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2024-01-02 05:40:52谭靖仪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融合

谭靖仪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对怎样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作为通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可以深入挖掘与整合较多的思政元素,这需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改革。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鼓励教师结合课程思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1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二者发展方向一致,有相同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1.1 时代背景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部重点从课程、教学、评价、支撑及加强科学教育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以来,国家加大力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高职院校参与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内涵日益丰富、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1.2 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其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将创新创业精神引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产出。

1.2.1 思想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在课程的教学总结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并以经济发展作为启发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内生动力,让学生领会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和思想精神,从而在实践中明确目标,做事更有动力[1]。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学习,激发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1.2.2 理论价值

我国经济转型的重点转向企业自主创新,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转型。而自主创新的根本要素是创新型人才,高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与此同时,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受到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时,要注意思想价值引导。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门课程融合了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的经典观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融合前人的思想结晶,也是联系实际的课程,形成了可供后人阅读和学习的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深度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可以引导创新创业向着合理的发展方向推进,促使创业者在具备充分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投身实践。通过合适的方法使创新创业运作更加成功,也促进高校教育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1.2.3 实践价值

课程思政的教学载体是各门专业课,其来源于社会实践,也将应用于社会实践,并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有效涵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沉下心、多思考,对产品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评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能够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开展。以思政教育的育人内涵引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和育人实践,这不仅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育人实践上的统一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基层一线的创新创业活动,设计并参与项目研究等,促进其实践能力和政治素养的提升。

2 高职院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思想方法

教育工作的崇高使命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2.1 坚定课堂教学主渠道

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创新创业知识,但是课堂学习更系统、更基础。高职院校要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就应认真做好创新创业教师回归课堂的工作,立足课堂、用好课堂,实现在课堂上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2 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充分提炼二者蕴含的价值因素,发挥思政内容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应对风险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一是明确二者深度融合的目的和要求,在创新中提高。二是解决二者深度融合的首要问题,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目的。三是二者的深度融合应该防止形式化、表面化,要切实帮助学生奠定创新创业基础。

2.3 培养学生自信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并非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机械穿插,而是要进行知识建构,更重要的是要蕴含创新创业信念、情感和价值观导向。创新创业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把思想道德与法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自信,让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

3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3.1 坚持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协作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教师除了要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道德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强化思想政治素养,锤炼高尚师德,锻造过硬本领。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师德师风建设、导学关系塑造、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严把教师思想政治关,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坚持贯彻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教师要在理论教学中深挖思政资源,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关联思政项目。如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学生扎根乡村、深入基层,将激昂的青春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3]。把创新创业教育分为明确要求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接受的教育经验两部分,并且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课程建设,把师资队伍定位为“懂思政、能就业、会创业”的理想信念坚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3.2 坚持提升高职院校思政协同育人的创新性

高职院校要加强理念建设与宣传,使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双向融合、齐头并进、相互改进育人手段,加快教学活动从理论灌输向价值引领转变。学校党委应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相结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二者内容的衔接,解决好二者相互配合的问题,强化有机融合;教学管理部门应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计划中纳入两者双向整合的理念;学生工作部门应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任务当中纳入二者融合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创新创业部门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列入改革各大创新创业赛事活动中,在活动主题、流程环节和视觉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理想信念、择业观念、职业素养教育;组织宣传部门应在宣传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经典案例和优秀成果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分发宣传材料、举办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深化主题,最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师具有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并认真讲好课、学生积极学好创新创业知识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3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本开展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围绕教育教学活动展开,要运用教育思想来指导学生。

3.3.1 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明确育人教学内容

基于高职院校德技并修的育人原则,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明确课程思政的知识点和育人环节。使学生意识到我国经过持续的努力,使营商环境大幅度改善,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明显提升,社会正在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实现国家富强作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培养其企业家精神,丰富其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商品经营、门店管理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务实诚信、包容守法、合作共赢等素质。

3.3.2 推动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要兼顾思想性、情境性、协作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把创新创业与市场规则有机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创业型管理人才。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体制架构,以任务为驱动,在每个教学任务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育人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开店创业和门店管理技能,并端正人生态度和求学态度。

3.3.3 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是师生进行思想和技能交流的重要场所。探索新时代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尝试运用STEM教育,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模块收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资料,录制微课。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全新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更具有吸引力[4]。

3.3.4 坚持以学生为本

虽然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主导的,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但是教学活动并非单向的知识传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从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教育内容来检验创业创新教育成果。为学生打造创业园孵化体系、众创空间、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长足发展。

3.3.5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还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在抓好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以外,应鼓励大学生广泛体验和参与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应搭建一体化实践活动融合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将创新创业行为与学生的理想信念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与各院校实训基地相衔接,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思政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比如,定期开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创业周”活动;在校外积极探索社会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注重与企业相互配合,共同进行资源整合,组织大学生到校外学习和参观创业园区与优秀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融合教育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获得更多感性上的认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使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品格。

3.3.6 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显性课程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进度的要求,而隐性课程可以推动学校、企业、家庭协同育人,深化学校、家庭、企业之间的联系。组织教研团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双向融合研究,深入分析二者的着力点、连接点和创新点,以物质情境和文化情境作为依托,重点关注创新创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如何在学生入学季、实习期、毕业季等关键时间段发挥作用。隐性课程的实施,可使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全天候”“全方位”的状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应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