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摘要: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阅读的选文《答友人论学》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说理诗,紧密联系了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的“学习之道”单元,又考察了学生对已有结论的评价与解读,真正做到了把问题设置在情境里,实现了从考察学生“已经有什么”向学生“能够做什么”的转变。研究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诗歌阅读《答友人论学》,对深刻理解高考命题的结构性变化,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引导诗歌教学转向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2023年新课标Ⅰ卷 《答友人论学》 高考命题变革
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阅读的选文为南宋理学家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该诗批评了时人“逐字笺来”“剥落皮毛”的学习方法,表达了要追其根源,方能获得真谛的治学理念,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说理诗。诗歌的内容紧密联系了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的“学习之道”单元,主观题考察了学生对已有结论的评价与解读,真正做到了把问题设置在情境里,实现了从考察学生“已经有什么”向学生“能够做什么”的转变。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鉴赏的选文及命题的变化,应该引起现有诗歌教学的重视,如果教学依然停留在艺术手法鉴赏,显然已经远远滞后于高考命题的结构性变化。因此,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研究《答友人论学》,引导诗歌教学转向,有着紧迫而且深刻的意义。
一、诗歌阅读的选文分析
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阅读选了宋代闽籍理学家林希逸的一首七律《答友人论学》。陈庆元认为:“宋代闽籍理学家,以闽北为最大宗,林光朝、林亦之、林希逸等沿海籍者只能算一小宗,而在诗歌创作方面后者的成就似也不应小觑”[1]。林希逸论诗云:“诗也,非经义策论之有者也”(《竹溪诗序》引)。也就是说,诗不是有韵的理学家的讲义语录,这是他的高明处[2]。陈庆元说出了林希逸诗歌的特点:理学家写诗既传播义理,又有形式上的追求。循着这样的认识,来具体分析《答友人论学》: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首联先列举当时两种错误的学风,“逐字笺来”指的是近几年囿于学习古人的笺注,这种学习停留在训诂之学。训诂之学是汉代治经的方法,对于准确理解上古典籍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仅仅纠结于字词解释,就未能向义理之学进发。“个个说曾颜”指的是言必引用曾参和颜回。林希逸本人非常敬佩曾颜,曾在《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四当中的《寄题京山书院》一诗中说:“受用不穷书富贵,吾侪本领学曾颜。”以此表达自己向“曾颜”学习而受用不穷,但是言必称曾颜,则会囿于古人陈见,不敢有自己的思考。
颔联批驳了首联列举的两种错误的学风, “逐字笺来”仅能学到学问的皮毛,皮毛之下才是真正的精思要义,要剥落皮毛呈现皮毛之下的真学问,就不能靠口耳相传。该联也可以理解为口耳相传是无法学到真学问的,由此就引出了頸联——求取真学问的方法。
颈联用两个类比,正面阐释求取真学问的正确做法——亲自钻研。“禅要自参”体现了林希逸“以禅论诗”的特点,“强调以禅喻诗、重视悟入、具正法眼等诗学观念是林希逸诗学思想中最具个性色彩的一面,凸显出他思想的驳杂而又互渗的同时,也证明了其诗学思想在晚宋特殊的价值意义”[2]。“仙须亲炼待丹还”属于典型的诗歌倒装,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须亲炼丹待仙还”,之所以做出这样不合语法的倒装,是为了和出句“禅要自参求印可”构成主谓结构的对仗。这句话则用道家炼丹来类比学问的求得需要亲身实践。
尾联引用魏了翁的话来类比错误的学习方法,委婉地表达自己对治学的思考。“卖花担上看桃李”,隐含的意思是被摘下来放在卖花担上的桃花李花,虽然看上去也是缤纷绚烂,但却是没有活力的,要欣赏桃花李花真正的美,要到田间野外去欣赏桃树李树枝头上盛放的鲜花。“卖花担上看桃李”类比“逐字笺来”之学皮毛不思真谛的学习方法。“此语吾今忆鹤山”,意为鹤山先生的话让我久久回味,让诗歌有一种语尽意未尽的效果。
“卖花担上看桃李”的原句出自魏了翁的《宋元学案·鹤山学案·答周子口》:“又见得向来多看先儒解说,不如一一从圣经看来。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来书乃谓只须祖述朱文公,朱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正缘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得活精神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又见得以前大多看先儒对经典的述传,现在觉得不如自己亲自逐一阅读经典。原来,做学问就像耕耘,不到田间地头亲自经历一番,终究看不到真实的面貌是怎样。来信说只须效法遵循和传承朱熹先生的学说,朱熹所有的书我都读了很久了,我因为不想像在卖花人的担上看桃李那样做学问,必须像到在枝头上树底下去看桃李那样,才见得到学问的活精神。
二、宋诗异乎唐诗宋词的理趣
结合《宋元学案·鹤山学案·答周子口》来理解《答友人论学》,可以发现宋诗完全异乎唐诗的趣味,宋诗跳出“景——情——意蕴”的思路,某种程度上说是回归了诗教传统。
(一)含蓄蕴藉、情景交融的唐诗宋词阅读传统
长时间以来,高考形成了稳定的“唐诗宋词——艺术鉴赏”考察框架,集中考察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方面。这种考察框架塑造了基层教学对诗歌阅读的认识:含蓄蕴藉、情景交融的唐诗宋词才是诗歌的巅峰,如果直白显豁、以理入诗的说理诗那就已经落入下乘。
教材对诗歌的选文与编排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选入教材的唐诗宋词的体量占了古代诗歌一半以上:以《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为前缀,唐诗中的李白杜甫紧跟其后,中间零星点缀了花间词派温庭筠、韦庄,再后面是宋词四大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最后以清代的纳兰性德收束。
中国人的蒙学体验也符合“唐诗宋词——艺术鉴赏”的考察框架——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小时候就听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会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种形成于幼年定型于成年的认知,其力量不可小觑。
“唐诗宋词——艺术鉴赏”考察框架虽然抓住了诗歌含蓄蕴藉、气象万千的神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就此忽视其他朝代的诗歌,其他类型的诗歌选文,窄化备考的选文类型与考察方向,会衍生重审美轻教化的问题。
(二)两宋理学的兴起
宋人在诗歌上的追求离不开理学兴起这一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思想史按朝代续替可以大致分为: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每个学派都产生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土壤与时代发展需要。为什么理学兴起于宋代?因为隋唐时期佛学盛行,儒家门庭冷落,儒家有必要修补自身学说的短板以同佛学竞争。儒家的短板在心性论。知道了这一背景,也就知道了宋明理学在思想史中的位置与意义——它是汉代经学的升级,是儒佛道三家竞争的产物。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一大群理学家围绕着心性论进行“集体攻关”:从学派上讲,有“程朱陆王”,“程朱”指以程颐程颢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陆王”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从地域上分,有“濂洛关闽”,“濂”指周敦颐(濂溪先生),“洛”指洛阳的二程,“关”指关中的张载,“闽”指福建的朱熹。
(三)“以理入诗”的宋诗与唐诗的分野
宋代理学从传统章句之学向义理之学转型,产生了三点影响:一是将道德义理作为宋季诗文阐发的主要内容,“以诗证道”“借诗悟道”成为理学诗人的自觉追求;二是修正早期理学家“文以载道”的工具论,强化“文本于道”的诗学观念,给予文一定的存在价值;三是反对雕章琢句,主张浑然天成、肆笔脱口的自然平淡风格。以上三点在《答友人论学》中均能得到明显的印证。宋季理学借助所拥有的文学权力对传统诗文的改造,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宋诗重议论说理的特点,将其推向思想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与唐诗有了显著的差别:
第一,随着儒学的发展,宋人思想更趋于正统,宋人以强大的思想“优势”“思想性”方面俯视唐诗;虽然在今天看来,思想性并不能作为分出高下的唯一标准。
第二,宋人恢复古道的夙愿与“乐道”情怀使他们跨越了唐人唐诗,最终选取了平和淡泊、不与世竞的陶渊明作为诗学典范,唐诗落入第二等。
第三,宋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诗学典范:苏轼、黄庭坚、王安石成为宋代时人讨论的焦点。
近年来,高考诗歌阅读选文作者呈现由宋代文学大家转入理学家的趋势,这种命题方式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思路,大致可以概括为:提炼“以理入诗”中的“理”,赋予“理”现代意义或者说是当代精神,为高考命制关于公序良俗、劝善劝学的试题留下了充足的空间。以2022年新高考Ⅰ卷诗歌选文的作者魏了翁为例,魏了翁属于宋代蜀学大家。蜀学是指两宋时期包括了三苏、魏了翁等著名人物及其弟子融合蜀、洛,贯通三教,而以儒学及义理之学为主的四川地区的学术。从2022年新高考Ⅰ卷诗歌选文《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中可以看出,魏了翁在写作小词时,仍然体现出他的理学家本色,努力践履着理学与词的结合。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答友人论学》为例,类比、化用等艺术手法都是服务于作者要表达的治学主张:要读原著原典,不能只看先贤的笺注,不能满足于学个皮毛,要亲身实践主动思考,才不会唯书唯古,才能求得真学问。这种“以理入诗”的写法,深刻地影响着近年高考诗歌阅读的命题。
三、诗歌阅读的命题分析
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阅读的客观题看似延续了近年高考选择题“读懂诗歌”的命题思路,但是仔细琢磨选项,还是能够发现隐藏的结构性变化。选项设置从考察学生“已经有什么”转向考察学生“能够做什么”,以往的命题是知识立意,考学生学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知识立意的试题有很大的局限,它不符合生活与生产的实际。实际生活是复杂与开放的,确定的单一的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确定的单一的知识也不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真实的学习是在碰撞中不断改进,最终形成认知;而知识立意的试题无法考察知识形成的过程,也不符合国家期待的对教学的导向。理想的教学评一体化是通过考察思维过程的试题,鼓励学生探究,鼓励有碰撞的课堂,在碰撞中而不是识记中形成答案。
我们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阅读的客观题為例具体分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A选项为错项,错在“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诗歌语言比文言文阅读更具跳跃性和模糊性,理解难度更大,该选项考察的不是知识回忆,而是思维过程。因为,A选项虽然查考的范围是“诗的首联”,但要理解“学转难”与“说曾颜”,思考的起点却在于整首诗的结构,前文已经述及这是一首说理诗,说理结构是先破后立,首联颔联均属于“驳论”——列举错误的学风以及危害,颈联转入“立论”——用参禅、炼丹来类比正确的学习方式,尾联化用魏了翁的名言强化自己的主张;从诗歌先破后立的整体结构出发,倒推首联的褒贬倾向,就能判断——“学转难”肯定不是赞扬当时人们“不畏艰难”,“说曾颜”也不是努力学习圣人之道;反而是否定、批判当时的不良学风。
B选项关联了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的《师说》,《师说》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其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而大遗”与B项中的“皮毛”都是只注重以文字注释的学习方式,未得学习要旨,因此是正确项。
从AB两项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课标Ⅰ卷对诗歌教学的引导:不鼓励训练学生做题的数量程度与知识调用的速度,而是侧重考察学生的思辨思维,如何用思辨思维来判断客观题的正误。从这个命题趋势来说,现有的诗歌教学“重鉴赏轻价值观教育”的倾向应该要转变。
《答友人论学》的主观题围绕着魏了翁的诗论来设题,在题干中给出魏了翁先生的原文,并让学生来评价、解读魏了翁先生的结论,以很巧妙的方式链接了2022年新高考Ⅰ卷。2022年新高考Ⅰ卷诗歌阅读选文《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的作者正是魏了翁先生。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该题的命题方式属于“诗”“论”互参,通过提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论”——论述材料,引导学生“参”诗歌文本与“论”之间的关系,“诗”“论”互参本来是古代解诗的方法之一,高考命题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避免“诗无达诂”造成的过度解读,又可以考察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理性思维水平。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的含义,关涉了整首诗的主题,这是考察整体感知,“卖花担上”的桃李与“树头枝底”的桃李的区别何在,这是考察理性思维,因此,类比到做学问,就要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主观题既考查考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又通过分析魏了翁的格言考查了形象思维,提升审美素养。命题勾连了统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该单元人文主体为“学习之道”,体现了高考以考促教的核心功能,强调为学之风不应停留文字表面,要亲身实践。在新高考改革中,命题反对备考中的死记硬背、机械涮题、套路作答,由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注重学科能力在答题中的运用,也正与这种学风相吻合。
从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诗歌鉴赏来看,考有方向,评有所指,测有所依,因此教学备考一定要依据课标要求,从教材意图出发,方可精准应考。
参考文献:
[1]陈庆元.宋代闽中理学家诗文——从杨时到林希逸[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63.
[2]沈扬.林希逸诗学思想的渊源与独创[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1):13.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学科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2一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