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文脉 赋能媒体深融

2024-01-07 14:06颜廷亮
传媒 2023年24期
关键词:盐阜镇村文脉

颜廷亮

诞生于抗日烽火年代的盐阜大众报赓续红色文脉,赋能媒体融合,走出了报业发展新路径。盐阜报人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一次次拉练式大型新闻采访行动中,锻造了记者队伍,写出了一批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今年4月25日,是盐阜大众报创刊80周年纪念日。盐阜大众报是我党最早创办的地方党报之一,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刘少奇同志亲笔题写报名。一脉相承的红色精神谱系,是盐阜大众报始终不变的政治本色。80年来,一代代盐阜报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报业文脉,勇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盐城好声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一、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报业发展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并团结和吸引了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家、作家、音乐家、画家、记者等文化界人士,共同创造了生机勃勃的根据地红色文化,铸就了盐城的红色基因。

“为谁办报?靠谁办报?”这一重大原则问题,盐阜大众报诞生之日,就给予响亮的回答——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那就是“一张泥腿子报,专给不识多少字的大众看”,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党的思想主张。“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由此成为盐阜大众报办报宗旨,更成为她的红色文脉。

根植大众,才能获取最好的营养。战事频仍,盐阜报人既是一支拿笔杆子的宣传工作队,又是一支拿枪杆子的武装队,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被后人尊称为“盐阜大众三英烈”的钱毅、胡捷、路汀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盐阜大众报始终坚持开门办报,创刊后多次开展群众性通讯运动,培养了大批通讯员。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盐阜区已拥有3000多名经常写稿的业余通讯员、280名特约通讯员,形成了健全的通讯员网络,大大推动了工农文化翻身运动。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大树,80岁的盐阜大众报,如今仍枝干遒劲、茁壮成长。她的血脉里,融入了跟党举旗、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她的骨骼里,植入了信仰坚定、爱憎分明的精神之钙;她的肌体里,注入了人民至上、念兹在兹的深厚情怀。

与人民共情共鸣。盐阜大众报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将用户思維、互动思维贯穿产品生产、传播、消费与反馈全流程,不断创新话语体系,丰富产品形态,用匠心打造全媒体产品矩阵,技术赋能实现全媒体产品全案传播,打造更多体现主流价值、富有时代气息,群众喜爱、刷屏的融媒精品,以破圈出阵的硬核新闻产品为用户提供“精神大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奏响主流媒体最强音。

舆论主场凝聚人心。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区域平台——“众媒云”,转型成为新的平台、门户和生态圈,在主阵地发出时代最强音,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二、挖掘红色资源 讲好盐城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盐城是革命老区,烈士和红色遗存众多。其中,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就有128处。红色资源是盐城人民的“精神富矿”,也是盐阜报人的“新闻富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盐城新闻单位开展了“传承弘扬铁军精神——烈士命名镇村行”集中采访活动。盐阜大众报记者按照既定的日程安排,不顾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不顾位置偏僻路途遥远,响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号召,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走进新闻现场,挖掘历史真相,高频次推出了系列报道。一年的时间里,记者相继采访了全部烈士命名镇村,128篇通讯图文并茂刊登在盐阜大众报要闻版显著位置。

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是盐阜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盐城拥有这么多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这在全国都属罕见。在采访中,记者们由衷感到,此次活动对于挖掘盐城独特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擦亮盐城红色文化名片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但在实地采访中,大家也发现,时隔七十多年,能讲述红色故事的见证者、知情者已经难觅;有些红色镇村的村史展板和纪念设施上的记载相左;还有少数烈士命名镇村已经在区划调整撤乡并村中湮没。所以,开展“烈士命名镇村行”活动,其实也是对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钩沉、抢救和保护。

通过媒体的挖掘报道,盐城进一步深化“烈士命名镇村行”活动,对烈士命名镇村的纪念设施进行修缮提升,同时将这些烈士的名字更多地用到道路、广场、小学的命名,激励后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盐城市人大也制定出台了《盐城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

三、打造红色引擎 锻造硬核队伍

在盐阜报人的口中,钱毅屡屡被人提起。他的雕像安放在报社的一楼大厅,他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怀揣新闻理想的记者编辑。钱毅原名钱厚庆,安徽芜湖人,是著名作家阿英(钱杏邨)的长子。1941年,他在上海党组织的帮助下,随父阿英来到解放区。1944年,调入盐阜大众报任编辑,1945年升任副主编。1947年,他赴淮安石塘区采访时被敌人杀害,时年22岁。

传承烈士遗志,铭记办报初心。近年来,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在一次次拉练式大型新闻采访行动中,践行“四力”锻炼记者队伍,生产了一批批精品力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年9月至11月,集团开展“追寻铁军足迹,牢记初心使命”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组织18名融媒体记者沿着新四军征战大江南北的战斗足迹,跨越8省1市,总行程11000余公里。采访组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全息呈现的镜头,通过全媒体平台的精准推送,“爆款”不断,其中《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刊发29篇动态消息、25个整版和1个通版的深度报道,还特别策划制作了《重温铁军峥嵘岁月——红色经典映初心》系列视频节目,一经播出,成为好评如潮、转发霸屏的爆款。

新四军将士们跟党举旗、听党指挥,信念坚定、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叩动人心的英雄壮歌。他们的光辉事迹,通过盐阜大众报的生动报道,既感染了受众,也让参与前方采访的记者和后方编辑出版的同志接受了一次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前方有3名年轻记者先后在采访途中、在革命遗址前宣誓入党;后方的编辑们也和前方保持同频共振,精心处理每一篇文章、每一幅图片、每一个视频、每一个版面,确保做到尽善尽美,不负烈士、不负初心。

2006年10月,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策划开展了“薪火相传——重走长征路”圣地巡礼大型采访活动。采访组一行13人,从当年10月10日至11月13日,历时34天,途经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区,行程10000多公里,沿途采访了23位健在的老红军,实地踏访了部分长征纪念馆和遗址,先后发稿、发图累计近百篇(幅)。此项重大主题策划当时在全国地市级新闻单位中引起巨大反响。重走长征路,不仅仅是一次主题策划新闻活动,更是一次追寻初心、致敬先烈的心灵旅程。当年参与报道的记者,现在已经全部成为集团的中高层骨干力量,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融媒改革前行的硬核力量。

作者系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盐阜镇村文脉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盐阜民歌研究*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镇村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的常熟实践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