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翠荣 练文明 邰红忠 卢金宝 吴博 王文涛 蔡利华 周龙
收稿日期:2023-01-10 第一作者简介:戴翠荣,硕士,研究方向为棉花育种和栽培,cuirongdai@163.com。*通信作者:练文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棉花育种,nkslwm1974@126.com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4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科技项目“优质、高产、抗病虫早中熟机采棉新品种培育及示范应用”(2020NY01)
A machine-harvested and disease resistant cotton variety, Anonglu 1
Dai Cuirong, Lian Wenming*, Tai Hongzhong, Lu Jinbao, Wu Bo, Wang Wentao, Cai Lihua, Zhou Long
摘要:阿农陆1号在新疆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134 d,植株筒形,铃锥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籽棉和皮棉单产分别为5 462 kg·hm-2、2 298 kg·hm-2;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0 mm,断裂比强度34.3 cN·tex-1,马克隆值4.0。介绍了阿农陆1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棉花;品种选育;阿农陆1号;优质;抗病;栽培技术;抗病性
1 选育过程
阿农陆1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非转基因常规棉品种。2002年以自育品系025-1037为母本,以自育品系025-83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3―2010年通过南繁加代、定向选育、抗病鉴定,于2011年筛选出优质抗病品系塔11-1347。2012―2013年通过品系比较试验,2014―2015年在大区品系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201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预备试验并命名为阿农陆1号,2017―201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2018年同时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生产试验。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169号)。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阿农陆1号整个生育期生长势均较强,整齐度好。在新疆南疆植棉区生育期134 d,植株筒形,Ⅱ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叶裂深、叶色较淡,茎秆粗壮;铃锥形,多为4~5室,铃重6.0 g,衣分42.2%,霜前花率97.0%。吐絮畅而集中,含絮力好,絮色洁白(参见中心插页彩版)。种子圆锥形、褐色,毛籽,披灰白色短绒,籽指10.6 g。
2.2 产量性状
2017―2018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中,阿农陆1号2年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5 462 kg·hm-2、2 298 kg·hm-2、2 238 kg·hm-2,分别为对照中棉所49[1]的103.94%、104.62%、105.50%。2018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生产试验中,阿农陆1号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5 563.5 kg·hm-2、2 320.5 kg·hm-2、2 253.0 kg·hm-2,分别为对照中棉所49的101.7%、98.9%、98.1%。
2.3 纤维品质
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取样,经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校准棉花标准校准),2年结果平均:阿农陆1号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0 mm,断裂比强度34.3 cN·tex-1,马克隆值4.0,断裂伸长率6.6%,长度整齐度指数86.2%。
2.4 抗病性
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委托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人工病圃中进行枯萎病、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2017年阿农陆1号校正枯萎病病情指数(病指)为4.04,高抗枯萎病,校正黄萎病病指为8.42,高抗黄萎病;2018年校正枯萎病病指为5.74,抗枯萎病,校正黄萎病病指为21.12,耐黄萎病。2年结果取高值,阿农陆1号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3 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新疆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播期
南疆植棉区虽然光照充足,夏季温度高,但由于春季气温上升不稳定,秋季气温下降快,大部分地区棉花生育期积温相对不足,棉花有效开花结铃期较短。因此,南疆棉花生产应以促早栽培为重点[2]。
阿农陆1号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当膜下5 cm地温稳定通过12 ℃时即可开始播种,最佳播期为膜下5 cm地温稳定通过14 ℃时。在这一地温要求下适期早播,以充分利用生育期内的热量资源,实现高产[3]。
4.2 种植密度
按机采棉模式种植,采用幅宽1.25 m的地膜覆盖(1膜4行)或幅宽2.0 m的地膜覆盖(1膜6行),行距为(66+10)cm,株距为10.5~11.5 cm,播种密度为22.5万~24.0万株·hm-2,保证收获密度为19.5万~21.0万株·hm-2。
4.3 灌溉施肥
入冬前需冬灌,洗盐压碱。应施足底肥,打顶前后根据田间长势,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滴灌棉田一般在6月上中旬滴头水,当棉花出现旱相,应进行局部、短周期、小水量灌溉。9月上旬停水,具體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4-5]。
4.4 化学调控与打顶
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早、轻、勤”为原则,一般全生育期使用3~5次,其中苗期2~3次,打顶后1~2次,将株高控制在80 cm左右为宜。
打顶应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一般在7月5日前进行,根据收获密度和目标产量,确定单株保留果枝数量[6]。
4.5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当地预测预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苗期重点防治棉蓟马1~2次,减少无头株和多头株的发生;蕾期重点化学防治蚜虫,应挑治有蚜中心株,以点片防治为主,注意保护天敌;花铃期应重点防治棉铃虫和红蜘蛛。
参考文献:
[1] 严根土,黄群,苏桂兰. 早中熟陆地棉新品种中棉所49[J]. 中国棉花,2005,32(4):18.
[2] 董合林,赵新华,李鹏程,等. 南疆植棉区棉花优质高产关键技术[J]. 中国棉花,2016,43(11):39-40.
[3] 练文明,邰红忠,卢金宝,等. 优质抗病机采棉新品种——新陆中85号[J]. 中国棉花,2019,46(9):27,29.
[4] 李琴,李代阔,徐安阳,等. 棉花新品种塔河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棉花,2020,47(10):30,41.
[5] 李志鹏,万素梅,胡守林,等. 不同灌水频率和灌溉定额对南疆无膜棉蕾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棉花学报,2022,34(5):383-400.
[6] 胡宇凯,赵书珍,董红强,等. 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棉花学报,2022,34(3):247-255.
(责任编辑:付毓 责任校对: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