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自己都笑了——“有学生的课程”,难道还有“没有学生的课程”吗?还真有,而且不少,课程中设计一个学习任务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大单元意识、活动的形式、学习环境设计……这些要素都很重要,但是在这诸多要素中,最容易被设计者忽视的往往是学生。实际上,“学生”不仅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最核心的要素。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或者说我们目前在教的学生,若干年后会进入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既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相应的素养是题中应有之义。
未来社会有两大明显趋势,一是全球化,二是科技发展。全球化意味着人和资本自由流动,后两者形成了扁平的全球劳動力市场,处于市场中的群体是异质的、复杂多样的,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更容易发生矛盾与冲突,学会如何在冲突的环境中和平地解决问题,显然是这样的背景下的必备能力;科技发展意味着对常规认知和常规手工劳动的需求同步下降,相应地,对非常规人际互动的技能需求却在直线上升。常规人际互动指传统社会两种互动方式:垂直的上传下达或者同质群体之间的默契互动。非常规人际互动指未来社会的扁平结构伴生的新的互动方式:与文化背景、认知结构差异巨大的异质群体,在充满沟通障碍、误解、冲突的环境下展开非模式化的互动。在未来社会要实现良好有效的人际互动,既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又需要分析、判断、批判、创新、决策等高阶思维;这些经验、能力、思维,最终要以准确的得体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来。
所以,有学生的课程实际上是学生中心的课程,它的反面是教师中心的课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课程,确定学习内容,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素养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人,为未来社会生活做好了准备。
一、讲台不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
2023年10月,北京一零一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主任程翔老师出席了中语专委会组织的全国中学语文课堂展示大会。他在会上做了题为《与青年教师谈备课、上课》的专题报告。程翔老师回顾了1982年他参加工作的状态,初登讲台,口若悬河,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但这种谜之自信很快被一名老教师泼了冷水。老教师告诉他:“不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自己如何讲得好,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那是在1982年呀,在四十年前,老教师用最朴实的话说出了四十年后新课改最重要的理念。程翔老师用了十年时间才把这个弯转过来,他很少在课堂上展现自己了,反而尽量地隐藏自己,把力气用在激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才华。
有才华的老师可以对照程翔老师年轻时这段经历,反思甚至是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问题。以我有限的听评课的经历,我觉得这还真是一部分有才华的老师的通病。才华这种东西,本身是中性的,但要看用在哪里?教师如果不是将它用于服务学生的发展,而是用于展示自身的优越性,不客气地说,它反而暴露出此类教师自恋的心态。
在我观察到的课堂中,这类教师往往自得于自己对文本深入解析,得意于自己比学生高出许多的见解,有的老师甚至言语中夹带对学生的贬抑,充满了不加掩饰的优越感。程翔老师把这种表现定位为教学思想是否端正的问题,它不是小事,因为它直接影响教师的备课——到课堂去讲什么,而不是让学生学什么。
二、不应以热闹的形式本身代替对学习本质的关注
当然,前文批评的教师只占了教师群体很小一部分。大多数老师是愿意把时间经历投入在如何让学生学的。那么,设计学习任务就成为教师常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自己认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认知。
以驱动学生为设计项目学习的依据,讲究的是“在做中学”,要让学生“动起来”。“驱动学生”要服务于“解决真问题”,如果没有“真问题”,就会出现热闹活动的表象,学生确实是被“驱动”起来了,但是并没有在学习语文,甚至不是在学习,而仅仅是在做些热闹的徒有其表的伪活动,因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发展。
以《荷花淀》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学习任务。
示例1:
请你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分别采访水生嫂和水生,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拟写采访提纲,并写出水生嫂与水生接受采访的访谈记录。
学生拟定的采访水生嫂的提纲如下:
记者:水生嫂,请问您在等水生回家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记者:当您听到水生告诉您要去打鬼子的时候您有什么感受?
记者:当您学会开枪也加入了战斗您感觉您与以前有什么变化?
学生拟定的采访水生的提纲如下:
记者: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抛妻别子去打鬼子?
记者:在您的眼中,水生嫂是一个怎样的妻子?
记者:在您的影响下水生嫂发生了很大变化,您可以谈谈对妇女解放的看法吗?
显然,示例1属于脱离了文本特征的学习任务,效果如何呢?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高耗低效。因为,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设计采访提纲,再根据课文编写了访谈记录,做的不过是信息提取的工作。而这样工作属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要求,实际上,高中阶段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也远远超过信息提取与概括。“学习任务群7实用类阅读与表达”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类:新闻传媒类、知识读物类、社会交往类;每一类学习内容都有其针对性的要求,信息提取与概括属于高中以前的学段就应该掌握的能力。
而且,从教学收益来说,这样的设计是把原本应该花在赏析环境描写,品读人物语言,体会白洋淀派的独特风格的时间,花在低层次的无效劳动上。这种任务实际上就是“伪任务”,因为真正的任务是为了解决真正的问题,而学生理解水生与水生嫂的所思所想没有困难,不需要通过人物访谈来使之显豁,更不应该将其从小说情境中剥离出来。相反,它原本就是以一种含蓄蕴藉的方式,融化于水生嫂在月光下边织席边等水生的场景里,融化于“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种富有层次的鲜活的人物语言当中,融化于白洋淀的优美的环境描写里。好的任务设计,应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含蓄蕴藉的文本,理解、感悟、学习这种优美而又鲜活的表达方式。
再回归课程意识来谈,该选文属于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单元人文主题为“苦难与新生”,属于“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选文是从白洋淀派独特的描写方式丰富了战争题材的小说类型。也就是说,好的任务设计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一篇具体的选文,来实现“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当中的某项具体要求,而非将“学习任务群”的某项具体要求抽出来,以一种简单粗暴的徒具活动形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三、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文主题”是统编教材结构单元的线索,相应地,如何进行单元统整,如果开展,也是课改先行者关注的重点。“人文主题”这一要素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就学习过程而言,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忽视“文体”就有可能导致“主题”先于“文体”的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自颁布至今已有七年,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从2019年秋季福建省开始使用至今也有四年,“大单元教学”依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其在学理解释上的混乱,直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大单元设计”的乱象。我们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案例来分析“主题先行”的弊病。
示例2:查阅本单元第1课第2课是创作时间、年龄与创作背景,梳理为表格,从中体会单元人文主题“青春的诗意”。
这样的设计看似新颖,其实已经脱离了语文学科本质。它依据的是单元人文主题,通过表格,让学习者发现这六位作者的共性——在创作的时候都很年轻,然后让学习者感受“青春的情怀”:年轻人的爱国抱负、蓬勃朝气、对挫折的思考。以单元人文主题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有问题吗?没有问题。但是“主题先行”就有问题了——学生还没开始进入具體篇章学习,这个任务是先入为主的,因为“青春”所以有“情怀”。实际上,年青诗人很多,写出颓废沮丧的诗作也很多。只不过那些颓废沮丧的诗歌没有被选入这个单元而已。因此,“年轻”与“情怀”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此来设计学习任务在逻辑上是立不住的。这种设计只是以该单元很有限的六篇选文为样本得出的结论,一旦样本扩大,这种认识就不会成立。
所以,先 “文体”后“主题”的学习顺序是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的,先“主题”后“文体”是违背认知规律的。诗歌最核心的文体特征是意象,最基础的文体知识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罔顾诗歌的核心特征与基础知识,架空文本来谈“青春的诗意”,不仅是凌空蹈虚,而且是对该单元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
导致文体被忽视的原因还有很多,一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重视设计活动的形式而轻视本质,二是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与统编教材的单元编排方式的导向。旧课标以文体类型来表述课程内容,新课标以18个学习任务群来表述课程内容;旧教材以文体来结构单元,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来结构单元,这些变化导致了文体意识的淡化,虽然这种认识未必出于新课标与统编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三是统编教材的某些单元学习任务本身的指向不清晰,相当一部分单元学习任务与教材选文的关联点在于单元人文主题,而非文体知识与特征的学习、模仿、运用。
四、确保课程设计运行在“人的发展”的轨道上
“文体”孕育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文体内部的逻辑知识、论证效果、人物形象、主旨意蕴、语词的微小差异等来安排学习任务。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学习任务设计等同于文体知识学习。在文体、文本与活动之间建立一个符合学习规律的认知链条,就是学习任务设计应为且可为的地方。为简便起见,我们仅就第一单元的《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成功案例展开分析。
示例3:《峨日朵雪峰之侧》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单1:阅读《峨日朵雪峰之侧》1962年8月2日的初稿,比较其与1983年7月27日删定稿的差异。
学习任务单2:阅读1962年初稿的创作背景,比较其与1983年删定稿的创造背景的不同,探讨昌耀修改诗作背后的原因。
学习任务单3:回归“意象”,比较两份诗稿中的“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的不同意蕴。
初稿的写作背景:1957年7月,诗人因诗作《林中试笛》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被送往青海省劳教所新生铸件厂炼钢,羁押在日月乡下若约村以南的哈拉库图,作为戴罪的技术人员参加大炼钢铁运动。1962年夏天,诗人写了两万字的《甄别材料》为自己申诉。26岁的昌耀,好不容易从难挨的饥饿和苦役中活了下来,写下了这首诗的初稿。初稿用 “默想”能表现昌耀26岁彼时的困惑、倔强和愤懑。当他看到那只“小得可怜”的蜘蛛时,内心充满悲悯与自怜。彼时的昌耀,像这只小蜘蛛一样,虽然环境极其恶劣,但还是顽强地活着,活在峨日朵雪峰一侧的“锈蚀的岩壁”里。
“删定”的写作背景:1983年7月27日,昌耀得到平反,重返诗坛,诗人这时候已经47岁,他把《峨日朵雪峰之侧》初稿中的“默想“改为“默享”,一字之差,中间相隔了21年,人生从青年到中年,经历挫折又重见天日,变得豁然。“删定”版本中,“我”最终接纳了小蜘蛛并与它一同默享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燎原在《昌耀评传》一书中特别提到了昌耀的这种改写旧作的现象。昌耀的修改多是出于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有时过境迁的意味。示例3说明依据文体来设计学习任务,再来落实单元人文主题,水到渠成。
我们说起“学生为中心”,似乎已经是新课改最时髦的东西。实际上,学生中心的课程既是知识教学的“对面”,又是对知识教学的支撑与促进,更是在学校教育阶段与语文学科教学携手育人的纽带。设计学习任务的初衷在于由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跑偏?那就是教师要紧紧扣住学生的发展来设计任务。有了强烈而清晰的“人的发展”意识,学生活动形式、学习资料等其他要素才能服从并服务于课程设计,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学科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2-07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教育研究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