状,以及组织考试和评卷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这一制度未能取消。就今年来说,仍要进行预选。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如能解决考场管理、阅卷及经费等困难,明年拟取消预选,实行全省应届高中毕业生统考,逐步向高中毕业会考过渡。”[42]可以看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的省份已经有取消预选的打算。
20 世纪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初,迎来了取消预选的高潮。过去从未有人全面梳理过各省高考预选存废时间,然而,就像1977 年恢复高考时各省高考时间需要复原一样[43],也有必要全面弄清各省预选考试的起始与取消时间。我们系统地考证了大部分省份实行预选考试的起始时间和取消时间,以期更好地还原高考预选的本来样貌(见表2)。
表2 部分省、市、自治区高考预选起始与取消年份一览表
由表2 可见,1977 年有3 个省份开始实行预选(初考),但浙江省只试行了1 年,之后再也没有实行。1980、1981、1982年分别有6、5、4个省份开始实行预选考试,是开始实行预选考试的主要年份。各省取消预选考试的年份集中在1988-1992 年,最晚取消预选制度的是江苏和陕西省(1994年)。
那么,取消预选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以湖南省为例,该省取消预选的理由如下:“第一,恢复高考10年多来,招生部门的广大招生工作者经过长期实际锻炼,积累了组织大规模考试的经验,有能力组织好高考;第二,我省考生生源已趋于稳定,每年报考人数均在20 万左右,且招生考试手段逐步实现现代化,能实现省里集中统一分科评卷的要求;第三,由于招生计划体制的变化,由单一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发展到国家任务、委托培养、自费等多种计划形式,取消预选有利于国家多方位的选拔人才,也符合考生的愿望。”[44]可见,招生经验的积累、招生条件的变化和招生改革的推进是导致预选取消的重要原因。
“僧多粥少”是高考预选产生的根本动因。“考生多,招的少,是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预选就是由此而产生的。”[14]这意味着当招考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的时候,也就是高考预选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通过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湖南省在实行高考预选的期间,预选报名人数趋于稳定,高考录取人数逐年递增,高考预选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历史使命。此外,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实行也是取消预选的一大诱因。江西省教育厅曾指出:“为了使预选考试逐步地过渡到全省毕业生会考,我省普通高校和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实行预选。”[45]从某种意义上说,预选考试可以说是高中毕业会考的前身。在实现高中毕业会考后,高中毕业生只要会考成绩合格,就获得了报名参加高考的资格,高中毕业会考就此取代了高考预选考试。
预选制度是出于效率的考量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应急性、过渡性的制度,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参加高考考生过多而带来的问题。在实行考试预选之后,高校招生考试的运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预选后,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较往年减少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由于统考工作量减少,工作可做得更细,有利于保证新生的质量;2.可以实行大、中专兼报,有利于选拔人才;3.参加统考人数减少,考场集中,可以加强考场工作,减少作弊行为;4.可以节省大批人力、物力、财力。”[2]可见,实行预选体现的是效率优先的改革原则。
高考预选是恢复高考后的一项因时制宜的重要改革,其彰显的注重效率的改革原则也是这一历史时期高考改革的缩影。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黄辛白曾这样说道:“高考工作怎样才算作得好?改革怎么算改革好?主要看四条:第一,要为高等学校选好学生,有利于培养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人才;第二,要对中等、初等以及整个教育起到促进作用;第三,要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对社会风气起好的长远的影响;第四,要有利于向国家各条战线输送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人民服务。”[46]可见,恢复高考之后一段时期,高考改革的重心是提高效率。许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改革都是很好的例证。像定向招生、委培培养、保送升学等招生方式的出现,都是高考改革追求效率的结果。以恢复高考为契机,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效率优先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考虑。
同时,许多省份实行预选考试,控制了参加高考的人数,使20 世纪80 年代全国高考报考人数比70 年代末减少许多(见表3)。
表3 1977-1997年高考报名数、录取数和录取率(单位:万人)
由表3 可见,恢复高考的头三年,1977-1979 年高考报名人数众多。1980-1984年的5年间,报名人数逐年下降,从332.79 万下降到164.36 万,降幅巨大。出现这么剧烈的下降有各种因素,但此时间段至少有18个省份实行高考预选制度,将大量考生先期筛选掉,应该是造成高考报考人数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过去一般人对20 世纪80 年代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情况,想当然地以为是由于高考竞争激烈导致许多人不敢报考,那是因为不了解当时多数省份实行预选考试已经进行过一轮资格淘汰的缘故。
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而参加高考的人数增加不多,1984-1988 年的高考录取率在25.58%-29.88%之间,最高点出现在1986 年,接近30%,这在80 年代是非常高的录取率。随着1987 年部分省份开始取消预选考试,报考人数随之增加,录取率逐年下降,1991 年高考录取率只有20.97%。5 年间降了近9 个百分点,这在没有其他特殊变革的时期是相当大的降幅,主要原因是多数实行预选的省份取消了这一制度。
作为一种应急的权宜措施,高考预选考试制度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达到了减少参加高考的人数,减轻组织和实施高考的工作量等目的。但是,预选考试将许多符合高考报考条件的考生先期筛选出去,让大量考生失去参加高考的资格,也有其不合理之处。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下降和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预选制度必然要退场。只是我们今天看待高考预选制度时,还是应历史地看问题,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种特别的制度为什么会出现和消失。
虽然高考预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当前,高考改革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考和选拔拔尖创新人才为归依,如何兼顾二者是高考制度面临的两难问题。高考预选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报考人数多、招生工作量大所带来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和弥补了一次定取舍的缺陷。作为一种筛选机制,高考预选在保证公平和保证质量等方面发挥过一定作用。
如同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一样,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也需要建立相应的选拔机制。一流大学作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策源地,如何保证一流大学的招生质量,对于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从全球的角度看,“初次筛选以统一考试为基础,再次精选以高校自主测试为依据,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招生的共有模式。”基于此,有研究者提出“构建‘高考初选、校测再选’的二次择优考核机制”的设想[47]。作为全国统考前进行的一次筛选考试,高考预选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能够为优化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招生制度、构建二次择优考核机制应注意哪些问题和要点提供历史借鉴。同时,让高考制度更加科学和合理、兼顾公平与效率是高考研究者和高考改革者的共同心声,只是任何改革的出现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如何避免增加一次筛选给考生带来的负担、给社会带来的疑虑和给资源带来的浪费同样是高考改革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注释
①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收集的黑龙江省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初试准考证上的相关信息整理而得。
②“预选”一词在我国高校招生史上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64年。在1964年高校招生试行推荐考试招生的过程中,为了筛选出符合推荐条件的考生,许多地区增加了预选环节;“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高校推荐招生的过程中,也存在预选环节。但与恢复高考后的预选不同,无论是“文革”前的预选,还是“文革”中的预选,并非预先进行的筛选考试,没有考试环节,而是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主要目的是筛选出符合推荐条件的招生对象。
③“四个有利”是指实行预选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提高中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参见: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育厅《关于一九八一年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预选的请示报告》[A].山东省档案馆,档号∶A029-05-0061-002(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