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姝婕 西安美术学院
关中社火锣鼓历史源远流长,沉淀了千年的文化遗风,《周礼》中记载:“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可见鼓乐在周礼中的重要地位。鼓乐由宫廷传入民间,在民间乡土环境中迅速扎根生长,百姓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将鼓乐与舞蹈结合,形成更为通俗的民俗艺术表演,以此来庆丰收、酬神祭神、自娱自乐。
而花苫鼓便是渭南市大荔县锣鼓舞蹈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通常在时令、年节的庙会和社火中表演。由于花苫鼓的鼓手皆以身材窈窕、着装华丽的妇女担任,当地又称其为“花鼓”“花社火”。大荔当地人也将刺绣称作“花”或“花儿”。人们对“花”的特殊情感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扼守着古代中国心脏地区的华山。华山形状与莲花相似,《水经·渭水注》记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其中古文“华”通“花”,故“华山”即“花山”。而“苫”本义指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苫,盖也。”——《说文解字》,如今关中话中的“shan”指的是用物遮盖的意思。由于鼓前有花苫遮住鼓帮,故而得名“花苫鼓”。
花苫鼓掌控着社火表演队伍行进的鼓点节奏,红飞翠舞吸引着围观群众的目光,为节日仪式定下了欢快热闹的氛围基调。与芯子、骡车队、面花车、旱船等其他社火节目相映成趣,是社火游街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花苫鼓除了以锣鼓歌舞的形式庆祝年节,也会在婚丧嫁娶、满月、祝寿宴席中烘托氛围,为人们单调的生活带来慰藉。
花苫鼓在表演中和视觉表达上仍留存着敬神、祈福、祈子等传统文化的痕迹,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苫鼓的特色之一是击鼓的表演人员以女性为主,女子腰间挂鼓,鼓之外围用十带裙围遮。表演服饰上的布艺与刺绣精致华丽,吸收了当地民间刺绣之精华。绣花与舞蹈相辅相成,使花苫鼓在表演时呈现出绚丽夺目的效果。
花苫鼓风靡于渭南沙苑一带,所谓“沙苑”,指的是大荔县境内的洛、渭之间东西狭长的沙丘地带,古称“沙苑”。沙苑东西长38~40 千米,地形类似蚕状,腹部略向北弯,横卧于渭、洛之间。南北均宽约11.5 千米,首尾略窄,腹地较宽。在沙苑一带诞生并发展的社火与民俗活动,大多会呈现出狂风沙尘中野蛮生长的生命力量,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中烙下鲜明的印记。
据大荔县文化馆所藏资料记载,花苫鼓最初于九龙村被发现并记录下来,而盛时在石槽、九龙、张家庄、西里等村都有表演,随后花苫鼓传播至阿寿、马二、苏胡、南马王等村。
九龙村位于大荔县官池镇,目前居住人口在5 000人左右,花苫鼓的产生最初源于当地民众对宗教信仰的精神需求。九龙村东面有一座九龙太煌庙,旧时庙内有一大水潭,潭中水又分成九股,流进周围的九个小水潭中,因九穴同流,故名九龙泉,又称九龙池。唐开元时,因村子位于九龙泉分流处而得名“九龙村”。九龙太煌庙的庙宇曾被拆除,但由于村民们崇拜神灵,祈福的信仰始终没有中断。到了20 世纪80年代,村里的信奉者自发筹备资金,在古庙的遗址上重建庙宇,只是水潭位置如今已成为一片田地。每逢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周围村里的祭神祈福者便会前来祭拜神灵,并以锣鼓的形式迎神祈福,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观念,以及祈盼安泰康宁、家和业兴,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愿。
阿寿村位于大荔县城西南10 千米处,因村建于永寿寺旁,得名阿寿。据说,阿寿村曾是药王孙思邈路过行医治病之地。后来,村民们感念于药王的仁慈,在阿寿村建造了药王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办庙会,而在前一天全村要举行祭祀巡游活动,这个活动至今已经传承了数百年。2011年6月,二月二庙会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庙会中,阿寿村乡民自发组织,协力制作出手工面花敬奉药王。在社火巡游队伍中,村民以跑骡车开道,以花苫鼓表演烘托氛围,护送面花的队伍紧随其后。近年来,阿寿村的社火因村民积极参与,表演场面盛大,且组织有序,引起大量外地爱好者及互联网自媒体的关注。
花苫鼓主要是以女性为主体表演的民间鼓舞,在服饰上也以女性装扮为主。花苫鼓的服装继承了大荔当地女性传统服装的制式,包括十带子裙、云肩、披风。云肩通常选取六角或七角,上层角坠铃铛,下层角缝流苏。表演者头上戴花,腹前挂鼓,直径37.5 厘米,高21 厘米,并用一块绣花裙、十带裙做的鼓围子围遮住鼓帮,垂于鼓前,其长约60 厘米、宽约50 厘米。鼓围子上还饰有绣花肚兜、绣花围嘴以及水银镜各3个,当地将这种鼓围子称为“鼓苫子”。
花苫鼓的表演通常由12~24 名妇女做击鼓表演,另由多名男子组成锣鼓队进行伴奏,还组织数十名小娃娃打着彩伞站在鼓手左侧烘托气氛。打彩伞的娃娃最大者十岁左右,最小者仅有两三岁,由家长抱着参加游转和表演。表演时,五人为一组,每组一面花苫鼓、一副铙、一面锣、一面马锣、一面花伞。
如今,花苫鼓的女鼓手打扮多参照传统曲戏中的武旦装束,头戴花额,身披红色绣花斗篷,内搭自己的红色衣服,九龙村的妇女在表演时还会戴墨镜。云肩则形色各异、大小不一,有人在缝制的云肩外叠加三层刺绣,有人则是一两层。相比之下,阿寿村的服装更加整洁统一,鼓手们统一采买表演服装,十带裙与云肩的刺绣纹样较为相似。花苫鼓队起首需要有一位手执长竹竿之人,类似于宋代民间舞队中的“竹竿子”、明清的“戏竹”,是担任花苫鼓表演的总指挥。此人手中所舞的竹竿用红绸缠裹,顶处扎有多种花色的绸布,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使得指挥过程更加醒目、舞蹈动作更加美观。以往男性敲锣、敲饶者的装扮多参考传统戏曲中的武生形象,穿对襟秧歌彩服或上身赤裸、头扎英雄巾、腰系长腰带。
阿寿村花苫鼓表演
在花苫鼓队伍中,高高撑起来的彩伞格外绚丽、突出,在人山人海的围观群众中,即使挤不进前排看表演,也能远远看到五彩斑斓的彩伞。彩伞与万民伞、华盖形似,《古今注·舆服》记载:“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百姓为庙宇神仙献上彩伞有寻求神仙庇护的用意,花苫鼓中的彩伞也有这种含义。彩伞由伞骨结构加绣花绸带等配件组成,由儿童把持,较年幼的孩童由成人抱着并手持彩伞,而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把持。彩伞需要孩童家长及其女性亲属精心装饰,因此造型多样,有的就用日常生活中的布伞进行装饰美化,有的则用长约1.2 米的竹竿或木条做伞把,顶端扎制一个直径80 厘米的圆形斜顶,然后用平日绣织的民间日常生活用品,如小孩穿的鞋面、帽圈、裹肚、围嘴以及枕套、门帘、坑围、台布、鞋垫、手绢、十带裙、围腰、袜底、水银镜等精心设计。据说,孩子打着彩伞闹社火,可以得到神灵护佑,消灾免难、长命百岁。因此,每逢闹社火时,有小孩的人家都争先报名参加打彩伞活动。
每当社火队沿街游行时,民众不仅会观看花苫鼓的表演,还要围着花车、彩伞和鼓围子仔细观赏巧手刺绣的针线活和装饰物品。因此,花苦鼓不仅成为一种独特的女子鼓舞表演,也是当地春节期间举办的农村妇女刺绣手工艺品的民间流动展览。
阿寿村花苫鼓服装
布艺与刺绣是花苫鼓基本的视觉形式,善于刺绣的妇女用巧手绣出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也可以在集市上出售多余的布艺,用以补贴家用。布艺的色彩和谐、美观,装点着民众的日常生活,体现了独特的审美。布艺刺绣的图案蕴含着祝福,也侧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苫鼓服饰上的布艺刺绣图案中包含人物娃娃、老虎、狮子、鸡、梅花、莲花、鸟、蝴蝶等元素,不同的元素传达着不同的喻义。
例如,老虎头绣片通常绣着直径20 厘米左右的大片老虎头,十带裙中央位置的带子末端,或云肩胸前位置的云型钩子上则装饰着小老虎头绣片。老虎头绣片怒睁双目,双耳绣花,耳尖缀流苏,造型夸张而可爱。老虎寓意驱邪避灾,具有护佑儿童健康平安的职能。因此,虎头绣片也会装点在门帘、围嘴、肚兜、鼓苫子、彩伞之上,举彩伞的儿童会在胸前佩戴老虎绣片。
抓髻娃娃在黄土高原一带往往以剪纸的艺术形式出现,是黄河文明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民间刺绣中,抓髻娃娃的纹样色彩丰富,细节的精致程度令人赞叹。抓髻娃娃头扎双髻,常常双手抓鸡,端坐在莲花上,有时也有一手抓鸡、一手抓莲花的造型。其中,莲花象征着万物生长的原初,如同母体一般属于阴性,而鸡属于阳性,莲花与鸡寓意着阴阳交合、繁衍不息。
花卉是刺绣最基本的图案要素,花苫鼓的“花”不仅代表刺绣本身,同时也指代刺绣中的花卉图案。莲花、梅花、石榴花和牡丹都是最常见的纹样。以莲花纹样为例,花苫鼓中的莲花刺绣纹样呈现出花瓣自然舒展的形态,构图对称和谐,运用曲线以增强图案的视觉张力和运动感,富有生命气息。因“莲”与“连”谐音,又衍生出更多的吉祥图案,如莲生贵子、连年有余、五子夺莲等,体现了民众对原始繁衍的追求。
将布艺作品围在鼓上,使鼓与服装融为一体,并与身体相连接,“鼓”的名词与动词同音,妇女腰上缠鼓再蒙上一层裙子,视觉上如同肚子鼓起来。与腰鼓斜挎绑定在身体上不同,花苫鼓的鼓面朝上,绑缚在腰间,腰腹撑托鼓的感受也与怀胎相似。绑缚花苫鼓的外在特征无形中与祈子关联起来。鼓苫子上缝制的多个婴儿用的肚兜和围嘴,也侧面反映着花苫鼓与生育的隐性关联,充足的婴儿用品昭示着未来子嗣的诞生,而母亲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在阿寿村,妇女制作面花敬奉药王,以祈求生育,花苫鼓在这里或许有相同的祈求生育之意。
传统民俗是在乡土环境、文化、民族、历史、地域、人文多重因素下合力自然催生出的,是整个传统文化生态的一个环节,其生存的土壤是乡土生活。每年的二月二庙会,本地村民与游客聚集于阿寿村,观看药王祭祀社火表演,观看奇特面花,获得了沉浸式的民俗文化体验。打造出万人空巷奇观的阿寿村庙会,不仅依靠具有代表性的面花、跑骡车、花苫鼓等具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包含着独属于寻常百姓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蕴含精神信仰、生命诉求、团结族群等内涵。当下,阿寿村的民俗文化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少,大部分人仍以农业生产为主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稳定,对二月二庙会民俗仪式章程的完好保留起到积极的作用。与旅游产业为主的乡村不同,阿寿村并未将民俗元素转化为商业化的符号经济。庙会和社火是村民百姓自发众筹的,是具有时令节气特点的祈福民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村民集体制作、集体参与、集体享乐,支撑民众参与社火的原动力来源于对生命力虔诚的敬意。民俗文化是长期以来民众广泛认同、广泛参与、代代承袭传统的结果,因此花苫鼓和刺绣工艺品样貌保留较完整。
陕西民间锣鼓与舞蹈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分支,衍生出不同内涵的舞蹈形式。花苫鼓之所以长盛不衰,甚至传播于沙苑各村,是因为它根植于当地文化土壤中。如今,花苫鼓更多的是人与人的欢庆和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