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孝平,李子愚,2,徐坠,沈云怡,杨云
(1.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2.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近年来,中国是德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除欧洲市场之外的最重要市场之一。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和合作,其中太仓市是中德合作的典范城市。该市地处国内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是江苏省的重要县级市,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1991年,太仓设立经济开发区,开始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外资企业(汪泓,2010)。截至2022年底,在太仓的德资企业已接近480余家,累计投资达6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500亿元。由于太仓拥有众多的德国制造业企业,因而也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本文在分析研究太仓市在吸引德资企业经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同时期望为其他城市复制“太仓模式”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太仓市向外不断提升对德创新合作的承载力,紧抓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新机遇;对内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才智力支撑,不断提升产业链合作水平并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通过承接来自上海的人才、资本、信息等溢出要素,推动内外融合发展,使得太仓市形成了吸引德资企业的独特优势。分析该市历年发布的支持德资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实践经验,可得到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太仓市距离上海约五十公里,能够深度接受来自上海的资源辐射。上海是中国内地外资企业总部或办事处最密集的城市,随着上海产业发展和生活成本的急剧增加,外资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物流、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自然会向周边城市溢出,带动各类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在邻近城市布局。同时,欧洲的原料进口可直接运抵拥有保税仓的太仓港。太仓市正是利用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相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受益于巨大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技术溢出等外部效应(陈惠良,2010),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德资企业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参与程度。
伴随德国大型企业出海发展,从事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不得不跟随大企业一同进入海外市场,以免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龚洁,2008)。如:1993年首个落户太仓市的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就曾是上海大众汽车的供应商。而在太仓市扎根发展的德资企业,也与其他外资企业在上海设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在沪德资企业相比,太仓市的产业链布局更加贴近生产、制造和转运流程,与上海的管理、营销和服务类德资企业总部正好形成天然互补,进而形成全面对接、联动发展、邻城呼应的模式。
太仓市虽然科教资源并不丰富,但仍然具有远见地引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和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其中,西北工业大学还于2018年在太仓举办了新型研发机构——长三角研究院(郑曦,2022)。太仓市为了向企业提供合适的技能型人才,还引入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成国内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基地,制定了全国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此外,太仓市还引进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建设智汇谷科创产业园等,聚力推进中德创新城建设。
太仓市长期专注于以汽车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太仓市一方面引导德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积极转型开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另一方面也不断培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新增长极,包括推动18家德资企业进入中国商飞大飞机意向配套领域和合作企业库。同时,长三角研究院还充分利用太仓市积累的精密零部件制造等产业优势,进一步聚焦航空航天领域,开展智能制造、机载设备、发动机等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制造,充分体现了以开放创新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寇晓东 等,2021)。此外,在太仓市的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中都能看到德资企业参与。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与江苏省是友好省州,太仓市也与德国于利希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并与莱茵-内卡地区建立地区性友好伙伴关系。并且还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国际经济合作协会等众多中介机构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龚洁,2008),双方交流互动频繁,创造了大量合作机遇。太仓市还通过举办德国“太仓日”、招商推介会等活动进行自我宣传;积极邀请已到太仓投资的德资企业现身说法,以达到真实可信的宣传效果(徐卫岗 等,2007)。同时,太仓市还与德国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合作,进一步扩大其在德国乃至欧洲的知名度。此外,太仓市努力打造“类德国”生活工作环境,积极为德资企业高管解决子女读书、配偶就业等问题,不断提高来太仓市的适应性。
德资企业选择落户太仓市,除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产业链互补之外,还有宜业宜居的巨大优势。一方面,太仓市拥有良好的营商口碑,如政府的“亲商理念”“办事效率”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方式”(杨美萍,2016)等,还被《福布斯》(Forbes)杂志评为中国50大最佳商业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太仓市人口不多、环境优美,居住环境与德国小镇十分相似,也极大提高了德资企业的亲切感。同时,德资企业间的“相互吸引”“示范效应”,也是德资企业扎堆发展的重要原因。如德资企业在选择海外目的地前,均会与已经落户的企业进行交流,德资企业的现身说法有力带动了更多新企业的加入。
三十年来,太仓市与德国的创新合作取得很多实质性成果。伴随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周边地区同样加速发力,加快“融入上海”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增加了外资企业落地太仓的难度。未来,太仓市在拉动本地经济发展时必然面临吸引德资企业的平台期。坐享上海“溢出效应”时不会永远具备先发优势,吸引德资企业面临机遇的同时仍将有巨大的挑战。
2022年,尽管太仓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R&D投入强度)已达3.75%(苏州同期为3.91%),但研发投入总体规模还不够(何庆,2019)。科技创新成果不够多,2021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较五年前仅增加5%,而苏州市同期涨幅达26%。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如2022年太仓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650.38亿元,约为昆山的1/3,仅占苏州全市的7%(22 874.6亿元)。此外,太仓市还面临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载体竞争力不强、孵化效率不高等问题,新引进的创新载体所能带来的溢出效应有待观察。
太仓市对外创新合作的对象主要是德国,合作伙伴不够广泛、合作领域不够丰富,易陷入“对德合作”就是“对外合作”的局限,而且吸引外资企业研发本土化仍然不够。本土创新主体寻找合作伙伴时仍以自由探索为主,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助力拓展科技合作伙伴的渠道尚不成熟和健全。此外,太仓市对内区域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高新区和科教新城创新资源过于集中,港区和各乡镇街道对科技型企业吸引力较弱,造成主导产业领域分散,尚待聚焦形成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
面对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苏州各区县市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太仓市人才吸引力度不足、总量不大、留任率不高。伴随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生活和居住成本不断增加,其劳动力优势逐渐被削弱。中小微企业在培养人才时承担的成本与风险较大,已形成特色的“双元制”教育需进一步加以支持和引导,同时亟须面向未来产业开展生产、研发以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合作。此外,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将进一步加大人才使用的成本。
在太仓市集聚的德资企业产业优势明显但单体规模不大(汪泓,2010),缺乏有影响力的规模企业,也缺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中德产业合作仍然停留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同时,这些德资企业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生产关联度不高、聚合性不强,德资企业之间、德资企业与本地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性有待提升。并且当地仍然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导致企业间配套能力还不够强、难以形成优势产业链(何庆,2020),而孵化链条更是有待健全。此外,德国中小微企业对申报当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申请专利缺乏积极性,尤其是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及保护举措仍然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顾晓吴 等,2018)。
2023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各国高质量利用外资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稳定外贸外资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是新时期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任务,也是太仓撤县建市、吸引德资企业落户三十年之后的战略之举。为此,太仓市必须进一步准确分析研判问题短板,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加速布局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宏观上积极调控区域创新活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制定有序衔接、开放创新的对外交流合作政策。重点制定有利于对德合作的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二是加快推进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等先导产业发展政策出台落地,作为带动太仓市未来5~10年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同时加快推动本地中外资企业进入相关产业配套领域和合作企业库。三是制定太仓市国际科技合作路线图,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欧美企业尤其德国企业的交流与联系,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国际合作网络。深入对接德国“工业4.0”战略,持续巩固与德国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州等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融入“长三角—北德地区”合作。四是充分用好太仓市在汇集生产要素、配置全球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强与腹地和周边城市的对接,加快创建国家级“太仓市中德合作试验区”。
一是全面拓展与德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等合作,加快推动本地高校院所的建设,大力吸引其他高校院所来太仓市落户。二是利用好德国“双元制”人才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符合本地需求的人才,尤其是同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继续与友好德国高校开展“双元制”本科项目合作,支持优秀人才赴德深造。三是鼓励德资企业设立博士后站、硕博工作站,积极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为本地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向周边城市辐射。四是探索建设中德人才开放创新港,利用德国离岸创新中心、海外引才直通站等平台,加强德籍人才与赴德留学人才的招揽力度。常态化开展“创赢太仓”“郑和杯”等创赛活动,鼓励德国青年学生和我国在德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为各类创业人才提供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有创业意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创业孵化器开展实践。
一是推动德资企业建设企业研发中心(部门),支持德资企业的本土技术创新工作。加快设立外资企业研发项目,支持德资企业与本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建设产业园,加强产业集聚。提高德资企业之间、德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生产研发的互动性。二是依托德资企业良好制造业基础,以发展新兴技术和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实施一批重大产业研发合作计划(项目),打造新一轮中德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增长点。三是模仿“德国中心”,持续做优创新服务环境。提供从科技培训、专利申请、秘书服务、市场咨询、法律服务、创业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切实满足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刚需。充分利用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沟通交流。通过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德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追加高技术投资。
一是不断延伸、完善和做优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本土产业链,加速形成市场互补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的创新集群。二是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提升对龙头企业、外资企业的保障能力。鼓励本地高校院所与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共同为德资企业科技攻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三是支持德资企业拓宽投资领域,从传统制造业向经济贸易、科技服务、职业教育等领域扩展,带动本地第三产业发展。四是利用德资企业聚集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中小德资企业。深化与国外合作伙伴在智慧园区、数字仓库、智慧物流等领域的交流与对接,积极推广太仓智慧港口建设经验。五是加强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发展前景广阔但资金不足的初创公司。对符合太仓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或设备投资抵税等优惠税收政策。六是积极为中德创新项目孵化、德资企业来华提供载体平台、市场咨询、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一是从主动承接上海溢出资源向加速融入上海转变。推动外资企业“研发在沪、生产在太、链接全国、放眼世界”,促进科技创新和研发成果的两地互通互享,打造沪太企业合作的科创品牌。二是推动建立“沪-太-德”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与上海、德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对接与合作。加强两地交通、产业、科技、港口、医疗等方面全方位合作(何庆,2020)。三是积极与上海嘉定、宝山等区域结对联动,加快推动多种形式的园区共建、产业相连和转移辐射。四是持续秉持“以企聚企”“以商引商”的理念,主动学习德资企业在人力、资金、技术、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五是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发挥科技金融的作用,通过参股、并购的方式,深化中德在生产技术、专利和商标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