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格局下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阳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24-01-02 05:40:52李圣博陈一沫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阳江市阳江双循环

李圣博 陈一沫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阳江 529566)

在“双循环”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模式能整合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多方资源,对促进阳江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阳江是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圈层的沿海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让阳江成为沿海经济向外辐射的重要战略点,同时也使阳江在科技创新资源的对接和“双区”产业合作的深度介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阳江经济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求迫切的同时,也暴露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不强的问题。本研究以阳江市为例,就“双循环”背景下阳江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阳江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建议。这将有利于推进阳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高阳江企业承接双区产业溢出的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双循环”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模式现状

阳江产学研合作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院所合作模式、校地合作对接模式、创新联合体模式、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

1.1 院所合作模式

院所合作模式,即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一般来说,由政府出土地(房子)、出资金、出政策,高校和科研院所出牌子、出人才、出技术,双方在当地共同设立研究院所,开展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相关活动。例如,2014年12月,阳江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下属的钢铁研究总院共建了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该院所采用的就是典型的院所合作模式,根据阳江产业发展要求,将先进技术用于五金刀剪产业。目前,该院所已经形成了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以及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服务平台[1]。

1.2 校地合作对接模式

校地合作对接模式,即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产学研办公室(办公室一般设在高校内),政府提供运营经费,利用高校资源开展项目对接、成果转化、资源整合等活动。通过该模式,政府只需要付出少量资金成本,便可与高校建立深度联系;此外,由于产学研办公室由政府和高校合办,双方人员在同一个机构工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例如,在阳江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以“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和省“扬帆计划”等重大战略为契机,联合企业组建“院士工作站”,引进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领衔的省扬帆计划创新团队[2]。地方政府与高校搭建引才平台,能缓解地方企业人才短板,推进高校与阳江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合作,形成产学研创新联盟。

1.3 创新联合体模式

创新联合体模式,是指在政府支持下,由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成立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每个参与者的行为应受到创新联合体模式各方认可的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例如,2019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阳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和“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这两个实验室是阳江市科技创新基地、成果转化高地、汇聚大师平台、产业发展支撑平台、人才培养中心、产学研结合示范窗口。

1.4 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

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主要体现在当地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合作的方式主要有校企共制人才培养和共建实训基地两种。在校企共制人才培养方面,阳江市某学院与工业园区产业(企业)合作,建立“粤德合作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德国“园区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阳江市某高校与喜之郎公司、洲际酒店集团、中山明阳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联合办学、基层干部培训、生产实习等合作属于校企共制人才培养形式。在共建实训基地方面,与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共建“易捷校企产教融合创新实训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共同探索电商行业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

2 “双循环”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阳江市产学研合作工作获得了重大突破,在合金材料和海上风电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然而,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国家经济已经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发展意味着产品结构必须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体系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体系[3]。面对新的形势和需求,阳江市产学研合作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近年来,阳江市为助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然而阳江市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在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新产品开发以及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有待提升。第一,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是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阳江市共组建了1家省级、1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有企业科研机构39个,如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与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十八子科创基地”。相对于广东省其他地级市,阳江市的企业科研机构数量不足,这就限制了其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第二,阳江市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上力度不大。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依靠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来推动,人才能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阳江市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目的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但受困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奖励的资金支持,导致在政策落实上大打折扣,柔性引才数量、质量不高。此外,阳江市人才服务配套政策较为滞后,特别是对于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条件满足不了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难以留住人才。

2.2 科研经费欠缺

2 0 2 1 年,广东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4 002.18亿元,其中,R&D 经费支出超过百亿元的地市有6个,依次为深圳市1 682.15亿元、广州市881.72亿元、东莞市434.45亿元、佛山市342.36 亿元、惠州市168.97亿元、珠海市113.73亿元[4]。而阳江市2021年投入R&D经费仅为6.08亿元,占全省的0.15%,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排在最后。在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中,2021年,湛江市共投入R&D经费18.70亿元,茂名市 17.17亿元,而阳江市的6.08亿元仅占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2021年R&D经费的14.5% 。可见,阳江市科研经费的投入有待提升。

2.3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要扮演好该角色必须与当地企业紧密合作。就目前合作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以及通过项目合作的成果转化。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还存在较大不足。

一方面是校企合作的内容比较单一。高校和企业原来一直都是共生关系,高校的技术需要企业帮助转化。但在涉及产学研的合作中,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方面,而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等合作形式匮乏。据阳江市某地方院校校企合作的资料显示,在合作的82家阳江企业中,接收实习生的有72家,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有47家,共同开发课程的有3家,开展学徒制合作的有3家。从校企合作的结果可见,人才培养与交流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占到了三分之二,局限于共建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两方面,形式比较单一。而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是校企合作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可持续性是推进校企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校企合作中,受到企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等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可持续性不强。例如,阳江市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与企业共建“精英订单班”,该班是在学校开设“洲际英才培养学院”的基础上校企进一步深度合作的成果。校企联合为“精英订单班”学生量身定制助力学生成长为酒店基层管理者的一系列培训课程,实现了教学实践与实习就业的无缝对接,达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需求的精准化衔接。但由于校企合作协议的强制性不够,当企业的人才需要受到淡季影响时,合作可持续性就会变弱。同时,企业管理层人员变动比较频繁,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需要重新接触、熟悉,不可能深入、持续地开展合作,也就很难共同对一些可扩大或深入合作的领域及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4 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产学研合作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各类产业、企业、高校之间的需求很难达成一致,政府部门在中间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部门政策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完全解决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出台的政策未能考虑到行业的特点,缺乏弹性。例如,2006年喜之郎公司与阳江市某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双方从开始的实习到后来的校企深度产教融合,相互促进,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2014年共建了“喜之郎食品学院”,开设“喜之郎实验班”“喜之郎基层干部培养工程”。“喜之郎食品学院”的建立在提升企业管理人员食品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自2020年以后,该校企合作的学徒制和基层干部培训就停止了,原因是广东省出台了相关政策禁止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夜班和加班工作,而喜之郎为食品行业,避免不了夜班和加班工作,所以校企双方的合作就不能开展了。

3 “双循环”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

3.1 建立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

阳江市产学研合作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阳江市政府需要加大科研经费预算,逐渐加深科研经费资金池,提高财政研发经费支出的占比。特别是对本市一些重大项目,资金的投入要适当倾斜,要按照项目重要性以及研发的难度进行资金分配,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也可以用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例如,通过奖励和岗位补贴积极推动普惠薪酬,可以按照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提高其研发积极性。

3.2 打造产学研命运共同体

建立“五共”原则(共谋、共建、共享、共管、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对接阳江市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激光与增材制造等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成立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谋划发展、共同建设项目、共享资源成果、共组管理机构,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的对接,校企协同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政校行企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3.3 推进“一县区一产业一学院”合作模式

在“双循环”背景下,阳江市某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要围绕阳江市的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业行业共建产教融合度高的产业学院,凝练出“一县区一产业一学院”的合作模式,如与阳东区共建智能制造学院。此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依托当地产业特色,结合地方高校的海洋与食品、人工智能、新能源与环境化工、现代管理等专业模块,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推进食品与轻工学院、风电学院、旅游学院、人工智能与电子商务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实现产业链、科技链、教育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打造高水平产学研合作模式。

3.4 共建实训实践基地

创建学校、园区和企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集双元体系人才培养、教师技术技能提升、技术服务、等级认定考试以及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重点培养、培训阳江风电装备、合金材料及五金刀剪产业核心岗位紧缺的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例如,共建“五金刀剪智能制造中心”“自动磨刀设备操作技术研发与人才培训基地”“人工智能应用工程与互联网产业实验实训中心”“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公共实训中心”“旅游管理综合实训教学中心”等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性良好的高质量实训基地群。此外,地方高校还要建立“三位四体五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破解校企双主体育人难题,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校企双方协商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实现校企共赢;构建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考核和成果激励等机制体制的改革与建设。

4 结语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本研究以“双循环”为背景,以阳江市为例,从科研经费、校企合作、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分析阳江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就促进阳江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应对策,以期为阳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阳江市阳江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五金科技(2022年1期)2022-03-02 02:12:28
阳江开放大学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玩具世界(2020年5期)2021-01-14 01:40:48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 08:37:14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五金科技(2020年4期)2020-09-23 08:54:06
阳江市
源流(2016年10期)2016-12-10 05:44:42
陈 飞 鸿 (阳江市)
源流(2016年1期)2016-03-31 02: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