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昌 赵德莉
[摘要]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是村级党组织为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化解农村基层社会矛盾、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而发挥的积极效能。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必然结论、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村级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状况、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存在的问题制约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新时代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应从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村级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效能,积极发展乡村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共富,引导村级党组织以农民利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先进性和纯洁性;共同富裕;执政基础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23)06-0013-09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基层党建时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1](P46)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2](P56)从“突出政治功能”到“增强政治功能”,既反映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说明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突出政治功能”是针对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政治功能得到一定提升。“增强政治功能”意味着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提升有一个过程,经过努力初步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但党组织政治功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因此,党的二十大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自从党中央提出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以来,学术界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内涵。有学者从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视角切入,认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包括宣傳党的主张和贯彻党的决定、党员教育和党内活动的组织者、基层社会的整合者和基层群众的主心骨[3]。有学者认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包括政治领导、政治凝聚、政治宣教、政治发展、政治监督五个方面[4]。有学者指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就是要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在把握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等方面发挥作用[5]。二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制约因素。有学者认为,制约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困境有文化糟粕残存、“头雁效应”隐没、制度约束乏力、主体责任缺失四个方面[6]。有学者认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体现为认知偏差导致党的主张在贯彻中变形失真、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淡化、制度短板导致党员政治标准的规范与约束机制存在执行盲区、能力瓶颈导致党员未能有效发挥引领带动的示范作用[7]。三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路径。有学者认为,“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需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完善组织体系网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和制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加强思想建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8]。上述研究成果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内涵、困境及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但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研究,研究的针对性不足。虽然笔者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创新进行了探讨[9],但也没有专门论及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少农村党员干部对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内涵及应承担什么样的政治功能还有不少困惑。因此,对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内涵及实践路径进行探讨,对推进村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二、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内涵与生成背景
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是村级党组织在政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和乡村发展方向,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研究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内涵,既要遵循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一般要求,更要体现村域特点,聚焦村级党组织在乡村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化解矛盾、引领共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而发挥的政治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
(一)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虽然对政治功能进行了强调,但没有明确提出政治功能的内涵。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论述看,政治功能主要包括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政治功能是履行党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广大群众。《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单独一项重点工作。其论述主要包括: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高干部领导乡村振兴能力、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强化对村干部管理和监督、开展党员培训、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0]。综合上述内容、结合习近平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支部工作条例对村级党组织任务的规定及村级党组织建设实际,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内涵可界定为:村级党组织为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化解农村基层社会矛盾、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发挥的积极效能。
第一,村级党组织要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维护党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扎根社会,融入群众。就村级党组织而言,它扎根乡村社会,融入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根据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宗旨。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行为直接决定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前提是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保持村级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过村级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获得农民群众对党的认同与支持。
第二,村级党组织要帮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1](P1364)习近平指出:“事实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12](P338)“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认真研究并作出工作部署”[12](P338)。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乡村社会还存在不少社会矛盾。如果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既会影响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会影响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乡村振兴进程。因此,村级党组织担负着化解农村基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
第三,村级党组织承担着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功能。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之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就乡村社会来看,党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农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但仍然有不少农民刚刚摆脱贫困,有的农民存在一定的返贫风险,离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村级党组织承担着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功能。
第四,村级党组织承担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功能。中国共产党是靠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习近平指出:“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13](P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13](P3)。学术界一般把乡村比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实际上就是强调乡村是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执政基础能够巩固,我国能够创造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就是充分发挥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村级党组织要通过发挥政治功能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生成背景
新时代之所以要高度重视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必然结论、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第一,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必然结论。从党的历史经验看,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成功,领导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要成就,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是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最初诞生于城市,经历了政党下乡过程。其实质就是将党的政治功能延伸至乡村。正是通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树立了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党组织赢得源源不断的农民群众支持,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乡村社会普遍建立了村级党组织,把农民群众组织凝聚起来,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没有村级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缺乏坚实的支撑。新时代,我们党通过总结学习党的历史经验推进现实工作,重视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是贯穿村级党组织发展历程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就需要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就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思想观点。突出和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如果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乃至弱化,必然危害党的执政地位。习近平多次提及苏共党史,苏共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层党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政治功能丧失殆尽,最终失去了群众支持。村级党组织在整个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看,必须做好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各项工作。
第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看,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现实状况与乡村全面振兴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村级党组织得到革命性锻造,“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得到锻造,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13](P313),“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13](P313)。但与脱贫攻坚任务相比,乡村全面振兴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其任务更加艰巨,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践中,各地对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村级党组织要发挥政治功能,要把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作为村级党建的重中之重。
三、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建设的实践困境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和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的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尤其是村级党建取得了积极成效,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得到一定增强。但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还存在很大不平衡性。一般来说,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呈现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先进状态,能够充分发挥政治功能;第二种是中间状态,能够基本发挥政治功能;第三种是落后状态,政治功能发挥不够理想。所以,党建实践强调“抓两头带中间”。后两种状态的村级党组织,其政治功能发挥还存在不少实践困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村级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待增强
村级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其增强政治功能的前提。只有村级党组织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有效维护党的形象,获得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新时代,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开展党内教育,村级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改善,农民群众对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可度有很大提升,但仍有不少村级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村级党组织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活力不足。村级党组织老化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出现的。由于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效益差距,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党员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有的村多年不发展年轻党员。新时代这一现象有所改进,但很多村每年党员发展指标有限,党员更新速度慢,党员老化现象还未扭转。二是有不少村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改善。习近平指出:“少数干部作风不实、优亲厚友,‘小官巨贪’时有发生,对惠农项目资金‘雁过拔毛’的‘微腐败’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不仅中西部地区有,沿海发达地区也存在。”[13](P236)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大量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这些问题并非都是指村干部,但村干部占一定比例。三是部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本质在于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章规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全面脱贫实践中,不少党员发挥了模范作用,但与群众要求和乡村振兴实践相比,部分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不够明显。从近几次的党代会报告表述看,党的十八大强调“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黨的十九大强调“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二十大强调“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推动”到“引导”,再到“激励”,说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有很大空间,而农村党员在这方面的提升空间更大。
(二)村级党组织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有待提升
村级党组织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村庄空心化的背景下重建共同体”[14](P221),“让村庄有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14](P22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1](P167)党的二十大强调:“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P45)这表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村级党组织的重要功能。从当前乡村发展实践看,部分村级党组织还缺乏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能力。一是有的村干部由于工作方式不当或者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而引发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突出表现在政府项目下乡过程中。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在乡村修路修桥、对河道进行改造等,这理应是受农民欢迎的,但由于有的工程项目实施时机不恰当,可能一定程度损害农民利益,造成农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二是有的村干部运用自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不顺畅。村民自治本质上是要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格局,通过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但当前不少村民的自治性组织尚未发挥实质性作用,仍然处于休眠状态。三是部分村干部运用法治解决村级社会矛盾能力不足。涉农法律是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基本依据。乡村社会矛盾应在法治轨道上解决,但部分村级党组织法治观念淡薄,法治素养缺乏,忽视引导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甚至不自觉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致使农村基层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依法解决。四是有的村级党组织运用德治化解社会矛盾弱化。在乡村熟人社会中,道德对化解社会矛盾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随着乡村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传统乡村共同体有解体的趋向,道德约束机制不足。村级党组织缺乏对相关道德规范的宣传和引导,导致道德示范功能式微,化解社会矛盾功能弱化,农民因一些小事而引发的矛盾,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村级党组织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存在短板
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习近平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12](P141)“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2](P142),“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2](P146)。因此,新征程中村级党组织担负着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功能。从农村现实情况看,村级党组织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另一方面要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当前,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能力还存在短板,尽管从数据上看,已经消除了“空壳村”且村集体有一定的集体资产和资源,但大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还未得到有效激活。“当前多数地区的多数村庄并没有自主获得集体经济收入的能力,一些村庄在上级扶持下虽然有了一点集体收入,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5](P56)。村级党组织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不可控因素不少农民存在新的致贫风险,主要是因大病致贫。因病致贫基本上需要国家兜底才能解决贫困问题。如果乡村没有集体经济或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就无法为致贫农民提供充分保障,很难实现共同富裕。二是不少村级党组织对国家支持扶持乡村集体经济的政策还未充分利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历程。改革开放前,乡村都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改革开放后,不少乡村集体资产分给了农户,导致有的乡村成为“空壳村”。新时代,党中央对乡村集体经济有了新认识,强调要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是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实践中不少村级党组织对这些利好的政策还缺乏充分利用。三是不少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导致集体经济启动艰难。发展集体经济既要靠坚强的党组织引领和带动,也需要农村群众积极响应。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曾经有过曲折,一段时期内有的村干部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导致不少村庄党支部公信力下降。如何引导和激活农民,形成村干部与村民合力发展的强烈愿望是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难题。
(四)村级党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工作不扎实
习近平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1](P56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村级党组织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方面功不可没。但随着农业税的废除及不少地方要求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导致不少村级党组织失去了有力的工作抓手。一是不少村级党组织成了“悬浮型”党组织。村级党组织应扎根群众之中,是党在农村基层社会的细胞。但由于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村级党组织有行政化趋势,村干部整天在办公室忙于事务性工作,村级党组织逐渐脱离群众,学界称之为“悬浮型”党组织。“悬浮型”党组织呈现“两不找现象”,即党组织不找村民,村民也不找党组织。普通村民跟村干部很少联系,而村干部也只联系特定的村民,这无形中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二是村级党组织上传下达能力下降。村级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和政府要通过村级党组织感知农民群众情绪的变化及利益需求,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可是由于部分村级党组织悬浮于群众之上,村级党组织本身对农民的利益需求感知不深,很难把农民的利益需求向上传达。与此同时,国家在“三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要靠村级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进行宣传,使之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但村级党组织宣传解释能力下降,有的村干部对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准确把握,严重影响了政策宣传解释能力。三是村级党组织自主性不足。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村级党组织一切工作以乡镇的工作部署为中心,村级党组织失去了实现农民利益的自主性,而乡镇的工作部署基本以行政性事务为主。对农民关心的村务,村级党组织缺乏治理动力,导致農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村务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新时代的党群关系,这也是不少农民对村干部评价不高的重要原因。有的农民认为村干部的工作并非是为了农民利益,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这非常不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四、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路径
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是村级党组织存在的依据,也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针对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困境,应进一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积极发展农村青年党员,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深入推进村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激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村级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效能,通过自治、法治、德治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发展乡村新型集体经济,坚定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信心,为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奠定人才基础,构建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共富的机制;引导村级党组织以农民利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真正扎根群众,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村级党组织与乡镇进行合理分工。
(一)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
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增强其政治功能的根本前提,只有村级党组织自身过硬,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才能有效增强。一是积極发展农村青年党员,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当前,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比较高,而农村党员发展指标有限,应在坚持质量和突出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扩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比例,为农村党员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实现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合理化。据202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农村党员占全国党员总数的26.6%[16]。据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4.8%[17]。从这两个数据对比来看,乡村党员数量还有一定增量空间。二是深入推进村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新时代,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推进作风建设,全党作风为之一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P57)村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在服务农民过程中进行利益交换或利益截留。因此,推进村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国家相关政策有充分了解,从而对村干部形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要加大乡镇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的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可以把巡察下沉到村一级,定期接受村民的反馈线索,对各种不正之风及时制止,还要深入推进乡村廉洁文化建设,发挥廉洁文化的熏陶作用[18]。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先进性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政策措施才能有效激活。近年来,各地在激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先后探索了岗位责任制、党员中心户、党员积分制等途径,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今后需要进一步发挥党内表彰的激励作用,开展不同层次的优秀党员评选、重温入党誓词和为党工作的实践活动等,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出来。
(二)提升村级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效能
化解乡村社会矛盾,需要对乡村社会矛盾进行分类。从矛盾主体看,乡村社会矛盾可以分为两类,即党群矛盾和群群矛盾。新时代,随着大量服务资源下沉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推进,尤其是精准脱贫的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群矛盾大为减少。我们讲的化解矛盾主要是指化解乡村社会的群群矛盾,即群众之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因此,针对党群矛盾需要改善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通过群众路线的方式实现党群关系的融洽,客观上减少党群矛盾。针对群群矛盾,需要提升村级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效能。一是激活自治组织化解矛盾效能。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广大农民经过民主实践锻炼,自治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从自治组织的构成来看,乡村的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等。由于不少农村经历了并村,村规模相对较大,在村民委员会一级化解社会矛盾有一定难度,因此,应发挥村民小组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村民小组是一个熟悉的自治单元,对矛盾双方情况比较了解,更容易解决社会矛盾。近年来,网格化管理逐渐从城市向乡村推广,对化解乡村社会矛盾起到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19]。二是提升运用法治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指出:“要研究法治宣传教育新机制新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13](P226)“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更加便捷”[13](P226)。提升村级党组织运用法治化解社会矛盾水平,一方面需要提升村干部法治素养,加强村干部基本法律知识培训,使法律成为工作和行动的依据,依据法律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使其信仰法律,养成有事找法的习惯。三是积极运用德治化解社会矛盾。德治作用的发挥是潜移默化的。从本质上说,德治就是一种共识,“是共同体成员共同认可、接受并主动遵从的价值和行为准则。对于任何一个共同体来说,共识都是其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基础,也是构成共同体社会团结的前提条件”[20](P244)。道德是乡村社会的黏合剂,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基础性功能,要通过常态化宣讲和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方式,积极促进乡村社会内部互惠的形成,达成更多共识,形成相互谅解、自我批评的道德文化氛围。在良好道德氛围中,有的社会矛盾会自然而然逐步化解。同时,引导农民从长远角度看问题,只要树立了长远眼光,有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三)积极发展乡村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富
引导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的重要政治功能。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是要发展乡村新型集体经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但仅仅靠国家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只能解决脱贫问题,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必须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村级党组织只有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积极效果,才能给农民带来更多利益,增强自身组织力,使乡村更加凝聚人心和安定有序。新时代积极发展乡村新型集体经济,需要更新思路,正确认识乡村实际,从实际出发进行积极探索。一是要正确认识乡村价值,坚定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信心。习近平指出:“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价值要重新审视。现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1](P148)“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1](P148)。乡村自身资源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基础,每个村庄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和资源,只要更新观念和思路,以乡村资源为基础,加强与外部市场力量合作,就能有效提升村级资产价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二是促进人才回流,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奠定人才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人才外流,导致乡村人才资源匮乏,村级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能力不足。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村干部培养,通过参观学习、培训等方式,开拓其视野,提升其发展集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为促进人才回流创造条件。在国家政策战略影响下,农村已经出现了庞大的返乡创业群体,这些返乡群体在引领生产方式变革,织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创造条件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促使村民返乡创业,为集体经济服务,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人力资源和丰富的收入,实现集体经济发展与人才回流的良性互动。三是构建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共富的机制安排,使集体经济发展获得农民拥护。农村产权制度确保了村集体对各类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利用权,也确保农户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因此,集体经济组织既要保障集体的经营权利,也要保障农户的集体资产收益权。这种收益权主要体现为农户入股的分红权,作为集体成员对于集体收益的分配权,以及农户对于集体收益用于村庄公共服务和福利的分享权。只有通过建立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共富的联动机制,才能使集体经济发展获得村民的广泛支持,最大限度激发村民的才智、资金和其他支持,具备内生动力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才会实现可持续[15](P78)。
(四)引導村级党组织以农民利益为中心开展工作
村级党组织要夯实党在乡村的执政根基,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村级党组织要真正扎根农民群众。党组织扎根群众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尤其要发扬这一传统。村级党组织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式。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10]。这一要求对村级党组织真正扎根群众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需要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发挥村级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我国政府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政府层级较多也会导致上级政府对乡村基层情况的了解缺乏精准性和及时性,村级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因此,村级党组织既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向农民传达,使之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也要及时把农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向上传达,使党和政府能够及时感知农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三是对村级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政府进行合理分工。村级党组织隶属于乡镇党委,理应服从上级安排,配合完成相关的行政事务。但村级党组织要以村务为中心开展工作,不应以完成上级行政事务代替村务。2019年《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清理整顿村级组织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各种检查评比事项多问题,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村级承担有关行政性事务。”[21]村级党组织以完成行政任务为中心,就会呈现“悬浮化”特征。只有以村务为中心,及时解决农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获得农民群众的认可,才能筑牢党执政的乡村根基。
(五)常态化加强对后进村帮扶工作
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显现三种状态(先进状态、中间状态、落后状态)。对于第三种状态的村级党组织而言,仅靠内部力量无法实现其向先进状态转化,这就需要从外部注入帮扶力量。通过外部力量帮扶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优良传统。这一做法既能实现村级党组织建设状态的积极转化,即通过外部力量帮扶,使村级党组织由落后状态转化为先进状态,也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干部从城镇走向乡村,加深了他们对乡村的了解,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党性修养。常态化做好对后进村的帮扶工作,要做实做细选优派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提高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的精准性,从后进村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好选派工作。加强城镇各领域党组织与乡村党组织的结对帮扶、联建共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唐皇凤,李要杰.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百年演进和基本特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
[4]项久雨,张晓骏.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与政治功能的实现[J].学习与实践,2021,(9).
[5]王炳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N].光明日报,2022-09-30.
[6]李磊.新时代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论[J].理论导刊,2022,(6).
[7]曹胜亮,沈虹飞.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实践的考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
[8]周光辉,王海荣,彭斌.突出政治功能: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分析[J].理论探讨,2019,(3).
[9]王同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创新及实现路径[J].中州学刊, 2021,(10).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3-02-14.
[11]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3]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4]吕德文.大国底色:巨变时代的基层治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
[15]仝志辉.农村基层干部一线工作一本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2.
[16]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3-07-0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6-28].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8/content_5743623.htm.
[18]杜治洲,李帅.乡村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与应对策略——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J].廉政文化研究,2022,(6).
[19]王同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J].学习论坛,2023,(1).
[20]陆益龙.后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1]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9-06-24.责任编辑:王篆
The Connotation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Era
Wang Tongchang, Zhao Deli
Abstract: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serves a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 to maintain its advanced nature and purity, resolve rur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at the primary level, lead farmers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and consolidate the ruling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in rural areas. Strengthening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is an inevitable conclusion of summarizing the Party’s historical experience, a requirement for consolidating the Party’s long-term ruling position,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Som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have problems with advanced nature and purity, the ability to resolve rural social conflicts, leading farmers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and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which restrict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To enhance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era, it is crucial to strengthen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actively develop the new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and guid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to focus on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in carrying out work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political function, advanced nature and purity, common prosperity, ruling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