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红,张馨元,万云青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社会压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依据《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的数据,高达73.6%的居民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处在健康状态的比例仅为10.3%[1]。这部分人群常常处于焦虑、失落甚至于痛苦之中。由于民族性格及认知范围等,大多数民众对于因心理问题寻求治疗持保守态度。在没有合理情绪疏导的情况下,导致个体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心理问题不断恶化,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是基于个体居家行为要素,以情感需求为出发点,研究家居产品对个体的情绪影响。通过对现有产品的评估及其设计策略的提出,扩展个体情绪调节方式,力求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灵的疗愈,促进家居设计行业的高品质发展。
个体行为串联空间,实现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密切交流。行为为设计提供基础动作支持,良性交互与协调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个体正向情绪的产生。室内空间中不以消费为目的的交往行为都可以称为非消费行为,包括行走、停息和交往[2]。在此基础上推断居家情绪需求,对居家行为进行详细划分,明确其“行为——情绪——行为”的演变过程(图1)。
■图1 居家情绪行为推演过程
在由情绪到情绪行为的归纳过程中,参照普拉契克情绪理论(Plutchik's Emotion Wheel),将情绪分为喜悦、信任、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和期待八类,其中喜悦与悲伤、恐惧与愤怒、期待与惊讶、厌恶与信任互为情绪的相反。基于此,在明确居家行为与可能出现的情绪分类的同时,对个体因情绪变化而与家具产生的不同交互行为进行总结(表1)。
表1 个体的情绪及心理与对应情绪行为变化
FBM模型(Fogg's Behavior Model)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B.J.Fogg于1996年提出的一种劝导式行为设计理论,是采用一种非强制的柔性方式来改变或激发受劝者行为[3]。在该模型中强调个体行为受到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三者影响,即B=MAP(图2)。
■图2 FBM模型
由FBM模型可知,动机与能力互为补充,高动机更易促成行为产生,低能力需求同样容易产生目标行为,“提示”保障在合适动机和合理能力的情况下,目标行为成功产生的概率。而只有三者具备,目标行为才可能发生。
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的行为、情绪、言语等高级心理过程日益受到重视。作为情感体验的核心,情绪是个体对世界的感知以及个体在其中形成的评价性判断,这些价值决定了个体美好生活的概念[4]。“疗愈家居”以行为和感官为媒介,通过与现实关系的不断调整,涵括家居环境与个体情绪的互相作用,环境及家具释放情绪信息,同时给予个体情绪行为反馈的家居类型。个体的身体形态结构、运动系统、感觉系统、以及表征身体的神经系统都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过程[5]。具有疗愈特性的家具与个体在感官与行为上不断交互,通过对信息的不断接收加工,使个体在不断循环中重塑神经,调节心理、产生认知,以达到疗愈效果。
2.2.1 “无意识”设计促进动机的产生
动机为个体行为的产生提供动力。无论是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激励其产生的因素有:人物(需求与本能)、行动(行为结果)和情境(环境因素)[6]。个体与家具产生交互,其材质、状态、质地等都在不断向个体传达着信息,如会发出刺激声音的表面让人紧张,不稳定的结构让人害怕等等,疗愈类家居设计需从个体出发,洞察真实需求,挖掘无意识行为。无论是主动还是无意识的家居体验,舒适的材质、稳定的结构、相称的环境等等,都能在“无意识”中促进个体动机的产生,进而诱发行为。优质的家居设计,能够使个体在体验中聚焦正向感受,达到精神与身体的双重疗愈。
2.2.2 对个体简单直接的能力要求
对能力的要求决定了动机的实现。个体在将动机付诸行动之前会对其进行预想与评估,对能力要求较低者,更容易达成行为产生。符合日常行为的疗愈性家居,能够使个体不耗费过多精力,尽快地掌握使用方法。而简单、直接,甚至是直觉下的交互流程,不仅能够促进行为产生,也能够带来更优的家居体验,从而产生正向的情绪。
2.2.3 行为产生的有效提示
触发点是行为产生的信号,分为激发型、促进型、信号型,涉及提示、号召性的语言、请求等多种形式[7]。从生理层面可知:视觉、听觉等形式与人的情感存在同构关系,通过形式刺激可以激发出内心的情感[8]。家居产品通过造型、色彩、功能等对个体产生不同形式的刺激和“提示”,同时通过意象引导产生一定的精神联想,唤醒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产生相应的反应,如:呼吸频率减慢、心率趋于平稳等,以达到个体精神压力的释放、心理情感的宣泄等,从而传达给身体以自然、放松与愉快。
个体对情绪接收最直接的是视觉感官,因此最早出现的情绪化家具也是基于视觉感官所做出的创新。情绪产生行为,行为缓解情绪,情绪调节的辅助功能是近几年家居设计的主要关注点,本研究依据疗愈性家居高动机、低能力、提示三个层面解析案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移情”在审美活动中的释义为一种感情移入现象。个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自然界或无生命对象中,使之具有人的情感,同时人和这种染上主观色彩的对象发生共鸣,强调认知和情绪的融合[9]。
个体对自然界具有本能向往。自然通过舒适的色彩、清新的空气、悦耳的声音等方式对于个体产生生理及心理的调节。将个体对自然界的情感移入生活,唤醒其底层情感,以体验自然减少个体压力,提供精神、身体疲惫的解脱,从而改善其幸福感和生活的满意度[10]。将对自然界的向往视为诱发行为的高动机,把自然风格运用进室内家居领域,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作为家具界最早的情绪化设计,Gufarm集团的Pratone座椅(图3-a)采用超写实风格,让室内家具摆脱了枯燥的一成不变的形态。同时在材料中采用聚亚安酯泡沫,给人全新体验的同时开辟设计的新的可能性。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Manet座椅(图3-b),则是将草坪融入几何感,在使用中更为舒适合理。
■图3 疗愈家居产品案例
在个体情感与无生命对象的转移中,Judson Beaumont的设计利用个体情绪经验赋予家具情趣,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运用拟人化造型,引导个体将家具的情绪信息与现实经验对比带入,使其联想到该情绪曾经产生的境况、因由,让个体情绪与家具造型产生本能互动。
因此在以移情投射为疗愈途径的家居中,强调个体在高动机下的本能反应,将具体的形象进行合理转化,通过感官及行为与个体情绪产生共鸣。在不断的情绪循环中达到认知的提取与更新,形成情绪的疗愈循环。
聚焦是一种身心整合的练习,促进人们友好的态度,导向与他们身心相关的体会,体验身体的内在状态[11]。而在家居设计中,是运用各种方式,促进个体的平静与放松,来引导其更好地进行全身心的感受与疗愈。使用过程的简单易懂使对操作能力的需求大大降低,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个体情绪的轻松,使其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体验。
对个体低能力要求下的ErnestoNeto作品《Humanoide》是一种艺术体验,多使用有机形状和材料创造生物形态的身体套装,在互动中使观者通过身体接触,气味等去感受。充分调动参与者的五感,引发观众的“新型感观感知”。Link &Loop系列家具(图3-c)是由相互连接的“链接”组成的,它们串在一起形成所需长度的沙发。不固定坐姿的柔软沙发,能够更好地放松身体,获得身心的愉悦。
作为以体验疗愈个体情绪的家居产品,通过对各种疗愈方式的研究及运用,使其不拘泥于固定的体验模式,减少附加能力需求,在形式及造型的不断创新中探索对情绪的不同方式的疗愈。
心理学家相信视觉、听觉等形式与人的情感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由此通过形式刺激可以激发出内心的某些情感[12]。在家具设计中,利用五感来触发个体不同的情感。首尔设计工作室Jeong Ho Ko与Hyongho Park合作的Slice系列(图3-d),以切片圆柱形和立方体金属片为主体,通过结构错位来平衡金属的两个切片部分,以视觉感官传达出紧张和放松的两种对比情绪之间的平衡,从而唤起感官愉悦,让人们足够舒适地欣赏周围的环境。RUPHUS神经元沙发(图3-e)将可玩性与艺术性不断碰撞,使家具变为艺术品。其设计大胆地运用全金属骨架和柔软的填充物两种截然相反语言的材质,在材质与温度的平衡中传达了如钢铁般的稳固与如泡沫的轻柔。
以异质同构为疗愈途径的家居产品,将五感与行为传递运用到极致,通过造型、材料等激发、“提示”个体主动或直觉的行为,刺激其情绪的产生与宣泄,从而带来身心的放松。
通过实例,本研究归纳疗愈性家居设计与个体情感之间的关系(表2)。
表2 疗愈性家居设计及与个体情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可以看出,在不同疗愈形式的设计中,疗愈性家居多通过色彩、造型在视觉方面以及软硬材质等触觉方面刺激个体。五感疗愈已经在家居设计中占有一席地位,但从行为出发的疗愈设计还有待提升。如Slice 系列,虽然其通过造型的创新等给予个体在平衡中感受平静,但金属材质、座椅与桌面的高度等,在行为上并不能达到用户的舒适体验。
当前行业,具有使用行为创新的设计也多是视觉造型的附属创新,用户行为并不是设计考量的主体。而在将舒适度作为设计第一要义的“人机工程类”家具,其色彩、造型较为单一,机械工业气息浓厚,缺乏一定的视觉感受。
而对于具有行为创新的草坪座椅、Link &Loop系列家具等,它们对产品的结构、色彩等进行拓展,在个体的五感、行为上均有创新。但在众多的交互行为中,家具的拆卸、搬运、清洗等也属于特殊的交互行为,同样能够影响个体情绪的积攒,这也多为设计师所忽视。综上,基于行为传递的疗愈性家居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感官是体内最直接的生理接收系统。科学研究表明,人在相应感官的影响下,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心理状况[13]。在与家具的交互感受中,信息与情绪对人体产生的作用是循环往复的。要使家具给个体的疗愈感受达到最大,就要对设计针对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借助感官更好地达到目的。
整体环境的营造能给人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视觉、听觉、嗅觉的融合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个体的关注,而味觉与嗅觉能够进一步加深体验欲望。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柔软蓬松的环境让人放松,坚硬冰冷的环境让人感到冷静等。不同的材质应用也适合不同的情绪。比如,在针对宣泄类的家居设计中,整体材质不宜过软或过硬,而是要寻找到最合适的中间值,在保护个体身体不受伤害的同时,使其进行拍打等行为进行情绪的释放。不同风格拥有不同特点。在极简主义下的家居设计,其寻求感官及行为中的极度简便,因此在设计中会大幅抛弃装饰性结构与材质,转而以干净利落、自由舒适、功能实用为主题进行设计。在中式禅意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形式、纹样、材质等的特点,更要体现独特风格下的特定行为。如,会客时习惯性地泡茶、会随身持念珠等。同时,在清洁行为中,易于打理的材质更具诱惑性。
因此,在行为传递的疗愈家居设计中要关注对人体的感官刺激,同时选取最适宜的材料、质地等,发挥触觉要素在情绪疗愈中的最大作用。
行为具有体现并释放人的情绪的特征,可以为疗愈性家居设计提供基础数据[14]。个体依据自身的不同情绪而采用不同的行为姿势与家具产生连接,来达到治愈的目的。家具结构与人的情绪互相作用,符合人体行为习惯的结构反向引导个体情绪。
如Cindy Zhang于2018年设计的系列家具(图4),由Drape挂、Slump趴、Stick靠三部分组成。通过对情绪折射的肢体语言的总结分析,改变家具形态使其完全为人体支撑服务,达到用户身心的释放与愉悦。同时通过对个体行为的暗示性结构的研究[15],得出个体情绪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出的拍打、捏、旋转、按压等行为,以及其对应的潜意识行为(表3)。综合前文,表1与表3共同组合体现个体行为与情绪之间的直接关系。
■图4 Drape挂、Slump趴、Stick靠
表3 激发行为习惯的产品结构
因此在疗愈家居的设计中,不仅要满足因个体的情绪所产生的行为,还要从空间行为出发,利用行为与情绪的相互作用,运用人体的直觉肢体,让用户在无意识的情绪肢体表达中与家具产生合理交互。要善于利于个体的潜意识行为,用产品激发个体情绪的表达,以达到其主动疗愈的目的[16-17]。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个体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改变,释放情绪的方式也逐渐多元。触发点的更新在有利于用户使用的同时,更贴合个体行为习惯,使其无障碍使用,减轻使用成本与负担,增加其使用频次[18]。
智能化、电子化的普及使人的行为区别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出现如两指放大、滑动翻页等行为习惯,而不再是身体的靠近看、手动翻页等行为。智能化的发展使人更偏向于语音控制或人体感应。快节奏生活中的杂乱信息需要利用区域、颜色、图形、文字等各种措施进行整理符号。社会压力的激增或许使个体需要一个安静独处或情绪发泄的地方[19]。
同时,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语言交互逐渐成熟,在使用上使人更轻松,个体的情绪调节也不再局限于特定时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声音交互、动作捕捉交互等无意识行为打开音乐、观看视频等(表4)。因此,疗愈性家居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开发更宜人的材料、技术以适应不同时代个体的独特特质,使产品更贴合时代行为。
作为疗愈家居的发源理论,艺术疗愈的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视觉疗愈、听觉疗愈、嗅味疗愈、感触疗愈、意识疗愈,涵盖医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领域研究。不同学科研究的结合产生不同的形式方法,不同形式方法的融入带来不同效果的疗愈。如医学领域的深触压(Deep touch pressure,DTP)是通过拥抱、挤压、抚摸等方式产生体感反应,达到镇静的效果[20],有助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进行自我舒缓、调节放松。Alexia Audrain的Oto拥抱椅就将DTP引入感触疗愈,利用特殊材料来隔离干扰,通过可以自我控制的充气模块来模拟拥抱的感觉,满足人们对放松身心的渴望[21]。
随着对个体行为研究的深入,家居产品的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拘泥于传统家居的形式。新的疗愈方式、前沿的科学研究等可以作为新型疗愈家居的设计灵感,通过个体行为的传递和交互带来最大化的情绪抚慰。
本文运用FBM模型对疗愈家居设计进行解析,以高动机、低能力及有效触发三个特性分析家居产品的疗愈性,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归纳,以人类福祉与社会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从设计要素与行为关系方面分析发现目前疗愈家居缺少对用户行为考量的问题,并从结构、材质及新交互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
研究认为:提升家居产品的疗愈成效,就要注重感官对人情绪的影响。在对环境的营造中要明确需求与应用,打造不同用途的家居空间,实现高动机的产生。家居设计中,在利用个体行为进行产品结构创新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人的无意识行为,降低能力需求,引导个体情绪的释放。将各领域研究成果相融合,创新交互方式,不断更新触发点,力求给个体带来最新奇的情感体验,从而进行情绪的表达与重构。
本文是基于行为传递的疗愈家居设计研究,旨在将疗愈的概念融入生活,探讨以家居产品为媒介减少个体负面情绪的可能性,从个体需求出发,关注人的行为感受,将各领域的新研究带入设计,深入挖掘其对于心理疗愈和体验升级的效用。在为个体缓解社会压力指明新方式的同时,为家居行业的发展提供新角度、拓宽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