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41
岭南地区因其区位的独特性,具有明显的地域与气候特征,岭南建筑通过长期的气候适应衍生出独有的建筑风格,融合海洋文化、商业文化,围合成具有岭南特色的街道空间。街道承载了岭南地区长久以来的发展轨迹及人们的生活记忆,在不断适应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延续着优秀的文化内涵。
在如今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空间破败,城市新区的特征缺失,使得延续岭南特色显得尤为迫切。2018年,习总书记考察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强调 “绣花”功夫的微改造模式,突出地方特色[1]。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也曾提出,世界的文化是由各地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组成的一个丰富的整体,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开拓性、创造性的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才能使整个世界文化得到发展[2]。在岭南地区的新城建设中,应强调延续城市文脉,避免“千城一面”,以岭南文化树立城市名片,充分挖掘文化消费潜力,活化城市文化资产。
在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岭南地区按狭义分类,通常指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及肇庆、汕头、湛江、香港及澳门地区[3]。岭南地区具有湿热多雨、雨热同期、夏季较长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点,因此气候适应性是营造岭南特色的首要命题。
陆元鼎在《岭南人文·性格·建筑》一书中将岭南文化特征概括为三大文化体系和四大文化特征。三大文化体系分别为多元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4个具体特征指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4]。岭南文化表现在建筑手法和生活方式上可总结为亲水喜绿、务实求新。分别为源于海洋文化的亲水喜水敬水,喜爱户外生活和自然景观,常将建筑与庭院结合;二是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万物皆备于我”地吸纳外来要素。
街道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容纳交通通行、日常生活、商业活动、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是一个城市风貌特征与生活方式汇聚与展现的场所。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探讨了街道空间的构成与舒适的街道尺度,提出人在街道中的体验可通过视觉感知、空间体验等方式获得[5]。人行走在舒适尺度的街道上,可直接感知到行走的水平地面、街道两侧建筑立面以及视线范围内的街道设施、景观等要素,这些要素围合成的空间可被称为街道的“U型界面”。具有岭南特色的街道“U型界面”,应是适应岭南生活方式,改善岭南地域气候,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岭南文化特征。
营造岭南特色街道界面可以从建筑界面、街道设施和街道景观三方面入手。
对于有岭南历史的街区,街道应保留片区历史文脉,保留街巷肌理,适当修缮历史建筑,留下城市基因。对于岭南地区的新建街道,在街道建筑界面上,应更多从适应岭南气候出发,创造遮阳避雨的全天候步行系统和舒适的休闲场所。
鼓励采用骑楼、架空等建筑灰空间。骑楼最早源于新加坡、印度等英殖民地的外廊式建筑,因其具有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征以及便利的商业用途而得到华人社会的广泛认同[6]。街道的灰空间不局限于传统的骑楼形式,应结合片区定位,可演变出现代化的底层架空,以及由连廊、雨棚构成的半开敞空间等,结合下沉广场、二层连廊系统,整体形成连续的、实现全天候通行的街道慢行系统。岭南人喜爱户外活动,街道架空空间宜与商业策划相结合,布置商业外摆、艺术街角等,创造环境舒适的街道轻社交空间。
街道建筑立面应考虑遮阳、降温等措施。根据立面朝向、景观朝向、功能需求等采取适宜的立面遮阳措施,遮阳构件宜采用浅色,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构件角度应注意减少眩光对街道造成的负面影响。鼓励采用水幕立面、双层表皮、种植立面等手法,降低室内外环境温度,增加街道绿视率。
鼓励通过退台、裙房屋面绿化提升街道活力。新建商业街区、文化街区的街道空间往往不局限于地面层的单一维度,而是与地下空间、二层连廊、裙房的公共活动区域串联形成多维度、多标高的立体系统。鼓励通过建筑退台、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建筑手法,延伸和扩展街道领域,创造更加丰富的游览路径,提升街道活力。
街道上的构筑物,如跨街连廊、外摆阳伞、雨棚等,应尽量采用轻质构件,符合岭南文化追求轻盈通透的审美偏好。不建议采用纯玻璃顶或纯格栅的雨棚构件,因其在湿热多雨的岭南夏季无法起到有效的遮阳避雨功能。
座椅、自行车停放、饮水点等城市家具,宜结合植物遮阴、遮阳构架、清凉喷雾等防晒、防雨、降温措施进行设计。座椅、栏杆扶手等人体直接接触位置应避免金属材料,避免暴晒后高热。鼓励街道装饰、临时构筑物与岭南传统文化相结合,岭南在传统工艺领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彩灯、木雕、陶塑等,通过在街道装饰中融入传统工艺,在活化和保护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能营造出原汁原味的岭南特色。如永庆坊步行街中的金鱼灯饰,在狭窄的街巷空中,如在水中游曳,营造出热闹非凡、富有岭南风情的街道氛围(如图1所示)。
图1 永庆坊的金鱼灯饰
在人群活动密集的街道室外场所,可通过艺术化设计的喷雾进行降温,起到美化和降温的双重效果。如广州永庆坊街道空间的街角空间,结合环形灯光构筑物设置清凉喷雾,配合灯光与音乐的变化调整喷雾的形式,营造强互动的氛围(如图2所示)。
图2 永庆坊喷雾装置
新建岭南特色街道的标识设计应成体系,在标识设计中融入岭南地域文化,打造片区独特IP。如广州永庆坊历史街区改造,所有新建标识均采用统一的字体,字形宽厚但末端飘逸,让人联想到岭南园林中亭台深远的挑檐(如图3所示)。永庆坊的灯具、种植钵等设施均采用统一色调,褐色加深灰的色彩搭配提取自传统岭南民居的灰瓦、青砖等构件,通过 “小屋檐”的设计语言回应岭南民居的坡屋顶,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具有岭南味道。
图3 永庆坊招牌
传统岭南村落前常设“风水塘”,水景亦是传统岭南园林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针对岭南地区传统水乡文化的特征,考虑岭南人民亲水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喜好,应将理水作为街道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现代岭南街道空间中充分发挥理水的作用,通过水景调节微气候,并将水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创造宜人的、公众可参与的亲水空间。街道中的水景受限于有限的空间,常以线状水景或小型水池出现。如永庆坊与粤剧艺术博物馆相隔处,通过狭长的静水池与绿篱结合,弱化了围墙的存在感,将消极的空间转变成积极的街道景观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流水造景可与街角绿化、座椅相结合,在夏日中营造出湿润、清凉的休息场所。
岭南植物品种繁多,务实的岭南人常常在园林中种植可食用花果树木,如杨桃、桂花、芭蕉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街道的植物配置应优先考虑本土植物以及驯化后的外来树种,提倡优先选用本地可观可食的果树品种。在南北向街道,可通过种植高冠树以引导夏季风。在主要通行区域及等候区,采用浓密遮蔽的乔木,创造荫蔽、湿润的街道空间。植物搭配宜突出岭南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凸显四季长绿、繁花如云的地域优势,以四时不断开花的乔灌木和地被的绚丽花色为特色[7]。
岭南传统街道地面铺装多采用麻石、青石板等材料,色调偏向青、灰色系,冷色系的铺装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视觉上的冷感。为应对岭南地区雨热同期、夏季局部降水量大的气候特点,街道应充分考虑地面疏水、排水功能,慢行道建议采用透水砖等透水材料,自行车道可采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沥青。结合下凹式绿地,设置植草沟、种植槽、小型雨水花园等海绵措施,实现雨水滞留净化。
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是岭南地区长久以来的发展特点,从清十三行一口通商,到改革开放先行地,在不断汲取外来文化思潮、先进技术的帮助下,岭南地区的建筑形式也在不断演进。因此,创新是岭南特色的核心与内涵。岭南地区具有创新的文化基因,新建街道的岭南特色营造应适应现代生活和审美,不鼓励采用单纯的符号化和仿古设计,鼓励通过新材料、新手法对传统岭南文化进行创新演绎。
提起岭南便离不开商业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等商贸活动,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也促使岭南地区形成务实求新、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商贸文化推动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繁华的市井氛围也形成独特的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营造岭南特色街道界面,不仅需要创造精彩的外在空间,还需要丰富的活动和文化内涵,因此街道活动策划与商业管理也同等重要。部分年代久远的骑楼街,街道环境本身具有独特的岭南风情,但因周边业态和商业环境影响,充斥着低档招牌和质量低劣的商品,大大降低了街道的品质。岭南特色街道应更注重商业运营,可以委托成熟的运营主体,对片区商业进行统筹规划和招商管理,强化街道的岭南特色。
传统的岭南建筑,大多是以实用手段追求质朴的节能减碳,如通过梳式布局顺应主导风向以改善微气候,通过小面宽大进深的竹筒屋和天井,形成自然拔风和降温效果等。采用被动式的、具有岭南特色的街道营造策略,实现街道微气候改善,提升街道空间品质,是与当代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相契合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