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阐析

2024-01-03 20:17周永松黄长义
决策与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华现代化

○周永松 黄长义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最终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2]。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

由于文明发源的地理环境不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各国形成了独具特色、长期稳定的文化形态。文化是具有继承性的,文化传承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应置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去观照。追根溯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在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中开辟和发展起来的。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中。虽然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出了一条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但其进程却十分坎坷。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浪潮,从此中国人民开启了在西方帝国主义黑暗压迫下苦苦摸索,艰难探寻救亡图存的强国之路。从清末洋务派率先提出中体西用,到维新派大力提倡新学,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传统,最后到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矫正过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各阶级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重塑的努力,同时也从侧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中,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事实证明,一味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固步自封地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为精华,寄希望于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发展的想法绝不可取。同样那些竭力想搞“全盘西化”、彻底否定自身传统文化的做法则更加不切实际。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忽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发展必然会失去赖以生存的精神沃土。因此,文化的发展既不能与历史传统完全割断,也不能无选择地全盘引进。对于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秉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将来的态度。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不仅是因为中华文明历史穿透力的纵向延伸,也是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横向拓展。“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3]。事实上,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思想基因和深厚文化底蕴,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质增效。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历史总是在不断突破“旧传统”、形成“新传统”的过程中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革新的过程中。在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使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了凝聚民族精神、启迪民族智慧、促进民族发展的面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非易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的复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契合。

二、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归因

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并为不同时代所倡导的思想观念、精神文化、行为规范提供价值遵循,这才使得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依然薪火相传、历久不衰,并最终成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内生力量。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在任何时代,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完全不受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470-471。历史证明,抛弃自身传统的民族注定一打就垮甚至不打自垮,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互联互通的,一旦抛弃传统,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践行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回顾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支撑中华文明延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是扎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要的文化根基,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的继承、批判和超越。而且,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很多核心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人生信念至今仍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5]42。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破浪前行,行稳致远,既在于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在于这条康庄大道充分汲取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回应了时代要求、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引领。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是其具有高于其他动物的思想和超脱肉体之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有赖于文化的滋养,由人们深藏于心的文化认同感所形成。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6]3。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首先要复兴中华文化。新征程上,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只有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心聚力的支柱作用,才能使这个“根”成为立于民族精神之上的根,这个“魂”成为生发于民族精神之中的魂。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无论是生产工具的进步还是科学技术的革新,都离不开思想、道德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曾提出:“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古时候如此强盛,然而,近代科学却产生在西方,而不产生于中国?”[7]1-2毋庸讳言,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与其经济根源密切相关。欧洲资本主义的孕育和发展是近代科学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相比之下,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始终没有出现这种经济根源和经济动因,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很难产生在中国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近代科学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而这些文化根源正是当时中国难以具备的[8]。“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9]110,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复兴之路上势头正猛,正以其一脉相承的延续性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这既有精神上的支撑,也有心灵上的联系,还有情感上的寄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展现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内生动力和重要文化力量,对经济基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归纳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特征。对于这五个方面,我们可以在中华文明史中找到许多与之对应的传统文化思想依据,具体表现为以民惟邦本、天下为公、并行不悖、天人合一、协和万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一)“民惟邦本”彰显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民本思想源远流长,《管子》中就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10]434阐明了成就霸业的前提,首先要以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1]93的表述则对民本思想进行了精准概括。还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11]199表达出的天意即是民意的思想。此外,还有儒家主张的“仁者爱人”,道家提倡的“以百姓心为心”,墨家倡导的“爱利万民”,农家呼吁的“君民共耕”,兵家强调的“唯民是保”,以及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和荀子“君舟民水”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追求。上述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成为了传统政治思想中极具特色的部分。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例如,毛泽东扬弃了民本思想中“为民做主”的理念,对党群关系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将党和人民分别比作“鱼”和“水”,指出共产党人“是人民的一部分”,是“人民的代表”,并将其凝练升华成“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再次提出,党“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12]1004,明确了党始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在党的七大上,“为人民服务”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根本宗旨,确立为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在后续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以“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入新时代,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将传统民本思想在继承创新中推向了高峰。从价值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领导全国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心。习近平把“江山”人格化为“人民”,使江山有了政治色彩,把“人民”统称为“江山”,使人民更具磅礴伟力。这一创造性的话语表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形象生动,贴合实际。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3]52,并高度评价了以“枫桥经验”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宝贵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不断健全各项制度,改善党群关系,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新时代群众工作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我国落地生根。中国式现代化集中体现出的“民惟邦本”思想,真正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二)“天下为公”表达共同富裕的民生思想

古代先贤所提出的富民和利民思想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本层面的抽象表达,还是实践层面的价值追求,重在“利”全国人民,“富”天下百姓,践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无论是古代先贤提出的“均贫富、求大同、共享有”思想,还是近代以来各阶级思想家对“富国富民”目标的不懈追求,都深刻反映出实现共同富裕是各个时期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这种盼望来自于我国五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根基。一方面,“均无贫”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本要求。一直以来,公平、正义都是中华儿女最朴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如《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晏子“权有无,均贫富”等。此外,历代的农民起义也都打出“均平”的旗号,不论是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起义,还是倡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深刻反映了古代农民阶级对于平均地权和共同富裕的热切盼望。另一方面,“求大同”也是历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礼记·礼运》开篇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而后对其进行了具体描绘,主要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14]419。除此之外,在《老子》中,道家学派阐述了“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和谐社会面貌。墨家阐发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农家也倡导建立“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融洽君民关系,上述主张都代表了古代思想家对大同社会的不懈追求,成为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重要基因。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新中国得到了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正式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并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15]495。此后,中国共产党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将“共同富裕”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之中。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2020年底我国顺利实现了这一目标。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方略,如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快完善税收制度、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这都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重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亦如习近平所说,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三)“并行不悖”生发相互促进的协调思想

事实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古代先贤的思想中就可洞见,诸多文化典籍和相关论述中都隐含着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祈盼。在物质富裕方面,主要是对实现“均贫富”“求大同”和“天下为公”的追求。在精神富足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先天的优势,内在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例如,《吕氏春秋》中提出的“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16]21。《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生活状态。东汉思想家王符“夫人之所以为人,非八尺之身,乃其精神也”[17]185的顿悟,王勃笔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文句,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德行生活,都无不体现着古代文人墨客在精神层面的追求。特别是古人究其一生要达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首先强调的就是“修身”,即先要实现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

近代以来,随着无数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国人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从党的发展历程上看,自1917 年毛泽东在《新青年》发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号召,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开办农民夜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全社会开展扫盲运动,最后到改革开放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重视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国家建设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也需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江泽民从民族发展的角度强调,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要实现物质和精神都富有。胡锦涛从社会建设角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习近平从社会主义性质的高度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由是观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现代化。显然,中国式现代化要培育的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要。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重视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视精神文化的供给就会变成“一条腿走路”的瘸子,中国式现代化就不能行稳致远。

(四)“天人合一”蕴含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

人类在由原始向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同西方产生了认知差异。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率先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到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进一步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其文化传统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强烈的征服意味,反映出人与自然相对立的二元化思维。在此观念的影响下,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充斥着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疯狂攫取和肆意破坏。与西方的立场不同,中国古代更多注重敬畏自然和顺应自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正如张双棣所言:“吾国人之论天也,常不离人;其论人也,常不离天。”[17]21从《老子·道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再到西汉董仲舒“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及北宋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概念,最后到王阳明主张“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一以贯之地追求“人道”与“天道”共生的“天人合一”观念。从哲学层面上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反映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深刻揭示出了主客体相互依存的和谐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倡导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8]21,并正式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决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以破坏生态环境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错误认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从法律层面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提供了基础保障。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的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发展思想,强调的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才是人类永远的家园。

(五)“协和万邦”体现和平发展的外交思想

从近代史上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都受到了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差异使不同国家现代化的手段有了和平与野蛮之分。西方国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异于农耕文明的“海洋文明”,由此来带来的“重商主义”传统,也赋予了其民族逐利、尚武、好斗的文化底色。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9]871对物质利益的狂热追逐,使近代西方国家长期进行殖民战争,其现代化道路充斥着对其他国家野蛮的殖民与掠夺。反观我国,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文化”,崇尚社会和谐,对外坚持“协和万邦”,对内提倡“和而不同”。对中华民族而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以邻为伴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历史上,孔子最先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1]1。道家主张构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和谐邻邦关系。墨家强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诈不欺愚”[20]69。致力于建立有礼、有序、有义的社会人际关系。此外,道家阴阳五行观念中暗含的辩证统一思想,也为“和”文化提供了内在遵循。特别是《尚书》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1]1的表达,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外交方面“尚和”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也一直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立场,在各大国际会议和国事访问中,中国始终都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扬“和合”精神,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两个结合”的重要典范,为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提供了新的选择。在和平外交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外交在新时代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例如“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都为推动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维护地区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实践的结合,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赓续。正是由于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营养,中国才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文化穿透力,还得益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这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惟邦本、天下为公、并行不悖、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思想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就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了重要的时代价值,并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华传统文化“去伪存真”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习近平多次强调,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鉴别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扬弃中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激活,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共产主义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反客为主”地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引导发展。

质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百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新路,这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内在蕴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外在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的归因,有助于从文化史观的角度溯本求源,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华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