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华
(临沭县图书馆,山东 临沂 276700)
文创产业是优化文化发展结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战略支撑产业。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文创产业迎来全面发展[1]。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拓展文化消费的广度和深度,鼓励文创产品开发与经营,逐步拓宽文创产品展示和消费渠道,文创产品被社会广泛认可并成为热门话题[2]。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提出文化文物单位应通过资源开发、品牌塑造、信息化建设、跨界融合等方式提升文创产品开发质量。随着文创产品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公共图书馆将文创产品开发与推广作为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民众以全新的形式了解优秀文化。当前,公共图书馆应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有利于文创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着眼文化与生活、艺术与实用,融合有益于文化传播的各类要素,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优秀文化,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具有明确的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开发出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体验、情感、趣味等文化需要[3]。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本质上是物质和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创产品指普遍意义上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与利益的物质实体或非物质形态的服务,狭义的文创产品指具有某种特定载体和特定用途的物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载体类型丰富多样,涵盖图书、日用、装饰、文具等实体。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虚拟形态的数字文创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并成为用户青睐的对象。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是一种转型发展路径,是对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和服务的创新,能为读者带来全新体验,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种类丰富、载体多样,笔者根据其载体形态、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实物文创产品、实体空间文创产品、虚拟数字文创产品三类,前二者属于物质形态,后者属于非物质形态[4]。公共图书馆实物文创产品主要包含美术品、实型工艺品、古籍复制品等产品,兼有资源、技术等文创内涵和生活实用性,如具备美学价值和观赏性的书签、笔记本、笔筒、T恤等。实体空间文创产品指具备文化创意的大型活动场地,如文创空间、创客空间、文化主题馆、主题书店等。虚拟数字文创产品以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为支撑,运用3D、VR/AR设备等以全息影像或虚拟现实的形式形成文创内容,包含虚拟文创形象和虚拟文创空间等,但我国虚拟数字文创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国内外优秀建设成果经验,实现自身的快速优质发展。虚拟数字文创产品是数字技术、互联网与新文创理念相融合的产物,契合我国当前文化发展趋势,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虚拟数字文创产品既可以形成单独服务类型,又可以进行实物文创产品和实体空间文创产品的线上开发,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服务。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具有艺术创意性、文化传播性和跨界融合性三大特征[5]。艺术创意性指文创产品是基于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和科技元素打造的具备观赏性与美学特征的产物,其将文化元素与个体特色进行有机搭配,契合民众的审美心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应在文化繁荣发展的环境下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文化传播工作,文创产品开发就是重要的举措之一。文化传播性是指公共图书馆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拓展自身服务类型,使优秀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展示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随着可利用元素的增多,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不再拘泥于文化和物质的简单融合,打破现有格局、推动跨界融合已成为现阶段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思路。当前,已有部分图书馆采用“公共图书馆+文创+N元素”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出更加优质并契合用户需求的文创产品,在该模式的带动下文创产品跨界融合开发将成为新常态,并引发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流程的重塑[6]。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中心,肩负着培养民众阅读习惯和提升其文化素养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开始关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并将其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阅读材料的场所,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关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7]。这些文创产品以图书馆资源为基础,融合创意设计和数字技术,通过不同的呈现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和文化活动中。文化传播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具有多重价值:首先,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图书馆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重新演绎,有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提升其文化体验和享受度;其次,文创产品的推广和传播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民众的关注和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文化传播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用户体验的拓展和优化上,还对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8]。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开发和推广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和改进开发方式方法,满足民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应有清晰科学的定位,即在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下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充分研究民众现阶段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的特征,让优秀文化以创造性转化和多元化呈现的方式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开发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以传播文化为目标,通过产业分析、用户调研等方式掌握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文创产品的开发趋势,使文创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传播视角下,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是文创产品开发的基础,开发团队要熟悉馆藏资源,将知识相关性强的资源统筹为同一资源主题,建设文创产品开发资源库。对于已经建立的文创体系,要细致研究和思考创意性开发思路,将能够引发民众阅读兴趣、主题讨论和阅读方法的元素加入其中,让文创产品中蕴含更多的文化元素和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同时,公共图书馆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还要善于寻找民众易于接受的切入点,将优秀文化与时代、社会、热点和应用深度融合,使抽象元素具体化、形象化。
技术创新迭代是公共图书馆开发虚拟数字文创产品的强大保障。经过较长时期内信息化建设,我国公共图书馆已具备海量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共享和利用能力,文化服务正在迈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先进技术将继续为优质文创产品开发赋能,助力团队策划创意,使文创产品的类型更加多样,精准契合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形成精品文创品牌。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应注重将纸质化、单一化、静态化的资源转化为数字化、多元化和动态化文化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公共图书馆虚拟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应侧重于以下类型:首先强化数字展览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开发团队应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影音、图像、演示等功能,使传统经典阅读资源以动态化和形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获得创新性转化;其次强化数字体验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借助当前先进的AI、VR/AR、8K超清显示技术等,打造多维、全息、全感的数字体验产品,拓展文化阅读形式,提升馆藏资源文化的影响力;再次强化数字教育类文创产品开发,将青少年教材内容和课外延伸及相关实践资源纳入其中,利用新技术打造全新阅读场景,有效拓展青少年群体的知识面,促进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同时,公共图书馆应为数字化文创产品设置对应的呈现载体,按照服务场景需要开发对应的馆内数字服务客户端和用户移动服务客户端App,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数字文创产品的智能交互功能。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9]。文化与旅游结合也是游客易于或主动接近文化的方式之一,公共图书馆应顺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将文旅文创产品开发作为主要方向之一,基于游客的旅游文化需求和感性消费需求,开发设计对应的旅游文化纪念品、文旅体验空间等,同时可为游客提供景点3D导航,优化用户文旅体验,真正实现通过文旅文创产品开发达到扩大图书馆文化影响力和助力旅游产业振兴的双重目的。品牌化是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图书馆服务品牌形象树立和文创产业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推动文创工作的发展。除了上述举措,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化文创团队,涵盖文创产业的设计、开发和营销人员。专业化团队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通过人才引进、馆员培养和借助外界专业力量的方式实现。二是优化文创产品推广销售渠道,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品牌化发展需要形成开发销售闭环,而当前文创产品热而不销,公共图书馆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症结,从定位、定价、品质等方面寻求优化举措,同时强化各类场景产品的销售推广,使文创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文创产品开发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提升文化影响力的新路径。在文化繁荣发展和用户需求升级的双重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全方位了解文创产品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明确文化传播定位,顺应时代需求,将更多的有益元素有机融入文创产品,实现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读者服务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并在长期的探索性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文创产品的内容与载体,逐步创建文创品牌,形成优秀文化推广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