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艳华,郭剑雄,沈 力,刘鹏程,李康裕,刘 晓*
(1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广东广州 510316;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3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4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07)
放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国滞胀的风险、地缘冲突的硝烟、气候变化的危害、大国金融政策的负面外溢等,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成为众多国家共同的心声。任何国家都需要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经济。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及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走出去”战略正是我国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糖业受到国内食糖生产成本高企和国外进口糖价格低廉的双重挤压,正处于整合和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保障我国食糖供给安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走出去”有望成为我国糖业发展的新出路,也是推动我国糖业发展的新契机[1]。广西和云南早在糖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糖业“走出去”作为推动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支持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开放的合作高地、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辐射中心。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纷纷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为制糖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优越的外部环境。制糖企业要深刻认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在“走出去”中发展壮大,有效地提升我国糖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
“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3]。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走出去”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基石。
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强化大宗商品储备调节,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努力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食糖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以提升国产糖供给安全保障能力为目的,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立足国内生产、适当进口补充的供给结构,保障食糖自给率;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展食糖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食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食糖产业长期以来为主产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边疆稳定和国内食糖供给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4]。我国1960 年正式将白糖与粮、棉、油列为同等重要的战备物资之一。2015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发布《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将主产区蔗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保障食糖供给安全,稳定市场物价,商业部早在1991 年7月15 日颁布了《国家储备糖管理试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于2020 年12 月31 日重新颁布了《中央储备糖管理办法》。此外,广西、云南等食糖主产区,也出台地方性的食糖储备政策。出于保护广大蔗农及糖厂的利益,我国对食糖的进口一向实行严格的管控,这也是国内糖价往往高于国际糖价的原因之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各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为一种潮流,中国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
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委员会统计,中国企业连续十几年遭受“反倾销调查”“反倾销措施”位列全球第一。应对反倾销,除了借助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外,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到海外设立企业,绕开贸易壁垒,将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变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这不但有利于缓解我国与他国的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欠发达或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既输出了技术,占领了市场,又获得了收益。此外,通过与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合资或合营企业,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国际市场行情,优化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
目前市场饱和、生产过剩和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中国企业有必要通过国际化经营向境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中国糖业“走出去”,不仅可整合全球糖业资源、拓宽海外市场;还可拓展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及影响力。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从国外输入国内匮乏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对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推动制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对于我国糖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类型制糖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通用规则,熟悉国际化运作,为我国糖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并促进我国糖业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实施中国糖业“走出去”,是实现我国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转移国内制糖企业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是布局全球战略糖业资源,分享世界糖业市场的重要手段;是利用国家外汇盈余、扩大市场空间、减少贸易摩擦的有效形式;是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提升中国糖业地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中国糖业“走出去”有利于制定新规则,提高话语权和定价权,加快催生和培育中国的大型跨国糖企,最终提升中国糖业的国际竞争力。
受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食糖消费稳步增长趋势将长期持续。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OECD-FAO)预测,到2024/25 年制糖期,我国食糖消费量将增长近20%达1864 万t,食糖产量将增长近30%达1329 万t,供需缺口压力长期存在,对食糖进口存在刚性需求。2021/22 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 956 万t,2022/23 年制糖期我国食糖产量持续下滑至933 万t,同比下降2.4%,食糖需求量每年约1450 万~1500 万t,供需缺口超500 万t,亟需通过国储、进口等形式进行补充。
我国制糖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高于食糖现货价格,出现严重的产销价格倒挂现象,而中小糖厂众多,实力不济,又加剧了普遍亏损严重的格局。为了保护蔗农,部分地区出台了甘蔗收购的保护价,原料价格保持在相对高位,导致一段时期低价白糖大量通过走私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制糖企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目前我国糖料收购价是泰国、欧盟、澳大利亚的2 倍多,糖料成本占食糖生产成本的70%左右,拉开了国内制糖企业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我国糖业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如原料蔗种植条件相对较差,主产区土壤贫瘠,极端天气频发;原料品种单一,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病虫害频发,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收割成本持续走高;制糖工艺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糖企业工艺升级改造意识欠缺,总体实力不强;对糖业支持保护力度不足,产业损害贸易救济水平有限,糖业市场(价格)调控能力有待提高等[5]。
国际糖市对我国糖业市场影响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由于我国食糖生产成本不断高涨,进口食糖价格优势明显,我国食糖进口量大幅增加,糖浆等高含糖商品进口激增。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0 年我国食糖进口已创历史峰值(527 万t),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三分之一。2020 年我国累计进口糖浆108 万t,同比增长5.5 倍,折糖约等于70万t。巴西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糖进口来源国,占食糖进口量的60%以上,巴西食糖生产政策、种植情况的变动将对我国食糖安全供给产生重要影响,贸易风险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中国糖业发展已到了“国内保供给、国际重竞争”的关键时期。糖业“走出去”谋求发展已成为振兴主产区糖业、推动制糖企业战略重组、提升我国糖业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中国海外食糖产能储备、利用中国控股的外糖企业逐步控制其他区域食糖市场的重要方式。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开始援建越南、朝鲜、缅甸等周边国家的糖厂。广东省援建越南北方永富省的河南糖厂是我国糖业第一个对外援助项目,于1958 年筹建,1959 年1 月试产移交。成立于1958年的广东省糖业援外工作部门——广东省轻工业厅援外办公室,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对外援建的糖厂项目。到了70 年代,我国对外援建迎来高峰期,援建糖厂项目频繁,援建国家也从亚洲扩大到非洲、美洲等国家。90 年代后,随着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走向平缓,国内市场经济开始放开自由,糖业援外工作逐渐减少。
21 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非洲、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双边合作加强,又合作兴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糖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糖业援外内容和重点也随之转移,从经济援助、援建糖厂、援建农场、技术指导转变为科技交流合作,技术培训是重点之一。如分别于2003、2004 和2006 年举办的国际甘蔗栽培技术培训班,这是受国家商务部委托,由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主办,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和中轻对外广东公司共同承办,来自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24 个国家54名学员参加培训[6]。国际甘蔗栽培培训班的圆满完成,再筑广东糖业援外的新篇章,不仅进一步加强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密切多边关系,而且巩固并增进双方的友谊,促进共同繁荣。
糖业援外工作遵循周恩来总理制定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以广东省糖业先进的生产、科研、设计、制造、教学体系为坚强后盾,先后从轻工业部广州设计院、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州轻工业机械厂等单位以及广东珠三角大型糖厂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为国家先后派遣了17 个援建项目的专家组1300 人次到越南、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马里、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几内亚、多哥、扎伊尔、马达加斯加等亚非国家援建甘蔗糖厂(见表1),负责糖厂厂址选择、勘察设计、设备材料供应、厂房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管理和技术培训,圆满地完成了援外任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称赞和好评[6]。
表1 广东省援建糖厂工程项目
从广义角度讲,企业走出去可分为:①企业的产品走出去——外贸出口;②企业的技术走出去——技术出口;③企业的资金走出去——对外投资;④企业的人员走出去——劳务输出、工程承包[7]。当前,我国已从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重的阶段,从单向转为双向的对外开放。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响应中央政府倡导的“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市场设立公司或区域总部。中粮集团和光明食品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已走出了坚实的步伐。
3.2.1 中粮集团
中粮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粮糖业)是中粮集团控股国内A 股上市公司。食糖产业是主营业务,也是中粮集团的核心主业之一。中粮糖业是国内最大的食糖生产和贸易企业,拥有从国内外制糖、进口贸易、港口炼糖、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运营13 家制糖企业,22 个食糖仓储库(分布在重要交通枢纽和主要食糖消费市场),遍布于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优势原料主产区,年产食糖 70 万t,食糖销量超450 万t/年,占全国消费总量的30%。在炼糖领域,是我国食糖进口的主渠道,已形成超过200 万t/年炼糖产能,稳居国内行业首位,河北唐山曹妃甸的炼糖厂为50 万t/年,辽宁营口的炼糖厂为100 万t/年,漳州糖业建成投产后,炼糖可增加35 万t/年。
中粮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农业“走出去”号召,2011 年收购了荷兰农产品贸易集团尼德拉(Nidera)和香港来宝集团旗下的来宝农业。2011 年7 月19日中粮集团在同其他两大全球知名粮商邦吉和路易达孚的竞争中胜出,最终耗资1.3 亿澳元(合计人民币 8.9 亿元) 成功收购澳大利亚塔利糖业 (Tully Sugar,年产原糖30 万t)全部股份,并于2013 年将塔利糖业注入旗下中粮屯河(2017 年更名为中粮屯河糖业)。这是中粮集团“走出去”战略下第一笔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交易,塔利糖业是中粮集团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外运营资产,不仅是中粮集团食糖产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充分利用海外优势资源保障供应国内市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布局和海外桥头堡,对于保障我国未来食糖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收购对于澳大利亚制糖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塔利糖业股东、种植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是一次多赢的交易,也将推进中粮集团“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粮集团旨在拓展农业的全球产业链,努力增强其在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的地位与话语权。
中粮集团入主之后, 在2011~2019 期间的9年,塔利糖业的产能实现了显著提升,原糖产量也上升到历史最好水平:压榨量和原糖产量分别从116万t、13.2 万t 提高到超过250 万t、36 万t,翻了一番还多;压榨效率从705 t/h 提升到最高可达780 t/h,提升超过10%;其他如提糖效率、开工率、回收率、停机时间等运营生产关键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3.2.2 光明食品集团
光明食品集团成立于2006 年8 月,由原上海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而成。光明食品集团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着糖业等核心主业,在全国、在海外实施糖业战略布局。从2008 年开始,“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围绕核心业务并购,坚持资源型、网络型的并购方向,遵循“符合战略、有协同效应、价格合理、风险可控”的并购原则等思路[8]。
2009 年8 月,光明食品集团投资8.28 亿元收购了云南英茂糖业60%的股权,由此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产销一体化糖业集团。2014 年12 月光明食品集团通过麾下上海糖酒公司一举控股了柳州凤山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后,已拥有东方先导糖业、云南英茂糖业、广西凤糖集团等三大糖业平台,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糖业龙头地位。在云南、广西、海南等产区拥有食糖生产基地,所控制的甘蔗面积近20 万hm2,食糖产量超150 万t/年,食糖销售规模已超300 万t/年。光明食品集团主攻原料糖,定位为“生产商的供应商”。在2022 年销售的220 万t 糖中,小包装糖只有5 万t,97.73%的糖都供应给食品生产企业。
光明食品集团自2008 年开始启动海外并购战略。2010 年4 月作为上海国企“走出去”的一次尝试,光明食品集团提出以约合14 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西斯尔公司(CSR 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以制糖和建筑等为主业,是澳大利亚第一大糖业公司,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占据近半的市场份额)旗下的制糖和可再生能源公司,但在最后一刻输给了新加坡的丰益国际。2010 年9 月,光明食品集团与英国联合饼干公司(United Biscuits)进入排他性谈判,收购价格约为31.6 亿美元,但其后主动退出并购。随后,在收购美国维生素零售商健安喜(GNC)、法国酸奶生产商优诺(Yoplait)等海外并购案中也是屡战屡败。
2010 年11 月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Synlait Milk)51%股份,并成功在新西兰上市。2011 年9 月光明食品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品牌企业玛纳森食品公司(Manassen Foods)75%股份,收购金额约合5.6亿美元,成为当年中国食品界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案,玛纳森食品公司的并购,使得光明食品集团在澳洲、欧洲、北美的通路终端达到1 万多家,与其在国内拥有的10 万多个通路终端形成互补,扩大了光明食品集团“走出去”的影响力,树立了中国国有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2012 年5 月光明食品集团在英国伦敦与英国第二大谷物生产商维他麦公司(Weetabix) 签约,以12 亿英镑的价格收购其60%股份,成为中国食品界最大宗的海外并购。光明食品集团屡次实施海外并购,通过收购知名国际品牌、开发先进技术、确立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在食品行业建立起国际领先的地位。
未来糖业仍将是光明食品集团重点并购目标项目之一,而按照糖业国际化战略,下阶段重点会转向海外的收购计划,有望在全球糖业布局上实现新突破。对推动中国糖业模式转型,促进中国糖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引领糖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对整合和带动国内制糖企业共同发展具有羊群效应[9]。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多变急变,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涌动,全球投资贸易格局、科技创新格局等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将给我国食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国糖业仍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长期发展趋势向好,尤其是国内食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国家糖业政策导向逐步清晰,将为糖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从实践角度来看,糖业“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主产区糖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当前国家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正是糖业“走出去”大有可为之机。
4.1.1 经济全球化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糖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技术革命为海外并购提供了动力支持,也提高了可操作性。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制糖企业带来压力和挑战。首先是进入外部环境剧变的风险期,制糖企业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增大;其次面临规则调整的压力加大和风险加大,我国在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消减补贴等诸多方面面临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标准压力,大幅收缩进行政策性补贴的空间范围,影响我国食糖产业的稳定发展。为了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便利,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海外并购是我国制糖企业国际化历程的必然选择[10]。
4.1.2 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相当部分跨国并购并不是纯粹的企业行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鼓励政策来引导企业跨国并购,并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协调、监督、管理和扶持,使其能顺利、平稳、持续地发展。如出台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产业发展顺序做出规定,为企业提供指导性方向;金融政策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信贷和利率优惠,使企业的资金运转顺畅;税收政策可提供税率优惠,采用多层次差异性税收政策,避免重复征税,鼓励企业用投资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财政政策给予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在并购时的资金负担[11]。我国的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甘蔗种植面积的稳定造成较大的压力。由于支持保护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蔗农收益保护制度,制糖企业唯有提高甘蔗收购价以维持甘蔗种植面积,从而进一步推高制糖成本,形成恶性循环。国家支持糖业“走出去”,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质、降本、增效。
4.1.3 规避贸易壁垒
我国成为各国倾销调查的重要对象。为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寻求更多的国际市场空间。由于受多种糖源及替代品的冲击国内食糖市场秩序,糖浆、含糖预混粉等替代品进口扰乱;玉米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规模已达到500 万t 左右;高倍化学合成甜味剂替代规模逐年增加;其他天然甜味剂代糖消费趋势兴起;我国食糖保供稳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此,部分制糖企业开始实施海外并购,使原来的出口商品实现本土化生产和销售。
4.1.4 获得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由于资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甘蔗生产和制糖技术力量薄弱一直是我国糖业发展的瓶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制糖企业之间的竞争重点由生产领域逐渐转移到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由原来的降低成本为主,转变为技术创新上的竞争;部分制糖企业在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方面进行勇敢的尝试。
4.1.5 获取自然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而未来的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支撑,因而,需要布局海外资源获取自然资源。近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很大一部分源于对海外稀缺资源的收购,这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延伸与体现。我国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少,甘蔗种植成本高,甘蔗机收率不足5%,而巴西、泰国机收率接近100%。由于地租、人力、农资成本连年增长,进一步推高甘蔗、甜菜种植成本,影响农民种植意愿。加上企业连续多年亏损,糖料款支付压力增大,吨糖生产成本较高,制糖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全国工业企业78%的平均水平,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广西、云南2 个主产区产能利用率不足60%,沿海原糖加工产能利用率不足40%[3]。因此,很有必要“走出去”,开拓糖料作物生产基地。
到海外投资设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将海外投资置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缺乏海外投资的中长期计划[12]。由此,导致企业对外投资动机不明,随意性较强。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走出去”,其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此外,属地化经营水平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没有符合实际适应并购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商业模式。中国制糖企业应清醒和深刻地认识到“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正确看待海外并购,不盲目投资,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2.1 海外并购存在的共有风险
在全球跨国投资风起云涌、形式多样和中国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审批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缺乏政府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如包括人事、薪酬、审批手续、外汇管理等立法比较滞后和体制上的制约。当前中国海外投资管理政策基本上是针对投资的审批,投资促进政策以新建企业为主,尚无有效的法律依据进行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而对海外上市、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投资方式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此外,投资后期的管理和监管没有形成气候,造成“只生不管”的尴尬局面,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13-16]。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面临的共有风险(见表2)。
表2 海外并购存在的共有风险
4.2.2 中国糖业“走出去”存在的特有风险
总体来看,中国糖业 “走出去”较晚,“走出去”企业数量及规模水平有限,经营机制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境外投资处于初级阶段,以甘蔗种植为主。除中粮、光明等大型企业外,“走出去”制糖企业主要在境外从事甘蔗种植、初加工或建设糖厂等投资活动,产业链建设不完整;同时,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国家的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企业投资成本较高。
(2)东道国社会环境不稳定给投资造成潜在风险。东南亚、非洲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定等不利因素给制糖企业境外投资带来困扰。例如,2014 年受西非埃博拉病毒及当地社会动荡的影响,导致四川非亚实业有限公司在木伦达瓦和马格巴斯糖联企业停产,糖厂无法正常运营,投资风险加大。
(3)境外糖业投资面临“两难”问题,即产品回运难和农资出境难。中国食糖进口配额总量为194.5万t,远低于食糖进口需求,2017 年5 月起,中国对进口食糖采取关税保护措施,进一步提高食糖进口关税,制糖企业境外生产食糖回运成本高企,面临产品回运难的问题。东南亚等国家农资条件落后,对中国化肥依赖度高,但是目前中国化肥出口需缴纳出口关税,增加了制糖企业境外生产成本,不利于制糖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进一步促进与世界的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更好地推动各方共同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多样,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 11 种模式[17-19](见表3)。
表3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11 种模式
以上模式可看出,中国企业想在中国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最终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占领海外市场,创建全球化公司,从原材料的供应,零部件的采购,到产品的研发、营销、管理、人才等都要符合国际竞争的要求。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吸纳海外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也在世界市场上改写“中国制造”的概念。
从现实来看,21 世纪初,中国企业选择出口作为主要跨国经营方式,随着企业实力和规模的壮大及国际经营能力的提高,再转换到国外生产的方式。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贸易式、契约式、投资式,这3 种模式各有利弊(见表4)。实际上,企业进入市场的方式并非是单一的,可能会几种方式同时并用。企业应对目标国家市场的投资环境、文化差异、产品项目及国内有关情况和自身条件等做出审慎的评估和筛选,并对可行的进入模式进行利润收益、风险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而最后确定。一般来说,企业实力雄厚,而目标市场国家对进口设置了较高障碍,但对企业产品的现实和潜在购买力和需求很大,可考虑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否则应采取出口或对外合作的方式。企业国际经营战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国际经营战略。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品牌、技术体系、信息网络、组织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等;其次,要制定国际化战略及其实施步骤,包括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制定的中长期目标和行动方针。
表4 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3 种模式
中国糖业“走出去”要统筹立足国内糖业发展需求,推动食糖产业振兴、蔗农生活富裕,推进产业布局与市场布局。在选择国际化战略和确定国际化经营模式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制糖企业自身的特点、条件实力、经营目标、技术水平及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走出去”途径。从进入模式来看,中国糖业“走出去”的路径和模式主要如下:
5.3.1 资源开发合作模式——提升食糖保障能力
根据《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分析报告》显示,从区域布局来看,中国糖业“走出去”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并逐步向澳大利亚、南美洲等主要食糖出口国和地区延伸。早期制糖企业“走出去”主要是在缅甸、老挝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并逐步建立糖厂,为后期深化糖业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制糖企业境外糖业开发合作已遍及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多哥、贝宁等非洲国家[20],为满足国内食糖市场长期稳定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5.3.2 战略投资合作模式——提升科技创新力度
推动国内制糖企业“走出去”,有效地开展投资并购。与世界糖业发达国家进行战略投资合作,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培育中国本土跨国糖企,逐步加强国内调控力和国际话语权。
以湛江市华大贸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走出去”企业以食糖贸易起步发展,逐步向上游制糖产业拓展投资,“走出去”发展现代制糖产业园。以四川非亚实业有限公司、湖北联丰海外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走出去”企业,初期承担中国对非洲援助项目,在熟悉援助国的国情和生产条件之后,从事甘蔗原料种植、加工与销售,产品除满足当地食糖需求外,直接出口到欧洲,出口免税且常年需求旺盛。以广西建工集团为代表的工程建设类企业,依托其在世界制糖企业设备安装标准制定及设备配套等领域的先进经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泰国、埃塞俄比亚、几内亚等国家承包建设现代化糖厂,开拓境外糖业市场。以中粮集团、光明食品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基于公司全产业链建设需求,近几年加快在澳大利亚、巴西、泰国等世界主产糖区布局糖业资源,同时加强国内糖业资源整合,对国内外糖业资源的掌控能力逐步提升。
(1)明确重点区域布局,加强组织机构保障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布局,编制中国糖业“走出去”国际投资合作规划,进一步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国别糖业合作的目标、定位、方式和布局,分析重点国别的食糖生产、流通、贸易、外商投资政策,引导制糖企业积极参与世界糖业分工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糖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为制糖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法律、会计、税务、投资、咨询、风险评估和认证等专业服务,提供外交支持和领事保护,以及监管在利益驱动下“走出去”制糖企业的不良行为,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形象。
推动广西、云南等省区深化与东南亚、非洲地区的糖业合作,满足国内需要并面向其他国家市场出口[21]。主要是:①探索设立与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蔗糖产业合作基金,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示范项目、农业科技引进和人才交流项目给予资金支持;②将糖业合作纳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等政府间多双边合作机制,鼓励制糖企业积极申请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多边糖业交流与合作,降低糖业“走出去”风险;③在广西建设具有中国-东盟特色的涉糖商品专业市场和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完善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基础物流设施,吸引东盟国家投资合作合营。
(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保护制度
建立完善有效的制糖企业支持保护政策,探索建立目标价格补贴机制。通过奖励、无偿补助、贷款贴息、资金注入、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糖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从国内角度讲,要制定产业指导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等,提供融资或资金支持,减少和排除境外贸易投资壁垒,加强风险预警。从国际角度讲,需与国外政府商签多边和双边协定(自贸区、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促进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的有效衔接,注重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22-24]。如光明食品集团通过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其境外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俱乐部融资)和发行美元债等方式筹集资金,降低了成本和贷款利率2%~3%。
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政策。借鉴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的促进与管理经验,在加强对海外投资保护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国内金融服务价格政策体系的建设和监管功能,为制糖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担保及保险等更多的金融服务。如将商业银行纳入政府对海外投资、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及对外工程承包项目的商业贷款的审批管理过程[25]。
面对相对扭曲的国际食糖市场,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高效运用国家储备手段,加强对国内糖业扶持的同时,鼓励制糖企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主要是:①建立完善糖料蔗境外替代种植农资出境管理规定,对涉糖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准予享受投资退税、国内农业优惠政策、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费用减免;②建立完善糖业合作项目贷款贴息政策,对于国内紧缺食糖产品的回运、糖业生产资料出境等特殊环节给予适度补贴或开通“绿色通道”;③支持大型制糖企业搭建境外投资平台,加强与糖业“走出去”重点合作国家在税收、贸易、投资领域的政策协调,带动国内制糖企业抱团“走出去”。
(3)建立“走出去”糖料供应联盟和糖业产业园
探索建立东南亚及非洲糖料供应联盟。与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接壤国家建立联盟,签订糖料供应协议。利用毗邻的区位优势,以及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开展原料生产和初加工合作,确保国内稳定的糖料供应保障。
鼓励推动广西、云南等省区制糖企业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境外国家建立糖业产业园,输出资金和技术,大力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糖料作物,并逐步延伸境外糖业投资链条。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政策优势,将糖料或半成品回运到国内进行食糖精深加工,或在境外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产品,由满足国内需要转为内销,或者向第三方市场出口。
(4)建立“走出去”糖业技术联盟
建立“走出去”糖业技术联盟,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的制糖成本居高不下,糖料作物种植成本占食糖价格总成本的60%~70%,提高中国糖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原料生产入手。
通过“走出去”,推动与巴西、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技术先进的产糖国在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种植技术,以及食糖精炼、制糖机械设备等制糖加工技术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糖业分工,降低国内甘蔗生产成本,提升中国糖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如与泰国制糖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联合培育糖料新品种,并在国内进行田间试验和推广,提升国内糖料作物单产水平,以促进蔗农增收。
通过“走出去”,搭建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以便掌握世界食糖主产区和国家的发展动态、市场信息,以及重点国别糖业发展和投资贸易政策;学习有效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防范生产风险;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制糖工艺、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制糖循环综合利用,在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对标国际的先进制糖企业,提高制糖企业“走出去”的技术水平和实力,为中国制糖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技术支持[26-27]。
(5)跨国并购 建立境外食糖产业链
鼓励制糖企业立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糖企为发展目标,支持制糖企业面向世界主产糖国开展跨国投资并购,在世界主产糖区积极布局糖业资源,培育跨国大型糖企,扩大海外食糖产能储备,提升中国糖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通过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自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国家,或在赞比亚、埃塞尔比亚、几内亚等非洲国家投资并购,或合作投资建厂,或合资新建高端精炼糖厂,或入股升级现有糖厂生产线,重点投资加工和物流体系,提升糖业投资合作的层次,以低成本进入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本土化生产,绕开国际贸易壁垒,以降低关税成本,产品销往东道国或第三方市场,通过中国制糖企业控股的外糖重新恢复或扩大在中亚等地区的食糖市场份额[1]。
(6)可行性研究和风险管控
制糖企业在海外最大的挑战是经营环境的变化,涉及政治、行政、人文、法制、税收、环保、劳保、福利等[28]。企业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守法意识不足,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意识不足,社会责任和形象意识不足,品牌与质量的意识淡薄等问题。制糖企业对是否“走出去”,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识,做出商业判断,而不是盲目的响应号召。
制糖企业“走出去”之前,应进行全面的自我能力评价,明确战略目标,制定详细、严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研究论证风险问题。需要提前对投资国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对目标并购企业做深入研究进行客观准确的价值评估,减少信息不对称;要尊重当地法律习俗,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注重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明确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对不可控风险制定有效的预案和针对性应对措施。
制糖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应该注意防范风险,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由于当前国际货币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利率汇率波动频繁,海外并购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如何化解中国制糖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如何适当安排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要重视政治力量,使用公关技巧,化解政治风险;审慎科学决策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融资方式、支付模式等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要吃透国家参与签订的各种国际投资保护协定,企业投资发生风险后,积极寻求国家主管部门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帮助,以有效地规避海外并购的风险,避免和减少损失。此外,收购企业一般也要收购其债务,这不一定体现在收购价中,但会体现在收购后的经营中,这给日后的经营活动带来负担。所以,必需清楚地了解并购企业的债务情况和对外承诺,在谈判中做好债务安排,化解债务风险。
(7)培育国际化经营人才和跨国领军制糖企业
培育一批国际化经营人才,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跨国领军制糖企业。中国制糖企业要想更快更好地“走出去”:①要加强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的国际人才;②要加强选拔使用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尽可能的利用所在国本土人才为企业服务;③要重视和利用华商、海归、出国留学人员等各种资源和力量,世界华人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新一代华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国际化的观念,熟悉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懂经营管理和外语,在国外有很好的基础。这些国际化人才可以成为中国制糖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如广东农垦集团在马来西亚的橡胶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模式,实行产销一体化,生产、经营、管理基本用当地人,还在当地修学校、搞捐赠等公益事业,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和支持。
(8)设立中国糖业“走出去”咨询委员会——为中国糖业“走出去”提供综合协调服务
成立中国糖业“走出去”咨询委员会,专门统一协调解决中国制糖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遇到的问题。借鉴加拿大在各大城市都设有加拿大企业“走出去”的中心,可由商务部牵头,与世界主产糖国经商处、商务处派出的机构联络,在广西、云南等食糖主产省区及海外中心城市设立中国糖业“走出去”咨询委员会,负责提供中国制糖企业“走出去”有关政治、经济、政策、文化等咨询协调事宜。如提供当地的投资环境政策与法规,如何选择适合的类型和行业进行投资,为中国制糖企业“走出去”提供全过程信息服务;加强对境外蔗区的统一规划,提供种植技术(包括为境外制糖企业提供良种、地膜、化肥、农药等),人员培训等综合协调服务;引导制糖企业加强合规经营,帮助防范并化解境外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类风险。
我国科技创新进步很快,但不少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需要继续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投资风险加大也对中国糖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糖业通过“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糖业全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协同一体化的经营格局,采用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我国糖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糖业整体竞争力。
在中国制糖企业加速“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在所难免,对此需要高度的重视和保持清晰的头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