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存桃
摘要:当前,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做为支撑,其中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能够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取得,经营成本支出的控制,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管理目标不明确、流程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策略,以期提高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对企业财务内容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目的以解决企业财务问题,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因此,研究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研究策略,對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业务的不断扩张,加强内部管理尤为重要。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就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监督内部风险的发生、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财务管理视角,制定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与评价机制,能够有效管理会计信息,处理好财务工作流程中涉及到的管理工作。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也保障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
(一)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是高质量完成财务工作的基础。优化制度的同时,有助于财务人员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情况,更好地制定并执行相关制度。促使生产、业务的成本控制,促使日常业务的有效执行,也有利于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让财务管理人员清晰了解责任与义务,更好地防范公司出现违规行为。
(二)有助于保障资金安全与稳定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持续经营需要有正常的现金流作为保障,通过资金的统一调拨,统一配置各项资金,提高资金的管控效率,合理利用资金,降低资金风险。同时企业还需拓展筹资渠道,适度控制资本成本,以股票、债券等融资方式获得筹资,合理规划资本架构,需要有完善的风控体系,保障资金安全与稳定,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三)有助于规范经营行为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系统完善的各项措施,实现规范经营行为,消除违规行为,控制成本支出,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合理规划企业经营计划,高效完成财务管理目标,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管理。
(四)有助于保障所有者权益
提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取得有效的监管效果,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稳定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企业整体水平达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预期目标,保障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财务管理的首选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内控制度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承的,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是为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在财务内控管理中涉及多种控制管理活动,每一个细分的控制管理活动目的都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如财务预算控制更倾向于历史数据,而缺少对市场环境变化因素的考虑,预算与实际产生较大偏差,预算无法实现;成本控制只是不停的压降,而未对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的提升进行考量,影响收入下降等,只追求眼前效果,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最终管理失去方向,导致内控制度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二)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
制度是执行的行动准则,是开展工作的标准,健全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不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管理层重视度不高,制度形同虚设,或直接采用拿来主义,采用与企业实际不相符的制度,无形中会给企业增加更多的经营风险。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不规范,缺乏明确的流程和制度,在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流程时,常常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比如缺乏明确的工作流程、控制措施不完善等,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流程环节冗余、流程节点未明确等,导致内控制度难以发挥作用,从而无法有效监管和控制财务活动。监督方面存在短板,例如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内控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执行效果不佳,管理流于形式;责任划分不够清晰,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导致责任模糊、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出现推诿扯皮等问题。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内控制度可能无法适应新的风险和挑战,没有及时更新内控制度,会导致内控工作效果降低。
(三)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但如果在落实执行过程中做得不到位,会约束企业的发展。部分企业下发内控制度后,却没有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未传达给相关业务人员,导致财务人员不了解制度细则,造成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制度建设太过理想化,未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控制标准制定过高,在执行中带来障碍,导致在执行中产生新的风险;制度内容太复杂,流程太过繁琐,可操作性不强,流转时间过长,工作量增加,效率反而降低。
(四)内控意识不强
企业以追求利益为主,对内控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管理层人员认识不到位,认为经营做好就行,制度只是一纸文书,是个摆设,没有意识到内控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真正作用。导致企业在制度规范、审批流程及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方面投入力度较小,内控组织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各自为政,缺乏对内控规定的理解和遵守,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无法共享,协作成为空谈,最终导致管理效果不佳。
(五)信息化技术运用不足
部分企业管理仍未进入信息化时代,财务及业务人员每天进行大量的手工工作,效率无法得到保障的同时,数据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即便使用了信息化系统平台,但各个模块之间缺少了关联,采用不同标准、不同版本的系统,由于业务标准、数据标准不一致,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财务、采购、人资等都独立于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致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传递不畅,数据无法共享,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及风险预警、内部监督工作无法真正完成。
(六)风险管理不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企业管理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经济、法律、市场等方面都会影响到经营管理及决策,企业管控不到位,制度无法落地,随意性很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加大。在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中,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及管理决策的主观性等,会导致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准确,往往忽视重要风险,可能将一些重要风险误认为次要风险,使企业产生重大风险而未及时处理,导致经营出现困难。
三、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战略规划为财务内控管理指明方向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应明确财务内控制度的管理目标,确保内控制度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除财务预算管理,还需要进行成本控制、风险防范等,预算管理的目标是合理分配企业的人财物,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量化,实现收入、利润等指标;成本控制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管理,降低成本水平。所有的控制管理活动都是为了保障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服务,在保障企业实现收益的同时,资产增长、风险可控、财务数据真实有效,实现合规经营,才能使企业在长期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
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应以法律法规为准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管理细则,要合法合规管理企业。首先,财务内控制度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满足市场变化要求,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宜调整,建立制度优化机制,使制度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其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明确相应的职责管理权限和工作内容等。通过规范内部控制流程,确保流程环节清晰、链条畅通,减少流程冗余和节点不明确的情况。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机制,对各种牟取私权的问题及违规现象得到控制,便于全面落实财务内控管理成效,强化企业管理效率,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再次,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提高财务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处置能力需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构,开展风险事前、事中、事后的辩识,针对风险特点,进行评估,以找出规避风险的办法,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可以有效约束企业,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力度,有效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三)强化监督与评价机制
财务监督及评价管理,需要运用灵活有效的管理方法,清楚企业业务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估机制。一是加强财务管控力度,强化过程管理,对细节方面进行全方位管控,从基础业务审核、成本管控、资金支付等方面着手,确保业务合规合法;二是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财务、业务方面开展专项审计检查,从业务管理流程的合规性,到财务最终账务的处理方式及流程方面,是否符合内控制度管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并定期对审计检查问题进“回头看”,持续保持整改效果;三是强化内控考核,对内控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将内控制度的执行落实在绩效考核中,与个人薪酬挂钩。设置考评细则,从经营指标的完成、工作流程的规范、工作完成时间等方面,以此为激励手段,旨在更好的对内控制度的执行,以提升财务管控活力。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和意识
企业在财务内控管理中,企业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業实现风险管理、价值创造。在对企业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备专业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满足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发展要求。建立相互促进、共同协作的管理工作机制,对财务人员个人素质与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考评监督中保障人才发展问题。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参加专家交流,从经济、税法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对现有管理情况提出可行性意见,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知识,从多方面解决财务内控问题;加大业务技能方面培训强度,熟悉内控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人员之间业务交流,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掌握基层信息,优化内控环境,从而确保内控的有效实施。
(五)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内控管理效率
企业在财务内控管理中,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财务内控制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向“数智化”发展,要将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简单性工作转为由计算机完成,财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去,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如税务、预算、分析平台等,取得基础信息的同时,找到数据之间的有效关联,可以对各类业务进行分析监督,为决策者提供可靠数据来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各使用模块可以相互兼容,例如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企业财务ERP系统与OA、人资系统、采购系统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且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明确各系统的职能,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构建共享系统平台,相互联系、相互监督,使数据实现内部共享,促进业财融合,在提高数据准确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降低财务内控风险
收益与风险并存,企业在实现经营收益的同时面临着各类风险,如市场变化、经营环境、资金风险、税收风险等等,需要针对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财务内控管理风险进行评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首先,提高风险意识,要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架构,设置风评人员,针对性的进行风险识别、评价及预警等,运用以上方式来提升企业对经营风险的防范。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起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系统对风险的辩识、分析,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补救。在财务系统风险控制中,对敏感性财务指标设置预警,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营现现金比率、应收账款回款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风险来源,并及时进行解决,并根据风险高低情况,调整经营模式,改变营销策略,优化产业结构,避免产生更大的经营风险。同时,定期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并根据不同风险的特点,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风险评估机制,并适时根据企业发展、市场变化,按需求进行调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阐述了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存在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研究策略来加以解决。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保障作用,不仅更好地形成监管体系,同时有效地预防风险的发生,使企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阙巧燕.国内财务内部控制难点及优化策略[J].财经界.2023 (18):111-113.
[2]晁亚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2 (25):44-46.
[3]李香英.集团公司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 (18):163-164.
[4]方新珍.从财务管控视角分析集团企业如何加强财务内控管理[J].产业创新研究.2022 (02):86-88
[5]邢志朋.浅析强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措施[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 (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