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具体形式
——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例*

2024-01-01 23:59金志辉周金玲邹鑫慈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

金志辉 乌 兰 吴 桐 周金玲 邹鑫慈 郭 晔 池 源

1)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海拉尔地震监测中心站,内蒙古海拉尔 021000

2)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锡林浩特地震监测中心站,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0 引言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介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发育明显,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等地震活动特点[1]。根据国家地震数据中心网站显示,近5年来(2018—2022年)我国境内共发生5.0 级以上地震181 次,仅2022年一年就多达53 次。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学历教育在校生共计2.93 亿人,除去高等教育阶段的4 655 万名学生,仍有2.46 亿的未成年学生[2],而通过地震、教育等部门选拔推荐、培训认定,具有一定科普工作经验和较为丰富防震减灾知识的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仅4 771 人[3],即便将各地区地震部门工作者和学校教师都列入防震减灾科普队伍中,与庞大的学生群体相比仍然相形见绌。因此,发挥职能部门、学校、社会力量等组织优势,尽可能规避科普队伍远少于学生群体的劣势矛盾,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开展多样化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助其正确认识地震,科学防范地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化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我国于1966年起,将每年3月份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包括毒品、溺水、饮食安全、火灾火险、校园暴力等都是校园安全教育内容之一。因此,借助“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契机,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正当其时。

1 传统科普教育形式

1.1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是提高学生们在地震来临时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让学生们充分熟知在校紧急避险的程序、紧急疏散通道的位置和应急逃生路线。同时能够增强学生们对火险灾情、坍塌事件等方面的安全避险认识,也能对一所学校的地震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北京市海淀区开展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进校园系列活动,就是优秀案例之一。不仅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急救救护演练,还邀请到专业地震救援队伍,为学生们现场展演抢险救援设备,指导避震避险技能。“5•12”汶川8.0 级特大地震中,包括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江油市花园路初中等学校在内的几千名师生,之所以能够在地震来临时快速疏散且无一人伤亡,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平日严谨细致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4]。

1.2 地震安全知识讲座

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之际,由地震部门工作者或是学校科学老师,结合受众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制定适合其理解、吸引其眼球的讲座形式和展示内容,包括且不限于地震的来由、地震多发区、地震危害性、校园地震危险实例、紧急避险位置选择、简单医护技能等,并结合演示文稿(PPT)、动画视频、电影片段,为学生们带来一场趣味、生动、严谨、图文并茂的地震安全知识讲座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近年来取得良好宣教效果的“防灾减灾千场科普讲座”,就是通过各部门、各科普工作者深入实地、现场讲解演示来有效传播防震减灾知识。

1.3 防震减灾主题研学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倡导学习者走进具体的真实环境,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防震减灾主题研学,便是通过让学生们实地探访地震台站、地震纪念馆、地震科普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亲身接触和体验地震动态监测、地震遗迹、虚拟现实(VR)地震场景模拟等地震科学技术和科普知识,将学习的地震基础知识与实际环境交互印证,从而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吸收。这一研学方式,也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防震减灾主题教育的选择之一[5]。例如上海地震科普馆便就科普研学课程设计了细分年龄阶段的精准科普、融合地震专业的深度科普以及汇聚了其他学科资源的多维科普等研学方案,为上海地区中小学生们的防震减灾主题研学提供了便利和条件[6]。

1.4 防震减灾校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因为需要学生们自己在赛前就进行大量的知识“蓄能”,所以会使其在准备时更加精心,比赛时更加用心。相较以往“坐着听”的知识传递方式,“以赛促学”能够让学生们在接收知识时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加深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比赛还可以同步配合线上选拔、线上直播、线上答题等多种线上模式,持续扩大比赛和防震减灾知识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此类比赛既能够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效果,也能让学生们得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并且由于比赛总是充满着竞技性和趣味性,所以也深得学生们的青睐。例如锡林浩特地震监测中心站,就已经连续组织了两届锡林郭勒盟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有效传播了防震减灾知识。

2 新媒体科普教育形式

每年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之际,地震、教育、应急等部门等都会准备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内容。但受客观条件影响,难免一部分学校在时间安排、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紧张现象,难以现场开展相关科普教育活动,因此采用新媒体科普教育形式来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便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2.1 移动互联网直播

将移动互联网直播合理运用到防震减灾科普活动中,可以有效提升科普便捷性和科普传播力,增强线上线下的互通互联,是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知识传播时不可或缺的方式。诸如“云游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系列活动等都广泛使用了移动互联网进行同步网络直播,让没能来到现场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们,也能够实时观看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收听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线上参观地震科普展馆,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科普宣教效果。

2.2 在线教育云平台

在线教育云平台具有大数据、云储存、个性化、场景模拟、互联互通、随学随用等信息化、智能化特点,并且能够做到教、学、练一站式应用,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是教育现代化的突出表现和重要载体之一。探索建立类似于“法宣在线”“中国地震继续教育网”等在线教育云平台,将通俗易懂且实用性强的防震减灾宣教视频课程上传至该平台,或是上传至中小学现有的、成规模的云平台中,作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的防震减灾专题教育内容。例如云南省校园安全教育公益平台-云上学安,便是通过云平台的形式,向全省的小学低龄段、小学高龄段、初中段、高中段以及大学段,投放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宣教片等防震减灾科普内容[7-8]。又如中国教育学会筹建,多部门联合共建,覆盖全国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的“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也是含有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的科普视频、科普文章等防震减灾知识内容。

2.3 智慧数字交互体验

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科普教育模式,智慧数字交互体验形式则更能发挥受众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更大程度的摆脱被动感知束缚,推进主动思考探索,更有助于个体科学素质的提升[9]。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引导学生实际体验数字交互,逐步培养学生对这一科技资源的使用兴趣,能够有效地充实学生们防震减灾等各领域的科技科普知识。例如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基于互联网传播并具备交互体验功能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就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体,汇聚了防震减灾知识在内的大量科技、科普资源,涵盖微视频、移动VR、直播、科学小游戏、图文库、主题线上线下活动等多重创意体验模块,既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科学探索兴致,也实现了科普知识的潜移默化传播。

3 结语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牢固贯彻和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不断培育和提升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逐步减轻灾害风险,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面向中小学生群体开展传统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的各类导向正确、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更加直接的引导其掌握地震科学知识、自救互救方式和应急避险方法,营造正确认识地震,科学应对地震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了中小学生群体以及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文中所述的两种科普教育方式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各具优劣。传统科普教育形式更具体验感和实操性,可以让学生们更加“设身处地的感受地震”。但也难免会受到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例如部分城市和农村并不具备地震科普馆等类似能够提供防震减灾科普功能的场地场所等问题。而新媒体科普教育形式则在便捷性和广域性上表现的更加突出。移动互联网直播、在线教育云平台、智慧数字交互体验等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只要身边有手机或电脑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浏览,并且样式和内容更加丰富,角度和方向更加多样。只是新媒体形式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作为前提,而且通常情况下“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实际体验上稍逊一筹。不过无论选择哪种科普宣传形式,只要满足客观条件,适合中小学生群体,就都能够达到理想的科普宣教效果。

本文由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资助。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科普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科普达人养成记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