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汤莉莉
何为审美?顾名思义,就是以“审视”的角度去发现美,以“审辩”的思维去体验美,以“审问”的表达去创造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以及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获得丰富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可见,审美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学科看,审美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形式、内容和情感之中,彰显中华民族文化之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审美感知和体验,真正让语文从“实用”走向“审美”,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包含许多审美因子,特别是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作者种种情趣和理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文本特质,营造审美的“动力场”,真正把传授知识与审美体验统一起来。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审美“因子”。语言是表情达意的符号,经典文本中往往隐藏着美丽的画卷,抑或叙述着动人的故事。同时,“一切的美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审美感知、审美体验的起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审美印象,进而感知语言美、情感美。比如,学习袁枚的《苔》,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品读“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之情感美。具体为:任务一,观察学校“百花园”,用描述性语言表述苔花与牡丹外在形态的差异;任务二,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第一人称“我”(苔花)和第二人称“你”(牡丹),将诗歌转化为一篇散文诗。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形成了形象的具体感知,留下了初步的审美印象,奠定了深度学习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有效调动内在经验,升华个体情感,形成审美形象的再建构。比如,围绕任务二,有学生形成了以下文字:
我/渺小如尘埃/卑微如蝼蚁/你/国色天香/备受栽培/但是/我一旦开放/便结出种子/繁衍后代/我要靠自己/与你一样争得开放的权力/
其次,联系文本特质,营造审美“动力场”。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经典作品,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散发着独特的审美气质,具有不同的审美教育功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识别不同文本的美学特质,引导学生挖掘其言近旨远的妙处。比如,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选取了《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等五篇现代诗歌,旨在读懂现代诗,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其中,意象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客观反映,也是诗歌独特的审美元素。有效的意象择取、意象组合往往让物与情契合,让感性与理性融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以意象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志和作品的意蕴。具体为:阅读《我爱这土地》,为这首诗歌设计插画,你会选取哪些意象?如何为画面布局?选择怎样的色调?说一说理由。为自己所画的插画配上解说词。由此,在初步感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意象前的修饰语,分析意象组合排列的用意,进而体悟作者的“赤子之心”。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词句错搭”“反复修饰”“节奏韵律”等角度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思美,整体建构现代诗歌的语言图式,从单篇走向群文,综合探究诗歌语言的特点和表现力,进而体悟诗歌的美学内涵。
可见,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切实提高语文情境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激活课堂,使学习成为“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审美能力的关键点是“审美体验”。所谓“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对具体对象的感受、理解、判断的活动。审美主体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效品读和主动探究,才能不断积累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活动,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建构立体的审美“体验场”。
首先,创设经验情境,营造审美“体验场”。情境是以活动为载体,完成学习任务的特定场域。在阅读教学中,真实的活动情境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积极地驱动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比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课前不妨创设以下情境:“一个冬天的清晨你推开门见到了怎样的景色?请用一段话描述你此刻的感受。”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听说的方式,体验感知冬天的景色,思考如何描述冬天的景色,由此展开思维构建。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欣赏老舍先生笔下济南冬天的景色特点,感悟老舍先生运用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方法,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最后,学完课文再写一段自己家乡冬天的风景。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从细微处着手,动静结合,写出来的文字更具生命力和真实感,真正回溯到生活的本源。从学生的习作中,笔者感受到了家乡冬天的淳厚、朴实、浓郁之美。
其次,设计多样活动,营造审美“体验场”。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个体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地对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创造。丰富的学习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审美感知的“体验场”。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翻译+主旨”,这种方式明显冲淡了作品的文学性和实用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学习活动,点燃学生的审美激情,感受作品的内在生命活力。以《曹刿论战》教学为例,笔者创设了以下学习活动:
长勺之战中鲁国采取“敌疲我攻”的战略,开创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首例。这也为后来的井陉、淝水等大战提供了战略防御思想。请自主搜集相关名言,阐释长勺之战以少胜多的原因。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交流学习成果。
由此,该学习以主题演讲为任务驱动,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地让学生体验文本语言之美、思想之美。同时,自主搜集并认真筛选战争名言,激发学生阅读《左传》整本书的兴趣,使学生达到能鉴赏、会表达、勇创新。比如,学生选取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这与“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不谋而合,鲁庄公能取信于民,曹刿与战士们才能做到“战则请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搭建审美支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入境、融境、出境。”可见,审美支架可以有效整合审美内容,丰富审美过程,真正让学习境界与智趣、德育与实践相融合。
首先,搭建审美读写支架,提升创美“能量场”。审美创造是审美能力形成的高级阶段。有效的审美读写支架可以将零星的感性材料统整、提炼、验证、分析、升华,最终形成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独特的价值判断。比如,学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曹操的《观沧海》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读写支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探寻文本之美。具体为:(1)朗读全诗写景的语句,选取相关的意象入画,撰写脚本,将之拍摄成MV;(2)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诗人的形象,并附上解说词。上述两个任务聚焦诗中“景象”和“人象”两个难点,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体体验转化为群体思考,将感性认知转向理性审美。
其次,创设有效任务支架,助力创美进阶。为了催生出审美成果,教师需要巧设学习任务支架,不断让思维进阶。比如,围绕上述《观沧海》拍摄创意MV,教师需要立足“意象”这一核心点,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三个角度细读文本,体悟曹操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具体为:(1)选取意象主体,并且说明选取的理由;(2)为自己的图画配上音乐;(3)为创作的MV 配上朗读脚本;(4)为MV 配上赏析脚本。上述四个任务通过感知——鉴赏——评价的过程,有效地将形象连缀成完整的画面,感受经典语言的魅力。比如,大部分学生以大海入画,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舍弃山岛、树木、百草而选择大海,进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是灵魂的唤醒,是诗意的修行。教师创设实践活动,搭建审美支架,激活审美因子,探寻到经典文本之美,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