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平安(武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凌 瑾(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高校红色社团是以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活动主题,特别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注重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类社团。红色社团因其“又红又专”的特色,在发挥育人作用时具有许多其他学生社团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红色社团的蓬勃兴起,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红色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因此,探究高校红色社团建设之路,最大化发挥高校红色社团育人效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政教师值得认真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高校红色社团具有与其他大学生社团共同的特征,即社团成员是根据其兴趣自愿加入的,但更有其特有的特征,即政治性,这就使红色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其他社团无可比拟的优势。
高校红色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学生自愿参加社团的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自我成长而实现的,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者单向灌输或者强制要求等外部力量来实现育人目标的方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红色社团的育人功能可以通过社团成员对周围大学生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来实现,这就能极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红色社团成员来源于学生,比高校思政工作者更了解大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更熟悉大学生最直接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可以灵活采用教育方法,创新活动形式,使社团活动更加贴近于大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加强红色社团思想教育的针对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一个整体推进的历史进程。高校红色社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重要补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优势。一方面红色社团成员政治素养水平较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较浓兴趣,并且社团成员来源于不同学院、不同年级有利于思想传播。另一方面社团实践活动的宣讲内容主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家的大政方针等为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前提[2]。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高校红色社团在进行理论学习、宣讲及各种具体实践中,其实质上都是在对社团成员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价值观的引领。一方面红色社团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宣讲时社团成员可以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使大学生能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另一方面红色社团在开展具体实践活动时社团成员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等都可以进一步得到强化,从而更好在学习生活中付诸行动,使大学生能将核心价值观而外化于行[3]。
红色社团育人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联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深刻影响到红色社团价值的实现。从不同维度来看,红色社团成员、社团实践及学校主管部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其中好的因素能促进红色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强化,而坏的因素则会削弱红色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影响其积极持续发展。
社团成员对红色社团性质功能及自身定位的认识、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等这些基本素养及其成员结构是影响育人效果的关键因素。
1.社团成员的基本素养
首先,社团成员必须要对社团的宗旨、活动目标及任务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方可在社团的活动过程中按照一定要求真正做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其次,社团成员对自身在社团中的角色身份定位认识也至关重要,只有摆正好各自的位置才能更好融到社团集体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社团的工作任务。再次,红色社团的活动内容及其政治性特征决定了其对成员的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需要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这需要成员具备一定的学习定力,如果社团成员理论水平低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在社团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功能就难以实现。
2.红色社团成员结构
社团成员在学校各年级各专业中的覆盖面及成员的相对稳定性对其育人功能实现是有利的,然而红色社团成员的流动性又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由于社团成员的成长、升学、兴趣转移、职业规划等原因,每学年开学一段时间就会有部分社团成员退出,社团成员的这种流动性和频繁更换,一方面导致社团成员中难以产生强有力的组织干部,另一方面导致有些社团活动的计划被打乱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红色社团育人的持续性。
实践育人是红色社团育人的重要一环,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内容、质量是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效果的重要因素。
1.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红色社团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其效果与教育受众覆盖面的大小、活动内容系统性的强弱直接相关。目前这两方面都存在的一定问题。首先,红色社团主题活动对象主要是社团成员所能影响的班级同学,如果某个专业班级没有同学是社团成员就很难成为红色社团活动对象,主题活动覆盖面自然就不广。其次,从红色社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安排来看,一般是在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举行后,红色社团才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而每次的主题教育活动虽然与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有一定的相关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体系,因此主题教育活动没有形成常态化系统化。
2.理论学习与研究
理论学习与研究是高校红色社团实践活动的又一重要形式,其关系到社团成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及朋辈功能的发挥。目前红色社团成员在理论学习和研究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加入红色社团的学生虽然是各自兴趣爱好的选择,但社团一旦开展理论学习时,他们有的也不免浮于表面,敷衍塞责,导致理论学习成效不高。第二,社团成员由于存在学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以致在开展理论研究方面精力不够。第三,红色社团负责人在组织社团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时没有系统性规划,学到哪里是哪里,影响到整体效果。
学校各级部门对红色社团的育人功能是否重视、是否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支持也是直接影响着红色社团育人功能发挥重要因素。
1.学校对红色社团育人功能的认识
一方面是能否正确认识到红色社团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现实条件来看,部分高校并没有从学校层面将红色社团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平台,更没有认识到红色社团成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力量,这自然导致红色社团育人影响力不足,影响了其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是能否全面认识红色社团具备的育人功能。从现实条件来看,部分高校只是认为红色社团与高校一般社团一样,具有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和实践活动育人的功能,认识不到红色社团特有的政治性这一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优势,使得红色社团所应具备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4]。
2.学校对红色社团的物资保障
是否有活动场地和活动资金的资助是红色社团开展育人活动的必要条件。但由于一些学校对红色社团育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红色社团少有资金投入,更没有指定固定的工作活动场地。没有资金,社团成员只能到校内外寻求赞助;没有固定的工作活动场地,很多红色社团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联系场地等工作中。因此,社团成员开展各种活动首先想到的不是质量,更多考虑的是经费场地等物质保障,这样直接影响了红色社团活动的效果,进而制约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
3.学校对红色社团师资力量的投入
红色社团突出的政治性特征决定其发展对指导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的政治素养,以帮助社团把握和指引方向,另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能力,能真实发挥指导作用。目前部分高校红色社团的指导教师大多是辅导员兼任,有着各种不同的专业背景,由于他们对红色社团了解不深以及缺乏相关培训,导致指导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另外,由于学校对指导教师没有工作量的认定,导致指导教师的指导参与度不高,甚至只有一个挂名,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5]。
红色社团能否真正达到育人目的直接受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社团内部的建设管理制约,加强社团内部建设管理是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首要路径。
1.狠抓红色社团成员理论水平
组织红色社团成员开展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是大学生红色社团深化理论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红色社团做好理论宣传的前提。首先,社团成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可以通过多渠道,如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拓展网络理论学习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等等来拓宽理论学习交流。其次,不断强化社团成员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抓好社团成员理论研究基本素养的锻炼,对社团成员的理论研究提出一定的要求。另外,还要注重选拔理论素养过硬、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担任负责人,确保社团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能维持社团良性运行。
2.规范红色社团内部管理
红色社团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通过完善社团内部组织管理能进一步强化红色社团其成员的引领、规范作用,使社团成员在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首先,红色社团要进一步规范实施会员参与制度,严把“入口关”,对成员的政治素养、综合能力要有所考察,同时为了扩大影响可以对各院系有名额规定等。其次,对社团成员要有能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每个成员对自己的角色责任要有清醒的认识,分工合作要明确,并不断提高社团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再次,红色社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功能评价制度,要对活动的主题内容、组织方式、达到的目标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学生社团育人效能高低与社团活动的质量密切相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充满积极健康正能量的社团活动是实现学生社团育人效果的重要保证。要更好发挥红色社团的育人功能,优化社团的实践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就尤为重要。
1.构建红色社团实践活动体系
构建红色社团的实践活动体系就是要将实践活动按照内容、层次、形式等进行比较精准谋划,形成系统完备的活动方案,这是红色社团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础。为了形成系统的活动方案,各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社团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高校院系的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所在地域的人文资源环境等具体情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育人体系。
2.打造红色社团特色品牌实践活动
特色品牌的实践活动对红色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品牌实践活动可以提高社团成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此,社团成员要有意识并进行调查研究,要善于学习以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善于总结以往活动经验教训养成创新思维意识,要加强校际的交流合作开阔眼界。
3.建设红色社团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红色社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载体,是社团成员践行理论的重要平台,是红色社团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保证,是红色社团培育成员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加强力度建设红色社团社会实践基地是优化大学生红色社团的实践活动内在的要求,也是开展红色社团活动的保障和土壤。
大学生红色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群体,需要高校通过有效的社团管理指导来促进其健康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夯实顶层设计。
1.注重加强党对红色社团的领导
高校红色社团的政治性必然要求坚持党对红色社团建设的全面领导。注重加强党对红色社团的领导体现在政治方向的引导,实践活动的领导以及对社团内部的负责人的要求。首先,高校党委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开展特定教育等形式对大学生红色社团进行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引领,确保大学生红色社团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开展。其次,高校团委可以根据各校具体实际和全校学生社团状况制定管理措施,主要为红色社团提供资金、场地等服务,确保大学生红色社团的实践活动能正常开展[6]。最后,高校可以在红色社团内部建立支部,让红色社团党员成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团负责人可以联络不同高校红色社进行交流,确保大学生红色社团的实践活动能创新性开展。
2.注重加强红色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校红色社团育人功能发挥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指导教师是红色社团育人指引方向的关键所在。注重加强红色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高校可以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标准选配指导教师,为红色社团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做好前提保障。其次,高校要做好指导教师全面系统培训工作,让指导教师能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努力的方向,明白红色社团的育人功能,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高校要对指导教师有一定的激励机制,确保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让指导教师能用心用情去投入指导红色社团的组织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