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琦
《数字化孤独》的书名似乎给那些在网络社交年代依然感到孤独、甚至更孤独的人一种慰藉:是社交媒体和手机让我更加孤独,是科技巨头们偷走了我们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可能。不仅如此,社交网站和游戏软件让我们沉迷成瘾,让我们缺乏锻炼,让我们发胖。
让我们戒掉网络吧,重回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美好纯真年代。那时的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和家人及朋友相处,去奔跑,去运动。总之,社交媒体和游戏以及它们的主要承载物手机和各种pad等等就是万恶之源。
但读完这本书后,拥有这种想法的读者恐怕会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失去了指责“外部势力”并为自身卸责的理由。作者不仅没有像很多别的作者那样大力鞭挞社交网络、游戏和电子产品的种种罪过,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对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持一种中性偏肯定的态度。在她看来,社交媒体肯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其无远弗届的网络化功能和平台效应,让之前彼此隔绝的人们有了链接的可能,从而共享很多知识乃至情感。她承认新的媒体技术和产品会有各种负面作用,但关键在于人们如何趋利避害。
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似乎都会催生一轮文化“卢德主义”。人们总是在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带来的好处初见时甘之如饴进而习以为常之后,对其日渐增多的弊端越来越嫌弃,一如我们对待人世间包括婚姻在内的诸多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不仅会选择性忽视之前那个没有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时代的诸多不便,还会选择性珍惜那个时代的种种或许并不存在、至少不会普遍存在的种种好处。
难道没有手机的年代,小学生放学之后就可以疯玩吗?没有家校互动微信群,妈妈们的焦虑就会有大的缓解吗?显然不是。如今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电子产品、网络平台和各种教育软件带来的辅助教学功能的好处——这一点在疫情期间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一方面又拼命抱怨这些产品和技术让我们压力更大。前者和后者无疑都有其真实性,关键在于如何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权衡利弊并趋利避害。只有黑板和粉笔,放了学就可以下河摸鱼摸虾的年代肯定是回不去了。
倒果为因是另一类人们常犯的毛病,把分明是缓解压力的技术和产品看成是压力产生的原因。一如电视以及其他有可能让人们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的事物。回想起曾经抱有的对电视的恐惧,人们就该明白,如今的电子产品也承受了很多不白之冤。
我们之前不见得更不孤独,但那时人们无法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去倾诉这一点并与很多人产生共鸣。这种共振效应会让人产生很多错觉,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比之前的时代面临更多更大规模的孤独问题,甚至以为是数字化时代让我们更加孤独,似乎戒掉网络,放下手机,走出门去,人们便会有火热的生活和现成的伴侣在街角拐弯处等待着我们去投入,去拥抱。没有这些社交平台、游戏软件和电子产品,我们是否反而会因为缓释渠道、平台和网络的匮乏,令问题恶化,加剧孤独感,甚至會感到更绝望?
关于“附近”“互动”的话术中一个比较搞笑的说法是,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们应该放下手机,多关注身边的人,多在现实中互动。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要是没有手机,要不是因为能够“沉迷”于各种小视频,或者能够发圈或者和聊友“抱怨”,排队等待的漫长和上班途中的拥挤该是多么令人备感焦灼和挫败啊,那种氛围下的主动搭讪和喋喋不休又是多么不合时宜和惹人厌憎啊。
在人们对于手机的抱怨中,面对面刷手机而非交流是一个常见的议题。不妨重温一下朱自清先生关于香烟的一个重要功能的描述:“客来了,若你倦了说不得话,或者找不出可说的,干坐着岂不着急?这时候最好拈起一支烟将嘴堵上等你对面的人。若是他也这么办,便尽时间在烟子里爬过去。各人抓着一个新伴儿,大可以盘桓一会的。”此处把香烟替换成手机,相关抱怨便会迎刃而解。
另外一个常见的指责是刷手机减少了夫妻交流时间进而降低了婚姻质量。发出这种抱怨的人们,可能没有经历过妈妈隔三差五就要出去寻寻觅觅,把躲避家里各种烦恼和压力的父亲从牌桌、棋盘或酒局上揪回来的家庭喜剧。幸福的家庭总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论有没有手机。
很多时候是来自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让我们产生了倦怠、拖延和行动能力匮乏。在这样的时刻,顺手拿起手机刷上一段,并不比托腮发呆更可耻。与其寻遍身边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而憋屈地抓狂,还不如和那些或素昧平生或素有默契的聊友们一诉衷肠。满世界找苍蝇馆子和饭搭子,就比点上一顿精美的外卖,足不出户一边追剧一边享受美食更为可取吗?
那些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还能拖着疲惫的躯体去健身房的人,毕竟是少数。有些人能经常去健身房,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就身处高位,或者已经财务自由,总之不需要承担太多磨折人的碎片化工作,因而有着富余的心力去挥汗如雨升华身心。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些人就是以健身为生意。这两种人生都非常人所能及,而普通人在头脑发木身心疲惫之余,或打游戏或聊天或刷小视频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罪过”。
而当人们缓过劲儿来想去从事各种锻炼时,数字化时代的威力便会显现出来。比如各种运动软件提供的相关知识,及其自带的社交属性为人们组群活动提供的便利,比起前社交媒体时代两眼一抹黑的单打独斗,显然更让人青睐。或许有人又会说,那些运动成绩排行榜和群里打卡,以及晒准备等等带有明显“优绩主义”考量的设置和举动,又会加剧人们的互相攀比和焦虑情绪。对这样的抱怨,只能以“矫情”来一笑置之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和攀比,避无可避。
有些宿命是人类永远无法避免的。比如婚姻的激情消失,孤独终老的可能,以及大部分时候我们既享受孤独又希望适度社交的矛盾与纠结。面对这些人性使然的、无可回避的难题,数字化时代所提供的润滑和缓释剂,肯定不是更坏的选择,因为亘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解决方案。
就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一代人终究老去,总有人更年轻。技术进步的势头无可逆转,我们或许有一天甚至会和AI人结婚,即便如此,这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或许反而缓释了更多人的孤独与寂寞。
本书是诺奖作家米沃什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以少年托马什的口吻,叙述了他在神秘的家乡伊萨谷面对时而迷人时而粗粝的自然与乡村成长、探寻、困惑,最终他走出童年与伊萨河,去谷外世界冒险 。20世纪初立陶宛复杂的历史冲突、社会关系和传统力量在书中历历可见。
本书荣获第58届美国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小说融合历史与奇幻,探讨语言和翻译的力量。翻译即背叛。它是戴着镣铐舞蹈,是遗憾的艺术,是巴别塔的诅咒。当罗宾发觉自己所钟爱的翻译魔法,成为帝国侵略的帮凶,他陷入迟疑与犹豫,是遵循内心的道德指引,还是苟且偷生……
本书是哥伦比亚当代文学领军人物皮拉尔·金塔纳锋利之作,斩获哥伦比亚叙事圖书奖。《雌犬》收录了同名中篇小说和五篇人物互相关联、故事线索勾连的短篇小说,聚焦于一群被自然、社会乃至内心世界围堵的人,探讨了在严酷、压抑的环境中,爱究竟意味着什么。
本书是德国物理学家、太空专家、畅销科幻作家布兰登·莫里斯的全新力作。2094年,四名宇航员乘坐牧羊人1号飞船在太空中旅行了20年,他们的目标是见证宇宙的诞生。在太阳引力透镜的帮助下,大爆炸的瞬间将会清晰呈现于他们面前。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