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既有健康生活链展区,也有健康生活专题论坛。从国内到国际,从医疗制药到大健康产业,中外企业家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共话发展新动力新机遇。
在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健康生活专题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出席论坛并主持主题发言环节。他表示,过去10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不断深化各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际社会前所未有地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维护健康,大健康产业正逐渐成为明星产业和黄金赛道,呈现出全球化、科技化和人才化的发展趋势。本届链博会设置了健康生活链,以从出生到养老的大健康生态圈为逻辑,展示医疗健康、品质生活、健康人居、中华精品等四个板块,希望大家能够现场感受的跳动。”张少刚指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认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发达地区的健康重要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的水平,因此实现食品产业的营养健康转型非常重要。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谈到,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作为以生命医药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医养康养四大战略方向全面布局,全力打造十大生命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同时打造构建以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T3实验室为核心的48个国家级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和100余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华润医药集团首席执行官白晓松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各企业只有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理念,坚持“共建、共促、共享”原则,才能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大健康产业供应链体系。
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尹烨谈到,链博会展示了特别多的黑科技,“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的可能”。
稳健医疗董事长李建全在发言中表示,棉花产业包括研发链、制造链、供应链、服务链,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产链,全球超过2亿人从事棉花的种植、加工以及销售。“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在棉花从种子技术、制造技術、加工技术到处理技术、设计等环节加强研究,将棉花打造成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最健康舒适的产品。”他指出。
广药白云山集团总经理黎洪指出,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广药集团紧抓国际贸易合作和中医药传播的机遇,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加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健康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我们也需要中国和世界不断地合作来促进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的恢复。”通用电气医疗(GE)全球副总裁、全球首席供应链运营官和客户服务业务总裁史达健说。
作为跨国公司,GE医疗在中国拥有超过70万员工,并与1000多家本地供应商开展合作。“这些为我们在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产业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在中国形成了非常高质量的供应链。”史达健说。
史达健称,GE医疗希望扎根中国本地市场,参与本地研发,在商业战略和供应链方面不断推进本地化发展。“我们今年又与国药集团合作建立了一家医疗设备方面的合资企业,促进平价的医疗服务。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合作来促进整个行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在合作中,我们也不断地应用新模型,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来实现综合发展。”
阿斯利康生产运营全球高级副总裁溥思同表示,今年是阿斯利康进入中国30周年。“中国是阿斯利康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我们看到中国市场有非常大的潜力和政府的不断支持,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合作,更好地在中国和全世界销售我们的产品,建立我们的供应链。”
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在为链博会开幕式发来的视频寄语中,再次强调了星巴克长期看好和投资中国的坚定信心。凭借在中国咖啡产业深耕近25年来的实践积累与产业布局,星巴克中国引领全球之先,在华率先实现了“从生豆到咖啡”垂直产业链的规模化整合。
诺和诺德中国企业副总裁林敏表示,诺和诺德在华29年来,一直通过布局创新链、制造链和健康链全产业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研发链方面,我们实现了内外双链,共同助力创新药品的研发和加速;制造链方面,我们持续为中国以及全球70多个国家的生产供应提供稳定、高质、高量的保障;健康链方面,我们致力于提供服务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携手社会多方合作伙伴,通过战略合作推进疾病的科普、筛查、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后期慢性病的管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