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金子不发光,而是金子没有被摆到可以散发光芒的平台上。有些人要一鸣惊人,只需要一点点机遇,东汉的班超便是这样的人。
盘橐城的古今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盘橐城建城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
西汉时,与汉同时存在的强大政权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匈奴不断侵扰、掠夺中原,成为中原王朝的宿敌。作为疏勒国行宫所在地的盘橐城,当时是在亲匈奴的疏勒国王兜题的统治之下。
公元73年,班超奇袭盘橐城,直到公元91年,这里成为他率领部队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盘橐城:“盘”是要塞的意思,“橐”则表示“布袋”。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匈奴,安抚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
公元92年,班超被擢升为西域都护,由于长年的征战劳累,随着年龄的增长,班超身体越来越差。在离开家乡31个年头的时候,班超越来越思念故乡和亲人,他给皇帝上书说:“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深受感动,御准了他的请求,直到公元102年70岁时,班超才卸任回到长安,但仅一个多月后,班超就不幸病逝。
21世纪初,法国人伯希和曾到此实地勘测,根据他所绘图纸的标示,盘橐城当时有北面和西面两段土筑城墙,北墙长287米,西墙长205米,墙基厚约7米。城的平面近似一梯形,占地总面积近20亩。现今,遗址大部分为工厂单位占用,仅有一段长约8米、高近3米的旧城残垣遗留下来。
1000多年过去了,后人没有忘记他。1994年,人们在原址上兴建班超纪念公园,旨在纪念这位维护民族团结的历史名人——班超。
如今,人们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的盘橐城,占地14.5亩,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位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建有36米长、9米高的大型半圆浮雕屏墙,以及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等建筑。
盘橐城(班超纪念公园)已经被打造为爱国主义和民族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游人到此瞻仰。
投笔从戎的奇男子
班超的老爹叫班彪,人如其名,班彪相当彪悍,出身于扶风安陵豪族世家,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但这还不是班彪最牛的地方,班彪最牛的就是他特别会教育孩子。班彪生了两个儿子,班固和班超,一文一武,另外,他的小女儿班昭,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彪的大儿子班固是《汉书》的作者,而本文重点介绍的是班固的弟弟——班超。
班家老爹班彪去世后,老哥班固因仕途不顺,干脆在家里继承父亲遗志——修订《汉书》,一弄就是八年。结果,居然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告发了,说班固私修国史,是大不敬。“私修国史”这种事可大可小,但当地官方还是逮走了班固,他苦心孤诣撰写的那些书稿也被查抄了。
大哥有了牢狱之灾,整个班家陷入恐慌,形势紧急,一直默默无闻的班超站了出来,并展露出非凡的智慧。班超认为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申诉。他一边以最快的速度从关中骑马赶到洛阳为兄申冤,一边沿途散播“舆情”,最终成功惊动了汉明帝。
班超声泪俱下地向汉明帝诉说了父兄两代人自掏腰包为国修史的壮举。汉明帝亲自审阅《汉书》手稿之后,就把班固放了出来,还安排他做了校书郎——也就是当时的首都公务员。班超也因此跟来了洛阳,但是,他没有工作,只能靠抄书为生。
这一年,班超30岁。有一天,他一面抄写文件,一面觉得十分烦闷,忍不住立起身来,将笔猛地一扔,大声说道:“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怎能长期把时间消磨在笔砚之间?”
班超的这句话,被记入了《后汉书》的《班超传》。班超扔下笔去从军的这个故事,就是成语“投笔从戎”的出处。后来,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就叫“投笔从戎”。
西征建立伟业,班超官拜“定远侯”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公元73年,汉明帝派大将窦固出击北匈奴,班超也因此成就了投笔从戎的梦想,随窦固大军西征。班超一上战场就勇猛无比,并很快立下军功,引起了大军统帅窦固的注意。
这一年夏天,窦固命班超率领36名英武的勇士,沿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南缘挺进,在鄯善火烧匈奴使者,在于阗智斩巫师。之后,他把战略眼光投向西域名城——疏勒。其时,疏勒由匈奴势力委派的兜题政权控制,可谓民不聊生。班超当机立断,率36名勇士绕开落车国,渡过冰冻水寒的克孜勒河,出其不意地兵临疏勒国王宫——盘橐城下,兵不血刃地抓住了龟兹“左侯”兜题,使东汉初年被迫封闭65年之久的丝绸之路再度开放。
随后的17年间,班超立挑疏勒,荡平匈奴势,英名威震西域和中亚,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他60岁时,被东汉政府提升为“西域都护”,赴龟兹上任,直至公元102年卸任返京。
班超在疏勒期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注重团结和依靠西域各民族,尊重当地民俗民情。作为汉朝在西域的代表,他始终与各族人民生死与共,并肩战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的胜利,揭开了我国西域史上崭新的一页。
因为班超后来被万里封侯,侯爵名号为“定远侯”,所以班超也被人称为“班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