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农耕文化体验把人留下来”

2024-01-05 01:37辛爱峰
先锋 2023年12期
关键词:稻虾农耕党总支

辛爱峰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

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就是城乡关系向高水平融合迈进,促使城乡居民观念和认知差异逐渐缩小,社会全体成员精神风貌得到均衡发展。

作为成都市第三批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成都东部新区芦葭镇葭新社区、简阳市青龙镇联合村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城乡文化互哺。

葭新社区里的变与不变

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北地铁站驱车20多分钟,就来到被农田环抱的成都东部新区芦葭镇葭新社区。“这里是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首批建成和投入使用的农迁安置小区,有28栋11-15层的楼房,分为4个小区。”芦葭镇综合办主任何雨明说。

2018年起,为支持机场建设,芦葭镇13个村的1100余户3000余名拆迁群众陆续入住葭新社区。社区内,按照城市化标准建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卫生院、养老院、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每个单元楼四周都有绿植围绕,楼间均建有一个游乐场和一个中心花园;两层楼的农家智慧书屋吸引了不少居民……“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农家智慧书屋里总是坐满了读书的大人、小孩。”据葭新社区党总支书记钟建军介绍,社区内乐于做公益的留守老人可以参与慈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帮助别人,也能用积分领取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社区的不少工作思路,都是取经学来的。”钟建军说,葭新社区与武侯区太平社区结对,也曾派社区党总支委员、纪检委员李琼到成都高新区庆安社区挂职锻炼3个月,还组织社区党员到温江区杏林社区参观考察,把社区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带回来。

享受着城市化社区配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随着搬迁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也有一些群众“难舍乡土”。据李琼介绍,2019年,社区的一位老人发现旁边的建安村有一块闲置土地,就开垦出来,与土地主人发生了摩擦,“社区调解的类似事情还不少。”芦葭镇党委政府和葭新社区党总支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便以“留住记忆·记住乡愁”为主题,在葭新社区周边租用、整理10亩土地新建“吾家农场”,通过公开分配,免费为入住的拆迁居民提供“自留地”。

“地虽不多,却解决了大问题,很多老年人都有事可做了。每家种的菜品不同,你来我往互相交换,邻里关系逐渐从陌生、矛盾变得亲密、和谐。”葭新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汪汉光开心地说,现在大家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乡土情结”得到了满足,社区家庭不定期参与农耕体验,也把这种乡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联合村里的新老村民

简阳市青龙镇联合村以规模化粮油基地、稻虾养殖、优质果蔬种植为主。走进村口,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迎风微动。沿村道向前,788户居民房屋沿路分布。“别看现在这么安静,5-9月,这里可是网红打卡地,每周都有数百名游客来体验联合村的稻虾农耕文化。”联合村驻村选调生孙星说,“联合稻虾”是村里打造的农耕文化名片。

“联合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一開始只有部分村民靠售卖小龙虾获得收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农耕文化体验把人留下来。”联合村党总支书记周富坤说。2019年,周富坤带领全村以招引业主入驻的形式,引进具有酒店管理经验的吴小萍等人成为“新村民”,着眼于一三产业联动发展,组建创业团队依托联合村“稻花香里”生态农庄建设,打造“联合稻虾”文化名片。

在联合村,城里的孩子可以参与插秧收稻、捞虾捕鱼,制作手磨豆浆、扎稻草人;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们来村里拍摄丰收景象;音乐家协会还来村里举办起了音乐节……“联合稻虾”文化名片散发出越来越强的魅力。

2020年,在上海某国企工作的联合村“老村民”曾大林回来过年,在村里做起志愿者,这让他对村里的发展前景有了清晰的认识,乡土情结在心中复苏。在周富坤的挽留下,曾大林决定留下来参与乡村文化的发掘传承。现在,他担任联合村村委会副主任,负责村里“简阳城乡融合项目”竹熙间的打造推进以及具有300年历史的周家祠堂修复、保护工程,呵护乡土文化根脉。截至目前,“联合稻虾”这张文化名片已吸引了9名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发展。

文化融合激活产业活力,传统的农耕文化在这里焕发着崭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稻虾农耕党总支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稻虾共生高效种养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