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鹏
(正定县河道服务中心 河北 正定 050800)
1.1 河道工程管理的概念。河道工程是指修建在河道及河道范围内的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水工建筑物和管理设施设备等。河道工程管理主要是对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堤防维护加固、河道及水质的保护(包括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与扩大的审查、河道采砂许可、流量与水质监测等)、河道清障、违法案件的查处等。
1.2 河道工程管理的内容
1.2.1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河道堤防在河道中起约束河道水流,控制流势,泄洪排沙,防止洪水泛滥,保护周边居民的作用。每到汛期,降雨量随之增多,为防止堤防坍塌、溃败,对堤防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维护、管理好河道堤防工作,能提高河道堤防抵御天然灾害的能力,使其更好的为河道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要抓好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①加强自动化监管。利用监测设施,统计分析供配水信息,精准测量河道过水流量,确保得到最佳的调度方案。不断更新堤顶、河道断面观测设备的精准度,提高检验堤防安全隐患的能力。②加强堤顶的维修养护工作。在维护过程中要保证堤顶的平坦、顺直,无明显的凹凸起伏,无明显的裂缝、坍塌和损坏,不能有杂草和建筑物垃圾等杂物,若出现杂草应及时清除,保证坡面的整洁;若出现雨淋沟,要第一时间进行分层回填,并进行压实处理。
1.2.2 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河道整治工程是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河岸发生坍塌事故,保障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等安全运行。河道整治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大、情况也比较复杂,在管理工程中要统一指挥,分工合作。通常而言,要对以下重难点进行全方位的管理:①加强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长效型的施工管理机制,要把工程建设中所有的资源和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调整,确保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实行。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管理有依可循。②加强生态管理。河道承载着蓄水、防洪的功能,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是重点思考的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控制水质的污染问题,要不断增强周围居民及附近工厂员工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定期的进行宣传教育,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污染物。其次要定期采用人工清理和机械运卸的施工方法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确保河道灌溉、供水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及水质安全问题。
1.2.3 河道水闸工程管理。水闸在河道中起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作用,具有挡水泄洪的重要功能,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广泛应用。合理对水闸进行维护和管理,对于创造社会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水闸运行管理。水闸的启闭要严格按照闸门启闭运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闸门启闭前要检查上下游有无船只停泊,若发现在警戒区内有船只,要使用高音喇叭通知,使船只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在启闭闸门前安排两名操作人员,一人在闸前,一人在闸后,重点观察闸前闸后有无漂浮物或其他行水障碍,若是有,要及时清除再进行闸门启闭。在启闭时要注意观察水位,并根据“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确定启闭高度,并做好启闭记录。②做好水闸检查观测的任务。要按规定对水闸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及安全鉴定,重点是检查闸门表面有无附着杂草、油漆保护层是否完好,止水橡胶有无损坏或漏水。对于启闭机要定期更换润滑油,保证各个部位油路畅通,传动部位的齿轮、轴承等要无锈蚀,无破损。检查观测资料应及时处理、分析并有详细的记录。对于观测的设施要进行妥善保管,定期对仪器进行校验。
2.1 河道工程中堤防的防洪能力较低。在我国,有部分堤防在建国初期修建,修建时主要材料为砂土,防渗和抗冲刷的能力不足,在汛期容易出现坍塌事故。
2.2 工程设备老化严重,管理表面化。由于资金落实不到位,管理缺陷,导致原有机械设备丢失、损坏,导致工程非正常运行,带病运行。
2.3 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3.1 加强堤防续建加固工程的建设。对于年久失修的工程要定期检查,尤其在汛期重点观察是否出现坍塌、裂缝、雨淋沟等隐患问题,一旦发现要及时整改。
3.2 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解决河道工程的维修养护费用,通过对工程的加固及维修,提高防洪能力,保障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加大河道工程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面向广大群众,深入到每家每户,重点宣传河道法规的条例和主要内容。其次可利用发传单、悬挂标语等来提升群众的关注度,从而让群众了解河道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4 定期组织管理培训,重点讲授河道工程及管理的内容,加强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和潜力,鼓励职工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演讲,真正的了解河道工程,通过对河道工程的管理充分发挥河道工程应有的职能,造福社会。
河道工程管理工作是河道管理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不断加强河道工程的管理,保障河道中各项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