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朝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三个牢牢把握”“四个发力”等重要要求,既着眼全局又突出重点,既指引方向又明确路径,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和全省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发动机”,成都必须从全国全省大局中把握自身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肩负起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大责任,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建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高质量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水平建设运营天府实验室,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聚焦国家战略及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在蓉高校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企业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强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全面优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发现和评价机制,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成果中试熟化、技术转移服务等机构,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链条,促进创新成果就地就近产品化产业化。
三是增强产业科技创新动能,更高水平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支持重点产业链与实验室结对合作,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强化圈链协同、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发力,促进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集群成链发展、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努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并要求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成都是全国第3个经济总量跨过2万亿元台阶的副省级城市,但“大城市带大农村”特征仍然明显。要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一是强化双核引领双圈互动,全面加强成都与重庆主城区、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的政策衔接、产业链接、功能对接,加快推进成德眉资交通互联互通、教育同城共享、医疗均质发展、社保无缝对接、政务服务事项通办,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二是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县城打造等重点,推进城乡规划、功能、产业、人才、文化、创新、治理等融合,加快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探索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三是深入实施“三个做优做强”,优化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功能布局和分工协作,强化区(市)县结对联动发展,有力有效推进重点片区建设,进一步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城市基本功能就近满足、优质均衡,核心功能各展其长、互为支撑,充分释放郊区新城“连城带乡”发展潜力。
全面推进绿色转型,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并要求我们“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作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肩负着加快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历史重任。要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一是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亩均论英雄”评价,加快推动“工业上楼”,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集群,壮大光伏、锂电、氢能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引导适铁货物运输“公转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二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持续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统筹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创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深化碳排放权、用能权和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深入挖掘“两山两水”“公园林盘”生态资源,丰富拓展市民群众绿色消费新场景。
三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移动源、工业源、城市面源污染减排攻坚,抓好锦江、岷江、沱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动态整治噪声、油烟、扬尘等问题,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周期管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加快塑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都地处西南内陆,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只有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全力推动深层次改革、实行高水平开放,才能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要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引领,加快提升国内国际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运筹能力,奋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提质打造“12345亲清在线”亲商助企服务品牌,高效运营“蓉易办”“蓉易享”“蓉易见”和助企热线,着力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讓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二是增强空港陆港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深化“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推动航空枢纽向“客货并举”转型;全面提升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集疏能级,巩固拓展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加强多式联运衔接,增强国际国内资源要素运筹能力。
三是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提质打造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建强国别合作园区,提升跨境贸易等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筹办国际友城市长创新论坛等重大活动,加快推动领事机构、国际友城、国际组织等资源集聚转化。
深入推进普惠共享,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指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成都作为全国第1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的副省级城市,承载着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使命,特别是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既是市民群众对过去工作的充分认可,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更高期盼。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二是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扩容下沉,加快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健全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全龄友好包容社会。
三是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老字号”等传承与保护,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区域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水平运营城市音乐厅、天府艺术公园等文体设施,大力开展“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推进大运场馆惠民开放,更好满足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坚决守牢红线底线,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底线,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城市规模能级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各类矛盾风险深度交织叠加,对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维护城市安宁、社会安定、市民安全。
一是构建超大城市安全体系,深化智慧蓉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治理重心、配套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下沉。
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完善城市电力、能源、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稳妥处置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健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防控和撂荒地动态清零机制,推动“耕评”全面覆盖、刚性执行,深入实施天府良田攻坚提质行动,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三是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抓实抓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统筹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