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泉岐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优化升级的条件与环境,促使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梳理,总结归纳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路径研究,以此助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具实效性、吸引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11-0077-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同时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好互联网平台,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成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路径深入研究是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成
(一)价值导向功能
价值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功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本质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通过思想观念、价值观点、价值规范的引导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在价值导向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2]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各高校应当更加注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从而筑牢舆论阵地。具体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功能的发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功能内在包含政治导向、思想导向、道德导向等多项内容,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等一系列外化教育形式得以实现。二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应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用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在互联网纷繁复杂的多元意识形态环境中筑牢主流舆论阵地。三是高校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大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探索学生喜欢的话语模式来引导网络舆论,同时注重理论和现实相结合,运用互联网对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答复和解读,从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说服力和持久性。
(二)文化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其教育目标反映文化的性质、教育内容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文化载体和文化环境的支撑[3]。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信息传播力强、文化覆盖面广和信息传递交互性的特征,在文化传播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基于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信息甄别力做正确的文化选择,有效避免有害信息和资本主义文化渗透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利影响。二是网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提供有力阵地。一方面,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有效传播,从而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和隐性相统一的原则,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达到文化激励的作用。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突出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信息资源,很好地满足广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充分调动起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培育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三)理论宣传功能
理论宣传功能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实践的指南。加强理论宣传,用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大学生把握政治方向,增强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群体跟上新时代,形成新思路,凝聚起价值共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宣传功能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一是在内容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的宣传,也涵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以及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阐述。二是在形式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灌输和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宣传。既是将书面的文字和课堂的语言以各种方式张贴到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上去,又通过议程设置让大学生重点关注到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着力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中建立“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情境空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从而对理论知识形成更加稳定持久的认识,补足精神之钙,最终将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共识融入于血脉、彰显于言行。
(四)道德规范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5]道德教育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规范是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维持健康平稳运行的前提保障和目标遵循。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为大学生学习、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因其虚拟、匿名的特性导致许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功能作用的发挥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虚拟的网上活动与现实的社会活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在网络空间匿名、数字化的交往环境中就随意发布虚假信息,做違反道德的事。认识到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必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与良心的自责,自觉增强道德自律。二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勇于与不道德行为做斗争。大学生需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自觉对不道德行为予以谴责,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发展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还承载着构筑意识形态和塑造价值观念的重要作用。近些年,一些西方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打着“文化输出”的旗号,大肆宣传“普世价值观”和所谓的“民主”“人权”思想,对我国广大网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渗透。由于大学生头脑活跃,思想尚未成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拥有轻松接触网络的环境和熟练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因此,网络环境中不良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有着负面影响。这种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是通过让网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网民逐渐养成西方的思维模式,依赖于西方的生活方式,认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而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以此来冲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的行为极大地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同时,网络的高度发达给大学生的学风、考风带来一定的冲击,使道德失范现象在大学生中蔓延。不可否认,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资源的高度共享性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也为学习惰性提供温床,使得学术作弊、论文剽窃抄袭现象在大学生间明显增多,长此以往,造成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偏差。“立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高校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不仅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也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难度。
(二)网络使高校思政教师的地位受到挑战
教育是由施加教育的主体和接受教育的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其他教学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保障教育过程流畅顺利地推进和教学效果的良好呈现,就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地位不动摇。然而,网络的兴起使得高校思政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各类网络工具的推广应用使得受教育者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接触信息的内容更加多元。而高校思政教师由于年龄、兴趣、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常常不能及时融入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网络中,获取和理解网络信息的工具和能力也落后于受教育者。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教师所说的理论或知识学生已经通过网络方式有所了解,教师所选取的时政类素材相对落后的情况,而学生提到的新词汇和新闻教育主体教师却闻所未闻、从未关注。在这样的状况下,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感降低,对思政课堂较为单一的模式产生厌倦,不再满足教育者对其进行被动灌输的知识获取模式,会根据自己预先形成的观念、价值判断来审视和尝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传递的知识,更偏爱于通过自己主动搜索收集、对比出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去依从。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受教育者思想上的质疑和内心的抵触,使高校思政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三)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更高要求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全新的背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功能日渐强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使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边界逐渐模糊,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和网上行为的隐蔽性更加突显出来,为人们的言与行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由于网民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网络监管存在漏洞,导致网络上信息繁杂,有害信息和错误信息都充斥其中。面对网络上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青年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感觉困惑,不知如何选择。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改革的速度却整体落后于网络技术前进发展的步伐,学界在网络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前沿性研究不够细化,无法覆盖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新情况、新问题,无法满足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需求。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打造“微”平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高校应该注重打造“微”平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一方面,善用“微”文化,引领正确舆论。在网络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表现为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支付等多种形式的青年群体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越来越多地占据主流公共空间。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学校向外界展示自身教学理念、精神风貌、外在形象及办学特色的窗口,在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本校学生有着号召力和归属感。因此,高校应利用自身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载体把握正确的方向,及时疏导网络情绪,引领正确舆论。各高校平时要不断切实地提升自身“微”载体吸引力、传播力,加强网络舆情分析,从而更好地壮大社会主义青年网络力量。另一方面,创设良好校园文化,充实精神世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导向,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终极目标,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6]。各高校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为载体,需从多个视角出发,开展校园文化宣传工作,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二)开展网络技能培训,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网络素养
高校思政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具有宣传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优势地位。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提高网络运用能力可以帮助高校思政教师跨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认知鸿沟,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鼓励高校思政教师利用好学校里已有的网络资源,创设情景,把抽象的理论以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内容充实的基础上注重图片、声音、视频的比例,色彩搭配要好,提升课件美感,打造精品课程。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操作网络设备,提升网络技能。使课堂教学向着信息化方向靠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覺。将网络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常态化工作当中。此外,定期开展以网络为主题的教学竞赛活动,评比内容以考察教师网络运用能力和教学内容的融合为主,并且对表现突出个人和学校发放相应的奖励和荣誉,从而激励教师网络使用热情。
(三)建设思政特色网站,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能够熟练使用网络,预览各类特色网站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因此,高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网站,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针对这一点,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着手: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占领思想阵地。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构成丰富,涉及知识综合而广泛,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划分为道德、理想、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网站,首先,要强化红色基因传承,厚植爱国情怀。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起到主旋律的作用。要用好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红色人物,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事迹,发扬红色精神。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为大学生带来直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使其获得丰富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在网站上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认知的必然前提。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十分具有时代性的学科,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解读,安排专业教师向学生开展丰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认同和制度认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到准确表达,突出中心内涵又体现时代思想的同时,也要努力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演绎,用直观,新颖、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占领高校新媒体思想阵地。二是增設学生服务栏目,吸引大学生点击关注。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高校应该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和心理需求,增设学术资料分享、心理咨询、就业导航等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网站打造成一个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更新平台资源,打造精品资源,形成丰富立体的资源库。从而提升网站的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大学生主动点击关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王瑞.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6-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3.
〔6〕夏博艺.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文化育人功能[J].当代青年研究,2018(04):123-128.
(责任编辑 徐阳)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and Path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GUO Quan-qi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provided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better functioning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summarizes the possible problems that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ay fa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y sorting out the functions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ath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owards a more effective and attractive direction.
Keywords: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