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食源性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

2024-01-02 07:19李灵杰匡慧颖孟荟萃周继昌杨春雪田泽众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食源性线下疾病

李灵杰,匡慧颖,张 扬,孟荟萃,周继昌,杨春雪,王 帧,田泽众,杨 燕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营养与食品安全教研室, 深圳 518107; △通讯作者)

教育部在2019年《关于做好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网络与传统的混合式教学的发展[1]。在政策的指引下,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摸索与实践,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4]。

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是预防医学重要的主干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重点章节之一,内容包括食源性疾病的基本理论、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掌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预防、调查和处理方法。该课程内容繁多且难度较大,具有实践与应用性强的特点。传统教学中,教师仅在课堂讲授,由于学时有限,不能对全部内容逐一深入讲解,有些部分无法开展案例教学。因此,趣味性和实践性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积极探索和筹备,首次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线了食源性疾病的防治线上课程。各类食物中毒章节课程均配有丰富的图表和案例,实现了理论与案例的紧密结合。学生可以在线上反复观看所有教学内容,并通过课后练习题反复深化理解难点和重点,从而有效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对应线上教学内容,我们同步开展线下教学,对重点内容继续进行强化教学,并在教学结束后开展了效果评估和调查。学生反映良好。因此,本文根据该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效果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以2018级本科生单独进行线下教学模式作为对照,对比分析教学效果,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该门课程的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预防医学2018级、2019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18级学生采用传统线下教学,2019级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2 教学方法

线上教学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特点、学习基础等,围绕关键知识点完成教学幻灯片的制作、课程视频录制工作以及课后测验设计等。线上教学内容包括食源性疾病概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共16个视频课程,总时长约180 min,同时包含相应的测验等。教师选取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后测验。平台记录学生学习情况,总结任务完成数、任务点完成百分比、课程视频进度、章节测验进度、视频观看时长、章节学习次数等。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对后续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进一步调整。

线下教学包括课堂及课下活动部分。线下课堂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共10学时。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讲授,针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检索文献、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准备相关资料进行课堂展示,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及防治等,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学科前沿知识。课下活动3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食品企业参观,调研生产过程和市场产品,了解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应用公共卫生及食源性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1.3 课程考核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理论考试试卷。研究组食源性疾病的防治线上考核成绩计入平时成绩,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总评成绩的10%,期末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其中食源性疾病的防治内容部分占试卷总分数的15%)。教师最后汇总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

1.4 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2019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相关调查文献[5],结合课程实施情况及预调查结果设计问卷,通过辅导员组织、问卷星平台发放与收集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兴趣、形式选择、效果认知、实施情况评价、看法和建议等五个方面。

1.5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误表示,计数资料使用构成比进行描述。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采用Tukey’s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改革实施结果

2.1 学生基本情况

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共有78名学生参与了传统线下教学,其中男生27人(34.62%),女生51人(65.38%)。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共有73名学生参与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其中男生27人(36.99%),女生46人(63.01%)。

2.2 线上学习情况

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73个学生中,共有71人完成全部线上课程学习。发布的32个章节任务点中,平均完成30个。章节学习次数平均为53.63次。16个章节测验中,平均完成15个,平均分数93.49。

2.3 问卷调查结果

教师对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共计发放问卷73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73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调查主要从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兴趣、形式选择、效果认知、实施情况评价、看法和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2.3.1 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兴趣 相较于传统线下或单纯线上教学,49名(67.12%)学生倾向于选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56名(76.72%)学生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感兴趣,接受程度较高。促进学生完成线上学习的因素有计入总评成绩、教学内容丰富、线上答题、教师监督等。

2.3.2 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形式选择 对于本次线上教学资源,相对于习题作业(41人,56.16%)及参观活动(40人,54.79%),学生更喜爱视频课程(57人,78.08%)和文件资料(48人,65.75%)。学生认为各种教学资源中,视频和图片效果相对更好,文本和音频效果相对较差。对于单次线上教学视频的长度,54名(57.54%)学生认为5-15 min较为合适。

2.3.3 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认知 相较传统线下教学,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会复习回顾已学过知识的学生比例由54.79%上升到60.27%。62名学生(84.93%)同意线上、线下学习能很好地互补,突破了课时的限制。学生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知识深度、广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等能力的提升。

2.3.4 学生对本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的评价 多数学生认为现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情况良好(86.31%)。线上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认为教师能够将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合理有效的衔接(87.68%),赞同本次课程线上教学部分计入总评成绩的方式及比例(90.41%),同意课程其他部分以及专业其他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84.94%)。

2.3.5 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看法及建议 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自由选择教与学的地点和时间、反复观看视频,强化知识点,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线上资源更丰富。同时有以下因素会影响线上教学的效果,如软件条件(在线平台功能不完善、操作步骤复杂等)、线上学习遇到问题时解决难易程度、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吸引力、硬件条件(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欠佳、网络不顺畅等)、时间精力有限等。在今后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希望在学习资源丰富性和吸引力、在线学习形式、教师互动性、支持性、评价方式等方面有所改善。

2.4 考试成绩分析

2018级参与传统线下教学的学生中,78名学生参加笔试,食源性疾病的防治部分平均得分率为73%,其余部分的平均得分率为70%,两部分得分率无统计学差异。2019级参与混合式教学的学生中,70名学生参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笔试,食源性疾病的防治部分的平均得分率为87%,其余部分的平均得分率为77%,食源性疾病的防治部分的得分率高于其他部分的得分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通过食源性疾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展,我们发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线上学习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完成课程学习和考核,提高学习效率,在最终考核时获得更高的分数。线下学习时,通过课堂讨论、翻转课堂,学生加强了对于什么是食源性疾病以及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知识的掌握;通过企业参观,拓展了知识面,对于食品的生产过程有了更加具体直观的认识。总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本次的调查结果也反映出,该教学模式依然有很多需要提高的空间。例如,部分学生在教学中对网络资源可能利用不充分,不能学完所有课程,影响了实际学习效果;教师讲授时对于线上线下课程内容的结合程度仍然可以提高。目前线上教学资源形式与内容较为局限,教学的进度和难度上需要一定调整,线上考核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仅有答题的部分计入成绩等。

基于目前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具体措施和建议。首先,课前综合分析,严谨设计。在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开发阶段[6],教师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等特点在线上和线下教学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授课形式和活动内容,通过探索和实践明确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更好地进行应用[7]。在线课程还需考虑拓展诸如最新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最新分析和报道,让学生掌握处置方法与管理制度以及最新的科研动态等。线下教学时,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食品企业参观等现场教学内容,如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营养科为教学基地,学习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处理、住院病人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等[8]。其次,课中进行督促,增加互动。在教学的实施阶段,线上教学时,教师增加课件展示页面,根据不同章节设置时间点,利用好交流答疑平台,固定时间进行针对线上习题集中答疑,同时通过平台数据加强对线上学习的监督管理,增添更多不计入平时成绩的课堂习题,进行练习回顾,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食源性疾病进行分章节练习,还可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充分了解学生学情,针对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9];课程线下教学时,通过作业、课堂检测、讨论答疑等多种方式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采用任务驱动法[10],增加文献扩展阅读、课堂展示和小组案例分析等方式的比例,例如拓展课堂上学生感兴趣的食源性疾病的案例等,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可增加电子教室智慧平台等设备的使用,进行线下课堂的同步屏幕教学、屏幕实时广播以及测试等功能[11]。最后,课后及时调整,教学相长。在教学的评价阶段,教师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和互相交流,加大对学生学习反馈的关注,根据学生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线上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采用图表将教学过程进行可视化,根据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及时进行调整[12],充分纳入视频、图片等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资源形式,利用诸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食品安全网等网站、中国营养学会等微信公众号、教辅书目及期刊文献等[13]。课程考核注重多元化,不仅要关注结果考核,也要关注过程考核,合理分配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及线上考核成绩的比例。

教师首次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尝试食源性疾病的防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调查结果提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课堂互动方式,帮助教师监督学生线上学习,引导学生按时完成课前课后的学习任务,从而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中,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今后,教师可以尝试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其他专业课程,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探索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食源性线下疾病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