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 年全省畜牧业工作,部署2023 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路径,强化措施,加快建设畜牧业经济强省。刚才,6 个县(市)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各有侧重、特色鲜明,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2022 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生猪价格下行等严峻形势,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努力,推动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畜牧业经济在较高起点上再创新佳绩,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省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3 029.6 万头、652.6 万头、1 380.2 万只和6.24 亿只,同比分别增长4.9%、12.4%、7.5%和0.5%;肉类总产量达到289.5 万吨,同比增长6%;肉牛、肉羊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生猪、家禽价格企稳回升,畜禽养殖业全面盈利;全省牧业养殖业产值达到1 482.6 亿元,同比增长1.9%。
一是肉牛养殖业增速“领跑全国”。2022 年,全省肉牛饲养量增速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分别高出辽宁和黑龙江10.7 和9.6 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长春、白城、四平、辽源、松原、白山等5 个市州同比增长10%以上;梨树、洮南、镇赉、公主岭、桦甸、德惠、农安、柳河和前郭等8 个县(市)同比增长20%以上。二是肉牛大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全省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209 个,比工程实施前新增175 个;万头以上牛场21 个,比工程实施前新增17 个。其中:竣工项目62 个,肉牛饲养量19 万头;在建项目107 个,边建边养牛4.74 万头;谋划项目40 个,设计饲养能力59.38 万头;新建肉牛屠宰加工项目11 个,新增产能103.5 万头,现已投产1 个。全省通过国家审核入库肉牛专项债项目47 个,资金需求209.93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项目28 个,发行债券77.08亿元,利用债券资金51.79 亿元,占67.2%。三是肉牛产业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同步启动中东西3大肉牛产业集群建设,19 个县(市、区)共谋划项目32 个,其中开工建设10 个,完成投资3.6 亿元。农安、榆树、伊通、梨树、通榆、敦化等6 个县(市),启动了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全省肉牛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村达到2 238 个。在“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备案的肉牛养殖场(户)由2021 年7 月的29.06 万户增加到33.1 万户。全省肉牛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 000 亿元,同比增长7.6%。四是肉牛良种繁育水平全国领先。筹划组建了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全省国家级种公牛站5 个,新增1 个,存栏种公牛600 头,新增130 头;全年生产冻精1 075.6 万剂,销售冻精918.78 万剂,同比分别增长28.3%和14.6%。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4 个,存栏母牛1 492 头,同比增长21.9%。长春新牧、吉林德信和延边畜牧3 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占全国7 家企业的42.9%,位居全国第一位。五是融资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肉牛贷款余额达到245.45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活体抵押贷款累放金额65.24 亿元,同比增长196%。全省肉牛政策性保险在保牛只115.77 万头,同比增长56.34%。保险覆盖面达到29.56%,同比提高13.56 个百分点。“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被评为全国金融支农实践“十大典型案例”。六是“吉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印发了《“吉牛”餐食品牌与业态创新实施方案》,培育皓月、犇福、桦牛、吉小牧、兄弟牛人等品牌15 个,其中获得省级以上认定11 个。皓月品牌专卖店在全国达到7 000 家以上,“东巴人餐饮集团”与“吉林伯宇集团”合作打造的“两岁半吉牛肉铺”达到5 家;大明肉业在长春市120家火锅超市和100 余个社区植入“兄弟牛人”品牌鲜牛肉营销板块,年屠宰肉牛4 000 头左右;老韩头、丰茂串城等新业态项目加快布局,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省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支持肉牛、生猪、家禽、梅花鹿、乳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谋划推进集群“头部”企业48 家、重点项目49 个、招商项目19 个、潜力企业10 家,累计完成投资51.31 亿元,出栏畜禽2 750 万头(只),实现产值11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6.7%和8.8%。通榆牧原400 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已试生产,累计屠宰生猪9万头,实现产值3 亿元;长岭秋林、延边韩贞、乾华肉羊等6 个肉羊项目完成投资14 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肉羊产能20 万只以上。舒兰市3 000万只白鹅养殖、屠宰、羽绒加工产业园项目,拉动全市白鹅饲养量达到227 万只,是去年同期的4.1倍;白翎公司加工羽绒415 吨,实现产值2 亿元;德惠德翔1 亿只肉鸡屠宰深加工项目主体工程已建成,预计今年10 月底可投产;镇赉瑞信达1.5 万头标准化奶牛场(二期)项目正式投产,现存栏奶牛2.07 万头,日产奶量245 吨,同比增长13.1%和17.2%。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项目已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北京同仁堂、山东东阿、香港养仁堂、娃哈哈集团、华润集团等40 余家企业对接洽谈,其中正式入驻企业13 家。2022 年,9 大畜牧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476 亿元,同比增长6.2%。
全面落实国家“粮改饲”任务,全年调整种植面积75.89 万亩,收贮优质饲草料220.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1%和36.6%。榆树、农安、敦化等16 个县(市)启动实施了玉米秸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试点示范,新建试点项目25 个;农安、伊通、公主岭等10 个县(市)开展整乡(镇)、整村一次性收贮作业,投入机械498 台套,收获面积2.6万公顷,收贮秸秆饲料31.2 万吨。伊通县绿秀牧业公司以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为基础,以确保动物除臭、营养、消化、免疫等生物因子为保障,成功打造了伊通健康养殖模式。落实政策补贴资金5 378 万元,支持新建贮窖47 个,新增容积14.4万立方米。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1 642 万吨,占秸秆总量的41%,居秸秆“五化”利用之首。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吉林省全域统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韩俊省长和韩福春副省长分别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在全省启动实施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规模养殖工艺提升、粪肥还田综合利用等11 项行动。全省共建成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95 个、村屯集中收储点4 556 个,集中处理总量达到441 万吨,占设计处理能力的47%,同比提高16 个百分点。长春市绿园区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政府和企业签订畜禽粪污清运处理委托协议和有机肥产品回购协议,建立了生产运营台账管理制度,确保了收储运体系长效运行。伊通县每月配套80 万元用于全县粪污收储运体系运营管理,镇政府负责派车转运至粪污处理中心,发酵后还田利用,保障了牛粪日产日清。东辽县财政出资为散养密集村建设下卧式粪污处理点和黑膜污水池,配套吸污车,养殖户自行将干粪运送到处理点,秋收后由村集体出资负责就近还田,解决了散养畜禽粪污乱堆乱放问题。全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抢时间、抢进度,扎实开展春秋防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安全稳定运行61 个月,49 个月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组织前郭牧原、镇赉和合等6家企业建设非洲猪瘟和布病、结核病无疫小区。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稳步推进无纸化出证,辉南、集安等25 个县(市)实现全域全畜种无纸化出证,全省无纸化出证23 884 张,检疫畜禽2 591.14 万头(只)。启动实施养殖大村大学生兽医培训计划,全省配备大学生村兽医502 人。省市县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超12 000 批次,总体合格率9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开具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84.3 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畜产品4.3 万吨,同比翻一番;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全省648 个乡镇设立2038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员,监管主体44.8 万户,全年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农业农村部正确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畜牧战线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结晶。值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致以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各级畜牧部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变化适应、把握、引领能力还不强,对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处理力度还不够,对长期制约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破解招法还不多。纵向比,我省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横向比,我们与发达省份在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和市场开发上仍然存在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畜牧业工作对于全省“三农”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省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产业集群,发挥畜牧业的中轴产业作用,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打造全国“大肉库”,推动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经济强省跨越,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畜牧力量。总的目标是:全省猪、牛、羊、禽饲养量同比分别增长2.5%、18%、2.3%和0.4%,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3%和1.2%。具体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
韩俊省长指出,抓好这项富民强省的标志性工程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普遍共识,要全力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上水平。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在更高起点上破题推进,我想,就是要做好“扩量、提质、增效、转型”这篇大文章。在扩量上,要实行五措并举,协同发力。一要依托现有养户多养实现扩量。全省现有33 万个养殖主体和100 万从业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养殖经验,如果每户再多养3 头牛,这就是百万头的增量。二要依托增加新的养户实现扩量。学习借鉴梨树县“四级书记赛牛、村书记带头养牛”、通榆县“五位一体”养牛等发展模式,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支持农民和返乡大学生就地就近发展肉牛养殖,在带动现有的大村大户增养补栏的基础上,力争再培育一批新的大村大户,促进养殖主体和肉牛饲养量“双增长”。三要依托整乡整村组织发动实现扩量。从今年起,每个县都要制定整乡、整村发展规划,包括每年增加多少个大乡、大村,每个乡、每个村增养多少头牛,新型经营主体怎么培育,政策金融怎么扶持,种养循环怎么衔接,都要量化、细化、实化。请各县(市)于3 月底前将大乡大村产业发展规划报到省肉牛办,省里将定期进行调度考核。四要依托扩大肉牛育肥规模实现扩量。鼓励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牵头建设和带动规模育肥场发展。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双向发力,减少省内公犊牛外流,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的育肥体系。五要依托政策持续落实实现扩量。抓好农安、榆树、伊通、梨树、通榆、敦化等6 个县(市)的肉牛扩群提质项目,力争到6 月底,项目县基础母牛存栏量增长10%以上,犊母牛年增长率达到40%以上。针对肉牛养殖大县、规模养殖场、肉牛大乡大村、养殖大户、小规模养殖户,分别细化财政资金、专项债券、银行贷款、活体抵押、政策性保险等服务机制,重点推进肉牛养殖圈舍确权登记试点,盘活企业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全省肉牛饲养量达到770 万头。在提质上,主要是依托产业化大项目建设,引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东黄、西红、中改良”三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支持19 个项目县高标准打造一批肉牛产业园区。立足打造1 ~2 家千亿级企业的战略目标,支持皓月集团上规模上水平,支持长春城开农投、通榆吉运、镇赉和合、中农吉牧、汪清恒天然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持续落实省市县三级包保服务机制,对现有209 个产业化大项目和47 个专项债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对已开工建设项目,重点做好后续所需资金的对接,确保其尽快建成达产;对已完工项目,重点做好引牛、饲料存储、健康养殖、流动资金贷款等配套服务,确保其尽快释放产能。在增效上,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餐食品牌建设和业态创新,提升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水平。鼓励支持长春皓月、延边畜牧开发、桦甸金牛等企业,扩大屠宰产能,发展精深加工,做好肉食品及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要成立吉林省畜产品品牌促进会,开展吉林省名片价值企业品牌评定与公开发布,做优做实“吉牛”区域公共品牌,拓展中高端市场份额。加快推进肉牛产业与文旅产业、冰雪产业、餐饮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吉林肉牛产品进餐桌、进景区、进商超,开展“吉林肉牛产品名优食材供应基地和餐食特色名店”认定授牌,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电商销售”“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模式,加快发展团餐、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领本土化终端消费升级,再通过连锁店、旗舰店等走向全国。在转型上,要聚焦肉牛种业、产业发展模式和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坚持以创新促转型。一要强化种业创新。加快推进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沃金黑牛、吉牧牛、桦牛等新品种培育,加快推动与北京安伯、松原奥金斯等胚胎移植合作项目落地,构建肉牛胚胎工厂化生产体系和高效快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好引牛难和种群退化问题。二要强化组织方式创新。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肉牛专项债等政策,支持养殖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种养业循环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订立育肥购销合同,大力推广“屠宰加工企业+育肥牛场+母牛养殖场户”“种公牛站+繁改站点+母牛养殖场户”“村集体+种植户+养殖户”等模式,形成担保贷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三要强化数字化服务创新。借鉴河南省DHI 助力“两牛”产业发展经验,加快推进吉牛帮乡村服务站建设,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兽医计划”,参照“滴滴”打车模式,通过“一键呼叫”的方式为养殖场(户)提供繁改、兽医、融资、保险、交易、技术指导、政策宣传等综合性服务,力争到今年8 月完成1 000 个、到2024年完成3 000 个服务站建设,构建肉牛数字化服务体系。今年,省里将制定出台《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和肉牛屠宰加工及市场营销等“1+6”政策保障体系,各地也要抓紧谋划,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再上新台阶。
紧扣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这篇大文章,突出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9 大畜牧产业集群。要持续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落实好一季度开门红等政策,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存出栏结构,促进生猪产品均衡上市,稳定生猪产能。要树立项目思维,坚持不懈地抓大项目、大抓项目、抓好项目、抓精深加工项目,在去年工作基础上,再遴选确定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实施群长和属地双包保,省级层面重点打造百亿级、千亿级行业“领军”企业,市县层面加快培育10 亿元、20 亿元、50 亿元“链主”企业,大力发展“专精特新”行业冠军企业,提升龙头带动能力,引领产业集群集聚。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清单化推动中粮、正大、牧原生猪,元盛、伯宇肉牛,正榆、德大、德翔肉鸡,舒兰、农安白鹅和东辽蛋鸡、飞鹤乳业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依托畜牧业大县、大乡、大村和产业化大项目,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以畜禽养殖为基础,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配套集聚的特色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配套服务、联动发展。要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整合联动,支持品牌企业开展品牌产品开发,满足市场方便化、个性化、多元化、绿色化、生态化等需求,开发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深化吉京、吉津、吉浙、吉沪畜产品产销对接与合作,巩固扩大与主销区市场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加快发展团餐、电子商务、连锁店、旗舰店等营销新业态,全面提升“吉”字号畜产品品牌公信力和溢价能力。
当前,动物防疫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农村地区新冠疫情还存在不确定性,给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2022 年,伊通、舒兰、桦甸、蛟河、汪清、镇赉、和龙、柳河、龙井、珲春、永吉、延吉、图们、抚松等14 个县市动物卫生执法案件数量为0;九台、双阳、农安、磐石、长岭、镇赉、东辽等7 个县市尚未开通检疫证明无纸化出证;抚松、辉南、乾安、前郭、图们、舒兰、镇赉、双阳等8 个县市牛产地检疫率仍低于5%,日常监管缺失,亟需破题。各地要按照去年9 月召开的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防检监一体化统筹推进,不断提升保安全、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当前,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一要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持防检结合、以检促免,强化免疫无口蹄疫区运行管理,持续推进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改革,探索研究整县推进模式,筑牢免疫保护屏障。持续开展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非洲猪瘟等疫病的净化场及无疫小区创建,巩固提升养殖主体生物安全水平。二要强化产地检疫工作。省里正在研究将产地检疫率及肉牛耳标佩戴情况纳入对市(州)政府“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绩效管理考核评估范围。各地要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工作,落实好协检员制度,优先解决30 日龄以上牛只耳标“应戴尽戴”问题,提升产地检疫率。要加大对畜牧行业生产经营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发挥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检打联动”机制作用,对可疑线索开展联合执法,震慑和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对出栏不申报检疫、养殖档案不健全、收购未经检疫牛只等行为,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确保牛只“来去留痕、数据在案”。三要加快推进数字化防疫体系建设。利用“动监e 通”等信息化载体,加强养殖档案电子化、检疫出证无纸化,加强“数字化”防疫专班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动态更新养殖基础信息和免疫信息。各级畜牧部门要成立“数字化防疫”工作专班,“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整合疫控、监督、执法部门力量,抓紧与省级层面进行对接,推进工作落实落地。四要提升基层兽医服务能力。强化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畜牧养殖大村大学生兽医培训计划,以肉牛养殖大村为重点完成500 名村兽医配备,力争到年底全省累计配备村兽医达到1 000 名以上。加快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依托“吉林元正”“中农吉牧兽医人才培养计划”“吉牛帮服务站”“中国农大科技服务站”等项目,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繁改配种、疫病诊断和预防治疗等综合性服务,支持肉牛呼吸道、消化道及其他临床常见病多联检测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关键场所,要指导其加大清洗消毒力度,降低环境病原污染面。五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推进动物和屠宰环节信息化监管,建立检疫申报、流通运输、落地监管全程信息化监管制度,确保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伪劣产品可召回、储运信息可查询。建立“高度开放、覆盖全省、共享共用、通查通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扩大追溯系统覆盖范围,提升跨区域调运畜产品追溯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强力拉动下,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整体看,秸秆的收集方式还比较简单,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部分地区特别是小散养殖户肉牛“吃干秸秆、喝凉水”的传统饲喂习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伊通县秸秆生物饲料养殖社区互助服务站模式,以养殖大村为主体,以“千头牛”为单元,布局建设一批肉牛养殖社区,推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臭气熏天问题、降低饲料成本、提升免疫力等健康养殖经验,打造一批示范场、示范区、示范户,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努力实现产品健康、环境健康、动物健康、人类健康、产业链健康。通过两年的试点示范,秸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积累了一定经验,具备集成推广的基础和条件。今年,省里将重点支持3 ~4 个有条件的县(市),整县推进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各地要以县为单位,确定一个或多个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具备茎穗兼收机作业条件的乡镇或村屯,整乡整村推进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要突出抓好秸秆饲料企业发展,推动秸秆饲料向专业化生产、集约化利用、产业化经营转型。要积极推行“粮改饲”,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探索推进工厂化种植小麦草等青饲料试点,提高优质饲草料自给率。
这项工作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印发了工作方案,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目标任务。各地要抢抓春耕播种前这段黄金期,及时指导养殖场(户)规范处理畜禽圈舍、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乱堆乱放的畜禽粪污,利用微生物菌剂加快发酵还田。要突出解决好大型养殖企业粪污消纳对接问题,探索组建粪肥还田服务大队,采取政府补贴或“谁受益、谁付费”模式,加快推进畜禽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力争做到应还尽还、应用尽用。要集中1 ~2 个月时间,重点开展畜禽粪污乱堆乱放专项整治,省市县三级都要公布举报电话,建立有奖举报机制,坚持奖惩并举,确保工作有效开展。今年,省局将联合省人社厅举办畜禽粪污资源化实用技术研究班,培养政策精通、技术熟练的人才队伍。各地要根据养殖量、土地消纳能力、地方财政等因素,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难点区、一般区和良好区分级治理。要聚焦养殖密集村屯和小散养殖户,积极推广堆肥发酵、除臭控制菌剂,有效消除粪污气味、缩短发酵周期、促进还田利用。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采取暗访和“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规模养殖场和散养密集村屯巡回走访,定期向属地乡镇政府下达工作提示单,向养殖场(户)下达整改告知单,向同级生态环境部门抄送违法违规问题反馈单。要积极争取黑土地保护、盐碱地治理等项目资金,加大对大型养殖企业支持力度,主推“一主三辅”处理模式,拓宽粪污利用出口,提升循环消纳处理能力;要通过内培外引,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促进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动起来、活起来”,全面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种业振兴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提高全省畜禽种业核心竞争力。要开展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加快推动国家级延边牛、吉林梅花鹿、中蜂等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建设,启动建设一批省级保种场,实现应保尽保。持续开展吉神黑猪、延边(黄)牛、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等吉林优势品种选育提高,加快东辽黑猪、双乾肉羊、向海飞鹅等新品种培育力度,力争再有2 个以上新品种进入国家审定层面。支持梅花鹿基因库、梅花鹿遗传资源保种场和核心育种场建设,提高吉林梅花鹿良种纯度及种用和生产性能。落实好国家和省里扶优做强种业的政策措施,支持中粮、皓月、新牧、德信、德翔等企业从国外引进优良畜禽品种,高标准建设一批核心育种场。强化对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的指导服务,推动优质种公牛和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创建标准化基层繁改站点,加强繁改员业务培训,提高对中小养殖场户的繁改服务能力。
全省畜牧业经营主体众多,但规模小、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要建立健全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由原来千家万户的发展向合作化、园区化、集约化转变。要支持现代化养殖企业做强做优,引领带动养殖技术集成推广、养殖模式创新、产品质量提升等。要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水平。持续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快认定一批家庭牧场,巩固提升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家庭养殖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要按照畜禽良种化、饲料高效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去年,省里组建了肉牛产业协会和大学生养牛协会,各地要以县为单位组建协会,把千家万户特别是中小散户联结起来,在协会内部实现政策落地、信息交流、技术传播,进而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畜牧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以“吉牛云”大数据平台为主体,整合涉牧领域信息资源,建设畜牧业大数据中心。加强数据质量分析与治理,建立全数据采集制度,开展数据分析预判和信息发布,指导畜牧业生产,服务领导决策。推进养殖场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开展信用评价,探索开发养殖场户“养殖信用码”,开发“吉牛云”信用金融产品,构建肉牛数字化融资体系。推进大数据交换共享,研究制定大数据应用规范,推进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加快建立数据目录和数据开放标准,推进畜牧业大数据共享开放。建立肉牛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支持肉牛活体期货产品上市,探索推进金融结算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数字化交易体系。创新工作载体和服务手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精准牧业、智慧牧业、远程牧业、商超牧业,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畜牧业经济转型升级版。
省委、省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寄予厚望,也对畜牧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我们务必转变思想观念,认清使命责任,提升素质能力,强化履职担当,努力开创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省畜牧系统要全面学习、系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明确方位,切实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思路、务实举措和方法路径,加快建设畜牧业经济强省,争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 “三农”一盘棋,想问题、办事情从乡村振兴大局出发,增强落实中央“三农”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去年,经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省局会同省委编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基本明确了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检疫机构、畜牧综合执法机构及乡镇级畜牧兽医机构的设置原则。各级畜牧部门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属地编制部门进行沟通对接,加快组建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经费和编制。要明确市级对县级、县级对乡镇的业务指导关系,确保基层防疫体系机制畅通高效。要压实乡镇政府责任,将动物疫病防控职责纳入乡镇属地事项责任清单,指导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县级安排的业务工作。要将下乡进村服务的工作量和实绩作为人员考评的主要指标,县级动物防疫人员每年不少于1/3 时间下乡服务,乡镇动物防疫人员每年不少于1/2 时间进村服务。要理顺行业监管与畜牧业(农业)综合执法之间的关系,促进职能衔接,避免动物防疫、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检疫及畜牧综合执法机构由多部门无序管理。要强化执法办案,建立问题线索发现、移交、督办机制,把队伍用起来,把工作干起来。
三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近两年来,围绕肉牛、生猪、家禽、乳业和梅花鹿等相继印发了政策性文件,支持力度很大、含金量很高。各地要强化政策的宣传解读,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政策直达机制,逐条逐项细化政策直达清单,畅通直达渠道,开展评估反馈,推动各类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场(户)。要强化政策精准落地,在项目申报、三方评估、审核审批、资金拨付等环节紧密推进,缩短时限,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解渴、得实惠。要强化作风转变,开展好服务企业大调研、服务企业月、服务企业周等活动,制定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四要强化抓落实的导向。要用足用好“总施工图”和“五化”闭环工作法,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确保说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要敢于攻坚克难,各级畜牧局长要亲自部署任务、亲自盯紧关键环节、亲自督查落实,一竿子插到底,实行倒逼目标、倒逼责任、对标对表、层层分解、逐项落实、责任到人,真正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强化基层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帮助基层解决难题,让基层有足够的时间抓具体工作落实。
同志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新时期吉林全面振兴做出畜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