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冷水坞萤石矿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研究

2024-01-07 08:50马建勇
山西冶金 2023年7期
关键词:坑道萤石涌水量

马建勇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 地质队,安徽 马鞍山 243000)

0 引言

萤石是工业氟元素的主要来源,业内常称萤石为“第二稀土”[1],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电子、冶金、建材、医药等众多传统领域和新兴产业[2]。萤石属不可再生矿产资源,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也将其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进行储备[3-4],我国也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中,将萤石作为一种战略矿产资源,萤石矿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内蒙古、湖南等省区,上述地区萤石约占全国总量的80%,矿床总数的53%[5-7]。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我国萤石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丰富的研究[8-10]。

安徽省宁国市冷水坞萤石矿属皖南山地区,属深切割山地,沟壑纵横交错,矿体主要赋存于绩溪-宁国复背斜皖南凹陷褶断带的次级构造F1断层中。矿区内存在一个工业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断裂带F1内,该断裂带属绩溪-宁国复背斜皖南凹陷褶断带的次级构造,受其限制,冷水坞萤石矿属断裂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宁国市冷水坞萤石矿于2004 年开始筹建,于2006 年、2011 年及2012 年分别进行了相关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但上述资源储量核查工作范围均较小,未能彻底明确矿区内萤石矿产储量。本文针对近期开展的针对宁国市冷水坞萤石矿的资源核实工作,对冷水坞萤石矿的地质特征和开采条件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矿产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 地质特征分析

1.1 地层岩性

本区在区域上位于扬子板块的东南部,江南过渡带东端南缘,绩溪-宁国复背斜的东北倾伏端。其地层分布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分区广德-休宁小区,并以震旦系-志留系沉积岩地层广泛分布为特征;褶皱、断裂较发育,并在漫长的地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以北东向构造为主体的构造格架,萤石矿区区域地质图如图1 所示。

图1 宁国市冷水坞萤石矿区域地质图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上统西阳山组(∈3x)、上统华严寺组(∈3h)及第四系(Q)。寒武系上统西阳山组(∈3x)为矿区内主要地层,约可占矿区的70%,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和西部,分西阳山组上段(∈3x3)、西阳山组中段(∈3x2)、西阳山组下段(∈3x1)。岩性为灰-深灰色假厚层状钙质泥岩、泥灰岩,夹灰白色长条状、透镜状、饼状豆荚状微晶灰岩,层面凸隧不平,局部灰岩呈肠状,水平层理发育,萤石矿即赋存于西阳山组中段(∈3x2)地层断层中。寒武系上统华严寺组(∈3h)岩性为灰-青灰色条带状微晶灰岩与泥质灰岩或泥灰岩韵律互层,偶夹中厚层纹层状微晶灰岩,水平层理发育,微晶灰岩厚5~30 cm,泥灰岩或钙质泥岩厚3~5 cm,常组成假厚层状。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的西南部及区内低洼山谷区域,主要为粘土、亚粘土、泥炭、砂砾石。

1.2 构造特征

矿区较大规模的断层为F1,在本次储量勘察工作中所布置的勘探线剖面内均有揭露,图2 为某勘探线剖面图,途中深色部分即为F1断层。F1断层属绩溪-宁国复背斜皖南凹陷褶断带的次级构造,长度大于1 200 m,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产状与围岩相反,总体倾向171°左右,倾角40°~60°,矿区断层带范围内岩石可见破碎及节理、裂隙较发育。该断层为一条逆断层,根据地表追索及探槽工程揭露情况,断层破碎带宽0.5~6.0 m,带内岩石破碎,且萤石、方解石脉发育,该断层为主要的控矿和贮矿构造。矿区地层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300°~330°左右,倾角34°~50°左右。

图2 某勘探线剖面图

1.3 矿体特征

矿区内发现的萤石矿脉,赋存于断裂带F1中并严格受其限制,矿化富集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地形较高的山脊或山顶处,显示为断裂硅化破碎带或具萤石矿、弱萤石矿化现象,在地形较低的山坡或山沟处则可见明显的萤石矿化或矿体。矿体最大长度500 m,控制最大延深292 m,整体产状较稳定,变化较小,矿体厚度为1.17~3.20 m,CaF2品位(w(CaF2))31.18%~58.95%,平均品位为43.43%。萤石矿围岩为灰-深灰色假厚层状石灰岩、灰黑色泥灰岩,属断裂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矿体与两侧围岩界限清晰,脉壁较平整,围岩的岩性为泥质灰岩及条带状灰岩,层理较发育,具弱硅化。

2 矿石质量分析

2.1 矿石质量分析

组成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萤石和石英,两种矿物在矿石中含量(质量分数)一般都在80%以上。根据二者在矿石中的含量,本区主要分为石英-萤石型和萤石-石英型矿石。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石中萤石呈现白色-绿色,以浅绿色为主,一般呈自形—半自形,主要以块状分布,部分呈碎裂角砾状、碎斑状分布、脉状分布,少量呈碎粒碎粉状或稀疏浸染状的形式分布,粒径主要为0.02~4 mm,部分粒径大者可达10~15 mm或以上。石英为略带灰色色调的无色-白色,短柱状-隐晶状,结合体多呈细脉状,网脉状充填在矿石中,脉内多见由短柱状晶体构成小型晶簇,大多可手选剔除。矿体内夹石分布较少,单工程矿体内未见有夹石,沿微层理界面常见萤石细脉,矿体内存在不稳定夹石体,主要为方解石脉(10~20 cm 厚)和石英团块组成,但均未达到夹石剔除厚度。矿区内矿石化学成分较为简单,主要成分包括CaF2、SiO2、F2O3、Al2O3、K2O、Na2O、CaCO3等,萤石矿化学全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

2.2 选矿方式分析

本矿山拟采用浮洗法回收萤石。通过在临近相似矿区的选矿实践,最终确定本矿区内调整剂为碳酸钠,抑制剂为水玻璃,捕收剂为油酸,粗选阶段最佳药剂制度为碳酸钠用量400 g/t、水玻璃用量2 000 g/t,粗选油酸用量1 400 g/t。在选矿过程中,当原矿磨矿细度为-200 目占65%时进行一次粗选二次扫选、粗精矿再磨至-200 目占82.4%后经五次精选最终获得萤石精矿,即采用一粗、二扫、五次精选流程。对矿区内矿石进行的闭路流程试验从原矿中获得了产率为39.03%、CaF2品位(w(CaF2))为93.25%的萤石精矿,其CaF2回收率为79.15%。萤石精矿中杂质w(CaCO3)为1.70%、w(SiO2)为0.96%。

3 开采条件研究

3.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溶蚀裂隙水两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松散的砂砾石孔隙中,补给方式主要是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同时受碳酸盐岩溶蚀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0.8~2 m,单井涌水量一般0.78~5.76 m3/d。碳酸盐岩溶蚀裂隙含水层,是区内主要含水岩类,主要受上覆潜水以及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径流方向一般与地表水运动方向一致,在矿区内测得该层上升泉点1 处,流量约0.125 L/s。

除此之外,矿区内还存在断裂构造脉状含水层。据现场调查,矿区已施工五层探矿坑道涌水方式主要有溢水、滴水两种,地下水溢水点多为裂隙部位,滴水点主要位于揭穿F1 断裂带部位,呈线状滴水。各坑道的涌水量情况详见表2。

表2 坑道涌水量表

本次勘察工作所见矿体最低控制标高为+22.8 m,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利用+157 m 中段坑道涌水资料预测开采标高+22.8 m 时的矿坑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以明确坑道涌水量,为开采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水文地质比拟法计算公式见式(1)。

式中:Q 为预测矿坑涌水量,m3/d;Q0为已明确坑道的矿坑涌水量;S 为达预测坑道系统圈定的面积,m2;H为预测坑道的水位降深值,m;S0为已知坑道系统圈定面积,m2;H0为已明确坑道的水位降深值,m。

计算所得采矿至+22.8 m 中段时的矿坑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分别为1 795.6 m3/d、2 249.6 m3/d。矿体开采至深部后矿坑涌水量较大,在进行矿区开采工作中要注意降水问题。

该区历年年平均气温15.9 ℃,年平均最高气温17.2 ℃,最低气温15.2 ℃。降雨量一年内各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 月的丰水期,占年降雨量的65%;在11 月至次年1 月的枯水期,降雨量最少,占全年降雨量的10.3%,年平均降水量为1 340 mm。

3.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的岩性组合、物理力学性质、抗风化能力等,矿区可划分为松散软弱岩组、坚硬岩组2 个工程地质岩组。松散软弱岩组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残坡积层为主一般厚度1~5 m,主要由粘土、细砂及砂砾石层组成,结构松散,孔隙度较大,透水性良好,该组工程地质性质差,人工开挖边坡稳定性差,易产生崩滑。坚硬岩组为石灰岩、泥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据平硐调查,围岩存在断裂影响,岩石完整性一般,节理线密度一般小于5 条/m,岩石坚硬。

矿区工程地质类型属块状岩类,岩石强度高,稳定性较好,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但是在构造发育处,围岩风化严重,容易发生冒顶、片帮,采矿时须引起重视。

3.3 环境地质条件

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少。采空区留有保安岩柱,坑道垮塌、掉块、片帮现象很少发生。矿山未来开采时,弃土、废石堆放处置不当可能会诱发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今后须及时筑好拦砂坝,严格控制废石库存量,及时检查、观测拦挡坝的稳定性。

随着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必将导致矿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及疏干,大量废弃物堆存、排放,使地表水系和地表水径流状态发生改变,采空裂隙扩展又可能导致地面塌陷,进而使矿区地貌次生环境出现新问题,这些将是矿山采矿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采矿时必须引起重视。

4 结论

1)冷水坞萤石矿主要赋存于矿区内断裂带F1中并严格受其限制,属断裂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矿体最大长度500 m,控制最大延深292 m,矿体厚度为1.17~3.20 m,CaF2品位(w(CaF2))31.18%~58.95%,平均品位为43.43%。

2)针对开采条件的研究发现,矿体开采至深部后矿坑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分别为1 795.6 m3/d、2 249.6 m3/d,整体涌水量较大;开采至构造发育处,围岩风化严重,容易发生冒顶、片帮,采矿时必须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坑道萤石涌水量
构造对河南南召县观音庙萤石矿的控制作用
战时指挥所
小浪底引黄工程干线1#隧洞涌水量预测
红山文化萤石质鱼形饰的鉴别和探讨
某萤石矿开拓系统优化
黄石互通浅埋隧道涌水量预测分析
模糊数学在预测大孤山铁矿深部涌水量中的应用
铝矾土代替萤石造精炼渣的可行性研究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
三维离散元法在巷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