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鹏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16。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加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从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推进与拓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快速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召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接近10%,远高于世界经济同期的增长速度,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的发展奇迹。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较十年前增长一倍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保持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立起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向世界提供了类型齐全、层次多样、价格公道的工业产品,使各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大大降低了各国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成本,从而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中国不仅集中精力进行自身的经济建设,还以不同方式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发展经济,例如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数千万人摆脱了不同程度的贫困,相关国家的贸易增长最高达到10%,全球贸易和全球收入也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为世界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消费市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极大地吸引了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我国正向着更高的发展目标前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继续增长,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潜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各国企业对华投资的信心和热情将进一步提高。2022 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 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 亿美元,同比增长8%。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可见一斑,这也再次说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仅自身得利,而且惠及世界,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迷信霸权以及构建只对自身有利的国际秩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始终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国正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化。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了国际经济秩序重组,新时代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不断向世界贡献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亚投行和“一带一路”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三大世界经济机构不同,亚投行和“一带一路”不附带政治条件,以经济需要为唯一原则,受到众多国家的欢迎,亚投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第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全球性多边金融机构,“一带一路”更可能重塑世界的经济版图,从而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使世界去美元化。如果美国支配的世界经济体制不做出有力回应,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将成为美国失去经济霸主地位和世界经济秩序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经济秩序的变革必将引发政治秩序的变革,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力量,中国实力的增强将会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也要求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来维护自身发展权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62。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国际秩序不断发生积极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
与西方国家所走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初,毛泽东便提出绿化祖国的倡议。改革开放后,中国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制建设,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法制保障。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五大将其确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党的十八大则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39,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避免了西方式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中国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对世界环境保护事业作出的贡献。
中国不仅注重自身的生态环境治理,而且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尚未打开国门之时,便派出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工业文明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发出中国声音。1992 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中国率先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进程,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形象。新时代以来,中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引领全球生态治理,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大力加强南南合作、建设美丽的“一带一路”、对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做出规划等举动有力推进了全球生态治理进程,为世界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并非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现代化的新境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借鉴。
现代化始于西方,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只有西方国家成功实现了现代化,但这并非意味着西方现代化模式就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普遍模式。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后,为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编撰出一套系统完整的现代化理论并将其塑造为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参照,但照搬西方模式的国家无一不沦为西方的附庸,陷入困境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证明西方现代化模式只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之一,这条道路并不具有普世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3]128。
在西方所塑造的现代化理论中,民主与市场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西方国家罔顾自身现代化进程中非民主性的一面以及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事实,强调“是否实行西式民主和信奉‘市场万能’”是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西式民主理论的虚伪性,从根本上驳斥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
西方现代化理论标榜实行西式民主才能实现现代化,结果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几乎都陷入动乱之中,现代化之路举步维艰。辛亥革命后中国也曾学习过西方的民主制度,但国家反而更加混乱、分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民主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标志着我们对民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西方民主存在的种种弊端,真正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效保障,彻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所制造的“民主幻象”。
西方式现代化理论标榜只有实行彻底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现代化,结果照搬西方经济理论的国家几乎都因发展过程中政府缺位而沦为西方的附庸,前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因为迷信西方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理论导致社会财富被西方洗劫一空。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既承认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又看到市场经济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始终保持强大的国家能力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公有制经济始终占据主体地位,使国有经济始终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从而为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保障,彻底跳出了西方国家为后发国家设置的市场化陷阱。
由于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存在着种种弊端,中国式现代化则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支撑,规避了西方现代化造成的困境,开辟了现代化新境界,具有西方现代化不能比拟的独特优势,为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使得大部分发展成果为少数资本家所占有,资本不断强化其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剥削,从而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习近平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4]。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已经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正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其他领域文明相脱节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而资本以追求剩余价值为中心,劳动者只是资本统治下创造剩余价值的机器,精神文明匮乏,国家与社会严重对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其他领域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方式现代化是充满血腥的现代化。“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5]297。对内剥削劳动者,使人民挣扎在生死线上,对外血腥掠夺,残酷迫害他国人民,大多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谋求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坚决不走损人利己、剥削别国的道路,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便是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的领导。西方现代化并非自发实现的,而是有领导力量的,英、美是依靠商业力量的组织而实现的现代化,德、日等国家则是依靠国家机器而实现的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历史上大多属于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商业力量弱小且缺乏独立性,国家机器本身也软弱无力,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寻求新的组织力量,这就是政党。唯有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才能将一盘散沙的社会组织起来,重新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战略规划能力、统揽全局的能力和动员人民的能力,以极高的效率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现代化奇迹。
此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从自身的国情出发。现代化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只有一条,如果详尽考察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就会发现其实西方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也并不相同,在领导力量、人口规模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只不过西方国家在构建现代化理论时刻意回避了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6]8。不同的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设置什么样的现代化目标、创造什么样的现代化文明,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人民的需求。中国式现代化便是立足自身具体实际而开创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创造出的先进成果,正确回答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基于自身国情,邯郸学步、削足适履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使两种制度的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将对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产生重要作用。
苏联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曾经震撼世界,许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都曾对其心向往之。然而随着苏东剧变,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遭受质疑甚至被诋毁,西方携冷战胜利的余威宣扬“资本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而僵化集权的社会主义则是创造财富和现代技术文明的重大障碍”[7]11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遭受严重危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也陷入低谷。然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便失去生命力,社会主义国家在经过改革之后将再次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便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理论;坚持推进共同富裕,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分配制度的理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合乎规律改造自然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还以自身独特的实践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等都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宽广的视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不容置疑,历史上科学社会主义所遭受的挫折只是苏东国家在实践中教条化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僵化运用社会主义模式的结果,苏东国家的失败教训正从反面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不是教条,必须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加以运用,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取得了伟大成就,宣告了西方“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的凯歌。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全面提升了中国的国力,也就是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制度形式,从诞生之日起便对资本主义造成了巨大压力,在“两制”(指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竞争中一度处于优势,但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力量遭受巨大损失,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陷入西方的围剿和遏制之中。尽管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但资本主义国家消灭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从未改变,只是斗争的形式变得更加隐蔽,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整体力量的弱小,在“两制”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西方国家始终掌握着主动权。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不仅彻底宣告了西方鼓吹的“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而且开始逐步掌握“两制”关系的主动权,“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8]63-64。
一方面,中国成功抵御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遏制,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慌,美国力图通过开展对华遏制以阻止中国挑战其霸权。在经济技术方面,美国展开对华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但结果却是美国没有扭转自身发展颓势,反而坚定了中国以新型举国体制突破“卡脖子”问题、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在政治方面,美国召开民主峰会、制造民主与威权之争,但结果是凄凄惨惨、应者寥寥。在军事方面,美国渲染“中国威胁论”,构建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力图用武力压迫中国低头,但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已经能够保持针对美国的强大止战能力。外交上美国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反华,但其能为这些国家提供的援助与中国相比差距甚大且附加政治条件,其效果不甚明显,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必将以失败告终。
另一方面,中国主动出击,开始掌握“两制”关系的主动权。在经济方面,设立亚投行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西方所掌控的世界经济体制的变革。在文化方面,积极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创新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增强话语权。在军事方面,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保持对西方国家的制约能力。在外交方面,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智慧引领国际秩序变革。虽然“资强社弱”的格局尚未改变,但“两制”关系的主动权已开始向中国转移,只要我们自身不犯重大错误,社会主义必将再次获得优势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让苏东剧变后处于迷茫和彷徨的世界社会主义者们重新看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向世界人民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为社会主义赢得了人心。适逢世界资本主义处于新一轮衰退时期,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人类历史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国成为引领21 世纪社会主义走向复兴的中坚力量。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参照,其他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照搬苏联模式遭受挫折后都走上了改革之路,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同时又面临西方的各种制裁,依靠自身的力量探索发展道路异常艰难。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对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21 世纪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将为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验借鉴。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增强了非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事业黯淡无光,非西方国家共产党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再次坚定了他们探索实现本国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信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积极参政,成为本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者,有的甚至在议会取得大量席位。亚非拉国家的共产党的影响力也在增强,如南亚活跃着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等国的多个共产党,其中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一度执政,这对于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在西方资本主义面临新一轮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社会主义在各国更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支持社会主义的左翼力量不断增长。欧洲主要经济体中除了英国、意大利还是偏右翼政党执政之外,其他经济体基本都由左翼政党执政,世界各地发展中经济体的左翼浪潮也在发展,巴西大选中代表左翼的卢拉击败有“热带特朗普”之称的博索纳罗再次执政,整个拉美地区都出现了向左转的浪潮,这些都预示着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将得到历史性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精华所创立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的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面前,世界各国将加快破除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式,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深远价值也将随时间推移而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