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何广宇 邓 颖
英语学科竞赛是高校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教师可以从明确学生需求、关注学生情感和转化学生成果三条路径予以关照,以求在学科竞赛中落实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课程思政的提出在于引导高等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门课程都发挥育人作用,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作为高校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1],高校外语课程成为了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但对外语课程思政的探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之内,而是要涉及到学生在大学中进行学习的各个场域。因此,本文将英语学科竞赛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结合笔者作为指导教师的经历和学生访谈等数据讨论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在指导学生参加英语学科竞赛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
作为近年高等外语教育中的热门话题,外语课程思政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者首先探讨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原则。如肖琼,黄国文[2]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有意识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价值观的引领”;刘正光,孙玉绘,李曦[3]和张敬源,王娜[4]则重点讨论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原则和路径。前者从道术、学术、技术、艺术和仁术五个方面剖析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后者则提出了有顶层设计、挖掘素材、细化过程和创新评价构成的课程思政路径。但此类研究多为“内省式”研究,尚未有明确的研究范式和足够的实证支撑。随后,研究者开始了课程思政操作层面的探究,如胡杰辉[5]基于某外语课程思政大赛中的参赛课例分析了外语课程思政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策;文秋芳[6]则在进一步界定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框架;之后,不同的学者也开始探究课程思政在不同类型外语课程中的融入设计[7-8]。此阶段的研究多为自上而下的专家视角,为一线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在近期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也开始自下而上地关注一线教师的声音,如张文霞,赵华敏,胡杰辉[9]设计了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发展和需求问卷,用定量的方式全面调研了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张庆华[10]则通过对20位大学外语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用定性的方式探究了一线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性知识。不难看出,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深度和方法都已较为丰富多样,但已有研究多聚焦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层面,尚未有专门讨论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教学环境。
学科竞赛是“面向高校学生,带有明显的专业性质的以探究知识为主的实践活动”[11],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12]。自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业工作组首次发布了2012-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此后,学科竞赛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3]。
目前,有关学科竞赛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和评估[14-15],第二类研究则主要以具体的某一赛事为例,对该赛事的组织和参加等中微观层面进行探讨[16-17]。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的关于学科竞赛的研究多集中于理工科类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科竞赛的相关研究较少,其中与外语师范生教学竞赛相关的更为稀少,目前仅有孔令翠、刘钰[18]从专家视角指出了一项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英语组的参赛选手展示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的方法。由此可见,尽管学科竞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人文学科竞赛,尤其是英语学科竞赛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其中便包括如何在学科竞赛指导中融入课程思政。
学科竞赛指导不同于课堂教学,没有一套既定的教学大纲,而是需要师生根据不同的比赛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和学习。以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决赛为例,参赛学生需要从先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中自选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参赛单元的选择常由参赛学生主导,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兴趣爱好。但这并不代表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独立完成任务,指导教师需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真诚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在笔者的指导经历中,就曾因未明确学生的真实需求而导致备赛过程进展不顺,学生无法进行真正的学习。
“感觉老师虽然天天都在引导我,但是没有引导出个所以然来,我就是在雾里看花,完全get不到他的点子,一切的回复都在迎合老师、在猜他想要我答什么,完全没有几个月前我们讨论专四作文时那种双方心领神会、一点就通的交流感,而我当时的感受,老师一开始是没看出来的。”(学生A 访谈)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后,笔者意识到自己没有真正以学生A为中心去了解他的需求,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去引导,未直接提供帮助。之后,笔者更加真诚地与学生A进行了沟通,明确了其需要的帮助并及时调整了指导策略。
“……我需要帮助,我不知道该怎么设计。所以老师及时的调整了指导策略,直接告诉了我可以画一个坐标轴来把情感和时间这两条线索连起来……我感觉这就是那种赛课的生活拿得出去的设计,就是那种有高级感的设计,一下子有了很大的动力,因为看到了希望。自那以后,我去磨课也积极多了,也渐渐有了信心。”(学生A访谈)
在竞赛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有可能凭借以往的经验去生拉硬套。这样便容易忽略学生的真实需求。学生需要引导还是需要更加直接的指导并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根据不同的赛制和不同的选手量体裁衣。这也更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中以学生为中心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以更好地通过学科竞赛帮助学生成长,实现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的根本是育人,其目标与情感学习目标具有天然的同质性[19]。教学竞赛的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了提供知识技能上的帮助,也需要及时关注到参赛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其形成正确、完善的教学观和教师观。以笔者参与指导的某国家级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为例,参与该赛事的学生B在备赛过程中因为与指导老师更加充分和积极的沟通,更加认可了教师这一职业,并且更加积极地建构了未来的教师身份。
“就是跟平时讨论的真的很不一样,然后你自己能想的东西就感觉突然被打开了一样,能想的东西也非常的多而且想出来的东西都不是那种废话,就感觉非常好,而且是不止一个人是这样,讨论的人都是这样的。所以感觉以后的学生要是能有这么一群老师,就是讨论着给你弄一个东西出来,这种教书真的非常有意义。”(学生B访谈)
“如果当了老师,以后有这种机会的话,作为一个上进的年轻教师,我肯定会去参加这些比赛的,因为这就是看到其他教师,就是可以偷学嘛,可以学习一下他们怎么做的。不然你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自己的那一套思维里面就感觉不太好。”(学生B访谈)
作为对比,学生C因为在曾经的比赛失利等原因,在本次比赛中一直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这导致其虽然想通过比赛证明自己,但同时又因过大的压力在备赛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
“就是我一直在被推着跑。真的是我这一直在感受着自己感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一直在努力的干每一件事情,但是好像总是。干不好的样子……我也不知道,其实我觉得我一直都是模仿者。模仿那些人,然后有是个被被推着走的人,我又不知道自己主动的定位是什么。我说太消极了,我说的话感觉好挺消极的好像。”(学生C访谈)
由此可见,参赛学生在备赛过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指导教师一方面需要在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创造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学生经历负面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干预,以更好地实现价值塑造的目标。
徐锦芬[20]曾建议高校英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课程思政成效为目的,结合自己所处的教学语境确定研究主题科学系统地开展研究”。基于该建议,笔者尝试将结合自己的指导实践进行课程思政经验的理论化,并由此实现了对课程思政的深入学习。除此之外,笔者也尝试将类似的思维迁移至学生,在指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读文献,并和指导的参赛学生共同合作,将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转化为科研成果。至今,笔者已指导学生成功申报立项与教学竞赛相关的省级大创项目两项,帮助学生在科研的过程中对实践进行深入反思,成长为反思实践性学习者。
“因为反思日记是一种很常见的质性数据收集手段,所以我就坚持写每天的实习日志,记录一下所见所闻所感。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也可以让别的同学也通过写反思日志的手段提供一些数据啊。所以我就建了一个师范生同辈交流的公众号,把自己的实习日志传上去,邀请年级里的同学也写一些,最后我感觉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大家。”(学生A发布的公众号内容)
“教学竞赛其实就是一个特殊情景、特定场域下的教学活动,类似的还有'微格课'、'教资面试'、'实习的第一堂课'等等。那既然是教学活动,这个活动中的一些事物都可以研究。”(学生A发布的公众号内容)
由此可见,该学生在从竞赛到科研的过程中养成了更好的反思习惯和研究思维,不仅更加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数据收集,更意识到教学竞赛是一个特殊的学习情景,并且有效地将研究思维拓展到了教学竞赛之外的领域,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
本文讨论了英语学科竞赛指导中的三条课程思政融入路径,以求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但本研究基于笔者的个人实践,其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英语学科竞赛的种类较多,还包括如英语演讲、写作、翻译等类型的赛事。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是英语教学比赛,后续研究可以从更多类型的赛事入手进一步讨论如何在不同的赛事中融入课程思政,以更好地发挥英语学科竞赛的育人作用,丰富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最后,基于本文的发现,学生的需求和情感也应在外语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