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词的创作

2024-01-01 09:53李忠厚
东坡赤壁诗词 2023年6期
关键词:田园诗陶渊明田园

李忠厚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诗词百花园里一颗璀璨的明星。从流传下来的作品看,田园诗词的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就田园诗词的创作谈几点看法。

一、源远流长的田园诗史

田园诗词,溯其源流,可上溯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就有《秋思》《春》《夏》《秋》《冬》等。其《采微》被今称为田园诗的雏形,还有《诗经》首篇《关睢》里的“关关之睢,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后的“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就颇有田园诗的味道。

说到田园诗派,一般都认为东晋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甚至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的《劝农》《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桃花园记》等诗、赋、文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等故事为众人所熟知。梁朝学者钟嵘,在其《诗品》中高度评价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歌的宗师。北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苏轼也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朱熹《朱子语类》中称: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此外,还有宋濂、王夫之、李调元、鲁迅、梁启超、朱光潜等,对陶渊明的田园诗都作了高度评价。像王维、孟浩然、范成大、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在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上也深受其影响。

二、多姿多彩的思想内容

田园诗词是接地气的,是植根于大地的。田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居的生态环境。人吃五谷杂粮,都是出自田园。因此,田园的劳作、田园的收获、田园耕作的酸甜苦辣,都能在作品中体现作者的思想内容。如关于田园辛勤劳作的汗水就有陶渊明的《归田园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疏,带月荷锄归”以及李绅《悯农》、翁卷《乡村四月》、白居易《村夜》等;关于田园丰收喜悦的有陆游《游山西村》、孟浩然《过故人庄》、戴复古《初夏游张园》、欧阳修《田农》等;如物候方面的就有韦应物《观田家》,王维《山居秋暝》、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等。更使人们从劳动的内容中获得感想的如王维《过故人庄》、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以及李商隐《锦瑟》等。尤其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中陶渊明用“少无”“性本”“误落”阐述了自己的本性,用“尘网”“羁鸟”“池鱼”“樊笼”暗讽官场之黑暗与自己的无奈,之后承接下来的农家田园生活,就描绘了一副极纯洁、极优美、极淳朴、极宁静、极暖心又极实在的田园风光和一个农夫家庭的形象,最后以“复得返自然”作结,又回归到自己的本性之真。由此可见,这些田园诗作,就是一幅幅田园的美景,一位位诗人思想火花的碰撞,展现了田园诗多姿多彩的思想内容。

三、五彩缤纷的表现形式

田园的题材广泛而又鲜活,给田园诗人以深切的感受和充分的营养。田园诗词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田园诗的表现形式,可谓形式多样,五彩缤纷。大都是由景生情、由情入景、由景书情、由事悟理的融合。而这情,是真实的、真切的;这景,也是真切的、自然的、去雕饰的;这事,也是真实的、有色彩的;这理,是有哲思的、辩证的、开悟的。而在这情、景、事、理四者之中,相互交融倚靠,互为烘托相映,都需要做到言之有物,不作无故呻吟。其表现或白描、记叙,或夸张、对比,或拟人、比喻,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或虚实结合,或借代比拟,或在平淡中见警策,或朴素中见绮丽,真是百花齐放。如杜牧《清明》“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令人赏心悦目;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令人心旷神怡;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令人羡慕不已;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令人神思遐想;王维《积雨辋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令人怦然心动;李绅《古风二首》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令人伤心欲绝;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令人趣味盎然,还有苏东坡《定风波》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无风雨也无晴”,令人悠然旷达。那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亭信步”的心如止水的超然物外的宽阔胸怀、豁达思想跃然纸上……这些,内涵丰富而极具感染力的诗句,是诗人丰富的情愫、独特的视野、心灵的驿动,触摸大地的芬芳,吟出的不朽诗篇。这些,通过诗人带着感情的笔触,引人沉思和遐想,如烂漫的山花,随便摘一朵,也让你赞叹不已;如高山的清泉,随便掬一口,让你沁入心脾;如久旱的甘霖,让你心神气爽;如大海航行,让你心生摇曳;如星星闪烁,耀眼在蔚蓝的天空。

四、清新自然的艺术特色

田园诗的创作素材,讲究师法自然,取之于田园,而又超出了田园,因而其艺术特色充满土地的芳香,充满生活的情趣,充满大地的情怀,充满思想的清纯。田园是动与静的结合,是耕耘和收获的体现,是抽象和具象的粘连,是历史和现实的写照,是时间和空间的记录。因其无时无刻地不断变化,所以,其鲜活的题材富有动感,活泼的旨趣富有韵律,清新的笔法富有真意,细腻的描写富有质感。质朴的语言如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六月粜新谷”,极富有张力;平和清淡如陆游《游西山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自然中透着哲思;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人置酒》“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在细致刻画中溢出真情;用字精审如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中展现了哲思;诗境明秀如高启《春暮西园》“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构造了一种意境等等。这些,虽然看似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但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田园诗词的创作,大多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这些平淡而凝炼的语言,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诗人通过所看、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笔,既表达高远的理想与志趣,又反映劳动生活的内容,更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田园生活是平淡的,正是有诗人的睿智思维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平凡平淡中发现、挖掘和提炼出不平凡、不平淡,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五、应该发扬的艺术瑰宝

田园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有义务更有责任,将田园诗词的创作代代传承下去。我们既要与时俱进,利用各种媒介,比如互联网、开辟专栏、举办讲堂、开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又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仅要靠诗词大赛这种方式(这种方式面较窄、圈子较小),而且要把握和创造机会,打造平台,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尤其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抓起,在学校、机关、城乡、企业、军营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提升人们对田园诗词的认识,让人们走进哺育我们的田园、走进田园的生活、走进人类赖以植根的大地、走进祖国壮美的山川,汲取丰富的营养,激发以“诗言志”、以诗抒情的热情,打造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怀的精品力作,以高质量的优秀作品,歌颂祖国的畦畦田园、山山水水,记录祖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我想,如果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在历史的星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田园诗陶渊明田园
你好,陶渊明
田园诗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田园乐趣多
田园诗苑
浅谈田园诗的创新
田园美景