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芳,汪和生
(浙江农林大学 食品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
浙江农林大学“七彩新农人”农耕文化育人体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践行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育人理念,构建红、橙、黄、绿、青、蓝、紫文化育人的“七彩平台”,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出发点,引导广大师生努力成为农业文化的传承者、农业文明的传播者和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实现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目标。
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城镇化的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正面临着被淡忘的威胁,这与新时代倡导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相悖的。农林院校肩负着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时代使命,开展传统农耕文化育人,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三农”特色文化、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3]。
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是实现我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农”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农耕文化育人通过对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系统宣讲,在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中推广、普及农耕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乡土情”、铸其“乡土魂”、造其“乡土梦”[4]。让学生不但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知识型人才,更要成为具备系统农耕文化知识、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新型“三农”工作队伍服务。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既是新时代中国的一个战略任务,也是农林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构建,要牢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传承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既是一个学习丰富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通过文化自省自觉,最终实现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
服务地方社会是农林院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农林院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农林院校教师是农业文化的传承者、农业文明的传播者和乡村振兴的践行者,他们是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广泛联系,活跃于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组织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林院校教师在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库支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动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彩新农人”农耕文化育人体系依托农业学科特色优势,借鉴农田生态系统原理,将农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互融互通、共建共享,以农欣坊、党团服务田、支农团、农业文化节、农作园、农创室、农林议事厅等为育人阵地,分别构建红色学习、橙色文明、黄色实践、绿色农业、青色农耕、蓝色创新、紫色管理等文化育人“七彩平台”,形成农业文化交流、文化创意、文化体验、文化活动、文化服务“五位一体”相互协同的“七彩新农人”文化育人载体,打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着眼于发挥先进理论和红色精神文化的育人作用,以农欣坊为阵地依托,牢牢把握培养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时代使命,坚持不懈地用新思想指引“三农”事业新发展,用学校心系“三农”、情系民生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不断巩固广大师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乡村振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围绕听、读、看、讲、思、行六个环节,开设农欣大讲堂、学科报告会、好书大家读、网上学习时、先锋电影院、农业微党课、师生思享会、主题实践日八个模块,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全校师生开展红色理论学习、思想进步的有效平台。
着眼于发挥文明寝室和公寓文化的育人作用,以党团服务田为组织依托,弘扬农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精神,遴选整合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学骨干,以学生公寓为基本单元划分成立一、二级党团服务田,作为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责任田”。党团责任田提供移动式、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分别配备一级“田长”和服务队、二级“田长”和服务组,履行政策宣传员、成长指导员、文化建设员、同学调解员、安全巡查员的“五巡合一”职责,实行轮班巡查、谈心谈话、信息报送、事件处置等工作机制,实现“定田、定人、定责、定序”,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着眼于发挥志愿服务文化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育人作用,以支农团为组织依托,在服务浙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结合校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教师产学研合作、科技特派员等工作,组织师生利用暑期积极开展科技支农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深入乡村一线、田间地头,广泛开展农业知识传播、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文化宣传,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亮身份、比服务,在支农扶农助农中受教育、长才干。
着眼于发挥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的育人作用,以农业文化节为活动依托,围绕学农、爱农、志农、强农的活动主题,紧扣依托专业、贴近生活、丰富有趣的活动要求,按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规律,以农作园、茗茶园、百草园等为阵地,精心开展春耕仪式、秋收盛典、现代农业创意大赛等一系列农业特色鲜明、形式丰富多样、师生喜闻乐见的农业宣传、科普体验和实践活动,打造从田间到餐桌贴近全产业、从春耕到冬藏覆盖全过程、从师生到市民面向全社会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着眼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育人作用,以农作园和百草园为阵地依托,重点建设以瓜果长廊为主轴,以“遗传·育种功能区”和“栽培·植保功能区”为板块的“一廊两区”功能区块布局;着力构建以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线,以“一年级耕作‘认知田’—二年级耕作‘试验田’—三、四年级耕作‘示范田’”为步骤的“一程三步”农耕实践体系,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农业耕作过程中激发专业兴趣,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着眼于发挥实验室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育人作用,以农创实验室为阵地载体,通过建立导师制、实验开放制、创新项目制、本研互助制等,积极发挥实验室的育人作用,使师生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学校—学院—学科—学生”四级联动学科竞赛机制,形成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级联动体系。
着眼于发挥协商民主和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以农林议事厅为活动依托,以午餐有约、心灵港湾、我为师生办实事等活动为抓手,强化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扩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按照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增进共识的原则,把民主协商纳入学校公共事务和师生重大事项决策程序,通过民主协商征集师生意见、汇聚师生智慧、促进学校治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学校就公共事务、重大事项和重要制度同广大师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学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浙江农林大学立足农林学科特色,创新开展“七彩新农人”农耕文化育人实践,积极推进农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已成为学校开展农耕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农业特色鲜明、师生参与面广、社会反响较好、育人成效明显,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5]。
“七彩新农人”农耕文化育人体系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了学生强农兴农意识,涵养了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涉农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就业对口率达80%以上。涉农专业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由2017年的25%提高到2022年的50%以上,服务农业基层一线人数达2万余人,投身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的学生不断增多,涌现了一批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浙江省农业创业杰出青年等优秀人才,学生服务“三农”职业抱负不断增强。
通过“七彩新农人”农耕文化育人相关活动开展,学校建设了校园生态走廊,串联起了农耕文化展厅、农林碳汇馆、竹木科技馆等场所,使农耕文化育人资源要素得以彰显并长期保存。学校紧密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设立师生丰收节、农业文化节、采茶节等,让师生在各类参与体验中学习、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促进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从农的人生价值观养成,坚定投身现代农业发展的理想信念。学校获评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暨学农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教育基地。
随着“七彩新农人”农耕文化育人体系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与周边中小学共建“农林特色校园”,共商建设蓝图、共享优质资源、共促学生成长。学校培养的有深厚“三农”情感、有系统农村工作知识、有较强农村工作能力、有为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四有农村人才”逐渐得到社会认可。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等百余家主流媒体进行了300余次全方位、多层次报道,有关活动被央视新闻移动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0万。“七彩新农人”农耕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浙江省文化育人示范载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