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人工栽培模式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4-01-03 00:18田新郭宜欣张诗焉任玲慧孙志蓉张子龙
特产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锥栗郁闭度黄精

田新,郭宜欣,张诗焉,任玲慧,孙志蓉※,张子龙※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2488)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其功效为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肺虚燥咳等[1]。《名医别录》首次记载正名“黄精”及其功效:“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2]。黄精药食同源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精宽中意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实,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3]。《本草品汇精要》将黄精列为上品之一,草部第一[4]。黄精因其良好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加快了野生资源的枯竭,人工栽培成为黄精生产的主要来源[5]。

黄精地域性强,分布集中,环境适应能力较弱,主产于东北、西北、河北等地[6]。徐敏[5]研究显示,光照过强会造成黄精光合系统的损坏,严重时可使黄精进入倒苗期,对其根茎的生长和活性成分的积累具有显著的影响;张莹[7]通过研究淹水胁迫对黄精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表明了黄精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大,中期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初花期至结果期;此外,黄精的生长也受到土壤的显著影响,不同产区和生长年限也对黄精的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5,6,8],这表明黄精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水分、土壤等的要求比较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我国黄精的分布与气候环境,从黄精栽培模式的角度,梳理了黄精栽培模式的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中药黄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我国黄精分布与气候环境

黄精的基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滇黄精主产自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海拔700~3 600 m;黄精产自东北、西北、河北、内蒙古以及安徽东部等地,海拔800~2800m;多花黄精产自四川、贵州、湖南、浙江、福建、广西北部等地,海拔500~2100m[9]。药用黄精的产地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少量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除东北和青海的温度较低,其它产区的年平均气温大约在8~23℃,年降水量在700~1 400 mm。土壤类型主要有黄棕壤、黄壤、棕壤等。黄精喜阴、耐寒,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表层水分充足以及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及荫蔽的地方多有生长,最宜生长在上层透光充足的林缘、灌丛、草丛及林下开阔的地带[10]。

2 我国黄精主要栽培模式

黄精是我国紧缺的药材之一,由于黄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突出,市场对于黄精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长期以来,各地的野生黄精资源因过度采挖而日益枯竭,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黄精大规模的规范化种植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11]。目前,黄精的栽培模式主要包括大田栽培和林下栽培[12]。

2.1 大田栽培

黄精喜阴、耐寒、怕干旱,大田栽培时遮阴度对黄精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13]。罗春梅等[14]研究表明,黄精在种植过程中,光照是其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光照条件对黄精的根茎长、根茎单重及增重的影响不同,在遮阴条件下的生长状况高于全光照条件。光照管理有利于提高黄精的产量和质量,但过度的遮阳会抑制黄精光合产物向根茎的分配,使其根茎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下降,适当的光照度对黄精的栽培管理至关重要[15]。大田栽培又有露地栽培、大棚遮阴栽培、田间套种栽培3 种模式。黄精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其有效成分积累和生长情况不同,苏为耿等[16]通过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及种植年限对滇黄精产量和品质影响,得出滇黄精大田种植的产量和浸出物含量比林下种植高,林下种植的折干率和多糖含量整体高于大田种植模式;王东辉[17]研究表明,在苹果林间种植的黄精多糖含量和产量最高,遮阳网种植和玉米套种的产量次之,露地栽培产量最低,遮阳网种植的多糖含量最低。

2.1.1 露地栽培与大田遮阴栽培 可以选择前茬为玉米或禾谷类作物的地块种植黄精[18]。露地栽培时宜选择有自然遮阴条件的山边或沟渠边的大田,对于自然遮阴效果不好的大田,需搭建2 m 高左右的大棚进行人工遮阴种植[19],以确保透光率在60%左右、遮阴度在40%~60%左右[20],随着海拔降低,遮阴度增大,遮阴时间延长[21]。但大棚管理的操作技术较繁琐,劳动成本较高。不同的遮阴条件对黄精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朱波等[22]研究表明,黄精在3 月中旬至9 月采取遮阴处理,可促进黄精生长发育,各遮阴处理中,以市售50%遮阳网二层遮阴处理效果最好,遮阴度为74.6%。

2.1.2 田间套种栽培 黄精可与大田作物进行套种栽培,在种植除黄精外的其他农作物的同时,又种植了中药材,做到了一地多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田间遮阴度,降低了人工搭建大棚的成本。田间套种栽培时可套种非百合科作物进行种植[23]。如可立体套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或梨、苹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间种作物要早播,以保证黄精出苗时能够起到遮阴作用。玉米是遮阴首选作物,间作时要控制种植距离,太远会达不到遮阴效果,太近又会争夺养分影响黄精质量[24]。宋伟等[25]通过分析十堰山区鸡头黄精4种栽培模式的整体效益,发现鸡头黄精适宜套种栽培,尤其适宜与其他农作物套种,这将有利于种植户短期种植效益与田间管理,但这种栽培模式增加了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为确保黄精的质量安全,林下栽培模式应得到推广。

2.2 林下栽培

近年来,林下经济因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模式。林药模式中种植的药材与林业作物相辅相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林下资源利用双提高的目的[12,26]。林下仿野生栽培在生长指标(地上茎直径、株高、根茎鲜重)和品质指标(多糖、黄铜、薯蓣皂苷元等活性成分含量)上都显著高于大田种植[27]。刘佩[28]在大田和林下进行种子繁殖黄精,发现林下黄精种苗的出苗率及各个生物学指标均优于大田,说明黄精更适宜在林下生长。黄精栽培应选择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力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砂壤土进行种植,首选红黄壤或者沙壤土,林下应达到的透光率为35%~55%[29]。由于黄精品种繁杂,在进行人工栽培时,优质种源的选择尤为重要,多花黄精是生产上的首选品种,其次选用滇黄精[30,31]。选择郁闭度0.50~0.70 的林下套种,更有利于多花黄精多糖、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积累[32],郁闭度为0.40~0.70 的林下种植滇黄精更有利于其生长[33],林分郁闭度为0.65~0.80 较适宜黄精种植,其苗高、产量和成活率均好于其它林分郁闭度[34]。林下栽培常见的林种有桃、杏等经济林,杉木、毛竹等中龄林或近成熟用材林,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林,锥栗、板栗等阔叶林[35]。如有“锥栗-多花黄精-三叶青”、“上锥栗-中石斛-下黄精”、“松木-多花黄精”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但种植技术都大同小异[32]。不同林分类型下种植的黄精在生长情况、有效成分积累及产量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13]。以下列出3 种常见的林下栽培模式。

2.2.1 锥栗林下套种 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落叶果树,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省份,由于对锥栗园的清耕与粗放管理,造成了锥栗产量的下降[36],通过锥栗与黄精的套种,不仅可增加经济效益,还可改良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有利于林业与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有研究表明,与毛竹林、杉木林种植多花黄精相比,阔叶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生长状况更好[37]。刘跃钩等[38]研究了9 种不同复合经营模式下多花黄精的根茎鲜产量、多糖含量、5 种营养成分总量等9 项指标,发现锥栗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整地40%~60% 覆盖物”是理想的种植模式。倪天宇等[39]通过比较锥栗林、毛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大田不同生境条件下多花黄精的化学成分,由此得出,在锥栗林下种植的多花黄精根茎中,累积的有效成分含量最多,故林下复合种植锥栗与多花黄精的模式值得推广。彭小博[36]通过比较多花黄精大田露地栽培(WP)、大田遮阴栽培(DP)、锥栗林下栽培(LP)模式,多花黄精的生长状况WP 最弱,地上部分生长状况LP优于DP,LP地下根茎生长弱于DP。据测算,锥栗林套种多花黄精45000 株/hm2,种植3~4 年采收,可产干黄精5 100~10 200 kg/hm2,按目前50 元/kg 计算,新增产值25.50 万~51.00 万元/hm2,加上锥栗的年产值(11.49 万~15.75 万元/hm2),效益显著。锥栗等阔叶林应选择中幼林林地,并对过密林分进行间伐修枝,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0 左右为宜[40]。

2.2.2 杉木林下套种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大量种植于南方,利用杉木的森林环境与黄精进行套种,不仅可以培育杉木大径材,而且黄精能够有效利用光、热、水、肥,其适合黄精生长的生态环境[41]。李少青[42]通过对五年生杉木林下套种黄精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得出杉木与黄精两者种间关系较为协调,不管是地上还是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都有相应的上升,能够形成合理的层次分布,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且黄精产量较高,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林下种植模式。余养华[43]研究表明,杉木林下种植多花黄精,密度为600株/hm2,900 株/hm2时多花黄精有较高的产量,上层杉木的密度在600~900 株/hm2时较为合适,当杉木的密度适当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罗奋容[41]在杉木林中套种多花黄精,当上层林郁闭度在0.50~0.70 之间时,对于多花黄精的生长发育较为适宜。

2.2.3 毛竹林下套种 毛竹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广,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竹种,种植面积广,用途多样,利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毛竹林下环境阴凉、湿润,为黄精林下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故毛竹林与黄精的复合栽培模式逐步得到了推广。刘红跃[44]研究表明,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行距为30 cm、株距25 cm时种植效果最佳,对出苗率和抗倒伏能力影响不大,并且可以显著增加多花黄精的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樊艳荣等[45]研究表明,多花黄精种植密度、株高、生物量、总生物量积累和毛竹林立竹密度有一定的关系,且均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适宜的立竹密度为1 500~2 500 株/hm2。章文前[46]研究表明,不同郁闭度和毛竹林坡位对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块茎总长、根茎直径和根茎鲜重等生长指标具有影响显著,以郁闭度0.60~0.80 毛竹林下套种和在下坡位毛竹林下套种的根茎鲜重最大。

3 我国黄精人工栽培模式发展建议

3.1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黄精地域性强,分布集中,环境适应性较弱,在我国黄精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中南地区海拔500~3 500 m的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黄精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水分、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为满足黄精高效生产的环境需求,人们多采用农作物套种栽培和林下栽培模式种植黄精[25]。林下栽培黄精时其质量与林分、郁闭度、海拔、坡向和坡位等因素有关[32],在栽培过程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宜的栽培条件,宜选择杉木、锥栗、毛竹等生长良好、郁闭度0.40~0.80、坡度≤25°的林分;海拔为150~800 m 的区域栽培的黄精根茎营养成分积累更高;坡位和坡向对黄精根茎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关系为半阴坡>阴坡>阳坡,下坡>中坡>上坡。实际生产中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具有交互作用,可以开展栽培密度、施肥量、坡度、坡向等的交互作用对黄精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47]。

3.2 加强管理,规范化种植

黄精栽培主要存在种植及管理技术落后、种植区零星分散等方面的问题。经过药农的口碑相传,普遍认为黄精的种植管理技术简单,种植户依据一些以往种植药材的经验,栽培管理黄精,一些栽培区还存在着施肥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产量增长率低[48]。所以黄精在栽培过程中要严格按照GAP 的要求来控制栽培生产的一系列环节,包括产区的生态环境、种质与繁殖材料、育苗与移栽、种植密度、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加工、包装、贮藏及运输等技术环节[49]。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合理的种植管理技术,可以更好的提升黄精的品质。

3.3 积极探索,多模式融合发展

不同的黄精栽培模式各有利弊,可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大田栽培虽然具有较高的产量,但成本投入方面也较大,同时农药应用较多,有很大的污染问题,导致黄精的品质出现了下降,药效变差[29],故而仿野生林下种植得到了有利的推广。仿野生林下种植不占用农田,这与国家土地红线政策是一致的,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也减少了农药污染,一定程度上对野生中药材资源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栽培模式下黄精收益可观,是中药材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40]。传统的单一林下套种模式存在着林分郁闭度不达标,生长期短、倒苗时间早等问题,为了提高黄精的生产效益,有必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陈伟龙等[50]通过锥栗林下竹荪与黄精间作的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且大幅度减少了人工和生产物资的投入。林下栽培黄精时,在畦边套种栽培周期短、见效快的食用菌,如褐松,既可解决食用菌的栽培场所,又可还肥于林,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质,促进林木和黄精的生长,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51]。

4 展望

我国黄精属植物资源丰富,有50 余种,其中蕴藏量最多的是多花黄精。《中国药典》规定,入药的黄精品种是黄精、滇黄精和多花黄精3 种。现在许多地方仍采用民间习用药,如分布于辽宁、河北的热河黄精(P.macropodium Turcz.),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南等省的轮叶黄精[P.verticillatum (L.) All]和卷叶黄精[P.cirrhifolium (Wall) Royle]等,习用资源的功能主治和用途与药典收载的种类基本相似,多有生津润燥、滋阴润肺、止咳平喘、健脾益气及消肿止血等功效。对此,为合理利用和扩大药用资源,应整理确定入药的黄精品种资源,然后进行人工栽培,使药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48,52]。

目前,通过研究人员的大量研究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现有的栽培技术还无法全面支撑产业化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种苗繁殖问题突出、种植过程缺少规范化的管理、以小型农户种植为主、未建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标准化种植成本较高等。因此,应当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繁育优质种苗、加强对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指导、建立黄精种植的规范化标准等研究,进一步为推行黄精“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锥栗郁闭度黄精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捡锥栗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宽叶蓝靛果叶片不同海拔和郁闭度的遗传变异研究
打锥栗
黄精新鲜药材的化学成分
锥栗飘香
锥栗栗瘿蜂的危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