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流高等教育的中医人才“经典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024-01-05 17:59钱海兵郭俊峰
科教导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中医药考试人才

王 群,钱海兵,郭俊峰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医经典思维是以中医经典,尤其以《伤寒论》《黄帝内经》《温病学》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四大经典”)为基础,基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背景,在传统中医学知识的指导下,对人类生命活动与相关问题的思考[1]。中医“四大经典”体现了中医经典思维的精华,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亦是传承和发展中医的核心内容。中医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对高等院校教育的完善和改革,而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中医经典思维模式的建立[2-4]。本文立足中医药经典思维培养实际,就如何构建中医人才“经典思维”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探索。

1 中医人才“经典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自1956 年中医院校成立,高等中医药教育历经60 余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量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能传承中医药经典、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6]。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和《中医药法》的颁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必须正视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走一流中医特色发展之路[7]。

2018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强调了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要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文化,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明确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加经典课程教学内容,开展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可见中共中央将传承中医经典放到了日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中医人才的培养,而中医人才具备中医经典思维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必备条件。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导思想下,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也需要以中医经典思维为根基。

目前学界关于中医人才经典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出现了颇有建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强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医经典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开设课程欠缺。二是中医经典文献语意深奥,学生兴趣度不高。三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四是从学校或二级学院层面整体规划中医经典体系建设的能力有待提升。五是中医经典课程教学、考试、临床实践、社团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衔接,难以形成统一培养体系[8]。如何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建立系统的中医经典知识学习、传承策略,培养具有中医“经典思维”的一流人才,仍是中医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构建中医人才“经典思维”能力培养体系

2.1 优化系列经典课程建设,夯实学生经典理论学习基础

实施本科阶段经典教育全程化。课程开设应遵循中医经典学习“诵、解、别、明、彰”五个层次的学习规律。本科1—2 年级为“记忆学习阶段”,重点在原文背诵及理解,制订《经典原文背诵手册》派发给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背诵掌握中医经典原文。3 年级为“理解学习阶段”,主要是课堂学习阶段,重点在于建立经方知识框架及理论阐释。加快推进《黄帝内经》等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指导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做到真正理解掌握经典的精髓。4—5年级为“应用学习阶段”,重点在依托临床实习、经方医案模拟诊疗训练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考核,促进高年级学生对经典知识的熟悉掌握及运用。经过五年的全过程经典学习,收获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及纯粹的中医思维方式。

强调经典教学过程主体化与教学手段信息化。应依托在线教学平台,整合系列可取资源,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内经选读”“金匮要略”“伤寒论”和“温病学”等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运用超星云班课平台,及时发布、反馈学习资料,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弥补课后辅导的不足,扩大经典学习层面,增加中医经典知识量。

加强教师中医经典素养,提升中医临床服务和教学科研水平。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中医经典素养。不定期开设如“中医经典人才研修项目”“医古文研习班”;“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修班”;“岐黄学堂中医经典学习班”等培训活动,邀请中医经典理论知识扎实,教学、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为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中医经典素养,全面提升教师中医临床服务与教学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人才培养事业。

2.2 完善经典等级考试制度与模式,培养中医基本功扎实的一流人才

经典考试以无纸化计算机考试方式开展,分为一、二、三等级,难度逐级递增,在原文数量、法理及医理方面逐层递增,一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原文的诵记及基本概念、理论、辞意、医理等知识。二级在一级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熟记及对系统性经典理论与方证间联系的掌握。三级在二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临床实践运用的考核,考查学生对经典理论的学术机理与临床运用思路的理解。根据中医经典等级考试规范,可通过加大中医经典知识宣传教育;完善考前培训、考试过程管理、考试分析与信息反馈、鼓励重考与完善奖励机制等,进一步完善经典等级考试制度与模式。

加大宣传教育。在学生入学之初及“四大经典”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中医经典教育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经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经典,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与自觉性,形成学习经典的良好氛围。在对贵州中医药大学学生进行的中医经典等级考试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得知,学校86.13%的学生都非常了解中医经典等级考试。

完善考前培训。以贵州中医药大学为例,自2020 年起,已开展多次中医经典考试考前线下培训工作,但由于培训人数众多,不能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且教师工作量大,收效甚微。故在基于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尝试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增设线上培训班。对学生进行线上签到、答题、背诵等,线下进行习题精讲,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经典学习效率。在对学生的585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得知,81.93%的学生认为考前培训很有必要;96.64%的学生认为平时教学与全国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非常相关。

完善考试过程管理。应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应在经典考试考前召开“考务培训会”与“考生动员会”。检查各个环节的准备情况,安排、布置考试过程的各项工作,包括对考试纪律、培训备考、考场安排、无纸化考试系统培训、监考等过程提出严格要求。使监考教师认真学习学校主考、监考人员职责,强化纪律、明确责任,熟悉考试相关流程,为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考生动员会,考前学生重温学校学业考核管理规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风考纪培训教育,强调考试的严肃性,树立学生“诚信考试,作弊违纪可耻”的考试观念,培养“儒雅学风,诚信为本”的考试风气。

完善考试分析与信息反馈。考后组织任课教师对经典等级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一步了解考试有关情况,分析学生经典学习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从贵州中医药大学收到的585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知,学生经典考试主要难点在于课程学习未打好基础、知识点有遗忘、原文(古文)难以理解等原因,根据考后分析及调查结果,把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融汇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同时,适当调整课时比例,增加原文精讲部分,可促进学生学习经典效率。

鼓励重考与完善奖励机制。与期末考试不同,若学生对经典等级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通过重考,使学生注重考试过程,同时,还可以尝试将经典等级考试纳入中医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并对过级学生在“三好学生”、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经典考试,以思通变,达到熟知掌握中医经典知识理论,培养学生的中医经典辨证能力,促进中医人才培养。

2.3 加强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中医经典文化

对于“背诵”《黄帝内经》做了精辟的阐释,将中医学习归纳为“诵、解、别、明、彰”。古人学习中医,以经典为基准,诵读为根本。首先,在教学上,鼓励教师增开中医经典及古代汉语相关选修课,加强古代汉语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汉语词汇及文字、训诂等知识,扩大经典知识学习面,为阅读、背诵经典古医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举办相关校级竞赛,如以“传承经典·守正创新”为主题,每学年举办“伤金温知识竞赛”与“黄帝内经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经典默诵、经文理解、文献常识、经典应用等,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形成传承中医经典技艺、弘扬中医文化的良好氛围。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药,增长见识,丰富视野。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艺术节”“中药识别比赛”“中医临床技能大赛”“读经典·诵岐黄—中医经典文化进校园等别具特色的校园活动,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技能。逐步形成爱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的校园文化风尚。

2.4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中医经典教育教学质量

为保障中医人才“经典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顺利施行,应加强相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贵州中医药大学为例,为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制订了《贯彻落实“新国发2 号文件”精神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结合学校实际设立质量立校工作组,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并制订详细的校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实行学校、二级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学生教管会和信息员制度,从质量管理角度出发,完成对中医人才培养各主要环节的监控。

3 小结与展望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利好发展空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未来中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以中医经典思维培养为先导,从“中医经典传承”角度出发,摸索中医学独特的规律与内涵,帮助中医学子建立正确的中医经典思维模式。并将中医经典思维应用于临床实践及科研工作,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汲取新兴科学技术,切实提高中医诊治疾病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崇高医德、理论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中医临床诊疗能力高超的一流中医人才。立足中医药优势特色,在人才培养、经典传承、制度创新等方面迎难而上,开创中医药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中医药考试人才
人才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