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农炎
闽侯县总医院麻醉科,福建福州 350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临床常见术式[1]。赵广平等[2]报告称,术中合理的麻醉方式可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应激反应,利于疾病预后。但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象多为老年患者,受年龄、机体功能、基础疾病影响,手术耐受性差,所以对手术麻醉方式和质量要求较高。张博等[3]报告称,不同麻醉方式,其麻醉效果、麻醉优缺点均有明显差异。现临床应用手术治疗的麻醉方式有多种,如外周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隙麻醉等,但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目前暂无定论,且此方面各学者所持观点也有差异。连续硬膜外麻醉历史悠久、安全性高,但椎管内穿刺困难、起效速度慢[4];插喉罩全身麻醉可保护喉腔、呼吸道,应激小,可避免分泌物进入喉腔,保持呼吸功能正常;插管全身麻醉适用范围广,可保持呼吸道通畅,但诱导插管应激大,存在不良反应[5-6]。现本文共纳入2021 年3 月—2022 年12 月闽侯县总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0 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麻醉科收治的90 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麻醉方式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椎管组)、喉罩全身麻醉组(喉罩组)、插管全身麻醉组(插管组),各30例。椎管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1.36~28.74 kg/m2,平均(24.65±1.32)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摔倒10 例,重物砸伤6 例;年龄60~73 岁,平均(68.54±1.65)岁;右侧13 例,左侧17 例;女性14 例,男性16 例。喉罩组:BMI 为21.54~28.84kg/m2,平均(24.78±1.38)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3 例,摔倒11 例,重物砸伤6 例;年龄61~74 岁,平均(68.49±1.58)岁;右侧14 例,左侧16 例;女性13 例,男性17例。插管组:BMI 为21.58~28.81 kg/m2,平均(24.75±1.36)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 例,摔倒10例,重物砸伤6 例;年龄60~75 岁,平均(68.52±1.56)岁;右侧15例,左侧15例;女性14例,男性16例。3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和家属均知情签字同意。
纳入标准:①经CT、X 线片等影像学和体征等综合确诊,满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指正;②有清晰、正常意识和理解能力;③病历完整。
排除标准:①伴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关节附近软组织感染等病变者;②伴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③伴脊柱结核、脊柱畸形、脊柱创伤、严重腰背痛等病变者;④对此次所用药物过敏、禁忌者;⑤手术切口位置有急性感染或炎症症状者;⑥中途转院者。
各患者入室后,常规准备麻醉,开放静脉,静泵0.1~1 μg/(kg·h)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10085;规格:2 mL∶0.2 mg(以右美托咪定计)],并监测体征。
插管组:平卧,麻醉诱导:静注1~2 mg 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0027;规格:1 mL∶5 mg)、0.15 mg/kg 苯磺顺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868;规格:10 mg)、0.3~0.5 μg/kg 枸橼酸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舒芬太尼1 mL∶50μg)、1~1.5 mg/kg 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30114;规格:50 mL:0.5 g)。成功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维持麻醉期间吸入七氟烷(国药准字H20080681;规格:250 mL),并根据术中状况确定是否需追加其他麻醉药。
喉罩组:平卧,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注射液1~2 mg、苯磺顺阿曲库铵0.15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0.2~0.3 μg/kg、丙泊酚1~1.5 mg/kg,成功诱导后则置入喉罩,吸入七氟烷,并根据术中状况确定是否需追加其它麻醉药。
椎管组:患者侧卧,弓背屈膝,在椎管L2~L3 间隙做穿刺,成功穿刺后注入3 mL 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34020932;规格:5 mL∶0.1 g)。给药后5 min,患者无不适,继续追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1%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381;规格:10 mL∶75 mg)混合液5 mL,并按照手术要求把麻醉平面控制在合理范围中。
①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质量:记录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操作时间。
②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其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 时(t1)、麻醉后15 min(t2)、麻醉后30 min(t3)、术毕时(t4)体征指标,即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pO2)。
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躁动、主诉不适、恶心呕吐发生例数。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椎管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短于喉罩组、插管组;插管组麻醉操作时间短于喉罩组、椎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麻醉方式的麻醉质量比较[(),min]
表1 3 组患者麻醉方式的麻醉质量比较[(),min]
?
3 组患者t0、t1、t2、t3、t4 时SBP、SP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2 3 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喉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低于插管组的40.00%、椎管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近年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自身免疫力逐步降低,且多合并其他系统性病变,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的麻醉耐受性较差,进而无法确保手术顺利进行[7]。因此,合理选择麻醉方式,确保麻醉质量和手术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目前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顺利进行的麻醉方式有连续硬膜外麻醉、喉罩全身麻醉、插管全身麻醉等。大部分学者均认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为理想[8-9]。原因为经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小,药物不会蓄积在体内,能充分利用人体的循环和新陈代谢,及时把麻醉药物排至体外,可缓解药物对人体带来的损害。但因人体生理机制较为复杂,且医学治疗具有循证性,因此在实际分析中,需经多角度探究麻醉方式,综合判定麻醉方式获得的疗效。余云兰等[10]经分析120 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后得知,神经阻滞组在恢复速度、出血量上具有优势,而插管组在麻醉操作时间上更理想,神经阻滞组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率(22.50% vs 37.50% vs 52.50%)更低(P<0.05),提示喉罩麻醉能同时兼顾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质量要求。本研究也显示,椎管组定向力恢复时间(11.82±2.32)min、睁眼时间(11.25±3.11)min短于喉罩组、插管组,插管组麻醉操作时间(17.06±1.52)min 短于喉罩组、椎管组(P<0.05),提示椎管组在麻醉恢复方面效果理想,而插管组麻醉操作方式更为简单,喉罩组麻醉质量处于椎管组、插管组两者之间,同时兼顾了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性,与余云兰等[10]报告结果基本相似。同时,本研究还显示,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喉罩组无不良反应,可能是因为喉罩麻醉应激小,药物用量少,患者较容易耐受。同时喉罩全身麻醉可避免咽喉部分泌物流入喉腔中,降低其呼吸道梗阻的机率[11]。喉罩中央直接连通喉腔呼吸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相比于气管插管,不会损伤到气管黏膜,且可降低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用于全麻中,具有优越性[12]。但也可能与纳入样本量小有关。同时,椎管内麻醉不良反应多的原因可能为:①老年人腰椎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增加了操作难度,硬膜外置管不顺利,麻醉效果不理想,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需复合静脉麻醉药或更换其他麻醉方式[13-14];②骨科手术本身的特殊性,患者需要摆放特殊体位,硬膜外麻醉药物在椎管内扩散不良,麻醉效果也欠佳;③患者术中保持清醒,其心理压力较大[15]。
综上所述,相比于硬膜外麻醉、插管全身麻醉,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质量、安全性均更理想,有应用价值。随着麻醉医学发展,多种麻醉方式均可为手术实施提供条件和基础,但手术中仍需按照患者实际状况确定麻醉方式,重视提升各医护人员自身技能水平,真正达到个体化麻醉,此也为目前临床麻醉学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