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外交思想国内外研究综述

2024-01-03 10:15:50宋国栋魏萌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倡议外交共同体

宋国栋 魏萌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就国际关系和我国对外战略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进,赋予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强大动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习近平外交思想。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厘清其研究概貌、把握其研究重点、评析其学术观点,以深化理论认知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国内研究现状

2018 年6 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内学界开始从重点研究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论述以及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性举措和历史性成就,转向深入探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和逻辑层次,当前主要聚焦于其形成依据、科学内涵、实践路向和价值意蕴这四个理论层次。

(一)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依据

学界主要通过理论、实践、历史和文化四个维度考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依据。譬如,仇华飞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外交战略,依据治国理政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制度规则,彰显着“和合”理念、文明互鉴、诚信为本等文化特色[1]。再如,刘昌明等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唯物史观、实践本体论、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间道德正义准则等为理论基础,以“和合”文化、“和谐共生”理念、“义利合一”价值观等为文化渊源,以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历史进程为重要借鉴,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工作变革成就为实践来源[2]。还有学者侧重于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依据的某一特定方面。譬如,杨洁勉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实践本体论,是维护时代主题、解答时代命题、推进时代进步、代表时代方向的外交实践自觉[3]。再如,王秋怡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着深邃的历史思维和正确的历史观,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守正创新是其关键构成要素[4]。

(二)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内涵

学界前期主要依据2018 年6 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个坚持”[5]177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内涵。譬如,吴志成等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塑造中国外交特色)、主要路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根本保障(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战略自信和定力)[6]。伴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不断发展,2021 年,中央宣传部、中国外交部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将习近平外交思想归纳为十二个要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历史方位、根本保证、历史使命、总目标、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要求、重要合作平台、基本原则、重要着力点、大国担当、鲜明特质、能力建设)[7],学界由此开始关注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的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这一趋向愈发明显。譬如,郭树勇等认为,这些发展至少包括:判断世界进入新一轮动荡变革期、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8]。还有学者分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的特性。譬如,赵永琛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深刻的辩证统一性:继承与创新相统一、顺应国际潮流与引领国内大势相统一、战略与策略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中华文明观与人类价值观相统一[9]。再如,栾建章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政治性[10]。

(三)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实践路向

学界一致认为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维护国家利益是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原则。譬如,王毅认为,独立自主、爱好和平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而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自身利益与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积极营造与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谐关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展现大国担当[11]。再如,徐进认为,奋发有为、底线思维、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2]。学界普遍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国际秩序、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等是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基本方略。譬如,石斌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完善国际秩序和优化全球治理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为此,要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上作出相应的原则式变革[13]。再如,刘卿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对于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建立国际安全新秩序意义重大,为此,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安全体系,真正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14]。

(四)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价值意蕴

学界主要探讨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譬如,孙志伟等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遵循历史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以中国道路为底色,在对国家利益、国际秩序、国家间合作、国家间分歧、全球治理等方面问题的认识上,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15]。再如,阮宗泽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辩证地把握百年变局与战略机遇、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通过元首外交和主场外交的战略引领,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16]。还有学者分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世界意义。譬如,王京清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创新、积极倡导世界大同理想等四方面的世界意义[17]。再如,季思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世界未来指明了新方向、为国际关系擘画了新蓝图、为人类进步开辟了新道路[18]。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国外研究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变乱交织、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了强大的、稳定的正能量。国外学者因此十分关注习近平外交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和全球伙伴关系这四个重要议题。

(一)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多数国外学者能够理性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内核与时代价值。譬如,汗·伍兹马(Khan Uzma)、贝古姆·阿比达(Begum Abida)、穆罕默德·阿卜杜拉(Mohamed Abdullah)等认为,孔孟之道的“五常”与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很强的逻辑契合性。“仁”表现在中国缔结双边或多边协定的“平等互利”上,“义”表现在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正义公道”上,“礼”表现在中国完善国际标准或制度的“一致对等”上,“智”表现在中国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对话协商”上,“信”表现在中国规范国际组织的“诚实可信”上。这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更好地推进全球治理,更好地创造一个与儒家和谐原则相一致的和平合作的世界[19]。部分国外学者从某一学科领域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特质与实践影响。譬如,比约恩·阿尔(Bjorn Ahl)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法律秩序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与所谓的全球宪政所声称的完全不一样的“宏观叙事”。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组成部分的普遍安全和开放包容原则被延伸到国际法中,基于各国国情和社会稳定的特定制度因而更应受到国际法的尊重,更应与国际法相互协调。这一辩证关系表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法的规范结构和价值观的深远的变革意义[20]。

(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

多数国外学者论及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譬如,卡普斯蒂娜·拉里萨(Kapustina Larisa)、德雷瓦列夫·安德烈(Drevalev Andrei)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推动了中亚、西亚、中东和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成为促进国际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21]。再如,托马·索林乔治(Toma Sorin-George)、萨塞努·安德烈娅·西蒙娜(Saseanu Andreea Simona)、特奥多尔·克里斯蒂安(Teodor Cristian)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性、全球性合作,从而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22]。部分国外学者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工具性问题。譬如,科波耶维奇·扎尔科(Koboevic Zarko)、科尔特拉·泽里科(Kurtela Zeljko)、武吉西奇·斯尔丹(Vujicic Srdan)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没有自私自利的政治或军事目的,只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信守承诺、互利共赢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之上的和平经济工具。它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参与国的港口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实现了世界经济再平衡[23]。再如,萨兹耶夫斯基·亨利克(Szadziewski Henryk)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推行地缘经济战略的国家政策,必会受到当地规模行动者的生活经历和政策反应的影响制约。以“一带一路”倡议在大洋洲的进展为例,当地民众围绕“中国力量作为积极存在还是消极存在”而争论,倘若忽视这一情况,必会损害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给全球政治经济的历史性机遇[24]。

(三)关于全球治理

国外学者主要分析了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原因、方式和影响。譬如,白瑞德·詹姆斯(Paradise James F.)认为,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动机在于对冲国际体系的不利影响、获取更大财富、填补因西方排外主义和民粹主义运动兴起而导致的全球权力真空、应对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回击外界对中国推动全球化的种种质疑。中国已经不再“韬光养晦”,开始制定规范、设置议程,通过国际组织、多边机制、主场外交、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和方式渐进地变革国际秩序[25]。再如,德拉齐·费尔南多(Delage Fernando)认为,庞大的经济规模与执政者的雄心抱负,使得中国在过去十年间扮演了愈发重要的全球治理结构改革者角色。通过落实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平台倡议,中国倾向于建立一种既能承认发展中国家较之西方国家具有更大影响力、又能维系自身国家利益的多元化国际秩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多边体系的领导者[26]。还有国外学者分析了中国对某一全球治理领域的参与。譬如,弗里奇·埃里克(French Erik)等认为,与其他新兴大国和传统大国相比,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受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的影响,中国对现行国际经济制度的态度因不同事务领域而有所不同[27]。再如,内格罗·吉安路易吉(Negro Gianluigi)认为,中国较早地参与了全球互联网治理,并在国际电信联盟中扮演着重要的治理者角色。中国积极参与了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正从规范接受者转向规范制订者[28]。

(四)关于全球伙伴关系

多数国外学者高度关注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譬如,大卫·普兰顿(David M.Lampton)认为,建立美中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前提在于双方都相信重大冲突可以避免、关键问题应该合作。为此,美中应该扩大相互投资规模、深化战略对话、增强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在亚洲建立包括两国在内的经济与安全组织[29]。再如,卢扎宁(Luzyanin S.G.)认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充分体现在政治、军事、战略、经贸投资、人道主义等领域里的良好互动和务实合作上。两国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积极作为为建设“大欧亚工程”打下了坚实的根基[30]。部分国外学者分析了以亲、诚、惠、容为理念的中国对周边国家关系。譬如,迈克尔·斯温(Michael D.Swaine)认为,“亲”在于巩固友谊,“诚”在于相向而行,“惠”在于互利共赢,“容”在于开放包容。它们是一套外交哲学方法,体现出鲜明的睦邻特征[31]。再如,迭戈·桑托斯·比埃拉·德·热苏斯(Diego Santos Vieira de Jesus)认为,亲、诚、惠、容理念是习近平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周边外交方针中的创造性转化,它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共同体理念和合作共赢原则[32]。还有国外学者分析了以正确义利观为准则的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关系。譬如,卡米拉·瑟伦森(Camilla T.N.Sorensen)认为,正确义利观意味着中国在寻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将会更多考虑他方利益。中国将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技术援助,必要时舍利取义,展现大国担当。这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塑造国际形象,提升软实力,推进“中国梦”和平发展战略[33]。再如,川岛真(Shin Kawashima)认为,正确义利观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外交哲学。它将正义置于利益之上,尤为希望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合作共赢国际关系更加合法化[34]。

三、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展望

国内学界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依据、科学内涵、实践路向和价值意蕴等四个理论层次的研究,深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逻辑体系,推动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学习宣传,但在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上仍有诸多不足。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和全球伙伴关系等四个重要议题的研究,丰富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认知视角,拓展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辐射空间,但少数人基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强权政治逻辑,断章取义、妄言置评、肆意歪曲①,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中国对外工作的保驾护航意义愈发彰显。为此,学界应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地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

一是持续深化基础理论和创新理论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关联、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多维度上,系统剖析习近平外交思想“十个坚持”的要义,整体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对新中国外交理论体系的守正创新和“胸怀天下”经验,跟进阐释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二是深化高质量对策研究。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治理,塑造全球伙伴关系和国际战略机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或紧迫问题,建言献策,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战略。三是深化国际传播效果提升研究。深入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的守正创新的大国气派、立己达人的世界情怀、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重情尚义的崇高品格,超越西方话语陷阱和权力冲突逻辑,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的正能量,用详实的数据、动人的故事、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无愧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提升习近平外交思想对外宣传工作的横向覆盖面和纵向穿透力。

注释:

①譬如,内森·安德鲁 (Nathan Andrew J.)肤浅地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光鲜的表象下掩盖着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等级观。(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Rhetoric and Real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under Xi Jinping [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22, 31(133): 57.)再如,阿巴蒂·巴塔查里亚 (Abanti Bhattacharya)偏执地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中华帝国历史,意欲将美国从亚洲剥离出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秩序。(Conceptualizing the Silk Road Initiative in China’s Periphery Policy [J].East Asia,2016, 33(4): 309.)

猜你喜欢
倡议外交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