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创新路径
——基于青海省Q 市X 社区的实践经验分析

2024-01-08 09:50毛春合
百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韧性居民民族

毛春合,徐 珍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 8100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沉,建设韧性社区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此亦指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2]1在实践中,由于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对脆弱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以及文化环境的多元性,民族地区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存在多重复杂性。[3]53公共危机事件最容易在缺乏空间韧性且弱势群体聚居区即缺乏资本韧性的地区爆发。[4]75民族地区社区韧性较低,因此,如何增强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在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时的韧性治理能力,提升社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对于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尤为重要。

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实际推进中,各地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了适合当地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之道。其中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嵌入式”模式[5]91-93、“三治”融合模式[6]44、“协同”治理模式[7]57-59、“校社共治”模式[8]90-92对于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立足于民族文化多元实际,不断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区民众法治意识,整合多元治理主体力量与资源,基于各民族群众需求供给公共服务,社区治理逐渐呈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9]61-62的新局面,实际治理取得了较大成效。

然而,各地区城市社区治理依然在社区与居民互联互通互信、社区回应、社区适应、社区综合治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城市社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在面对公共危机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抵御外来风险,同时社区韧性低也是导致社区内部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之一。鉴于此,本文基于韧性理论研究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探究如何整合多方力量赋能社区,进而提升社区治理的智慧性、灵活性、可恢复性、协作性、前瞻性,形成弹性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本文深入分析了韧性理论嵌入城市社区治理的逻辑,归纳总结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经验,重点分析了治理进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城市社区治理进一步提升的有效对策。这对于丰富社区治理的理论成果,提升社区治理实际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基于韧性理论分析框架的城市社区治理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韧性理论逻辑

韧性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韧性”一词最早出现在物理学、工程学、生态学等领域,表示材料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以及在应对外部环境压力时的反应。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韧性概念开始被引入社会领域的研究中,如“韧性城市”“韧性组织”等概念。后来发展进入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成为回应压力和限制条件而激发的一种变化、适应和改变的能力。[10]106传统的韧性理论认为,韧性是某种或几种能力和过程,强调韧性具有抗压、适应、存续和可持续发展等能力来对抗风险。[10]107即在风险视域下,系统能够应对外界冲击,并通过吸收风险增强自身学习、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学者总结出韧性具备适应性、可恢复性、灵活性、前瞻性、冗余性、智慧性、鲁棒性、自治性、协作性、高效性等特性。[11]26具体来说,又可以从社会韧性、环境韧性、技术韧性、组织韧性、制度韧性等方面来增强城市韧性。[12]124-125总之,韧性理论应用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能够增强社区弹性,提升社区应对风险能力,并通过内部韧性“自愈”或“吸收”风险,最终将基层社区打造成能够及时感知、有效应对、快速恢复和吸收成长的现代化社区,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基于韧性理论的社区治理相比较于传统社区治理,在治理目标、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公共服务以及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表1)。韧性社区治理模式更注重社区内部灾害应对能力以及居民的生活品质,注重环境意识和空间规划,主张自下而上管理社区,建设服务型社区。因此,在风险防控和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方面,将韧性理论运用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中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从社区内部来看,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社区居民由不同的民族组成,拥有复杂多元的民族身份,且居民在文化习俗以及生活习惯上存在异质性,居民间的交流交往受限。同时,我国基层社区内部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局面,居民日益期待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社区治理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急需提升。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民族地区城市社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脆弱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民族文化环境的多元性使这些地区的社区治理面临诸多挑战。[13]38这些复合型灾害风险在多重时空逻辑与复杂行政关系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治理需求和治理困境。[14]31-33最后,将韧性理论应用在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中可以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框架。

表1 韧性社区治理与传统社区治理比较

(二)韧性理论分析框架下城市社区治理的特征与要求

本文基于韧性理论,结合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特点,选取了可恢复性、智慧性、协作性、灵活性、前瞻性等5 个维度来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韧性机制与运作方式,从而提高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韧性,提升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图1)。

图1 基于韧性理论分析框架的城市社区治理逻辑

当社区存在内部潜在矛盾或外部风险时,社区能够通过自身的灵活性进行内部自治、自愈,发挥“软件”的社区治理功能。同时,社区的智慧性使社区在面临危机时能够及时利用数字科技、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应对危机,发挥社区治理的“硬件”功能。协作性能够凝聚社区合力,同时也是社区灵活性与智慧性的主体前提。三者有机结合能增强社区的可恢复性,最终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社区,最终实现社区韧性治理目标,即党建引领效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多元协同联动共治能力增强、创新驱动社区治理的内部韧性增强、社区互信责任机制逐步完善等。

1.可恢复性

在韧性理论中,可恢复性是指当社区遇到外部突发性事件或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时,能够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到正常状态。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可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这里体现的是社区的应急管理水平。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可恢复性是指通过有效的治理手段增强社区的风险应对能力,社区在面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或内部风险时,通过及时采取合理的社区治理手段使整个社区转危为安,或通过及时抢救重新恢复社区的健康状态。当前,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这都给城市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其他地区,民族地区面临着更复杂的自然灾害、公共安全、城市空间、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不管是乡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其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都迫切需要增强。那么,增强治理的可恢复性就成为民族地区城乡社区治理的必要任务之一。

2.智慧性

韧性理论中的智慧性,是指系统或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借助信息科技力量,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决策最优化。智慧性应用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是指社区利用数字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智能化治理工具去治理社区,进而达到社区精准治理,增强治理公信力的效能,营造智慧社区。社区治理要利用互联网、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在赋能治理手段的同时强化居民的数字素养。信息通信技术的赋能能够大大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为社区在环境、安全、治理、居民体验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细的服务。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基于资源条件有限的现状,更需要引入智慧化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数字手段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设施的协调,运用智能化工具手段为社区医疗、卫生、就业等提供支持,促进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智能发展。

3.协作性

协作性是韧性理论的重要特性之一,要求正确处理好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强调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之间要加强合作,资源优势互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在协力互促下发挥整体优势与作用。城市社区治理的协作性,是指通过多元治理主体间的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沟通、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凝心聚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进而达到社区先进文化、治理要素、服务动能和党建统领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共同为社区提供可供随时调配的韧性资源。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实际治理进程中,需要有效调动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促进各民族人民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社区治理依靠各民族、服务各民族、发展为了各民族以及成果实现各民族共享的协同治理新格局。在党建核心引领社区治理中,能有效整合社区、社会志愿者、辖区内公安民政部门、社区各民族群众力量和资源,促进协作,营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4.灵活性

韧性理论的灵活性,是指社区治理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治性和适应性,即社区的内部弹性。实现社区治理的灵活性,就是通过激发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性和治理思想的前卫性,调动全社区人员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最大限度地增强社区的自治功能,进而形成“小事自治”“矛盾内化”“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增强社区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治理内部动力。当前,基层社区治理任务繁重、情况复杂,仅依靠社区物业不能及时应对繁重复杂的基层任务,增强社区治理的灵活性能够很好地为社区减负。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中由于居民是由不同民族所组成的,其风俗习惯存在差异性,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同时,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还有待完善,因此需要社区居民提升自治和服务意识,为社区增能,将社区内部事务进行“内部自我消化”。

5.前瞻性

韧性理论的前瞻性,是指做事要事事往前看,具有洞察力和预见性。实现社区治理的前瞻性,就是要将社区的长远发展放在第一位,在处理社区某一项日常工作时要具备全局意识,系统考虑这项工作对组织整体的作用,即具有系统思维、问题意识、整体意识。具体社区治理实践中要求始终做到前移而不是延迟,做到及时有效处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要求调整社区治理的工作视角,更多地从人民内部出发,主动发现社区治理中的潜在危险,注重民主协商、多元主体参与以及信息技术利用,多元主体之间能够具备通畅的沟通渠道,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见社区存在的隐患风险。社区在处理某一个问题时能够做到“以点见面”。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中需要增强社区的可预见性,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使社区能够全面向现代化社区转型。

三、基于韧性理论的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分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民族地区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社区居民民族信仰差异、民族地区发展资源相对欠缺、生态环境建设任务重以及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给基层社区治理带来较大的压力。各民族地区也在积极探索有效治理社区的新模式,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现代化。其中,X 社区位于青海省Q 市,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地区社区聚集地,其社区治理模式卓有成效。目前,X 社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土族等民族。X 社区有中共党员13 人,其中党支部委员3 人。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注重提升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打造“智慧社区”,提升社区治理应变能力,推动社区网格化治理,协同联动多元主体,为韧性社区的构建打牢了重要根基(图2,见下页)。社区积极完成社区各项工作任务,在资源统筹、居民服务、环境整治以及和谐稳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图2 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实践成效

(一)充分发挥党建核心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

建设韧性社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使社区经济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治理、为民服务在党建引领下协同起来,大力推动城市基层社区的韧性变革,创新韧性社区治理的推进路径。

X 社区基层党组织注重加强党内自身建设,提升党组织创新服务能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社区党组织采取积分激励措施,促进党员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志愿服务,为党员讲解红色故事、基层模范,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协调统领功能,整合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安民政部门力量与资源,贯彻落实各项惠民工程。社区党组织有效组织和凝聚各类主体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在社区救助、公租房、居民养老、环境整治、就业等事务上联合社区志愿者、社会企业等多方组织和力量共同治理社区事务,真正为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社区还积极加强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注意树立与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在实践中,X 社区探索和形成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图3)。

图3 民族地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

(二)积极探索“智慧社区”治理之道

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治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新要求。智慧社区建设主要依托于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科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构建基于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的社区治理新形态,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智慧化水平。X 社区构建起分工责任明确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建立区域治理管理中心,利用智能化系统平台将社区居民、网格员、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在同一平台,高效处理了基层社区繁杂事务。社区积极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为社区治理赋能,打造智慧数字社区,设立智能门禁、智能车库等,提升惠民服务水平。例如,一些小区在基础设施硬件上改造升级,积极引入智能设备,在智能物业中设立社区居民诉求软件,将维修—物业—居民三者聚集到同一平台,居民可以在手机软件上进行物业上报和申请维修、办理水电费等业务,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提前预约车库位置以及预订其他家居服务等,提升了社区服务质量,有效改善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

(三)合力共建多元协同联动共治新格局

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方式日益强调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充分与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合作,形成伙伴关系,利用多方优势共治社会。X 社区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加之自然环境的限制使社区资源来源相对单一。鉴于此,社区立足志愿帮扶、整合多方力量、聚焦多元主体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有效整合了辖区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资源,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同共治,构建社区整体的共建共治新格局。在此基础上,社区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社区专门组建由社区党组织代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民政公安部门代表、社区各民族代表等构成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及时回应社区居民的各种诉求,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实维护好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社区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阵地,注重社区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开展民族交流活动(如每周五、周六、周日都会组织居民进行民族舞蹈的交流),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四)全面提升社区自身治理的回应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1]X 社区着重提升社区自身的创新服务能力,社区党组织定期深入小区物业了解居民的需求;同时,建立居民接待处收集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通过以上做法,社区能够及时了解和回应居民的诉求,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社区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加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能力,如注重加强社区居民日常应急演练,每年组织群众进行应急疏散以及防踩踏等紧急事故演练活动,提升其应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家庭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居民用电、用火、用气安全意识和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成立志愿者组织定期清理社区环境卫生,打造“人人为我家”的社区环保意识。设立明确的主体责任机制,各个治理主体权责明确,不越权不缺权。同时,社区积极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团队,让各个专业领域的志愿者为社区治理赋能。具备专业能力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为社区应对紧急事件打下了良好基础,当社区遇到紧急危险事务或者技术难题时,志愿者们就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投入到这些活动中。

(五)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治理新体系

当前,民族地区的“自治服务、协助服务”呈现网格化、精细化的态势,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也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和情感共同体。X 社区积极贯彻社区网格化管理政策,构建了“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单元”五级网格化管理层级,形成层层分明、井然有序的社区治理体系。由网格员对社区重大公共事务或矛盾纠纷进行整理收集,通过“网格通”手机App 采集基础数据与上报突发事件,网格中心接收到这些事件信息后联系相关主体处理各类事件,形成了“网格提事,居民议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网格化治理层级。同时,层层分级可以最大程度使社区治理“活”起来,让社区化“被动”为“主动”,及时有效地发现社区内部潜在的矛盾和风险。在扁平化的社区治理模式中,多元主体通过职能分工,明确了各自治理责任,各司其职,形成层层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各个层级的治理积极性,激活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了居民的自治水平。

四、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城市社区基层党建的核心引领能力有待增强

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虽然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但由于传统行政主导治理的惯性思维,主要是采取传统的行政方式来治理社区事务。[15]43-44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更多是执行上级政府的政策意见,基层党组织的内核驱动作用并未突显出来。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党组织虽然发挥了引领作用,注重自身的提升,但未能统筹多元主体,实现社区资源的重组再造。究其原因:一是社区治理主体权责不清晰,存在越位或缺位的情况。基层党组织和村两委、社区管委会职能较为相似,在社区治理中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二是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居民因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遇到问题时,更愿意去找本社区中本民族的长者去协调和解决,社区党委在居民群众中尚未形成有力的领导力。三是部分社会组织、企业过多依赖政府的政策资源以及财政支持,不注重与基层党组织建立联系。

(二)部分城市社区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能力相对较弱

在网络信息时代,将互联网+、5G 技术、数字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入社区治理过程,不仅可以增强社区治理的效率,还能调动更多社区资源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虽然设有网格管理中心和接收居民诉求的网络平台,但数字建设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未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全面调动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究其原因:一是现代化治理工具的应用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部分社区财力有限,导致社区在硬件条件提升上“有心无力”。二是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运用现代化手段治理社区的观念尚未形成。一方面,因为受到传统治理观念的影响,部分城市社区居民更愿意依靠“熟人群体”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缺乏数字治理沟通平台,难以利用数字平台形成合力。

(三)部分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共治效能不足

目前,社区治理大致可以分为4 类模式,即政府控制治理模式、政府控制—社会参与治理模式、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模式、政府与社会共生治理模式。[16]21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是由不同社会背景、知识结构的个体组成,集中了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17]9居民的热情参与更能将社区打造成多元共治的韧性综合体,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主要体现为部分居民不关心社区公共事务,认为社区治理与己无关,很少参与社区活动。部分社区虽然在安全和环境整治方面注重与居民自身和学校等建立联系,但在发展经济和高质量生活方面还欠缺多元主体的参与。其原因主要为:从整体来看,众多社区治理主体可以分为确定型、预期型、潜在型等3 类利益相关者,分别形成了“政府、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错综复杂,链条多层,存在诸多掣肘。从个体来看,居民过于强调维护自身利益,而承担社区建设成本的意愿却明显低于前者,反映出传统社会形态下“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导致个体难以发挥出公共利益的公共精神,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尚未有机结合,社区主体韧性缺乏保障。

(四)部分城市社区治理的灵活应变能力较低

增强社区的内部韧性,用服务为社区增能,是提升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因此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虽然重视社区服务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社区服务任务繁杂,难以形成系统、科学的服务体系,导致在治理社区时容易“抓小放大”,社区领导班子多将工作重心放在社区卫生环境、矛盾纠纷、社会救助等方面,容易忽略现代化社区建设的探索,导致社区在经济发展、创新合作上没法取得明显突破。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部分社区内部没有系统的组织人员,在面对社区突发事件时没有应急处理力量,多是依靠临时组织的志愿者团队去处理。这虽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急难问题,但这类组织往往具有短暂性和零散性,不能形成系统持久的治理力量,不能成为社区可依靠的治理力量。二是社区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容易产生一些生活纠纷,导致社区内部难以形成团结有效的治理合力。

(五)部分城市社区治理的互信责任机制不够健全

互信责任机制,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各成员之间都能够互相信任。互信责任机制强调的是社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能够建立一条互信互通的沟通渠道,这一渠道的建立不仅对社区内部风险和矛盾的及时发现至关重要,而且能够大大提升社区的风险抵御能力,是社区前瞻性必不可少的条件。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虽然注重居民的服务体验,建设比较健全的网格化体系,但在实际运行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互信责任机制建立。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部分社区并未注重建立良好的治理主体的沟通渠道,没有设置专门的负责机构和负责人,因此,这些社区即使拥有多元主体的参与,也未能充分发挥共治的最大合力。二是由于民族地区社区居民是由不同种族组成,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生活中交流交往不多,缺乏内部融合力。

五、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

(一)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能力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一直是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重点[18]32。民族地区基层党委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其核心引领作用,提升社区治理综合效能。各级党组织应当以政治建设为根本,基于各民族群众需求,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上下联动,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将服务性、人民性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服务能力,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压紧压实目标责任,合力提升社区治理的综合效能。基层党组织要深入社区居民,了解实际需求,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强化服务效能,提高人民的满意度。要充分发挥各民族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还应着力改进党员群体管理方式,基于社区居民实际需求探索创新精准管理、分类管理模式,持续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发挥党员先进性。因此,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治性、服务性、人民性和模范性功能,不断增强社区韧性治理能力。

(二)全面推进“数字化”社区治理建设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社区、开放社区、智慧社区、韧性社区等概念风起云涌。近年来,社区治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创新,运用大数据提升社区应对重大风险的治理能力和技术韧性,已成为新时代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使命和战略任务。民族地区数字技术赋能韧性社区治理成为必然选择。在全面推进“数字化”社区治理建设进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社区干部“学历提升、数量提升和能力提升”的问题;培养社区数字化人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服务本领。同时,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应注重统筹谋划,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从战略层面应当精准把握“数字化”社区治理的总体趋势,大力推动社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社区电网、水网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和服务水平。“数字化”社区治理还应注重引领示范、以点带面的推广效应。民族地区在推进“数字化”城市社区治理进程中,要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与资金政策,在有条件的社区优先开展“数字化”治理试点示范,逐步以点带面,统筹推进。

(三)有效凝聚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共治合力

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要增进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打牢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处理民族问题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手段。[19]38-40因此,多元治理主体首先要具备民族团结意识,形成协同联动的治理新格局,以达到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社区资源多方供给以及规避治理主体单一引发的官僚影响[20]92-93。首先,社区党委应注重社区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培育社区企业和招商引资,带动社区经济韧性。其次,构建多元主体“一键式沟通平台”,增强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联系。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搭建智慧社区治理平台,用数字信息网络将多元治理主体连接起来,形成治理合力。最后,对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治理主体应当设置适当的绩效考核机制,对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适当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培育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驱动增强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内部韧性”

社区治理的“内部韧性”核心在于社区自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力,能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优化自身组织结构和提升实际服务效能。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中,通过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力量,基于各民族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服务社区群众的能力,进而增强社区治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同时,社区治理还要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治理的实际效能[21]43。首先,在社区内部,通过构建各民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建互信平台①课题组实际调研中,X 社区专门组建由社区党组织代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民政公安部门代表、社区各民族代表等构成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每周三专门收集社区内居民的各种诉求和建议,每周五下午为具体诉求处理结果的答复时间,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实际利益。,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社区—居民”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所需、所求,真正打通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增进社区多元主体互信,增强社区居民内部灵活性。其次,要明确社区党建、社区内部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社区各民族群众的优秀代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社会组织等各主体的分工与职责,不断完善社区治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各民族力量与优势,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的团结协作,合力提升社区治理的灵活性与整体适应能力。

(五)逐步健全社区治理的互信责任机制

韧性社区要求建立比较通畅的互信责任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及时发现、预见和解决社区内外潜在的风险和矛盾。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更需要加强内部的互信责任机制来稳固社区治理模式。首先,建立健全专门的治理主体沟通渠道。要在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之间建设一套专门的责任沟通机制,构建包含政府、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党委、居民等多元主体治理共同体。各主体层级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通过定期会议的形式及时了解治理主体近期所反馈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其次,部门行动力和配套设施要强。社区要配备社区治理专业队伍,面对各种社区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安排相关人员予以解决。最后,加强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要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其问题意识和服务能力。例如,当社区处理某些居民关于自家停车位摆放问题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总结社区停车位摆放杂乱现象的原因,进而加以解决。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能定期检查已解决过的问题,防止问题的重复出现。

六、总结与展望

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中国式社区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导向,致力走出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社区治理之路。本文以韧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探讨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优化问题。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的部分城市社区还存在基层党建的核心引领能力有待持续增强、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能力相对较低、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共治效能不足、社区治理的灵活应变能力较弱以及社区治理的互信责任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要充分发挥党建核心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积极探索“智慧社区”治理之道,合力共建多元协同联动共治新格局,全面提升社区自身治理的回应能力和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治理新体系。针对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应当持续增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能力,全面推进“数字化”社区治理建设进程,有效凝聚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共治合力,创新驱动增强社区治理的“内部韧性”,逐步健全社区治理的互信责任机制。

在民族地区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社区治理的韧性能力显著增强,在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效整合与调动了各族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提升了社区治理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确保了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与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但是相对而言,社区韧性治理能力的智能化水平依然偏低,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社区治理还存在一些不足;社区治理在战略思维、创新能力方面也还有待提高。在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增强社区与居民间的信任关系、完善信任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韧性居民民族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我们的民族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