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2024-01-08 18:11周春芳
社会科学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华政治传统

周春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2]的新部署,这就再次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才能开出更美的时代之花。“双向奔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共有价值追求的必然结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兴数字技术集群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向线下线上混合教学、现实虚拟交互激荡的双向协同模式迈进,为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同时数字技术催生的碎片化、多元化、泛在化、去中心化的海量纷杂的信息又冲击和干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奔赴”。因此,用好数字技术,发挥数字技术正能量,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奔赴”指二者相互融入,形成螺旋式双循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共同价值追求的“双向奔赴”将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文化融入教育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文化的角度看,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教育史。中华文化无论是传承、变迁还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始终与教育相伴相随。教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巨大动力,教育的盛衰决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中华民族始终不忘以教育赓续中华文化血脉的传统。

早在二百万年前的“巫山人”那里就已经有了“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3]而进行传授、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活教育”;我们的先祖在四五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此后至清朝的五千年里,具有独特价值追求和集体意识的中国人在逐渐形成的具有超强稳定性、继承性和惯性的重视教育的传统中,不断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命脉,教育的薪火相传为文化的历久弥新做了重要的保障。

(二)教育传承文化是教育以文铸魂的必然指向

从教育的角度看,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教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理想、文化和信念。中国的教育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近现代以来的教育,面对的都是人和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与人有关的诸多问题,始终是教育的首要内容和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

教育为人铸魂,而所铸之魂必由文化给养。在中国传统社会,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其基本的文化精神来源于儒家群体主义的“人学”。这种“人学”以群体、社会为基础,要求每个成员须无条件地以群体价值为标准。在此基础上主张以人为本,即重视人、关心人、热爱人、尊重人、注重个人修养、肯定个体的心性完善。这种以群体主义人学精神为灵魂开展的教育绵延千年。

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被不断深化和丰富,党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旨归,更好地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必然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政课。①2019 年8 月1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引自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www.gov.cn)。所以在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共同的内核和价值追求。

“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内核。“德”指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思想,其中以持续2000 余年并贯穿中国教育始终的儒家思想为代表,“仁”“礼”是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5]君子应时刻以“仁”的标准规范自己。儒学将外在于人的强制性的政治及社会要求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转化成个体关注生命价值的内在需求,为渗透于人们的日用常行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礼”作为社会各项事务和人们日常言行的规范体系,是儒学德治理想的实践。通过学习和践行礼仪规范,人不仅约束了自己的日常行为,而且也改造了自己的思想状态,懂礼、习礼、敬礼、行礼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

“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涵和首要内容。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上。“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为一体,“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整体并进,是“立德树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结出的显著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立德树人”的核心内涵随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传承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今天已经不仅仅指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树立,还包括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弘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促进,以及辩证地看待道德养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

二、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明确了教育未来发展的数字化行动纲领。数字化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人与机器的交互、数字与信息的叠加、空间的拓展突破了传统的结构、制度、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极大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数字时代,人类社会深受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影响。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数百万人同时参与、随时发声、自由发挥、不受限制的大环境。新技术消解了信息交换的限制,为人类提供了浩瀚广博的共享资源,激发了个体自主成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时代以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已有明显提升,但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不足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方面,已全部成为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大中小学生,其成长发展深受新兴数字技术集群发展演进的影响,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常规,面对现实,真正解决其困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内容也在数字技术集群表现出的精准互联、海量存储、跨界融合、虚拟仿真等优势下相形见绌。面对学生心理的不断变化,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载体的深刻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迫在眉睫。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关键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问题的内在要求。

数字技术集群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筹设计、系统优化、筛选加工、跨界融合、仿真再造等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精准对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有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话语创新、形式更新和内容开新会在契合学生主体性、个性化、智能化、移动化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协同。更有助于大中小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君子人格,养成自强不息、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道德情感和行为美德,锤炼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人生境界,铸就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担当情怀,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7]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又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传承创新提供便利条件。

数字技术集群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空间延展与资源共享、沉浸体验与活化深入、跨界传播与多元互融、交流互鉴与开放畅达等方面展现诸多新的气象,焕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对外,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数字赋能积极参与对世界秩序的调整,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对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数字技术的东风扬弃自身再次蝶变,发挥了协调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安定精神、澄明信仰的时代价值,从形而上层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关照,奠基并开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使命。

(三)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引自中国政府网(www.gov.cn)。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开创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道路理论、制度创新,为学生理解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由此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并进一步内化在思想观念上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自信,一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本就内在地包含着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8]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7]这表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和丰富,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论是其道路、理论体系还是制度,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9]都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都浸透着中华文化元素。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帮助教师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时代内涵、核心价值,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亲和力,拉近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距离;使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让学生更能以独立、淡定、自信、超然的理性自觉,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助学生形成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审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奔赴”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普遍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但是鉴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各自的独特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及受数字时代繁杂多元信息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融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三方的视域不够统一,各教育教学主体的融入意识不够凝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既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共通互融,还需要大中小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有价值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生三方中,前两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追求,学生客观上也要以德为人才养成的最终标准。可见,三方均在立德树人宗旨下形成视域融合。但三方视域在实际融合中还存在差异,客观上影响了育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视域下的政治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是文化视域下的人格修养要求;而“大中小学生视域”是个性发展和精神丰富的需求,是个体视域下的个性成长要求。如何增强三者在教育、文化、个体三个方向张力下的立德树人价值共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至关紧要的问题。

同时,部分教育教学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识不足。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上级主管部门、教材编写者及授课教师都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但实际上由于他们都处在不同的空间序列和体制机制中,各有责任田、各扫门前雪,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上、对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认识上、在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还缺乏自觉主动地体认。学校教师由于教学与科研压力,以及个人晋升的考虑,往往更加注重个人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缺乏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和钻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从而不能体会并讲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并进一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浸润和滋养。

(二)融入的内容重复,缺乏指向各学段教育的精准性和指向培养目标的现实性

虽然教育部已于2021 年1 月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但实际上思政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呈重复化和碎片化状态,缺乏指向各学段教育的精准性。比如敬老、仁爱、民本、诚信、爱国等中华文化核心理念和乐群、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均出现于中小学各阶段思政课教材,没有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未对这些同质性理论及范畴在不同的学段讲出不同层次的关注点和意境,而仅仅只是不同格言或故事的更换。正义、和合等理念和自强不息、敬业、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又都很少出现在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中。大学仅《思想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较为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中国精神和传统美德。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基本取决于思政教师对文化传承的自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核心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实际情况是,融入的内容常常忽略学生的实际关注和需要,而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缺乏联系,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文化兴趣不浓、关注不够,甚至曲解、误解传统文化,并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抵触甚至抗拒。

(三)融入的方式零散缺乏系统性,融入的方法陈旧缺少灵活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有效衔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一体化的有效保证。然而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大中小学各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系统性衔接,没有与互联网、多媒体、虚拟空间、传统文化传承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还缺乏灵活新颖的体验方法,导致融入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缺乏系统性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普遍是以格言、故事、典故、常识、科技成就、艺术、文化遗产等方式融入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融入方式看上去丰富多彩,但却仅是用不同类型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体认,而没有针对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选择相应的方式,融入多停留在表面并流于形式。甚至随意摘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片段放入教材,为融入而融入。这虽然看见了感性认识在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但却忽略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及心理差异,忽略了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对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缺乏灵活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探究式和讲授式教学方法,间或采取小组讨论式,很少采用体验式或实践式教学方法。与这些教学方法相对应,在学习上,小学生以诵读、记忆为主要学习方法,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但是诵读、记忆选取的格言、名句却较为生僻,缺乏普遍性和可接受性,选取的案例缺乏典型性和生动性,这就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无法真正内化于心。中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授以教师灌输填鸭、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居多,对文化内涵和精神要义常常不求甚解,这就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貌合神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基于个人偏好下的自主选择,缺乏系统的引导和高水平的理性反思。

四、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应抢抓数字时代发展机遇,借助数字技术,创新融入路径,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

一是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数字驱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资源包的聚点优势,驱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交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供应链条和价值链条的多维延伸,实时、迅捷地为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链接和导航。

二是加强“算法”的主流价值指引。积极发挥数字技术在数据收集、分析预判、信息传播方面的强大优势,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借助学习强国、喜马拉雅、哔哩哔哩、慕课、学习通等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回应学生关切,理清学生困惑。总结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主动抛出主流议题,形成网络围观及转发效应,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理性思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是凝聚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识。以“育人”“成长”主旋律引导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方面的优势,各扬所长、互补协调、加强协作,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话语共鸣、情感共振和价值认同,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4]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及价值融入大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作为基本职业道德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以教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定期开展相关线上教学培训;定期推送全国及全省(区、市)优秀思政微课、教案、竞赛视频;定期提供经常性的教学能力提升交流、示范课程教学观摩、教学创新实践培训等。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努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引导教师了解网络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定期开展数字驱动、人机协同等方面的教学模块培训,帮助教师主动学习并掌握数字信息相关技术。邀请智能思政领域成绩突出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传授智能教育经验。

(二)优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

一是调整、丰富和更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立德树人”为旨归,以善植主流意识形态为技术应用原则,筛选数据、加工创造;深入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强生活化、情感化、生动化的语言阐释和表达,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充满生机。

二是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根据不同学段的认知侧重,依托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赋能,建设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库、素材库、问题库、示范课程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大中小学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智能信息优化设计和数字化供给。推动包括遗址、文物、瑰宝、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合理利用,持续提升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体验。

三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材体系。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特点和复杂现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实现融入各阶段思政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循序渐进又有效衔接。借助智能信息处理和模拟决策,精准统筹融入不同阶段思政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融入思政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既有统一目标,又能跨学段推进。加强各级教育部门的引导协调,加强各阶段教学主体、学科间的跨界交流研讨,从全局视域规划大学、中学、小学思政课教材,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三)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积极打造立体学习平台,营造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环境。聚焦文化主题深度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再造传统文化活动空间。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宣传、经典阅读、报告讲坛、学习导读、专家阐释等活动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构建虚拟教研室等智慧教育共同体,以智慧教室系统建设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促进情境感知、课堂交互、资源共享方面实现个性化、开放式、泛在化的学习革命。

二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验。加强国家和省(区、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将思政课教师纳入传承基地建设和传统文化培育工作,增进大中小学与传承基地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学校以综合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为主要力量,统筹资源,围绕一至两个传承项目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工作坊,开展以传承项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和现场体验活动。在学校或二级院系平台成立传承项目传习所(或学生兴趣小组),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结合时代特点提炼传统礼仪文化并加以变通,将成人礼、祖先祭拜礼、见面鞠躬礼、课前礼等仍然富含生命力的传统礼仪融入大中小学生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以及社会交往礼仪规范的学习和训练中,培养学生端正大方、和美谦逊的仪表、仪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增强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是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方法。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校、社会、家庭协同为纽带,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教育及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回归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征文、交流、讲堂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和广大家庭重视家风、善于家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入手,不仅传承文化,而且提升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中华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